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 伺察意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07 13:05:54
转自:仓忠仁波切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sadong
(四)关于“伺察意”的解释,分二:定义、及分类。
定义:对于已成为自己主要“趋入境”之法,虽极为耽著,然尚未得决定义的明了。就是
“伺察意”的定义。
“伺察意”是分别知,而且是有观察力的分别知。这种观察分别知,自己认为已经通
达对境,但实际上还没有完全通达,这种心类就是“伺察意”。例如,已经百分九十八、
九十九确定对境,但是还没有百分百的完全确定,这样的心类就是“伺察意”。
“伺察意”的定义:对于已经成为自己的主要“趋入境”的法,虽极为耽著,然而尚
未得决定义的明了。
定义中说到“趋入境”,如,观察声是无常的分别知,此分别知的趋入境是“声是无
常”,又如,观察瓶是无常的分别知,“瓶无常”是此分别知的趋入境。
定义中说到“极为耽著”,就是分别知对于自己的“趋入境”非常确定,分别知自己
认为非常确定;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决定、没有完全通达,如文说“未得决定决定义”
,实际上没有真正通达趋入境的内涵。
例如,心续中有“执声是常的颠倒知”,透过教育的学习、老师的指导、自己观察思
惟,慢慢的转变,生起“声音是常?还是无常?”的怀疑;而后,再生起“声音应该是无
常?”;再经过观察,生起百分九十八或九十九的决定,认为“声音一定是无常”,但实
际上还没有完全的通达,这样的观察觉知就是“伺察意”;再继续的观察,当生起完全决
定“声音是无常”,事实上已经通达声是无常,这样的觉知就是“比量”;再不断的串习
这个比量,最后就是产生“现量”。
《心类学》中主要是安立“现量”和“比量”,因为这是修行上主要需要的心类。附
带的内涵是,以“量”而排除“伺察意”、“颠倒知”、“怀疑”等等“非量知”。这是
附带说出的内涵。
以观察的“所依”而言,最初是依于“现量”而观察,最后所决定的也是“现量”,
中间则有透过“比量”。如依于正因论式作观察,论式:“声有法,是无常,因是所作性
故,如闹钟的声音。”闹钟的声音是所作性,因为由现量可以知道,一压闹钟的按钮就会
有声音,这是依靠“现量”而通达。再经过观察之后产生“通达声音是无常的比量”;再
不断的串习这个比量,最后产生“瑜伽现量”。以上简要略说,主要是说明,观察的前、
后一定是依于“现量”才能有决定。所以说,《心类学》中主要是安立“现量”和“比量
”,其他的心类则是从此引申的附带内涵。
又,某些论典中安立有:“量的通达”、“伺察意的通达”。就是说,通达的方式有
差别。“伺察意的通达”并不是真正通达,主要先了解这一点。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认
为:“伺察意”是没有完全决定自己的对境的心类,为何论典中安立有“伺察意的通达”
?会有这样的误解。主要先清楚:“伺察意”是没有完全决定法的内义的心类,而是快要
通达。
分类。伺察意若予分类,有三:(1)无因相之伺察意、(2)因相不确定之伺察意,
及(3)依于相似因相之伺察意。
事相如下:毫无理由的认为“声是无常”的想法,就是第一(无因相之伺察意的事相
);不确定“声是所作性,以及若是所作性必是无常”的道理,而透过“所作性”之因相
思惟“声是无常”的想法,就是第二(因相不确定之伺察意的事相);透过“所量”之因
相而思惟“声是无常”的想法,就是第三(依于相似因相之伺察意的事相)之故。
“伺察意”分类有三种:
(1)无因相伺察意。
事相如:毫无理由的认为“声音是无常”的想法。
一般我们的想法就是如此,完全没有理由的认为“声音是无常”,只是嘴巴言词上说
的:“声音就是无常啊!”虽然内心有执取声是无常,但是问:理由是什么?什么是无常
?完全不知道。没有理由的认为声音是无常的觉知,就是“伺察意”,这种心类就是“无
因相的伺察意”。这样的觉知有没有具足“伺察意”的定义?有的,因为这个觉知自己认
为有决定对境的内义,但实际上还没有决定。如果是有理由的话,就是依理路推论思惟:
因为声音是所作性,所以声音有刹那改变,因为声音是刹那性,所以是无常。
(2)因相不决定的伺察意。
事相如:不确定“声是所作性”以及“若是所作性必是无常”的道理,而是透过“所
