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中观根本慧论》 (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31 12:05:18
摘自:《中观根本慧论》(1)
雪歌仁波切讲授 2006/12/25
◆暇满难得
一个人不仅同时集聚了十八种条件(八有暇十圆满),而且又能依止具格的师长努力
学习佛陀显密次第圆满齐备的教法,这种千载难逢的珍贵稀有就如同寂天菩萨“入行论”
第四品中之譬喻:“…以此之故世尊言,幸得人身极稀有,如大海中盲龟项,几希能值浮
木孔。”想想看,一块浮木飘流在茫茫大海中,浮木上有个细孔,而海里有一只盲龟,百
年才从海底浮上来一次,一浮出就得不偏不倚地将颈项穿进浮木的细孔,这样的机率,难
以想像!而暇满人身之难得更千万倍于百年盲龟一穿入孔,仔细思惟下,一定会对暇满人
身产生无法言喻的珍贵的感受,如此珍贵的暇满若不能好好善用珍惜,愚笨莫此为甚!
◆佛法见地
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全是佛陀为了引导众生进入空性的道路而做的开示,有些是
直接开示有些是间接开示,这些法都是为了空性(缘起)而说的,故可将之视为空性胜慧
的支分。入行论:“…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悉为胜慧说。”宗喀巴大师“缘起赞”中亦
提到佛陀所开示的一切教法,都是针对缘起而开示的。胜慧之见地分二,1)对境见地2)有
见地。先产生对境的见地而后再产生有境的见地,二者加以串习增广而证悟后,即能将内
心的染垢完全净除。
1.对境:空性也。显密二乘在对境空性的见地上,没有差别,完整的内容都在般若经
中,这是万法的精华,非常重要,显密二乘都十分重视。
2.有境:于对境空性之了悟,或有境主体本身之了悟空性,即了空慧本身。显教中,
关于有境的见地,仅仅谈到运用第六意识去了悟对境,如是而已。密乘中,将方便和胜慧
结合在一起实修,这是一条极具特色和极甚深的道路,其中详细地说明了显增得光明等最
微细的心识以及运用这些心识的能力去证悟对境空性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在增广有境的
见地以及增长威力强大的证悟力量上,必须依靠密乘的方法才行。
◆对境见地和有境见地为什么很重要?
佛陀开示此二见地的目的是为了断除凡夫众生心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让本具圆满
的如来藏能够显现出来。“宝性论”中以九种比喻来说明如来藏被二障遮盖的情形,如凋
谢的花朵、垃圾堆里的佛像…等。(有九种染垢遮盖了如来藏,1)贪强烈2)瞋强烈3)痴强
烈4)贪瞋痴三毒混合5)三毒之习气6)小乘之见道所应断被遮盖7)小乘之修道所应断被遮盖
8)大乘不净七地被遮盖9)大乘清净三地被遮盖。)
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其习气,从何而来?根本来自于愚痴无明、谛实成立的执著。如
何消灭它们?首先,必须充分地了解对境,也就是清楚明白对境是什么样子。再来,明白
有境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即有境见地。接着,努力观修此二见地获得证悟后,即能将
内心的盖障净除,让如来藏完全显现和作用。
佛陀的教法,不外以种种逻辑推理方弍针对甚深缘起之生起、内容、实修的方法…等
而做开示,目的就是为了证实,无论粗分或细分,绝无丝毫谛实成立的存在。因此,若能
以逻辑推理的方式闻思修地去观修缘起,将有助于我们渐次地去除内心的无明(谛实成立
的执著)。佛陀开示了业力、因果、苦谛集谛(轮回)中的因果、灭谛道谛(解脱及成佛
)中的因果…等,内容博大精深,归结其心要精华就在于我们应当如何将谛实执著的心(
粗分和细分)灭除。
“一切万法作为有法,应无谛实,缘起之故。”在这个论式中,以缘起为正因而推理
出谛实成立的执著完全不存在。(正因有三:果的正因、自性的正因、未缘到正因。)这
是一个正确而深奥的逻辑推理,然而,有些说宗义者却会依此论式而推理出完全不一样的
结论!我们也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形,因此佛陀开示了种种缘起的教法,让我们不致于堕入
危险的错误见解当中。
外道:不承许前后世、业力、因果…等,所以他们会认为,缘起所成立的正因不能成
立,因为万法不是缘起之故,缘起不可以做为一个正因。
唯识宗以下:认为此推理是错误的,缘起是一个相违因而非正因。相似因有三:相违
因、不定因、不成立的因。由于一切万法是缘起之故,所以,谛实成立!他们会因此驳斥
中观应成派认为缘起为正因的见解。即使我们现在无法了知缘起的道理,至少应该产生一
种伺察意,由伺察意引发推理又推理,不断渐次地深入学习后,慢慢地就能明白甚深缘起
的道理,不要产生像唯识宗以下将缘起正因视为相违因、外道将缘起视为不成立因等颠倒
的见解,因而无法了解佛陀的本怀。(伺察意有二种,具因伺察意和无因伺察意。具因伺
察意,即将圣者的种种言教视为正确的因,拿来于内心中进行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分析,虽
然还不能产生真正的证悟(现证),但内心透过实际的推理分析后,相信圣者的言教是正
确的,这是好的伺察意。无因伺察意,即不假思索地就相信圣者的言教是正确的,当中毫
无个人的思惟分析,只因为是圣者说的,就相信了。)
或问:“我就是认为缘起是相违因、不成立的因,不可以吗?有什么毛病吗?”毛病
就在于,你无法通达佛陀的教法,没有办法证悟,危险就在这里。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
”中也是如此教诫。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往往学着学着,谛实的执著却愈来愈强烈,我
执、我爱执也都愈来愈强,口中虽然说学了佛法、学了因果、学了皈依…,误解却日益严
重!例如,学了业力因果后,强烈地认为守护业力因果的这个我是谛实成立的!或者,为
了黑白业果而做了种种善恶的取舍及皈依后,此时,内心谛实的执著反而更加严重,无形
中,我执日益深植内心。一边学习缘起之法,一边愈增长谛实执著,很讽刺,不是吗?
