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71(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9-13 01:03:28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7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九十页,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又《悲华经》云: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刀兵劫不是普通的战争,是人寿在
十岁的时候,减劫减到十岁的时候,刀兵劫就起来了。人与人之间见面就像冤仇一样,怨
恨,总是想把对方杀死,手上无论拿什么都变成了武器。这是一个小劫里头,减劫到最后
,会出现这种情形。现在人寿平均是七十岁,距离刀兵劫还有六千年。六千年,释迦牟尼
佛的法运还在,世尊的法运还有九千年。所以世尊的法运是度过这一个小劫的最后,人寿
十岁,从人寿十岁又开始,每一百年加一岁,一千年就加十岁,三千年就是人的寿命到四
十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才终结。
  在这个九千年当中,起伏不定,完全在人心,而人心又紧系著教育。如果人类重视教
育,重视精神教育,人是有个物质身体,除了物质身体之外,他还有精神,必须这两种,
物质与精神平均发展,人才会健康、才会正常、才有幸福。如果只偏重一方面,偏重精神
没有物质,当然不可以;偏重物质没有精神,也不行。我们现前的社会就是偏重物质太多
了,精神教育完全疏忽了,才造成今天世界的困境。世间有一等聪明人,提醒我们、教导
我们要重视精神教育。现在苦头吃多了,慢慢的觉悟过来,知道伦理教育重要、道德教育
重要、因果教育重要、圣贤教育重要。有这个警觉心好,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落实精神教育
,让精神教育跟物质教育同时并进,人类可以享到科学的成果,不至于过分的造作罪业,
能顺其自然。
  道德就是自然,自然叫道,随顺自然这叫德。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的五伦、五常、四
维、八德,不能不遵守,不能疏忽。疏忽,人决定造恶业,违背伦常就是罪孽,随顺伦常
是德。伦常从哪来的?自然的,佛经说得清楚,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教导我们
求福、求慧、求长寿,我想全世界的人这三桩事情绝对没有人反对,大家都希望我有智慧
、我有德能、我有寿命,寿命是属于德能,我有福报,都希望。能不能求得到?能,佛氏
门中,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的求,那享真正的福报。这些福报全在自性里头,不要向外
求,求自性里面决定可以得到,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
  老祖宗教给我们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德,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仁者爱人,仁义礼
智信,仁,仁要落实在哪里?落实在爱一切众生,《弟子规》上说的“凡是人,皆须爱”
。仁,真正能爱人的人,他有这种爱心,肝脏好,仁爱养肝。义者循理,义是讲理,讲道
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决定不做,不合道理的决定不要去想它。要遵循道理,也就是遵循道
德,不道德的事情不去做,这样肺脏就好,这五脏里肺好。礼,礼是对人恭敬。恭敬从哪
里来的?从谦虚来的,谦卑就会恭敬别人,傲慢绝对不会对人恭敬。所以礼,修谦,落实
在谦敬,谦虚恭敬,心脏好,养心,谦敬养心。智慧,不迷惑,迷惑就没有智慧,肾脏好
。最后一个信,信是信用,决定不欺骗别人,不自欺,不欺人,脾胃好。你看看,仁义礼
智信养我们五脏六腑,善修五德身心健康,我们大家要共同勉励。
  老祖宗告诉我们,佛法也不例外,佛法把这桩事情变成戒律,要求大家要认真的去学
习。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五戒。五戒是佛
法的根本戒,你要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五戒学起,五戒要落实。五戒跟中国古圣先贤讲
的五常是一个意思,你看,世出世间法它相通。刀兵劫里头如何拥护众生?诸位想想,修
五戒,行五常,慈悲到极处,弥勒菩萨,他就能真正拥护众生。弥勒菩萨教化就是一个爱
心,真诚的爱心,真诚的爱心就是弥勒菩萨所表的。
  我们看下面,还是念老引用《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说的。“是则慈隆即世,悲臻
后劫”。慈,慈悲;隆是隆盛,兴隆;即世是现在世,弥勒菩萨对我们现在世慈悲到极处
。他的大悲心一直到最后刀兵劫,刀兵劫是后劫;换句话说,念念不忘苦难众生,总是在
众生遇到苦难,他以慈悲之手来帮助我们。“至极之慈”,慈悲到极处,“超出凡小”,
凡是六道,六道众生讲慈悲,比不上弥勒菩萨;小是小乘,小乘是以阿罗汉为代表,阿罗
汉的慈悲也远远比不上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不但阿罗汉比不上,十地以下的
菩萨都比不上他,所以下面讲,“故无能胜”,专指慈悲,慈悲第一,讲慈悲没有超过弥
勒的。
  “大士位居补处”,他现在是补处菩萨,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他补世尊佛位。什么时
候?这下面介绍了,“现在兜率内院”,在兜率天兜率内院。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内院
是弥勒菩萨道场,外院是凡夫。我们地球上也是凡圣同居土,虽然同居,没有缘见不到。
四大菩萨都住在地球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住在这里,在中国,中国这四大名山
四大道场,有人能见到,有缘的,没有缘见不到。在山志里面我们能看到这些故事,我们
相信这不是谣传,这不是欺骗人,佛家遵守五戒,决定没有妄语,这都为我们做证明。
  确实有神仙,确实有佛菩萨,甚至于阿罗汉,在这个世间来帮助我们。现身说法,现