作性”的因相思惟“声是无常”。
如:“声音有法,是无常,因是所作性故,如瓶。”此中,“正因的三支”是──宗
法:声音是所作性。同品遍:所作是周遍无常。异品遍:不是无常周遍不是所作性。
当依此因作观察之时,只有通达“宗法”之“声是所作性”,并没有通达“同品遍”
之“是所作性周遍是无常”,相对的,也没有通达“异品遍”之“不是所作性周遍不是无
常”,并没有确定正因的部分。如是,仅是以“所作性”而思惟“声是无常”,这样的觉
知就是“因相不决定的伺察意”,因为没有通达此“正因的三支”,所以是“因相不决定
”。若是以正因而决定,必定是通达“正因的三支”。
(3)依于相似因相的伺察意。
事相如:透过“所量”的因相而思惟“声是无常”的想法。
在声音有法上了解“声音是无常”,必须透过依于正因的推论,没有依于正因而推论
,无法通达声音无常。如:“声音有法,是无常,因是所量故。”此中,“所量”并不是
正因,并且“所量”不周遍“无常”。如是,以“所量”思惟“声是无常”,就是依于“
相似因”,也就是以不正确的因相而思惟,这样的觉知就是“依于相似因相的伺察意”。
同样的,萨迦班智达在其著作《量理宝藏论》中,亦云:“不观待因相、仅宗将转疑
,依正或似因;伺意不过三。”
这些道理并不是本论作者没有依据而自行编造,如,萨迦班智达所造的《量理宝藏论
》中说:““不观待因相、仅宗将转疑,依正或似因;伺意不过三。”在西藏学习量论的
部分,不仅学习《释量论》并且还学习西藏本地大师所造的论典。西藏大师萨迦班智达所
造的《量理宝藏论》是比较早期的论典,也是解释量的论典。
不观待因相。此中“因相”就是“因”。“不观待因相”就是不观待因。“不观待因
相的伺察意”也就是“毫无理由的伺察意”。
仅将宗转疑。伺察意有“仅宗将转疑”的状态。所谓“仅宗”,就是一般的了解承许
而已;如果不只是一般的了解承许,而是已经有宗,就是由一般的了解承许而转入“怀疑
”。
依正或似因。以依于因相而言,因相有分“正因”和“相似因”。如果伺察意是依于
正因,那么就有伺察意是量、比量的过失。以依于相似因而言,相似因有三种:(1)相
违坚定句、(2)不成坚定句、(3)不定坚定句。简言之就是:相违因、不定因、不成因
。《因类学》中详细说明此三种相似因。
伺意不过三。如前说,伺察意分类有三:(1)无因相之伺察意、(2)因相不确定之
伺察意、(3)依于相似因相的伺察意。这三种分类的内涵,前面已经说明。此处再说,
透过不正确的相似因而观察境,最多不超过三种:(1)相违坚定句、(2)不成坚定句、
(3)不定坚定句。依于此三种不正确的相似因而观察境,必定无法通达境。
此中,并非是说“依于相似因相的伺察意”又分三种。而是说,观察某一事物的方式
有正确、不正确二种,正确的观察方式是依“正因”而观察,就是文说“依正”;不正确
的观察方式就是依“相似因”而观察,就是文说“依似”。再者,依于不正确的“相似因
”而观察,则有三种方式,就是文说“伺意不过三”,此“三”就是:(1)相违坚定句
、(2)不成坚定句、(3)不定坚定句。也就是,“相似因”有三种:相违因、不成因、
不定因。如:“声音有法,是无常,因是常故。”此因相就是相违坚定句,因为“常”是
“声音”的相违因。
再者,除了本文前面所说“伺察意”的定义之外,另外,又安立有第二种定义,有些
承许前者所安立的定义,有些承许后者所安立的定义,两个定义都可以承许。伺察意的第
二个定义,如下本文:
再者,伺察意的定义也可安立如下:“完全不依赖经验及所依正因,对于自之趋入境
,虽执持不错乱之一端,然而并未获得决定义的耽著的明了”。
伺察意的第二种定义:完全不依赖经验及所依正因,对于自己的趋入境,虽执持不错
乱之一端,然而并未获得决定义的耽著的明了。
比较两种定义的差别:第一种定义中没有“不依经验”、“不依正因”的部分。可是
,在解释的当中引《量理宝藏论》说到“不观待因相”,并且说到因相有“正因”和“似
因”二种,只是定义中没有说出这个部分。
(1)伺察意是“不依赖经验”。结合本文所举出的事相,于下作解释。
(2)伺察意是“不依赖正因”。如《因类学》中说,“是三支”就是正因”的性相
。正因必定是具足“三支”,就是:宗法、同品遍、异品遍。如果缺少任何一支,这个因
相就不是正因。如是,伺察意的三种分类都是没有依赖正因,因为伺察意不是依赖正因而
产生。正因必须具足“三支”,三支当中是完全不相违的,所以,不会有依赖正因又不确
定的情形。
(3)虽执持不错乱之一端,然而并未获得决定义。伺察意本身是错乱的觉知,但对
于自己的“趋入境”并不错乱,这就是“执不错乱一端”的意义。此中“不错乱”是指“