事实上,就像中观应成派讨论到的缘起正理一样,照理说,将这些内容好好推理、学
习之后,由于万法因缘而起、无谛实存在之故,内心中谛实成立的执著应该会逐渐减少,
应当有此成效才对。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啊!不过,至少我们可以经常检查自己的内心,
想一想,佛陀、龙树菩萨等往圣先贤不断地开示甚深缘起、无谛实成立…种种正理,而我
学了教法后,内心谛实的执著依然强烈,甚至更强,显然地,我已堕入了相违因或不成立
因的危险。内心应该警觉、体悟到自己错误的见解和心态。无论如何,我们内心首先不要
堕入相违因或不成立因的危险中,至少能在内心产生伺察意而引发推理分析(具因伺察意
),如此慢慢地学下去,就算是非常好的学习了。实际上,许多的教法都是这样学习的。
◆怙主龙树的空性正见
佛陀在许多经续中,如般若经、文殊根本续…等,都开示过空性的见地和教法,然而
,能真正地将究竟的空性正见广弘于世的人就是怙主龙树,佛陀亦如此授记过。我们内心
应如是思惟:如果我追随龙树菩萨学习空性正见,就一定有希望证悟空性,如不追随怙主
龙树,就毫无希望!内心一定要产生这样的定解。
怙主龙树有关中观的教法中,如日月般光彩灿烂、最有名气的就是中观理聚六论,讨
论对境空性的有四本,有境见地的有二本(六十如理论和宝鬘论),然而,中观理聚六论
中的核心精要,即是根本慧论。根本慧论这本书的名字是“中观根本偈颂胜慧”,“中观
”的印度原文叫做“马答雅马噶”,“根本”是“木纳”,“偈颂”是“嘎利嘎”,“胜
慧”是“巴拉加拉纳”,我们简称为“根本慧论”,但是,现在大家都叫它“中论”,这
可能是后代形成的习惯。事实上,凡一切解释中观胜慧的书,通通叫做“中论”。只不过
后来龙树菩萨所写的根本慧论一书成为中观理聚六论的核心,所以,这本书也就成为“中
论”的代名词了。
之前,我们为了学习中论而做的前行准备看起来似乎永无止尽,本来一个月,觉得不
够,就延长为二个月,后来觉得还是不够,再加一个月,还是不够…,这么下去,可能永
远没机会学中论了。再者,也许大家都已具备了一些基础,因此我们就直接进入“中论”
的学习吧!
【中论】
中论为偈颂体,共二十七品,449个颂文,每一品都是以最上等、圆满的方式来阐述。
正文之前有礼赞文,首先顶礼三宝尊,接着是文殊菩萨,再来是怙主龙树。
礼赞文并非龙树菩萨所写,而是翻释师于正文前所写的一种礼赞顶礼,叫译经偈。从
顶礼文殊菩萨的文字上就可以判断这是一部翻译的论典。例如“现观庄严论”一开头是印
度文的书名,再来是藏文书名,接着就是顶礼三宝之礼赞文,从顶礼诸佛菩萨就可以知道
这属于经藏。译经偈之后,才是原著者所写的正文。
具足能够完整开示缘起正理的人,唯佛而已,而缘起正理又是所有教法中最殊胜无上
的,因此,针对这八个项目的缘起性空而做的开示是无上的开示,而开示者亦是无上的导
师。以“缘起”来礼赞佛才能真正彰显出佛陀的不共功德,故“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
◎内道的教法(佛法)和导师(佛陀)与其他宗教相比较,有何不同?特色何在?
内外道的教法都谈慈心、悲心、不要伤害众生…,这是共通的,但是,佛不仅开示不
要伤害众生,更进一步地把不要伤害众生的原因说明清楚,以缘起的见地为根本开示伤害
的本质、因果的道理,佛陀告诉我们,伤害行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内心谛实执著的推
动,伤害了众生,自、他都会吃亏,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发生,所以必须将内心谛实的执著
消灭,而消灭的方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即缘起正理。若不然,仅仅提到要心地善良、不
要伤害众生…等而无空性正见的话,我们的心会对这些良善的行为产生更加强烈的谛实执
著,以此推动我们不断地堕入轮回的深渊。“缘起赞”里,亦如是说。这就是佛陀正法的
特色所在。
善良的心是一种粗分的缘起,它不一定能帮助我们了悟空性。若行为者本身不善巧的
话(即一般世俗凡夫),学了缘起正理反而更加增长谛实执著的力量,使它更坚固;若是
善巧者(如佛陀)则不然,见到了缘起,即灭除了内心谛实的执著而证悟空性。二者大不
相同。故“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摘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9-01 01:00: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