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律海十门》(30) 成就律仪戒之方法-7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07 06:21:40
《律海十门讲记》 (30)
智敏上师
丙七 柔顺不恼(成悲和顺)
“七者调柔(虽自尊而不傲慢于人)观己过
不伺他非不放任(地狱有情不缺佛性不舍犯罪)
悲心补救(如理,方便)无损恼(勿但骂责)
令彼舍恶发菩提”
第七,“柔顺不恼”。自己持戒,不要看不起人家:“喔,这人不持戒。”
“调柔”,谦虚,“虽自尊而不傲慢于人”,固然要有自尊心,但不凌蔑他人,不要
看不起人家。自己持了一条戒,就看不起人家,“你看这个人,他这一条都做不到,真要
不得”,你自己呢?你现在这辈子固然能够持这一条戒,你前辈子呢?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你现在慢慢做到了,他慢慢也会做到的。
“观己过”,假使碰到一些不顺、不好的事情,要看自己的过失。你做了很多好事,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你就要怨人家了。不要怨,这是你过去的业报。你现在碰鼻子,肯定
是过去作了一些不好的业,而感得现在碰到不好的果;这个不好的果不是人家给你的,是
你自己造的,那该怨自己,看自己的过失,不要怨恨人家。
有的人发好心,于菩萨道或者别解脱戒发了很猛利的心。要行持,结果一行持,碰了
好多鼻子灰,他就不高兴,看过失,甚至于想退,这就是不明因果。要知道碰一鼻子灰,
都是过去的恶业所感,那是因为自己过去没有持戒、造了恶业,所以现在碰一鼻子灰。如
果你现在再不持戒的话,将来的灰还要碰得更多些。那赶快持戒!
“不伺他非不放任”,“不伺他非”就是不要看到人家的过失。“放任”就是说他是
个犯罪的人,或者破戒的人,我就不去管他、不教育他。要“不放任”!不放舍他。
“地狱有情不缺佛性不舍犯罪”,即使是地狱的有情,他也有佛性,所以不能放舍他
们。我们发菩提心是不缺一个有情的,不能说“地狱有情我不度他,他们太坏,十恶不赦
,我只度其它的几个趣(饿鬼、畜生、人、天)”,这是不行的。一个有情也不舍,这才
叫菩提心;如果有一个有情不度的话,那就不圆满,不是菩提心,也成不了佛。
别解脱戒也一样,我们在传戒的时候也说了,对遍法界的有情,情非情器界,都要起
持戒的心。对有情当然要起持戒的心,不偷盗、不打他骂他、不杀他,等等。那么对非情
呢?即使是对那些草木,也不能随便砍掉!对遍满十方的情、非情,都要有持戒的心,然
后你持戒的力量才充裕。
某些地方持,某些地方不持,那叫“留限”,有“留限”就得不到清净的戒。有的人
说:“我对人是不杀的,动物好的也不杀的,而那些要害人的蛇、老虎之类,我是要杀的
。”那这个不杀戒你就持不了。像这一类的,说“某些地方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某一个
事情,我就要怎么样子”,都是“留限”,都是不完整的。真正持戒就是遍一切时一切处
,都要做到,那才是真正的持戒。
“悲心补救无损恼”,假使他有不对的地方,触犯你的地方,要起大悲心,不要怀恨
在心。“无损恼”,“损”就是损害他,“恼”就是使他心里不高兴。
不要去骂他,不要去责备他,而要“悲心补救”,起悲心来挽救他。他做错事,要“
如理、方便”给他出罪,使他不继续犯下去,“勿但骂责”,不要一味地呵斥、责骂人家

当然,要调伏的时候,也要用一下责骂和呵斥。我们也诃责调伏,戒律里也有,但是
心里起慈心、悲心,并不是起瞋恨心,这个要知道。
“令彼舍恶发菩提”,目的是要使他舍掉那些恶事,把烦恼、恶业、犯戒、恶行等等
舍掉,发菩提心。而对别解脱戒来说,就是发出离心,这都是可以通的。
就是说,对那些犯戒、不如法的人,不能恨他或者一味地呵斥、责骂他,应当起悲心
救他。“治病救人”嘛,病是要治的,而人呢?也不要恨他。
因为人做坏事都是烦恼指使的,烦恼作主之后,他就跟着烦恼跑、做坏事。那么做坏
事的是烦恼,不是他,我们应当把他的烦恼除掉,而他这个人,要救他。人有佛性,这样
他才能成佛。
“令彼舍恶发菩提”,以各式各样的方便,使他把坏事去掉,也发菩提心、发出离心

“成悲和顺”,这是成就悲心,“柔顺不恼”,这个题目已经把重点都标出来了。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8-07 15:03: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