趋入境”的部分,如“观察声无常的伺察意”,“声无常”是此伺察意的趋入境。又如“
观察瓶无常的伺察意”,“瓶无常”是此伺察意的趋入境。又如“观察补特伽罗无我的伺
察意”,“补特伽罗无我”是此伺察意的趋入境。伺察意不错乱于自己的“趋入境”,并
非不错乱于“显现境”,因为伺察意是分别知的缘故,“显现境”是趋入某法的“义共相
”,所以是错乱于“显现境”。如以“观察补特伽罗无我的伺察意”而言,显现境是“补
特伽罗无我的义共相”,趋入境是“补特伽罗无我”,此伺察意对于“补特伽罗无我”的
部分没有错乱,但是并没有百分百的确定,如果完全确定,就是已经通达对境的觉知。伺
察意观察趋入境所产生的决定是百分九十八、九十九的程度,并没有百分百的决定,这就
是文所说“未获得决定义”,伺察意没有完全通达主要的境。
(5)伺察意是分别知的明了。因为伺察意是分别知的缘故,所以是耽著知;又,因
为是觉知的缘故,所以是明暸。
再者,第二个定义中说到“不依赖经验”。“经验”分成三种,结合本文所举的事相
而作说明,如下:
此处所说的“经验”,有三种:(1)禅修所生之经验(由修所生已任运之经验)、
(2)自证之经验及(3)不与“义共相”混合的清晰经验。而伺察意不应依赖这三者当中
的任何一个。
此处所说的“经验”有三种:(1)禅修所生之经验、(2)自证的经验、(3)不与
“义共相”混合的清晰经验。伺察意不是依赖这三者当中的任何一个。
(1)不依赖禅修所生的经验。
文说“禅修所生的经验”就是“由修所生已任运的经验”。论典中所说“经验”就是
“任运”的意义,就是任运自然产生。藏文的字义,“拱就 gom jung”是“实修”,“
纽哇 nyong wa”是“经验”,“gom jung ge nyong wa”就是“实修经验”的意义。“
实修经验”唯有任运产生才有的。透过禅修而有经验,这个经验一定会任运产生,如心续
中任运的菩提心、任运的慈悲,这个菩提心、慈悲就是任运产生的经验。“任运产生的经
验”是:自然而然的显现,并不须刻意造作,具有这种经验。
伺察意没有完全通达趋入境,并且是观察的分别知,所以产生伺察意之时,并不是依
于任运经验而产生,这就是“不依赖禅修所生的经验”的意义。简言之,伺察意不是依赖
任运的经验而产生。这是以伺察意自法本身来说。伺察意没有“由修所生已任运的经验”
,为什么?因为,在有此经验之前,必须先有通达,先有通达之后再不断的串习,才会有
由禅修所生的经验;但是,伺察意完全没有这种经验,因为伺察意是观察境的觉知,观察
境的觉知并没有通达境。以通达空性的经验来说,先通达空性之后,再不断的串习,才会
有由禅修所生的经验,如“加行位”有的。观察补特伽罗无我的伺察意,或如,观察声音
无常的伺察意,如果这个伺察意有由禅修所生的经验,那么,一定是对于自己的趋入境已
经先通达,之后再不断的串习,才会有由禅修所生的经验;但是,伺察意根本没有这样的
经验。文说“完全不依赖”的意义就是如此。
再者,单单以“经验”来说,也有错误的经验。如贪、瞋、痴都是错误的经验,贪、
瞋、痴不用实修,就能任运的产生;但此处是说“实修的经验”。以实修经验来说,这个
觉知于心续生起的方式,是任运产生的;任运产生的觉知,必须透过实修才会有,没有透
过实修并不会有。所以,从伺察意的定义已经排除不净的三摩地(不净观)、菩提心、大
悲等,因为此等都是依赖实修经验而产生,并不是伺察意。
大悲有:造作的大悲、任运的大悲。真实的大悲是任运产生的。如果我自己心续中有
产生悲心的话,这是造作的,并不是任运产生的。真实的大悲是任运产生的,不论众生有
没有遇到困难或是很可怜等等,不论遇到任何情形的众生,心续中就会自然任运的生起“
希望对方离开痛苦”的心。《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是这么说。我们心续中的慈悲,大部
分是缘到很可怜的众生才会生起,才会希望他离开痛苦;如果对方很健康、很漂亮、很帅
、经济各方面都很好,我们不会生起希望他离痛苦的心,反而会产生忌妒心,所以,我们
心续中的慈悲不是正确的,是一种偏执心。真实的慈心,看到某一众生就会希望他得到快
乐;真实的悲心,看到某一众生就会希望他离开痛苦。而且,所要离开的痛苦不只是“苦
苦”的部分,悲、慈所指的痛苦是“行苦”。佛教不共的特殊就是了解“苦”,主要是针
对“行苦”的部分,而不是“苦苦”。“苦苦”的部分,不用透过学习也能了解,动物也
能了解“苦苦”,动物也不喜欢痛苦,肚子饿就会找东西吃,因为知道肚子饿的痛苦。任
