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菩萨与佛陀定义的区别?关于菩萨定义的更精确..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31 18:37:04
菩提萨埵是梵文发音,菩提为净觉之义,萨埵为勇士之义,
追求菩提佛果的智慧而利益一切有情的觉醒勇士称为菩提萨埵。
菩萨以大悲心为前导,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印度
佛教传统发起愿菩提心要受愿菩提心仪轨戒律,由愿入行,愿心
实践在六度四摄的菩萨行,要受行菩提心戒律即菩萨戒。
菩萨有凡夫菩萨与圣者菩萨,当生起任运无造作的菩提心时
入大乘菩萨资粮道位,资粮道位与加行道位是凡夫菩萨,此时的
菩提心又称为世俗菩提心,见道位以上是圣者菩萨,此时的菩提
心又称为胜义菩提心,见道位、修道位、佛位是圣者。
资粮位与加行位是凡夫位,还没有能力断除烦恼种子,能压
伏烦恼现行,见道位以上是圣者位,有现证无我空性慧的力量,
才能断除烦恼种子,见道位断除遍计我执烦恼,修道位断除俱生
我执烦恼,最后于无学位无余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圆满佛果。
于修道位所断除的最后一品,即是修道位最后之无间道,又
称为“金刚喻定”。于此“金刚喻定”中所要断除者,乃修道位
最细微的所断品,由此无间道断除最细微之下下品烦恼,于第二
刹那获得无学道位。《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无间,
入金刚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障无碍解脱佛眼。”
证得一切相智之佛果,对于众生毫不颠倒的开示四圣谛、善
恶取舍的关键,由开示善恶取舍的关键,成为众生的圆满救护者
,众生由开示的内容进趣修行,也能得到解脱究竟成办佛果。
菩萨内心纯粹为了利益众生,具有大悲心的帮助之下,还要
具有了悟空性的无我胜慧,内心的现证空慧,圆满证得空性无我
胜慧的果位为佛陀的果位。欲利益众生,产生了菩萨的行持,此
是福德资粮,佛果位要有证空慧的因,此是智慧资粮,广大修习
福德与智慧二资粮,成为“善逝”(佛陀)的果位。依靠内心大
悲心的禅修,广大累积福德资粮;在大悲心的帮助之下,依靠现
证无我胜慧的禅修,广大累积智慧资粮,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努力
精进行持二种资粮,成就“善逝”的果位。
菩提萨埵是觉醒的勇士,觉醒的勇士依止正勤精进,无贪、
无嗔、无痴修诸善法,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业。《文殊师利所说
不思议佛境界经》:“诸菩萨虽永断欲贪,而恒不舍诸善法欲,
若身、若心常修善行。”《优婆塞戒经》:“譬如和合石因缘故
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
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
经》:“如来所欲无减,何名为欲?谓善法欲。”
菩萨因地悲智双运,广大累积圆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之后,
将烦恼障与所知障无余断除,此断德称为灭谛;烦恼障与所知障
二种盖障灭除的同时,证得一切相智之佛果。
佛有十号。依传承印度佛教之藏文《大藏经》中,《圣随念
佛经》云:“佛、薄伽梵者,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
、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佛
,完整的古印度语音应为“佛陀”(Buddha),是“觉悟”或“
增广”的意思。藏文世亲菩萨《随念佛经释》:由于佛已“断尽
烦恼障和所知障,觉慧增广”,故得是称号。又由于佛“为救护