什么身?不一定,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出现,他就现什么身。现什么身不
是他自己意思,他自己没有意思,完全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感应不可思议,众生有感
,佛菩萨有应。我们如果是一心专念,感应就现前,心里头常常想着,想观音菩萨,观音
就现前,想地藏菩萨,地藏就现前。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佛菩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德能,
一切诸佛如来是自性里头圆满所现的。圆满的自性现佛身,局部的,现菩萨身、现声闻身
、现诸天身、现六道凡夫身,不一定。
  虚云老和尚四十七岁从普陀山发心三步一拜朝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把这个功德回向
给他的母亲,他母亲过世了。三步一拜,从南普陀到五台,拜了三年多才拜到。路上有两
次生病,严重的生病,都是在旷野,附近没有人家。在这个时候,感应文殊菩萨现身来照
顾他。菩萨现的是什么身分?乞丐,乞丐的身分,照顾他半个月,病好了,这乞丐走了。
第二次生病的时候,又遇到这个乞丐,这个缘这么巧,又遇到了,跟他又住了半个多月。
病好之后,到五台山,才知道那个乞丐不是凡夫,是文殊菩萨化身。所以佛法里头是有一
句老话说“诚则灵”,灵就有感应,真诚到极处你跟佛菩萨就常常感通,这个有道理,真
诚到极处。我们现在跟佛菩萨为什么没有感通?不诚。诚的标准是什么?一念不生叫做诚
,你还有念头,不诚,念头没有了就诚。所以我们念佛,我们有心念,有心念就不诚。但
是有心念念到无心念,无心,无心就是无杂念,无妄想、无杂念,那个时候是真心。所以
,先用妄心念佛,念到最后变成真心念佛,真心念佛感应就现前。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一定要把妄念放下,不要把妄念、杂念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
  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他念这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他统统
念出来了。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真心,他用念佛的方法完全证得。清净心是功夫成片、事
一心不乱;平等心是理一心不乱,菩萨证得的;后面觉,觉就是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
见性,这叫觉,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师讲六即
佛,就是六种佛,最后是讲究竟即佛,那是圆满佛,《华严经》上称妙觉果位。华严圆教
,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觉,在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在极乐世界,他的身是法身
,他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身无量寿,法性不生不灭,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十
法界全是生灭法,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法性土样样都是真的,为什么?都是不生
不灭。法性身、法性土唯心所现,它没有唯识,它只心现。十法界呢?在唯心所现上面又
加了个妄心,唯识所变,十法界是唯识所变。如果你能够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转阿
赖耶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那
就恭喜你,你就到了实报庄严土,你就永远脱离十法界,当然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从
理上说。
  方法讲就是放下,能不能把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放下,不要放在心上,真心就出现。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这个榜样在以前,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做过;在早年,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为我们做过榜样,真难得,真不可思议。我们要修行,
要学这个榜样。我们是很有福报,非常幸运遇到海贤老和尚,老和尚九十二年一句佛号不
拐弯,不拐弯就是没有换第二个题目。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把自性里面的清净平等
觉念出来了。那他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为我们表法,为我们做好样子。真正做好样子的
人,在这个世间一尘不染,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如
如佛,这就是世尊所说的你本来是佛。佛是什么样子?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
是佛!这是我们的本来佛,我们的自性佛,一切众生都有,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起心动念就错了,迷了,起心动念就变成阿赖耶,就有分别、就有执著,就是生灭法
。自性不生不灭,阿赖耶刹那生灭,了不可得。我们今天迷就是迷在阿赖耶里头,用什么
方法破迷?方法太多了,无量无边,什么方法都可以,方法里头最妙的方法无过于念阿弥
陀佛,这个方法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果。在我们中国,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这个方法一
生圆满成就,我们要相信。我们今天遇到了,问题就是肯不肯真干,肯不肯放下,肯不肯
让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你就成功了,你就圆满了。
