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5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一起跟我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五、所被根器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零一页,第六行看起,“所被根机”。我们看注解,从注解
这里看起:
“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
当机”。前面“方便力用”说过,《佛说大乘无量寿经》确确实实是广收万类。男女老少
、贤愚不肖,这是讲的人类;不但是人类,它还包括了十法界,上自声闻、缘觉、菩萨,
下面到地狱众生,人人都有分。三根,上中下三根,上根是菩萨,中根是声闻、缘觉,下
根是六道众生。这一段要更加给我们说明,这万类之内如何是器,根器,三根当中,什么
人最当机。
下面念老告诉我们,“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把佛法
比喻作甘露,这些人是非器。《疏钞》说,莲池大师的,“前三非器”,哪三种?不相信
的人,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不肯念佛,这三种是非器;反过来那都是器。器与非器是比
喻,器是个器皿,譬如一个茶碗,这个茶碗没有损坏,很好用,这是个器具;如果这个茶
碗有漏洞、有破碎,我们盛上茶水它就漏掉了,这叫非器。用这个比喻,这个法门适合于
什么样的人。不相信的,对他不起作用,阿弥陀佛再慈悲,也没有办法接引他到极乐世界
去,他不相信。另外一种,他虽然相信有极乐世界,不想去,这个世界挺好,值得他留恋
,他不愿意去,这也不能得利益。第三种,他也信,他也想去,但是他不能念佛,懈怠懒
散,这也不行。反过来,具足有信、有愿、又肯念佛,那这个全是净宗的根器。
我们继续看下面,这是念老给我们注解的,我们看老人的开示。“信”,信什么?要
“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常常在一起学习,蕅益大师讲六种信,第一
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相信自己本来是佛,这个很重要。中国、印度传统文化里头
跟西方世界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中国人从小,母亲培养儿女的信心,相
信什么?相信人性本善,把这个意思写在童蒙课本第一句,《三字经》上头一句,“人之
初,性本善”。为什么?中国传统教育是圣贤教育,性本善就是圣人。性本善就是佛陀,
所以佛法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相信,为什么?你相信你才能成佛,学佛能成佛,学
儒能成圣,学道能成神仙,你没有信心怎么行?念老在此地也说得很好,要相信生佛不二
,生是众生,佛是佛陀,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这个意思更深了,为什么?我们同一个本
性,本性本善,那就是佛。我们今天,我们今天本性本善不见了,迷了,现在变成什么?
变成习性,习性不善,就是众生。可是一定要知道,习性跟本性是一个性,只是一个是悟
一个是迷,自性觉悟了就是佛,自性迷惑了就是众生。并不是两个性,是一个性,这个很
重要。
下面引用的是净土法门理论的依据,就是这两句话,净土根据的道理,《观经》上说
的这两句。“是心是佛”,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的
真心本来是佛,现在想作佛,跟是心是佛相应,当然能成就。我们现前,我们现前是心是
佛没错,但是我们是心没有作佛。我们在十法界里头人法界,那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人
。作人,人是什么?在中国,古圣先贤跟我们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人。这
四科我们把它合起来,那就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具足这十二个字
,这是人,现在所说的有道德的人。
中国老祖宗用这个教化后代,我相信不止一万年。有文字到现在,文字是黄帝时候发
明的,大概是四千五百年。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不能说没有教育,古人的教育既简
单扼要,不麻烦,好记,你才能做到,不繁杂。你看五伦,教导我们人与人什么关系,很
重要,关系要搞不清楚,社会就乱了。今天社会动乱,为什么会乱?关系搞不清楚,没有
人教,没有人讲。五伦第一个父子的关系,“父子有亲”,现在没人讲了,“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人的关系。古时候从小就教,小孩从小就看见,
看见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懂得。他看见了、他听到了、他学会了,所以古时候教学不难。
现在教学非常困难,为什么?人没有这个概念,也没听人讲过,你要给他说,他没有见到
过,从小到大没看见过。
所以今天,很多做父母的告诉我,孩子很难教,很多学校老师跟我说,学生很难教,
这今天的社会。我生活在抗战时期,小学、中学,从来没有听说过儿女难教,没听说过,
说学生难教也没听说过。我们在学校读书,小学、中学,个个都知道尊师重道,哪有不敬
老师的学生?很少听说;哪有不孝父母的儿女?也很少听到。这些事情抗战胜利之后,大
概十年,战后的十年社会秩序乱了,这些事情发生了。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每个家庭
里头有电视、有电脑、有电动玩具,完了,问题突现了。为什么?家里小孩谁教他?电视
教他,网络教他,电动玩具教他。电视、网络所播放的都是杀盗淫妄,小孩从小就学会了
,他一出生,眼睛一张开,就看到电视。
三年,中国古人讲的,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叫扎根教育。古时候这个三年母亲
最辛苦,母亲要把孩子看好,因为中国古人知道,小孩一出生就非常聪明,不要以为他不