运产生的大悲,这个大悲是“由修所生已任运的经验”,这也就是本文中所说的“经验”

“由修所生已任运的经验”可以运用在很多法上,如大悲、大慈、菩提心等。不断的
串习“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心,修成任运产生的“大悲”,之再透过修习而产生“
增上意乐”的心──由我自己承担,我自己无所谓,我一定要救度所有的众生,这样的心
就是“增上意乐”。是由我承担什么?由我救度所有众生,获得无上佛果。再由此反观,
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因此,自己必须先解脱、先获得无上佛果,因此产生“为利一切
众生,希求无上佛果”的心,就是“造作菩提心”。为利一切众生而希求无上佛果──这
个欲求心所,透过不断的修习而越来越增盛强烈,当这个欲求心所任运自然产生之时,与
此欲求心所相应的“心王”,这个心王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大慈悲都是透过
修习而任运产生的功德,在这之前必须串习造作,一开始发菩提心、发慈悲都是造作的。
一开始先造作,再透过不断的串习,就有自然任运产生的机会,这是心的不共功德。这种
任运产生的心类,除了烦恼以外,如菩提心、大慈悲、四无量等等,都是必须透过闻思修
,并且必须刻意的造作修习,烦恼的部分则不需多修,已经能任运自然的显现。又,一般
而言,五道中,资粮道是以闻思的修行为主,也有随顺实修的部分,但主要是以闻思为主
,资粮道有“通达空性的智慧”,再经过不断的串习,当心续中产生“通达空性的止观双
运”之时,当下就是任运的产生“通达空性的智慧”,就是进入大乘加行道。所以,以修
空性来说,加行道以上才有修空性任运产生的智慧,这是止观双运所摄的智慧。“行”的
部分,大慈悲、菩提心等,则是从资粮道就已经有的。
(2)不依赖“自证”的经验。
“自证”只有缘内在的心类法。“伺察意”并非不显现除心类以外的法。也就是,“
伺察意”不是这样的状态:完全没有显现除心类以外的法。伺察意所缘到的境也有外在法
,如,声音是外在法,以“观察声无常的伺察意”来说,所缘到的是外在法。反之,如果
伺察意有依于“自证”的经验,那么应该只有缘到心类,并没有依于外在的法;但是,“
伺察意”无法像“自证”只缘心类的部分,所以没有“自证的经验”。“自证的经验”、
“由禅修所生的经验”二者并不相同,“自证的经验”主要是说,只有缘到心类的部分。
除了心类以外的其他法,完全没办法缘到──伺察意有这种经验?并没有,因为伺察意也
有缘外在的法。
(3)不与“义共相”混合的清晰经验。
“伺察意”一定是分别知,所以不是离分别而缘到趋入境,因此没有:离分别而缘趋
入境的清晰经验。简言之,伺察意没有:离开义共相而清晰的缘到境。也就是没有“现前
”的经验。
v “伺察意”是不依正因,“比量”的前一刹那不是“伺察意”。那么,“比量”的前
一刹那是什么?如何依于正因而产生“比量”?
“比量”必须依赖正因而产生,但是“比量”之前的“伺察意”并不是依赖“正因”
,而且“伺察意”不是“比量”的前一刹那;那么,“比量”的前一刹那是什么?如何依
于正因而产生“比量”?
“比量”之前的“伺察意”,观察力还未达到产生“比量”的程度,而且“伺察意”
是不依正因,所以无法由“伺察意”引生“比量”。又,能安立“伺察意”是“比量”之
前的分别知,但是无法安立“伺察意”是产生“比量”之前一刹那的分别知。“比量”的
前一刹那是“通达三支正因的觉知”,先具足“三支”正因的部分,之后的第二刹那产生
“比量”。
一般的观察:声音是常?或是无常?认为声音应该是无常,然后再继续观察,内心肯
定声音是无常,但是,实际上没有通达声音是无常,这样的觉知就是“伺察意”。“伺察
意”只是一种很决定、很肯定的执取而已,并不是依靠正因而产生,觉知本身认为真的如
此,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通达境,因为没有透过“正因”而观察,所以一定没有通达境
;透过“正因”观察必定是依于具足“三支”的正因,但是“伺察意”完全没有依于“三
支”。只是内心自认为是肯定、是正确,并不是透过依于正因而产生,所以一定没有通达
境,我们心续中有很多这种的心类。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8-07 16:29: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