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菩提道次第广论》布施波罗蜜 (20)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07 06:37:28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布施波罗蜜〉 pg270L2~pg270L9
寅一、学习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转趣发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别;四、此等略义。
科判:{卯三、布施差别─辰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别}
───────────────────────────────────────
【当无依止意乐者,谓不望名称而行惠施。
当无怯弱意乐者,谓施前欢喜,施时心净,施后无悔。闻诸菩萨广大施时,莫自轻懱恐
怖退弱,增长勇悍。
当无背弃意乐者,谓于亲怨及诸中庸不随朋党,悲心而施。
当无望报意乐者,谓非望他报恩而施,观诸众生缺乏安乐,爱火所烧,无除苦力本性苦
故。
当无希望异熟意乐者,谓不希望后世异熟身财圆满,观一切行悉无坚实,无上菩提有胜
利故,非破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
复次,当无邪命意乐,谓念行施为国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应虑贫而不行施。
又于乞者无欺诳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乱,乞者来作种种邪行应无厌患,虽见乞者欺诈
等过,无宣布心,从别别施生别别果,深忍而施不为他动。
───────────────────────────────────────
.无依止意乐,即不求名声而布施。无怯弱意乐,即布施前欢喜踊跃,布施时内心清净
,布施后心不后悔。听到菩萨广大的布施善行时,不应轻蔑、恐怖、退怯、软弱,而应增
长勇悍欢喜。无背弃意乐,即对亲友、怨敌和中庸者不随从朋党,以大悲心平等布施。无
望报意乐,即并非希望对方报恩而布施,而是因为见到众生缺乏安乐、被爱火焚烧、没有
遣除痛苦的能力、本性是苦的缘故,菩萨深生悲悯而行布施。无希望异熟意乐,即不希求
来世异熟身、财圆满,因为观见一切有为法皆无实义,而无上菩提具大利益之故;这并不
是破斥暂时希求这些乐果,而是破斥唯独以三界身、财为究竟之所求。又应当远离邪命意
乐而布施,所谓邪命意乐,即心想:我作布施,国王等知道我能布施,便会恭敬承事我。
不应当顾虑施舍之后自己会贫穷而不布施。对乞者没有欺诳之心,也没有心不欢喜的忿恚
和散乱心。乞者来作各种邪行,应当心无厌患。虽然见到乞者有欺诈等过失,但也没有宣
扬他人过失的心,对于从别别布施自然产生别别果报,菩萨深生胜解,内心深忍而布施,
不因任何境缘而动摇自己的布施。
■ 解说──
请看文,“3 当无依止意乐者,谓不望名称而行惠施。”
布施后不应期望得到今世好名声,应以无寄望之意乐行布施。
到此,已讲解了十种应断意乐中的第三种。
我们现在闻思的是菩提心及菩萨行之法,作此闻思必定在心续中种下证得大乘法之果
报,圆满菩提的因,依此祈愿将来能证圆满菩提,报答有情恩泽,请以此动机听闻。
现在讲到财施的方法(第268 页),此分二科判:“实舍财施﹑唯意乐施”,1 实际
施舍财物,2 无法实际施舍时,以意乐施舍。“实舍财施”中的“舍财道理”又分四科判
:惠施何田﹑何心惠施﹑如何行施﹑施何等物。
其中的“惠施何田”已讲解完毕。“何心惠施”又分总别二种,“总”已讲解完毕,
现在讲到“别”。“别”中讲到“当断除何种意乐”,此中分十,今天从第四种“当无怯
弱意乐”开始讲起。前三种意乐是“无恶见取意乐﹑当无高举意乐﹑当无依止意乐”,这
些已讲解完毕。
请看第270 页第二行下面,“4当无怯弱意乐者,谓施前欢喜,施时心净,施后无悔
,闻诸菩萨广大施时,莫自轻蔑恐怖退弱,增长勇悍。”
还未布施前要欢喜;布施时心要清净,不要想“我须要此”而舍不得施舍,心要清净
;布施后不后悔;要增长欢喜心。如此称为“无怯弱意乐”,布施时须要如此的意乐。
请看文,“5当无背弃意乐者,谓于亲怨及诸中庸不随朋党,悲心施。”
布施的对境有三种:敌﹑亲﹑中庸,不可偏私,不可对怨敌给一点点﹑中庸给多一点
﹑亲者就大布施,不可偏私,应悲心而施。