  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内院,兜率是欲界天第四天,第四层天。我们上去,四王天,四
王天再上去忉利天,忉利天再上去夜摩天,夜摩天再上去叫兜率天,弥勒菩萨住在那里。
虚云老和尚往生在兜率内院,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人修弥勒净土修成功了。还有许多修
弥勒净土的没成功,没有成功依旧在六道。弥勒净土也不容易,真正容易修的是弥陀净土
,极乐世界,容易;容易是比一切法门来比较,容易,真容易,条件是你要肯放下。你有
一桩事情放不下,可能你就不能往生。为什么?那一桩事情障碍你往生,你去不了。要样
样放下,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你决定得生,而且生到极乐世界
品位很高。
  兜率内院四千年后,是兜率内院的四千年,怎么算法?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
四百年,兜率天一天。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在他们那个地方的寿命,四千岁,不是我们这里
四千岁,是他那里的四千岁。所以兜率天的四千岁相当于地球上多少?五十七亿六千万年
。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他到这个地球上来示现
成佛,龙华三会,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三百多会,大会小会不一样,三百多会
,四十九年。弥勒菩萨将来到这个世间,他只有三会,我们相信每一会的时间都是很长。
释迦牟尼佛的法会,长的有好几年,短的有一天、几个小时,所以一生,我们今天讲办班
教学,办了三百多次,长短不定。弥勒菩萨简单,只有三会。那我们相信这三会怎么开的
,一会,第一会先度菩萨,菩萨根性利,上上根人,先度菩萨;次度二乘,度声闻缘觉,
第二会;第三会度六道众生,统统都度了。
  现在这个世间有不少人羡慕龙华三会,你不能往生到兜率内院,你要遇到这一会不容
易。如果能生兜率内院,好,将来弥勒成佛,你们跟弥勒菩萨一起来,是佛面前的大弟子
,像释迦牟尼佛弟子里头舍利弗、目犍连这样的人物。虚云老和尚往生到内院,他得到了
。他在内院修行四千年,也就是我们地球上五十七亿六千万年,然后跟着弥勒菩萨一起来
,成为弥勒菩萨身边的大弟子。虚老和尚不是一生成就的,也是再来人,无量劫来生生世
世修行,在这一生为我们示现往生内院,难,不容易。
  我们再看后面这一段,“本经以上三大士为菩萨众中上首”,第一个普贤菩萨,第二
个文殊菩萨,第三个弥勒菩萨,用他们三个代表菩萨众的上首,意思很深。为什么?“盖
因三大士净土缘深”,他跟净土的缘分非常深广,所以用他们来表法。于是我们就联想到
,弥勒菩萨将来到这个世间成佛,决定讲净土三经。为哪些人讲?我相信三会都讲,对菩
萨讲,对二乘讲,对六道众生统统都讲。因为这个法门,释迦牟尼佛在世就是多次宣讲,
为什么讲得不一样?听众程度不相同,所以传下来的版本里面不相同,道理在此地。如果
是一会,听众都是一样的,佛就一次就完了,不会讲三次。所以释迦牟尼佛,古大德讲,
讲《无量寿经》肯定是三次以上,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三次是根据现前传下来的五种原译
本,说法不一样,最明显的是愿文。你看从愿文就三种差别,有两种二十四愿,有两种是
四十八愿,还有一种,宋译的,三十六愿,这绝对不是翻译错误,是原本不同。所以古德
判断,世尊至少讲了三次,听众对象不一样,在我们想像,对菩萨、对声闻、对缘觉、对
凡夫,说法不一样,因此有会集的必要。
  弥勒菩萨三会,我相信是这样来的,对菩萨一会,对小乘一会,对六道凡夫一会,这
才圆满。这个里面根性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六道凡夫。世尊当年住世,给我们讲了这么
多经典,绝大多数都是为凡夫讲的,帮助凡夫种善根、增长善根到究竟圆满。所以,有不
同的方法、不同的说法,学习境界提升了,世尊给你讲不一样了。前面为什么不讲?前面
这甚深的经义你听不懂,你会产生误会。佛所讲的一定适合你的程度,你听了很欢喜、很
高兴,依教奉行。真正行道一定程度提升,那提升再给你讲,一直帮助你往生实报庄严土
,佛就不必再给你讲经了。为什么?你自度,你有能力,你有智慧,你能够化无量无边身
,你有能力亲近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神通。这个
能力现前,你肯定礼拜供养,一个不漏,分身去的。礼拜供养修福,修无量福报,同时听
经闻法,请佛开示,这是修慧。福慧双修,很短的时间就证得圆满了。
  这三位等觉菩萨都有位前、位中、位后,像前面所说的,跟净土的缘深,“正好影响
海会大众”。海会大众里头就有这三种层级的人,凡夫,位前的,菩萨是位中的,还有位
后的,像现在我们在此地所看的普贤、文殊、弥勒都是位后。为什么?他们久远劫都已经
成佛了,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会上来做影响众。所以影响海会大众,“同归净土”,同归净
土这一句是目的,他来干什么的?他就来干这个的,帮助大众,大众的人数无量无边,大
众的根性不相同,他们做出种种示现也不一样。
  我们再看下面,“《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于逝多林中,发十大愿王”,普贤菩
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接着又说,“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这就讲修普贤十愿求
生净土。谁发这个心?近代我们看到有一个人,弘一大师李叔同,我们相信很多人对这个
名字都熟悉。在近代出家人当中,对戒律有研究的,他是一个,非常难得。他平常功课就
是《普贤行愿品》,最后这一卷,《华严经》最后的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品经
大师念得很熟,完全能背诵,他以这个做早晚课,求生净土,他成功了。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olumn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2014-09-13 04:56: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9-13 10:56: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