[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100(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11-11 12:06:21
(续:“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三学、六度,三学是戒定慧,因戒得定,戒,持戒的目的在哪里?这个要知道,得清
净心、得平等心。清净心是小定,事一心;平等心是理一心,得大定;觉是彻悟,明心见
性,见性成佛,这是大乘教里最高的指导原则,跟世间法不一样。
  今天世间法崇尚科学,科学从哪里入门?从怀疑。所以研究科学的对什么都怀疑,从
怀疑里面发现问题,然后再从数学的理论推测,有这个可能,再用科学仪器去观察,证实
他见到的真相,跟圣贤教育相反。圣贤教育决定不能怀疑,有丝毫的怀疑,那丝毫怀疑就
变成障碍。这个障碍在念佛人讲,可能最后往生你去不了,去不了的原因就出在怀疑上,
这很可怕。所以大乘跟中国传统文化从信能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中国人讲信德,中国讲的意思深。外国人也讲诚实,不欺骗人,讲信用,人没有信用了,
银行不会贷款给你,讲信用。中国人的信是德行,信德,是道德,是从自性生的;外国人
信是从阿赖耶变现出来,不一样,根本不相同。大乘,中国文化之可贵。
  最后一门,普贤十愿。“礼敬诸佛”要学,为什么?《无量寿经》第二品,“德遵普
贤”,我们就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成就的,完全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跟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相结合成就的。十大愿王展开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浓缩就是十大愿王,不一
不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世界。一定要修礼敬,平等的礼敬,没
有分别的礼敬,对任何人,跟对待阿弥陀佛完全相同。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练成了你就入
境界了,你往生有把握。
  “称赞如来”,诸佛是从相上说的,如来从性上说的,意思不一样。从相,任何人我
都要礼敬,跟对佛一样;称赞那就不一样,是善的称赞,不善的不称赞。善财童子五十三
参,有三位善知识,有礼敬没有称赞。这三个善知识是代表贪瞋痴的,胜热婆罗门代表愚
痴,有礼敬没有称赞;甘露火王代表瞋恚,有礼敬没有称赞;伐苏蜜多女代表贪爱,有礼
敬没有称赞,贪瞋痴是负面的,善财童子表演给我们看。供养是平等的,你看礼敬是平等
的,供养是平等的,只有称赞有差别。为什么?他那些不善你要称赞,人民都学,社会就
乱了。不是为他也不是为我,是为整个社会大众考量,不能让他们心行有所偏、有所邪,
不正那就错了。
  “忏悔业障”是从自己本身做起,别人的业障不要去放在心上,不要挂在口上,要真
正自己忏悔。自己忏悔依照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磨炼,把那个最不喜欢的人,变成
我们心里欢喜了,最讨厌的人念头都能转过来,恭敬心能够生起来,业障就忏悔了。对人
对事对物,对事物认真负责;对人,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五伦五常,不能不知道。五伦五常
是做人的根本,伦常没有了,人的样子不是人。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就是菩提
心;义者循理,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这叫义;人跟人要有礼,有礼人
才能和,礼是和为贵,要跟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懂得这些原
理原则;智是理智,不被外面境界迷惑,这是智慧;最后是信,人言为信,人的言语说出
来要兑现,不能欺骗人。五常里头有信,仁义礼智信;五伦里头有信,朋友有信。伦常八
德,中国人的标准,符合这个标准,这是中国人,炎黄子孙,中国传统文化核心。
  在佛法里面三皈、五戒、十善、沙弥律仪,至少我们要把它落实,起心动念、言语造
作要能对得上号。为什么?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念佛人
把这个五种,五科,都能融在一句佛号里头,一句佛号里头,圆圆满满具足这五科,佛号
里头有戒,佛号里头有定,佛号里头有慧,妙用无穷。
  老和尚表演淋漓尽致,表演得太好了,让我们看到五体投地。你看他的成就,一生,
跟他在一起的人,没有不欢喜的,这成功了,他喜欢别人,人人喜欢他。一生没有打过妄
语,没有轻慢过任何一个人,这德行,恭敬做到家了。一生没有冤亲债主,无论什么人都
欢喜跟他接近,他都满别人的愿望。年岁大,佛要他表法,所以佛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百一十二岁生活自理,不需要人照顾,这个用意很深,诸位细心去体会,自己的事情从
来不麻烦人。而且勤于劳作,他是农业专家,从小就生活在田园,虽然不认识字,对于种
植粮食、蔬菜、水果,真正是行家,经验非常丰富,非常勤快。
  修行念佛在工作里头、在生活里头、在待人接物里头,什么是道场?无时不是道场,
无处不是道场,他修行没间断。接触一切人事物,六根对着六尘,在这个里头修什么?不
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知道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自性在哪里
?随拈一法无不是,真正明心见性了,圆融到极处,自在到极处。所以实相理深他明白了
,明心见性他明白了。可是一般凡夫不能相信,不能接受,那怎么办?“要须方便诱引群
生,令其渐悟”,要有种种方便。我们相信老和尚往生,这一往生,有不少人觉悟了,特
