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近来的一些想法

楼主: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3-07-30 00:55:30
※ 引述《khara (逝)》之铭言:
: 简单提一点想法,也不引证这引证那了,就自己的体会。
: 对相亲爱的生命的爱着与别离确实是一种痛苦。
: 不过这还不是最原始直接的爱着。
: 最原始直接的爱着与不自由(不自在),
: 是我们对“自己”,无论是身体、心理等种种状态的爱着。
: 由于有种种爱着(我爱/不爱看OO、我爱/不爱听OO、我爱/不爱吃OO),
: 遇上顺己意的便开始贪著(爱吃的想多吃些),
: 遇上不顺己意的便开始不舒服(例如把自己的肉挖一块下来给他者吃),
: 这是一切生命都难免的不自由,
: 而痛苦也随之而生。
: (还有就是生命体必然地随时间变化而变迁最终至于坏灭)
: 而这痛苦,
: 或者是自己的痛苦(无法遂愿的苦,乃至遂愿后空虚厌离的苦),
: 或者是他者的苦
: (许多自己的满足是建立在他者的苦上,
: 当然这只能用直观,我不可能“证明”鸡被杀时感觉到与你相同的痛苦),
: 即使有些家伙运气好,生在人间又不愁吃穿,
: 也无法免除这种“不自由”状态(肚子会饿就是一种不自由)。
: 而修行就是要超越这种不自由的状态,训练到不再受欲望爱着所牵引。
: 但不是说没感觉的麻痺者,
: 而是“有一受而无二受”能感觉却不对种种感觉起贪爱或瞋恚。
: 所以理论上这样的修行势必会到了某种超脱物理状态的情况。
: 所以会有例如入灭尽定七日不出定则色身会坏灭的说法,
: 所以会有禅定到达某些状态甚至可以不呼吸的说法
: (想想需要空气也是不自由)。
: 当然这里有个微妙的平衡:既超越又是现状。
: 换言之,还需要吃东西但这是自觉清楚地知道吃东西是维持肉身,
: 而不再是受欲望牵引的“啊我超爱吃甜食我要多吃甜食”的情况。
: 至于有没有前世重不重要之类的,看你怎么想。
: 如果你不需要解释现状,那确实不重要。
: 但如果你觉得要解释某些现状,那在佛教体系里是认可有前世的。
: 其实不要说前世,
: 我现在这样子,身体的种种病痛,
: 如果我的重点只是“喔,知道了我内脏脂肪过多,好,它就这状态”,
: 那就面对它就是了。
: 可是如果要解释它,
: 那就不是“我有记忆的这些年明明都已经饮食清淡简单了啊”的,
: 而是要追回我那已经逐渐淡化的当年回忆:
: 那是多少个半夜乱吃宵夜又懒得运动的乱七八糟的生活的回忆。
: 简言之,
: “现状”是个与路径有关的函数(勉强放宽一点函数的定义),
: 走过的一切路径造成了这个现状。
: 可是(表层)记忆(不是深层的识)却不完全,
: 它很可能根本把之前的路径给丢失了,或者脑坏了欠缺记忆了。
: (其实可以注意失忆症者的许多习惯还是被潜意识保留着,
: 这可以多少类比表层记忆与深层的识的关系。)
: (所以我也不觉得忘失前世需要什么孟婆汤。
: 只要肉身坏灭,就足以会去许多记忆了,
: 能留下的只是更强大的识与业果而已。)
: 要“解释”现状,是可以经由路径来解释,
: 那就是这辈子正在渡过的“我”乃至这辈子以前的“我”,
: 但如果不在乎如何解释,那就是去面对去超越就是。
: 当然有些家伙他反正能过爽日子不觉得有超越的必要,
: 那我也不必多说什么。
: 佛教传说中北俱卢洲乃至欲界天过爽日子的家伙们
: 也并不会痛感有解脱的必要。
: 我也不可能去说服这些家伙,我的福德还远低于他们呢!
