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布施波罗蜜〉 pg269L9~pg270L2
寅一、学习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转趣发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别;四、此等略义。
科判:{卯三、布施差别─辰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别}
───────────────────────────────────────
【次当断除何等意乐中,无恶见取意乐者,谓念布施全无果报,及念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
法,或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莫如是施。
当无高举意乐者,谓不毁求者,不为胜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谓我能施,余则不尔。
《清净业障经》说:“若诸异生行布施时,于诸悭便生不信,他发愤恚而堕地狱,故于
布施而为障碍。”又说:“守护戒时毁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堕恶趣
,住忍等时毁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故当如《无量功德赞》说而行。如云:“
汝闻慧大时,未尝自赞叹,余少德众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时,取自微恶行。”
───────────────────────────────────────
.应断的意乐分二: ① 断恶见取等七种 ② 断邪命意乐等七种。无恶见取意乐,即菩
萨没有以恶见而执取布施的意乐,不会认为布施完全没有果报,不会执著杀害众生而布施
是正法,不会执著瑞相、吉祥而布施,不会执著只要由布施圆满,便能证得世间和出世间
的离欲,而能了知布施只是离欲清净的资粮。“无高举意乐”,即:菩萨应以谦下心布施
,不毁骂乞求者,不应为了与人竞争、胜过别人而布施,也不应布施后生起骄慢,认为只
有我能布施,我是施主,其他人不能如此布施。《清净业障经》说:凡夫行布施时,若轻
视悭吝者,使他不起信心、因愤怒而堕入地狱,由此会障碍修布施。经中又说:自己守护
戒律时,毁骂、指责犯戒者,而使很多有情不生信心,由于不信而堕入恶趣;安住忍辱等
时,毁骂、指责住于忍辱违品(嗔恚等)的人,由此会障碍持戒、安忍等。所以,应按照
《无量功德赞》所说而行。赞中说:世尊!您闻慧广博时,不曾赞叹过自己,对其他功德
微少的众生,您也高度恭敬,自己安住功德时,还取微小的恶行观察、反省。
■ 解说──
请看文,“次当断除何等意乐中,1无恶见取意乐者,谓念布施全无果报,及念杀害
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莫如是
施。”
“1无恶见取意乐者”即见取见意乐,例如认为“布施全无果报”之邪见;认为“杀
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这是恶见取见,例如杀鱼喂狗或把活鱼狗吃,这是杀害的行为,
若以为这样做正确,就是恶见取见;“或计瑞相吉祥而施”,有些地方习俗会说这样好﹑
那样不好,若与不好的地方习俗参杂一起,即“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
,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认为只要修持布施就可证得阿罗汉果,这也是恶见取见,有人认
为只要把所有东西都布施别人,自己成为一无所有之后,就可成为阿罗汉了﹑便证得世间
出世间之离欲了,这是参杂着恶见取见行惠施,不应如此。此说有四类。
请看文,“2当无高举意乐者,谓不毁求者,不为胜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谓我能
施余则不尔。”
“当无高举意乐”分三种:第一种,自认为是大功德主,无人能比,例如寺院﹑僧众
的功德主,自认为曾做大供养,自己是大功德主,这是参杂着高举意乐;第二种,想和对
方比赛,有竞争心态者,看到别人供养一百块,他就供养更多,这是参杂着高举意乐作供
养,将达不到布施的目地;第三种,对来乞讨者以轻视或诋毁的心态行布施,乞讨者是布
施田,应视如善知识,不该有轻视的心态。
接着,引述能立之经。
请看文,“清净业障经说:‘若诸异生行布施时,于诸悭吝便生不信,他发愤恚而堕
地狱,故于布施而为障碍。’又说:‘守护戒时毁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
而堕恶趣,住忍等时毁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
对这些我们应该小心,有人自认为有修行,因此会轻视批评没有修行的人,或者布施
时,诋毁悭吝者没有布施,自己守戒时诋毁破戒者,不可如此。西藏有句谚语:“勿毁他
人坏,自己应莫做;勿夸别人好,自己应照做。”意即不须批评别人,自己不要做被批评
之事,不须赞美别人,自己应做被赞美之事。
《清净业障经》里佛如是说,做时应如《无量功德赞》而行。
请看文,“故当如无量功德赞说而行。如云:‘汝闻慧大时,未尝自赞叹,余少德众
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时,取自微恶行。’”
当广大听闻,闻慧增大时,勿自赞叹起慢心。于诸少德之众生,亦应恭敬之。自己有
功德时,勿染微小恶行,切勿轻视他人,具慧者应知己过失。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讲授 法炬法师翻译
此文稿为自他学习而做,仅供参考,容有疏失,恳请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