别是常常亲近老和尚的,老和尚对他们的修学有特殊的教诲,那是因人而异,这些人如果
能够反省,能够常常念著,都会有不思议的成就。
  “其德广大,不二乘所能为”,声闻、缘觉,阿罗汉、辟支佛做不到,法身菩萨能做
到,二乘菩萨没发菩提心,“故言善立”,善巧方便建立三乘佛法。“三乘者,乘者车也
”。《四教仪集注》里头说:“乘”,就是车,这个要念古音念胜,“以运载为义”,这
个车是做什么用?运,输送。“运出三界,归于涅槃”,用这个做比喻,佛法能帮助人离
开三界,三界就是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回归到涅槃。小乘有涅槃,阿罗汉证得,
证得小乘涅槃,六道轮回不见了,超越轮回。但是超越轮回没有超越十法界,还要继续不
断努力,超越十法界。
  十法界怎么来的?无始无明变现出来的。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这种起心动念我们
自己没有感觉,它太深了、太密了,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情。不但我们不知道,阿
罗汉、辟支佛也不知道。大乘菩萨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听佛讲经说法知道的,像我们一
样,虽然知道,没见到。这种起心动念在哪里?就在现前,就在当下,太深了,深密,密
是凡夫、三乘菩萨都不知道。
  那一念不觉,我们对这一念都没有概念,什么叫一念?弥勒菩萨告诉我们,释迦牟尼
佛问,这个问答是代替我们问的,让我们听到他们的对话,知道还有这么回事情。佛问弥
勒,“心有所念”,凡夫起个念头,或是念人,或是念事,或是念理,起了个念头,佛问
弥勒菩萨,这一念里头有几念几相识耶。这一念头是多少微细念头组成的?几相,相是物
质现象,识,识是心理现象。这个相跟识合起来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相,受想行
识都是识。几相识耶。弥勒菩萨回答,一弹指,一弹指,弹指之顷有多少?三十二亿百千
念。这就是细念,叫一念,一弹指的三十二亿百千分之一。百千,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
,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现在我们用秒做单位,一秒钟,一秒钟能弹几
次?有人说,弹得很快,速度很快的,年轻很有力气的,可以弹七次。三十二亿乘七,二
千一百多兆,一秒钟,就在面前,所以我们是丝毫感觉都没有,那叫一念。前念灭了后念
就生,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两个念头相同的,所以大乘经上说相似相续,一个接一个是相
续,不一样,是相似,相似相续,假的不是真的。这一念过去了再不回头了,万象确实新
新不住,这个新是新旧的新。每个念头是新的,存在的时间多久?二千一百多兆分之一秒
,一秒钟二千一百多兆的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所以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和尚
对于这个事情讲得很透彻,常常挂在嘴上,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假的就应该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完了,变成六道轮回。不放在心上没事,
就是菩萨,菩萨应化在世间,跟我们世间人示现的一样,不一样的,他不放在心上。我们
心上有,他事上有,心上没有,这跟我们不一样,这是我们要学的。事情如理如法的,对
众生有利益的,尽心尽力去做,做的时候不放在心上,做完之后,当然更不会放在心上,
这是什么?叫净业。如果放在心上就变成染业,心被染污了,被染污就不清净了。动摇是
不平等,我们现在不平等,前念灭后念生这是动相,这是不平等的相。真相没有这些幻相
在里头,如如不动,不生不灭,那是真相。凡是有生灭的全是假相,要认识清楚,要放得
干净。
  三乘人,佛在《法华经》上用三车,三种不同的车,达到不同的果地。《法华经》用
羊车、鹿车、牛车,“喻小中大三乘”,用这个来做比喻。“小者,声闻乘。中者,缘觉
乘。大者,菩萨乘”。《法华譬喻品》里头说:“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
藏”。我们重新念一念,如来有无量智慧、有无量力、有无量无所畏、有无量诸法,这样
念大家就懂了,样样都是无量。无量跟无量寿就连起来了,无量寿是什么意思?没有一样
不是无量。无量智慧、无量寿命、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样样都是无量。这是
什么?比喻?不是的,事实真相。什么事实真相?自性的德相,性德万德万能,包括这些
。显现出来没有祕密,全都显现了,不是说一部分显了、一部分没有显,不是的,全体都
显了,只要念头一动,全体就现了。这个现就是全宇宙,我们能见到的,是靠近我们这个
范围很小的圈子。这个圈子是什么?六道十法界,这圈子非常非常小,我们能有感触的。
感触不到的太大了,佛经上讲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这太大了,我们无法想像
,都在一念当中完成的。就像幻灯片打在银幕上,同时出现,没有说先后,同时出现,用
这个比喻,跟事实真相很接近,全是个假相。
  佛、菩萨知道了,他们有能力离开,也有能力再入进来,叫倒驾慈航。再进来干什么
?帮助有缘众生。缘就是听话,他对你相信,你能接受,这就有缘,他一定要帮助你。他
不听,没有缘,不肯学没有缘。有缘,佛菩萨就现前,没有缘,不现前。我们求佛,佛不
现前,什么原因?佛知道来了没用处,我们不会依教奉行,阳奉阴违,习气太重,烦恼太
重,回不了头。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烦恼轻。真正放下一切,真正想走这条路了,佛
知道,肯定帮助你,肯定成就你。你能发大菩提心,你不怕苦不怕难,真正能给众生做好