懂事,那你就看错了。他一出生他就在学习,他在看,专心看、注意看,他在听,他所接
触到的慢慢就都学会了。因此所有负面的、与伦理道德相悖的,决定不能让婴儿看到,不
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这叫什么?叫扎根教育,他所看到的全是正面的。夫妻在
房间里头,小孩睁着眼睛,夫妻要彬彬有礼,要互相尊重,为什么?让孩子看这个。夫妻
互相拥抱,决定不能让小孩看到。
正面的表演给他看,父母孝顺他的父母,让孩子看到,他将来就学会孝顺父母。父母
跟他伯叔在一起的时候,让他学到悌道,他将来懂得如何跟兄弟姐妹相处,要把长幼有序
表演出来。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把这个
根深深的扎下去。《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不是念给小孩听的,也不是教
小孩去念去背的,不是的,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了,表演给孩子看。孩子虽然不
认识字,没念过书,他全看会了,全看懂了,记在心里。虽然小小的年纪,三岁、四岁,
你看他言谈举止,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不但他懂得,他学会了,表现在生活,表现在游戏
,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那怎么不好教?太好教了。
所以,到五、六岁就送他上学了,家学,古时候大家族有私塾,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
校。请一个塾师(老师)来教,老师怎么教?老师要把仁义道德做出来给学生看。你看,
三岁之前是看父母的,父母做样子给他看;一入学之后,老师做样子给他看,老师最重要
的身教。要把这个孩子带大,带到多大?十三、四岁,十三、四岁很懂事了。天赋高的,
聪明才智我们一般讲上根人,十八、九岁就考中进士。考中进士、考中举人,他就有资格
当县市长。民国初年还有一个,应该是在抗战初期,我是以后在台湾遇到的,他学佛了,
常常来听我讲经,他十九岁当县长。那个时候抗战时期,蒋介石先生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长,是指挥全体作战的,对日本抗战的统帅。有一天走他这个县里面经过,听说这个县长
十九岁,孩子嘛,要去看看,到底他行不行。以后见了面,一看确实,湖南人,湖南才子
,以后就把他带在身边做祕书。姓张,叫张陵,晚年学佛就跟我很熟。这是我们看到的一
个,十九岁当县长,现在这些人都不在了。
所以今天讲到信心,真难,谁都没法子,只好说佛度有缘人,真正肯信,有缘,没有
缘的不能度,他不相信。学佛真难,真不容易,我自己是个过来人,很清楚。年轻的时候
不相信,谁介绍给我都枉然,不能接受。介绍的人说老实话他自己也讲不清楚,也是一知
半解,碰到我们这种性格,一定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到他最后没办法,不欢而散。我二
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佛,这个教授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人、最敬仰的人,这个很重
要,尊师重道。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我学习不是在学校,是在他家
里,每个星期天两个小时,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我们一个老师一个学生。
这部哲学概论分成五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从这个地方入佛门,是把佛
经当作哲学来看待,真的是研究哲学。方老师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
学家,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我都没听说过,没人跟我讲过,“学佛是人生
最高的享受”,这都是他告诉我的。所以我以后出家,穿了出家衣服去看他,他一看到我
:你真干了?我说老师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我要。非常赞成,你这个路子走对了
。我学佛以后出家,没有一个人赞成,都说我学迷了,迷得太过分,怎么出家去当和尚去
了!这都是由于对佛法不了解、不认识,真正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
事情。一般人都把佛教看成宗教,我们心目当中不是宗教,它是什么?释迦牟尼佛的教育
。
佛教,我一出家向中国佛教会建议,把佛教当中加两个字进去,“佛陀教育”,大家
就不至于产生误会了。佛教会当时有人赞成,也有人不赞成,不了了之。可是我自己用佛
陀教育,我在台湾有个基金会,“佛陀教育基金会”;我在香港成立这个机构,“香港佛
陀教育协会”。我都加两个字进去,佛陀教育,加两个字,以免发生误会。释迦牟尼佛真
的是教育家,不是假的,三十岁开悟,所谓开悟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
,不是老师讲给他听的,自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明白?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切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什么?是自性。中国人不是说吗,人性本善,人之初,
性本善,本善里面包括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己心性里头有的。所以,佛不叫我们到
外面去找,外面没有东西,一切要向内心去求。
所以佛法,佛学称为内学,佛经称为内典,它向内,它不向外。怎么求?它有三个层
次,方法三个层次,叫戒定慧,持戒、得定、开智慧。慧从哪里来的?慧从清净心来的。
心清净生智慧,心染污生烦恼;心平等生智慧,心杂乱生烦恼。持戒帮助我们得定,就是
帮助我们回归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是真心,染污杂乱是妄心,这个一定要知道。妄