彼无知睡眠所昏迷之有情,令其醒悟”,故得是称号。又由于佛
“对于一切所知境界,妙智增广”,故得是称号。一是约断德圆
满;二是约悲德圆满;三是约智德圆满;是三种德具足圆满,号
称“佛陀”。
“正等觉”是梵语“三藐三菩提”(samyak-sambuddha)的
义译,谓:佛能真正无倒遍觉诸法。有些译师译为“正遍觉知”
或“正等正觉”等等。《瑜伽师地论》称为“如其胜义觉诸法故
;名正等觉”,则是显诸佛智德圆满以立号。
  梵语“鞞侈遮罗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义
译“明行圆满”或“明行足”。“明”,指智证;“行”指实践
修行;佛于二者圆满具足,故得是称号。(一般佛经中有如下的
叙述,谓佛于菩提树下,最后夜思惟证得“三明”的过程是:初
夜分观察前际,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能遍见一切有情过去无量生
事;中夜分遍观一切所应断法、所应证法、所应觉法,即能永断
、证得、现正等觉;后夜分得漏尽证通;如是成一切智,圆满三
明。佛于菩提树下禅座思惟观察,入清净三摩地引发四禅八定,
由思惟观察证得无我空慧无漏圣智,修习六种神通,谓神境通、
天耳通、他心通,加上三明,总称三明六通。)
───────────────────────────────────────
﹝香光尼僧团﹞香光庄严:菩提心与觉悟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266
达赖喇嘛 著 释见芊、林凤津 合译
我们所说的菩萨(bodhisattva)是什么意思呢?Bodhi(菩提)表示觉悟,指没有任
何缺点、圆满无瑕的状态,并具有所有美好的特质。Sattva(萨埵)指某人具有勇气和信
心,并且为了利益众生,尽力迈向觉悟。为了众生的终极利益,而从内心自发地、恳切地
期望觉悟的人,称为“菩萨”。借由智慧,他们将心导向觉悟;借由慈悲,他们关切众生
。为了利益他人,而想要达成觉悟的心愿,就是我们所谓的“菩提心”(bodhicitta),
这也正是修道的起点。由于渐渐了解到什么是觉悟,个人会体认到:不单是有一个目标要
完成,而且此目标是有可能达成的。被希望帮助众生的念头所驱使,心中想着:“为了利
益有情,我必须达到觉悟。”
﹝香光尼僧团﹞香光庄严:何谓菩萨?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265
内山兴正 著/释见芊、林凤津 合译
菩萨是指一位凡人在他(她)的生命中,对迈向成佛的目标采取行动。你是菩萨,我
是菩萨;实际上,任何一位集中心力及生命来实践佛陀生命之道的人,即是菩萨。我们看
到的观音菩萨或文殊菩萨,都是伟大的菩萨。然而,我们必须有着“我们也是菩萨”的信
念。
“业障凡夫”的意思是:多数人因着他们的欲望或业而生。“业障”指我们过去的恶
行所导致的修道阻碍;“凡夫”则指一般凡人,就是依照“业”的规则而生活的人。我们
的行为由业主导,随着欲望出生于世,并且只是反应着欲望而过活。相对于此的,则称为
“乘愿菩萨”或“菩萨”,他们是依誓愿而生活。
每个人的生命,与周围围绕的每件事都息息相关。当然,也就是说,“我是谁”无法
从环绕着我的事物中分离。换一个说法,所有的有情生命,在我的生命中存在并生活。不
言自明的,所有人类的命运,亦取决于我。人类将如何真正地活出生命,成为我努力的方
向。
往特定方向的目标或生活前进,就是“誓愿”的意义。换句话说,对一个菩萨来讲,
生命的推动力是不同的。一般人活着,只想着个人的、与欲望相关的狭窄环境。相反的,
虽然菩萨仍是普通人,但他们依誓愿而生活。缘此,他(她)的生命意义有所不同。当我
们想要成为菩萨,人类命运的全部面向,就会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因为把此事放在心上
,我们将致力于在自己的生命中,开发并展现最生气蓬勃、最活跃的生命姿态。
对于一位大乘菩萨,单单维持戒律是不够的;甚至有些时候必须打破戒律,都还不够
!在做的当下,自己必须下定决心:愿意接受任何可能伴随而来的结果。这就是“与众生
同在”的真正意义,无论可能落入何等地狱!