请看文,“6当无望报意乐者,谓非望他报恩施,观诸众生缺乏安乐,爱火所烧,无
除苦力,本性苦故。”
布施时不可寄望对方将来的回报,应思惟﹑应观众生缺乏安乐,被强烈贪爱火所烧,
彼无去除痛苦的能力,本性痛苦,观见已真心行布施,不可寄望对方的回报。
请看文,“7 当无希望异熟意乐者,谓不希望后世异熟身财圆满,观一切行悉无坚实
,无上菩提有胜利故,非破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
布施时不寄望来世获得大受用的异熟果报,其原因是来世的身﹑受用等都在有为法之
苦的范围中,随着业惑而转的有为法都是“无坚实”,毫无心要,不管怎样的异熟果报都
被轮回所摄,随业惑转﹑无心要,因此不寄望此,思惟有为法的过患;“无上菩提有胜利
”,即不寄望异熟果,真心布施,会更接近圆满菩提。“接近圆满菩提”是我们所要的;
寄望异熟果,反而离圆满菩提更遥远。圆满菩提和轮回二者是选项的话,当然要选圆满菩
提,若选择圆满菩提,就应遮除寄望异熟之意乐。
“非破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仍须要有受用,讲了布施功德
﹑必须布施,之后,要破除认为现前获得的身受用等异熟果是究竟的所应得,一般还是会
想“布施得受用”,这是布施功德。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师)在此详细地解释到“非破
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现前”是增上生果报,不是究竟果报,
是短暂的果报。
请看文,“复次8 当无邪命意乐,谓念行施为国王等知其能施,起敬事,不应虑贫不
行施。”
应无此邪命意乐。布施时心想:“(1)国王等若知道,可能会起恭敬承事,多捐一
些钱;(2)担心布施后会变穷”。若有此两种想法,就不会想要布施。此是第八种。
请看文,“9 又于乞者无欺诳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乱。”
第九种是对乞讨者起了种种看法,心想骗他,在他身上胡思乱想,例如对他不高兴﹑
生气,不是真心想布施。不应如此“心行散乱”。
请看文,“10乞者作种种邪行应无厌患,虽见乞者欺诈等过,无宣布心,从别别施生
别别果,深忍而施不为他动。”
认真算的话,有十一种。“无宣布心,从别别施生别别果,深忍而施不为他动。”意
即对乞讨者无厌患,不听他人说布施的坏处,也不管布施后乞讨者是否一再来乞讨,不管
别人怎么说,不受影响,相信布施必有善果,下定决心布施。
又有另一种计算方式,若根据《四家注》的计算方式(此是四种注解合成一本的《广
论》注释),请翻回第269 页:1 无恶见取意乐;2 当无高举意乐;3 断除瞋恚意乐,讲
《清净业障经》的内容;4 无自赞毁他意乐,讲《无量功德赞》的内容,自赞毁他是菩萨
戒的第一条根本堕;5 无依止意乐;6 当无怯弱意乐;7 无背弃意乐;8 无望报意乐;9
无希望异熟意乐;10无寄望卑劣意乐,即“非破现前希此诸果”,不寄望获得人天增上生
果报,要寄望获得圆满菩提果报;11 当无邪命意乐。
刚才讲的十种分类法,即广论的分类法,是法王在解此时的分类法,另外的十一种分
类法是根据《四家注》的分类法。
《四家注》说的“10 无寄望卑劣意乐”比较不清楚,看似从“9 当无希望异熟意乐”
岔分出来的,从“非破现前希此诸果”这里分出来的,意思是不破除寄望现前获得的果报
,要破除“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因此“10无寄望卑劣意乐”的意思也包含在“9 无
希望异熟意乐”中,没有其他意思。《四家注》只将之另立一项而已。
《清净业障经》和《无量功德赞》是前述“2 当无高举意乐”的能立因﹑根据,可是
《四家注》对于两种能立因,又另算为不同的意乐,这样的计算方式有点奇怪。意乐很重
要,以恶劣意乐布施绝无益处,在此多处谈到应断恶劣意乐,应具足的意乐有三种“缘所
为事﹑缘所施物﹑缘行施田”。
在此对于应断之恶劣意乐讲得很广泛,因为只要有丝毫的恶意乐,布施即成为不清净
,故断除恶劣意乐,极为重要。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讲授 法炬法师翻译
此文稿为自他学习而做,仅供参考,容有疏失,恳请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8-07 15:20: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