心生烦恼造罪业,真心生智慧积功德,不一样,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因戒得定
、因定开慧,教学的理念,这中国古人都采取了,真好,真有道理。佛教到中国来,它的
教学理念跟方法,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修学走戒定慧的道路,所以戒定慧称为三学。
信愿行是净土宗修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定要相信要肯定是心是佛,信、愿、持名就
是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是大道的根源
,这信心。中国人讲信,五常里头,仁义礼智信,信是五常最下面的一个信德,没有信,
上面全没有了。仁义礼智信,信好比盖五层大楼,这第一层;智是第二层,智是理智,不
是感情用事;礼是第三层;义是第四层;仁是最高的一层,仁者爱人。最下面是信,信没
有了全没有了,可见这个字重要。
下面讲第二个条件,“愿”,什么叫愿?“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对于我们娑婆世
界,住在这个地方时间久了,无量劫了,生死轮回,苦不堪言,现在觉悟了,不想在这个
地方住,希望早一天离开。认识了极乐世界,对极乐世界生起欢喜、仰慕的心,心心念念
想着极乐世界,想亲近阿弥陀佛,想亲近那些诸上善人,密宗所谓大成就者。在极乐世界
大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会帮助我们,会提拔我们,在极乐世界修行,很容易就成功
了。下面一个比喻说,“如子忆母,必欲往生”。对待阿弥陀佛就像小孩想母亲一样,阿
弥陀佛是我们的慈母,我们常常想念。必欲往生,必定要到极乐世界去。“行谓:从愿起
行”,着重在“一向专念,无有间断”。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叫一向专念。
“以上三事,号为资粮”,像旅行,一定要带一点钱,还要带粮食。古时候,有钱有
时候买不到粮食,必须要带粮食出远门。现在科技发达,交通便捷,到处有饭店、有旅馆
,所以不需要带粮食,带钱就够了。从前抗战期间,出门旅行都要带一袋米,为什么?有
时候小村镇里头没有旅社,也没有饭店,你怎么办?我们看到,海贤法师说,他妈妈要回
老家,他陪他妈妈一道回去,还带个小锅,为什么?走路上要煮饭,得有锅。找几块石头
堆个小灶,他就可以生火,像我们做野餐一样,他得有工具,要带个小锅。这些事情,我
们在抗战期间必须要具备的,旅行要带火柴,要带个小锅,这些餐具都要带着,到时候找
不到。说以上三事号为资粮,“资粮欠缺,便难前进”。信愿行三个具足,“缺一不可,
如鼎三足,缺一便倾”,倾就倒下来了,“缺足之鼎”,这个鼎站不住,这叫“非器”。
“《疏钞》复云”,莲池大师的《疏钞》,“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
行愿,亦名非器”。这个行众善特别是指佛门的佛弟子,修学其他的宗派,对净宗没有信
愿行,都不能成就。末后这一条说得好,“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这一句重要。造作罪孽,这个罪孽哪怕是五逆十恶,五逆十恶是最严重的罪过,是无间
地狱的罪业,怎么样?他对于净宗法门,他肯信、他想去、他能念这一句佛号,他的往生
条件统统具足,决定得生。这个例子太多了,《往生传》里头最明显的就是宋朝莹珂法师
,他给我们表法。他是个出家人,破戒、犯斋,寺庙里面没有人尊重他,没有人瞧得起他
。这个人有个长处,这个长处就是救了他的,他相信因果报应。自己常常想到自己的行业
、造作,知道自己死了以后一定是无间地狱,想到地狱他就害怕。求教于同学,向同学请
教,有没有方法能救他,让他不堕地狱?就有一个同学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每
看一个人念佛往生,他都深受感动,流泪、惭愧。这本书念完之后,他就下定决心,念佛
求生净土,你看看,他有信、有愿、有行。
念了几天?三天三夜。由于他真诚,这三天三夜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诚、清净
、恭敬心,具足这三个心,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
你寿命终了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在这个刹那之间,中国古人所说“福至心灵”,人福
报现前,忽然聪明了,他向阿弥陀佛要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他跟阿弥
陀佛讲,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诱惑,十年不知道要做多少罪过,不要了。阿弥陀佛接
受了,告诉他,三天之后来接引你。我们想,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当时带他往生?如果当时
带他往生,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个事情。一般人认为,莹珂关着门念了佛,怎么就死在房间
里了?没人知道。留这三天,他有时间,把他经过的事情向大家报告,大家感到惊讶,不
相信,好在时间很短,三天之后看你往不往生。到第三天,他请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
当然欢喜,好事情,我们送你往生。念到大概一刻钟,他就告诉大众,他看见了,阿弥陀
佛来接引他,跟大众告别,他走了,真走了。
这桩事情写在《往生传》里头,写在《净土圣贤录》里面,度多少人!当时大家看到
的,对念佛往生能不生起信心吗?造作罪业不怕,只要肯忏悔、肯回头,佛大慈大悲,一
样接引你。遗传到现在,宋朝到现在七、八百年,这七、八百年当中,读他这一段的公案
多少人!所以,阿弥陀佛留三天的时间让他普度众生,利益无边,这功德太大了,我们今
天都受他影响。我们读了莲池大师《疏钞》里头这段开示,知道,虽有诸过,有了过失、
造了罪业不怕,只要我们有信、有愿、有行,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