只是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菩萨的行为。而后,自己表现得像
一个菩萨。关于“何谓菩萨”,你也可以将菩萨定义为:像真正成熟的大人一样作为的人
。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多数人的举止像孩童一样。“大人”这个词,指“真正的成人”或
“菩萨”。
今日,多数称为成人的人,皆是“伪装的成人”。在生理上,他们长大成人;但在心
灵上,太多人尚未成熟至成人状态,在日常生活里,表现得不像个成人。菩萨是用成人的
眼睛在看世界,而且,其行为是真正成人的行为。这就是“菩萨”的真义。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
何等为十?所谓:
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
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
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
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
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
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
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
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
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
为显现诸佛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
是为十。”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普贤心。
何等为十?所谓:
发大慈心,救护一切众生故;
发大悲心,代一切众生受苦故;
发一切施心,悉舍所有故;
发念一切智为首心,乐求一切佛法故;
发功德庄严心,学一切菩萨行故;
发如金刚心,一切处受生不忘失故;
发如海心,一切白净法悉流入故;
发如大山王心,一切恶言皆忍受故;
发安隐心,施一切众生无怖畏故;
发般若波罗蜜究竟心,巧观一切法无所有故。
是为十。”
───────────────────────────────────────
摘自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摄颂》、《功德之本颂》:
对于这种修持菩提心的传承,在七支因果法叫广大行派行修持法,过去是由弥勒菩蕯
传给无著菩蕯,无著菩蕯依次由世亲菩蕯传给至金洲大师传给阿底峡尊者。另外的自他相
换法是深观派所传下的修持法,是由文殊菩蕯传给龙树,一直传到阿底峡。在这修持上,
还有另一派别是由文殊菩萨直接传给寂天菩蕯,寂天菩蕯根据文殊菩蕯的口传教授直接传
下来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在藏文中叫传大行派,又名伟行派,因传承比较近,是由文殊
直接传给寂天菩蕯,寂天菩蕯是比较后代的人,所以,这种修持传承更具加持力,因年代
比较近,属近代传承。
修持“七支因果法”,次第有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
;若是修持“自他相换法”,后面也要接七支因果法的最后面四支,亦即悦意慈心、悲心
、增上意乐、菩提心。修持菩提心,不管是七支因果法或自他相换法,前面都要有一个准
备的修持,就是修持“平等舍”,之后才进入菩提心的修持。
如按自他相换法的修持,引生悦意慈的修法可分五种思惟:第一、由多门思惟我爱执
的过患:第二、由多门思惟爱他执之利益,即增爱他人的利益,此处的执不是执著的执,
而是我们坚持这样做;第三、思惟修持自他交换之利益;第四、思惟不做自他交换之过患
;第五、若思惟自他交换,应可生起。
想要生起菩提心,有一个关键,除了本身生起对轮回的出离心,还要对众生生起很亲
近的感觉,不管“七支因果”或是“自他相换法”,修持关键都是如何生起对众生亲近的
感觉。为他人着想,想利益别人,有这种心,才是真正值得钦佩的高尚品德。利益众生,
是不是只要有出离心知道轮回的痛苦,知道众生轮回的痛苦想要解脱轮回,就能够生起菩
提心?这样是不够,还需要一条牵连两者的线,就是悦意慈。
如果融合这两种修持的话,应该要怎么修呢?就是先修知母、念恩、报恩,在还没生
起悦意慈以前,就修自他相换,也就是刚刚那五个步骤,再接修悦意慈、大悲心、增上意
乐、菩提心。
一般我们都是融合这两种(七因果、自他相换)修持法一起修的,这个传承是从阿底
峡尊者所传下来,也就是先修平等舍、知母、念恩、报恩,然后思惟我爱执的过患、思惟
爱他执的利益等等五个,然后再修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
修持自他相换时,身体要以禅坐的姿势坐好,顺着呼吸做自他相换的观修。观想所有
