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是错误的

楼主: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9-20 15:32:27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那么为什么会有生命现象呢? 就是说,宇宙万法本来是不存
在的,《楞严经》说,本来是毕竟空的。 那么为什么地球上会有这么多的生物呢? 因为
他过去生曾经依止他的心念创造了一个因缘,那么这个因缘现在成熟就现出了他目前的果
报,他可能是一只蚂蚁,可能是一只狗或者是一个人等等,那么等到这个业力释放结束以
后,他这个果报就消失掉了,所以我们的生命是由因缘来支持的。 因为我们有无量无边
的因缘,所以因缘的相续就造成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的相续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在对因缘的观察,有两个不同的差别。 如果从道理上来看
我们在观察因缘是分成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块来分成两重因缘,就是过去跟现在,这是
一重因缘,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是一个因缘;第二个因缘就是今生跟来生,欲知
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又是一种因缘。 所以从道理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都
具足了这两种因缘。 这个是从道理上观察,但是实际上从修行的角度,我们不这样看,
因为这样看太复杂,
从修行的角度,佛陀在经论上的指导,就是一个修行有观照力的人,他把因缘不分成过去
现在未来,他分成内外,就外因缘跟内因缘,什么叫外因缘呢? 就是生命的结果,只要
这个东西跟结果有关系的,都叫外因缘。 比方说你会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 你长大以后
会跟谁结婚? 你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你今生的成就有多大? 只要跟生命的果实有关
系跟结果有关系的,这个因缘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解释,叫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因为
当你看到外在的环境的时候,那是一片已经成熟的水果。 可能这个水果有甜酸苦辣,但
这个水果,只要你到了五十岁,这个水果都长得差不多了,很难改变了,这个水果已经成
熟了。
所以佛教的思想,它的因缘观,他是先知命而认命,这个很重要.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
命运,这个是错误的。 佛教的第一个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结果,佛教都先讲结果,再讲
过程,佛陀讲四谛苦集灭道也是先讲结果,就是说,我们面对我们今生的生命是先求认命
你才能够来顺受。 你不认命你的心就躁动不安,你就会抗拒。
所以学佛人第一件事,你要接受命运,你不能抗拒命运,不管你同不同意,你满不满意,
先接受它,你才能够利用你今生的资源去创造来生,如果你一直排斥今生,你就毁了你的
来生,这就是藉假修真的道理,所以当我们学佛以后第一个我们要接受今生,不管这个今生
的生命体你满不满意,但是这是你唯一的希望,因为你要创造来生就从这个地方开始。
所以佛教的修学,当我们看到外面的很多很多的水果树的时候,充满酸甜苦辣的时候,第
一件事情我们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都是我过去的业所招感的,我没有二话
先接受它,然后你才有希望,因为你才能够安定下来。 所以佛教第一个思想不抗拒命运
佛教都是逆来顺受的,没有一个人抗拒命运的。 那么当我们接受命运的时候,我们已经
踏出了第一步,就是接受我们的过去,我们承认我们的过去。
第二个更重要是开创未来,这个就是你内因缘。 外在的因缘是充满了果实,内在的因缘
是一片的土地,都还没有开始种,你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就是心灵的力量。 外在是一种
业力的主导,那是你做不了主的,但是你内心的世界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有无穷的希望
你可以把种子种下去,来生就马上受用得到。
所以我们现在一个人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说我们花了很多的
时间去注意结果,这个错了,因为这个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花了很少时间去经营我们的
心地法门,这个是错误的,这个是错用心。 所以这个人生就是一代一代的一直错下去。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结果要放弃,我们只重视过程,因为过程是操之在我的
,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是你可以决定的。 你今生的成败得失,这个是前生就决定
了,当业力成熟的时候,当它形成水果的时候,一种果报的时候,你不能改变它。 所以
一个有智慧的修行者,他会慢慢的把心收回来,他知道这个水果已经成熟了,不能改变了
所以我开始要去创造我的来生,开始在心地上下功夫,开始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法修学概要——97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4-09-20 17:4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oxalis (aoxalis)   2014-09-20 19:5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20 21:28:00
净界法师这里提到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块来分成两重因缘是出自《菩提道次第广论》,然若尔引生两重因果,为显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显两重耶?此处之内涵,请参阅:#1JW75vv5 《菩提道次第广论》十二缘起支:支分略摄
作者: resetmymind (我想想)   2014-09-20 22:3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qesz (一点浩然气)   2014-09-21 08:40: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