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6-18 06:51:13《菩提道次第广论》〈共中士道.解脱正道〉 pg193L9~pg195L8
科判:{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节录)
───────────────────────────────────────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
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
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
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
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
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
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
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
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略)……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如《大涅槃经》
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
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戒如药
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戒是险恶三有道粮;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戒是明咒
,能除烦恼诸毒蛇故;戒是桥梁,度罪河故。”
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
《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于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
而生长。”应如思惟。
若受不护,过患极重,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
,毁戒则成苦。”此说受学通于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
───────────────────────────────────────
.摘自:达赖喇嘛《觉灯日光》
依修何道而灭除生死?透过戒、定、慧三学来灭除生死。戒、定、慧三学中,以戒学
为主,有了戒才会有定、慧的功德,所以宗喀巴大师在此详细解说了三学的功德、三学的
果位,及三学的性质。
三学的功德:戒学的功德,最主要是不被烦恼所侵害,是一种防护的作用,因为我们
会随着烦恼而做出种种的恶行。就像与敌人打仗一样,在还没开始攻击对方之前,至少先
得防护好自己不被击倒,所以坚固捍卫自己的事,是由戒学来做的。
不只如此,戒还可以使自己的善业功德增长,没有戒学之大地,就长不出道地功德之
果树。定学的功德是,要消灭烦恼仇敌,必须要有非常尖锐的武器,如果没有专注于善所
缘的定学,我们的心就很容易随着散乱而走,所以必须要依定学使心专注于所要修学的善
所缘。慧学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切烦恼的根本是自性执著,唯有透过了解无自性的认知,
才有办法对治自性执著,所以一定要有慧学才能正对治我执。
因此,戒、定、慧三学是不可分离的。
三学的果位:如果我们好好遵守戒学,将会投生于欲界的人天善趣,不然将会堕入恶
趣。由定学故,我们可以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两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有另外的
一种说法:戒学为破坏烦恼,定学为伏其现行,慧学为尽断种子。
三学的次第:三学的次第决定,透过戒才能生起定,心得定故,能见真实,成就圣见
,远离恶见。“尸罗”就是戒学。
“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动”是讲有情,“不动”是讲花草树木等
,这两个都是依地慢慢成长;同理,一切的功德都是由戒学来增长广大的。遵守戒学将会
获得广大的功德;受了戒,却没有守护,这种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有些人因为戒而安乐
,有些人因为戒而痛苦,因为“具戒而安乐,毁戒则成苦”,“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
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