受苦的众生在我们前方,吸气时,观想众生受什么样的痛苦,把他们的痛苦全都吸进来;
自己的善根功德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呼气的时候,观想我所拥有的安乐全吹到受苦众生的
身上,让他们获得安乐。
 
  不是只有吸气、呼气而已,最主要的修持要领是好好观想,按照刚讲的步骤思惟,一
边思惟一边观想摄取众生的痛苦,分散我的快乐给他们,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关于大乘菩提心的修持,先前已稍做讲解,以平等舍开始,再依次修知母、念恩、报
恩等。修“平等舍”时,先以中庸的人,不特别喜欢也不特别讨厌、或没有关系的人为观
修的对象,接着再以亲人、亲友等喜欢的人为观修对象,最后再以怨敌、痛恨的人为观修
对象。一开始,要先让自己内心凹凸不平的心态磨平,对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够平等看待。
修持“平等舍”以前,须有相当程度的出离心才可以,内心里面对于中士、下士应该
有一些体悟,如此修行才会扎实。如果我们内心已经真正能够舍去对这一世的贪著,想要
追求这一世圆满的心已断除,接着也断除来世能够投生人道、天道过著更舒服日子的贪著
,往下修持大乘菩提心才会踏实。
 
  现在所讲的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等等的修行,听起来大概就觉得这种法是劝人
为善的,应该要有一个善良的心地的修持,但这种劝人为善、心地要善良,跟世俗所讲的
心地要善良相比,程度上有着天壤之别,深广也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要一个人心里生起“我要去救度众生”、“我要让众生脱离痛苦”的念头,但他
自己却不了解痛苦,不想脱离痛苦,怎么可能想救度众生呢?因此,在一个人还没有生起
想要救度众生的心之前,势必要对自己受苦的情况有相当深入的体认,有了这种基础,才
会生起想要救众生的心。
 
  一般世俗的爱心、善心、博爱,大多是看到一些众生在受苦,想办法用钱财、食物、
衣物等等去帮助他们,这一种善心的帮助,行善的层次只停留在这一生的帮助、这一生的
利益,对他的解脱是没有帮助的,更不用说像大乘所讲的度化众生成佛,现在所讲的大乘
菩提心的修持,跟世俗的博爱、爱心的修为,两个虽然外表的名相看起来一样,但内在深
广的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在这之前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根本不可能生得起来的,唯
有内心对于整个轮回的痛苦有所认识、有所体会,生起出离心,才有办法深入引发菩提心。
(注:依印度佛教传承,发起菩提心后,次第先受“愿菩提心”戒律,受持愿菩提心后
若有生起舍弃任何一位众生的想法,即失毁菩萨愿心戒律,再受“行菩提心”戒律即
菩萨戒,受菩萨戒于菩萨行六度的开、遮、持、犯等戒律学处,要有所认识了知。)
作者: newnewer (努力到不会后悔的程度!)   2014-09-01 18:00:00
阿弥陀佛!!_/\_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9-01 22:58:00
南无佛陀_/\_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4-09-02 11:20:00
感谢c大~但依您所述 (一些著名的)菩萨烦恼障/所知障尚未破除 所以尚未证佛果?另 某些菩萨原先已成佛 而又倒驾慈航为菩萨:原本已无烦恼障/所知障 但又有了?以上是我综观相关定义的理论体系 发现其难解之处..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9-02 12:43:00
心上真正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就不会有了,烦恼障有遍计烦恼与俱生烦恼,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还未断除烦恼障,仅能压伏烦恼,加行道的菩萨有止观双运的能力更能压伏烦恼现行,压伏烦恼主要以压伏俱生烦恼而言,到了见道位菩萨现量现证空性才能断除烦恼种子,见道位菩萨断除遍计烦恼种子,见道位后进入修道位,修道位渐次断除俱生烦恼种子,到了修道位八地以上渐次断除所知障,佛位时无余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证得一切相智。证得一切相智的佛果内心圆满了种性法身与本智法身,心识的续流无始无终,圆满佛果佛陀的大悲心依然利益著众生,佛的色身有化身与报身。我们常讲断烦恼(灭烦恼),断烦恼(灭烦恼)有断烦恼现行与断烦恼种子,如果是断(灭)烦恼现行--没有真正断除烦恼,断(灭)烦恼种子才是真正断除烦恼。所以在看佛经例如看到某某断烦恼,要看上下文义脉络才能知道所讲的是断烦恼现行或是断烦恼种子,依经律论佛典三藏有系统次第的学习佛陀教法的内涵,方不会只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