榜样,那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阿弥陀佛会委托你,请你多住几年,为众生做个好榜样。
  你要是不怕辛苦,能接受,能跟佛合作,这好事情,这个时候你万缘真放下了,一个
杂念都没有了。为什么?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的。顺境善缘是安排的,逆境恶缘也是安排
的,为什么?你能承受得了。善缘顺境,你不会起贪心,你知道是假的,不会受它干扰,
不会被染污;逆境恶缘,你不会生瞋恚心,你不可能有报复,统统欢欢喜喜接受。佛菩萨
要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什么?他没有自己,知道自己身体假的,一个妄念、一个妄念这
样产生的,根本没有实质。一切万法亦如是,他清楚、他明白,他一点不糊涂,所以他快
乐无比,真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用自己的功德感化众生
。虽然感化,不着相,确确实实,他真正能做到远离相,还没有念头,于一切法当中没有
起心动念,与清净平等觉完全相应。
  在哪里修行?眼根在色尘上修行,耳根在声尘上修行,鼻根在香味上修行,舌根在尝
味上修行。六根在六尘境界修什么?修不执著,学阿罗汉;学不分别,学菩萨;学不起心
不动念,学佛,我们在这上修行。所以人要离开六尘境界到哪里修?没地方修,那叫盲修
瞎练。要在境界里头去磨炼,我们的习气很深,磨炼很困难,但是要磨,认真去磨,磨个
三年五载,渐渐有一点效果出来,就有信心了。不在境界上炼,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大乘宗派里头,最高的境界密宗,什么人修密?人人都要学密,不学密不能成佛
。密等于说考试,你考试通不过,你成不了佛。到什么时候才接受密?章嘉大师告诉我,
明心见性之后。密不是普通人修的,法身菩萨修的。色相摆在面前,真的不起心不动念才
行;起心动念,你就回到六道轮回来了。不起心不动念,超越了,真正证得自性空,证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对虚妄,外面色相虚妄,我身也是虚妄,心也是虚妄,统统归零
,这就对了,完全正确了。千经万论到最后,就通过这一关。
  不贪财,金银珠宝堆成山,没有动念头,那叫不贪,不是没有,没有,不贪是假的,
摆在面前。人生天,天上的资源比我们丰富,天人的享受比我们高,好得太多,会不会起
贪心?会。天人寿命终的时候非常苦恼,为什么?要舍掉,他带不去。他要随着业力去轮
回,多半都是随恶业,为什么?善业在天上享福报掉了,剩下阿赖耶里头恶习种子。所以
天人寿命终时,堕三途的很多很多。同样一个道理,现在堕三途的人,完全是不善业所感
的,在恶道里消尽了,他阿赖耶里头善业种子起现行,他到人天来了,大善都生天了。所
以三善道、三恶道平等的,为什么?都是消业。三善道消善业,三恶道消恶业,自性清净
心里头没有业,统统要消掉。明白这个道理,真正修行人,他把这个业统统放下,不受果
报,超越了。你不放下,你就得要报,决定有果报。
  我们不想再搞轮回,天上人间,不想搞这个了,要把善恶业统统放下。断恶修善,事
要干,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像法身菩萨一样,
于一切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事实真相,所有一切,无
论心理现象、物质现象,统统都是在一秒钟二千一百多兆频率之下产生的幻相,不是真的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所以真空现的是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现相上也不执著,真空
里头没有妄相,妄相是真空变现的,虽变现的,它不是真的,真空里头了不可得,妄相里
头也是了不可得,佛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所以《法华经譬喻品》说,如来有无量智慧、无量力(力,今天讲的能力),有无量
无所畏,无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这个大乘是指一佛乘,成佛之法,
“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又《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门是比喻,通达的意思。“为真实作门,真
实得显”,真实就是自性,得显就是明心见性,“功由方便”。诸佛菩萨以种种方便,帮
助我们入门。而入门几乎每个人都不相同,但是最普遍的、最稳当的、最真实的,海贤给
我们表法,一句佛号,他讲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这句佛号你要是专也能入门。那我
们就学他的专,他这句佛号,我估计他应该在三十多岁到四十岁的时候,证得理一心不乱
,入门了。他本身具备的条件,我们跟他比一比,我有没有,这个重要。本身具备的条件
,老实、听话、真干,凡是有这个条件的,没有一个不成就。我们在谛闲老和尚,他那个
锅漏匠的徒弟看到了,三年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的。他的心态,学习的态度,这个重
要,真诚、清净、恭敬,本质加上这三个优良的心态,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这些我们统统
具足,烦恼盖覆了。我们必须克服烦恼,把我们自性里面的真诚清净炼出来,把我们的老
实、听话、真干,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德行,障碍去掉了自然现前。忏除业障,认真学
戒,就是帮助我们清除障碍。戒没有别的,戒的作用就是清除障碍的,让我们的性德智慧
现前。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11-12 14:0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