: 所以我只是说我自己的唱我自己的,就看有没有同调愿意听吧。
末学我今天在脸书看到的一部影片-“什么是忏悔?”
https://www.facebook.com/100070286227696/videos/240541338895840/
Q1:请问佛法有什么办法洗清罪孽吗?
A1:佛说,有两种人最为难得。一是,永不犯错之人。二是,有过即改之人。
犯了错不可怕,只要能好好忏悔,就能够清净。
Q2:我就是因为太忏悔了,内心无比内疚、厌恶自己,导致失眠都快抑郁了!
A2:你这是“后悔”,不是“忏悔”。
Q3:“忏悔”和“后悔”的区别在哪里?
A3:“后悔”是活在过去,在“果相”上纠结;“忏悔”是为了未来,在“因”上努力。
忏悔业障的同时,还要多想光明面、多修信心、发大愿,才不会陷入懊恼自责的泥潭。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认识到以前的错误,不是为了否定自己,
而是为了后不再造,让未来更好。
Q4:那真正的忏悔是怎么样的呢? 有什么仪轨吗?
A4:对于“过错”后悔、知错、誓愿改正、永不再造,并努力做正确的事,是真正的忏悔
。种种的“经论”和“仪轨”,都是辅助这个核心的。
Q5:您再具体讲一下,行吗?
A5:忏悔业障,有四种力量。
一、破坏现行力,对过去所造的恶业深生追悔之心。可依靠“仪轨、礼佛”来忏悔。
二、对治现行力,以“诵经、念佛”等清净善行来净化身心。
三、遮止罪恶劣力,即“防护三业(身业、语业、意业)”,对于一切恶行绝不再造。
四、依止力,一心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发菩提心。
具足这四种力量,就能清净忏悔一切罪业。
Q6:这里面提到的“仪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A6:例如,【胜金光明忏】、【三十五佛忏】*[注1]、【梁皇宝忏】、...等等的仪轨。
【梁皇宝忏】的仪轨,最重要的是内心恳切、精神相应。
*注1:三十五佛,是出自于《大宝积经》。另有五十三佛,是出自于
《药王药上菩萨经》。“35”+“53”,合并成《八十八佛洪名宝忏》,精简后的版本
为《八十八佛大忏悔文》,简称为《礼佛大忏悔文》。
Q7:真的一切罪业都能消掉吗?
A7:对于凡夫,“业”是不能彻底清净的,但“忏悔”可以让重业轻报、减轻“苦受”
的程度,就是所谓的“消业”。其实“果”并没有真正的消,只是“苦”的程度减轻了。
比如,佛在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他弑父杀母,造下极为严重的恶业,但是后来他在
佛前至诚忏悔、改过自新。临终堕入地狱,但立刻就脱离,没有受到地狱的痛苦,犹如
拍球后立即弹起。
Q8:唸佛可以消业障吗?
A8:不光口唸,还要心念。如果内心能与佛法相应,念兹在兹,心中全是佛的光明,自然
能断烦恼、消业障。
Q9:念“观世音菩萨”和念“阿弥陀佛”,哪一个消业障更厉害?
A9:不是“观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给我们消业障,而是自己给自己消业障。
诵佛菩萨圣号,目的都是启发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忏悔的效果,取决于自己“心力的大小
、染净、...等”,不在于哪一尊佛陀、菩萨“功力大”。可以衡量自己的心,唸佛号后
,是不是烦恼减轻了、对于“自己的过错”认识得更清楚了? 更有力量去做善行了?
如果是,那么就一定能消业障;如果不是,那就难说。
Q10:我听说“造了业以后,业是不会消失的”,为什么忏悔可以消业呢?
A10:已经成熟的业无法改变,还没有感果的业,如理忏悔,能够对治、损伤“业感果的
功能”,犹如破坏一颗种子一样,种子被破坏了,即使再遇到阳光、水分,也不能发芽。
此外,忏悔要防护恶业、多造善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断除了恶业感果的万缘,
使恶业的种子没有机会发芽,也就不会感苦果了。
Q11:有人说“恶业不要想,想一次就等于造了一次,会增加罪业,是真的吗?”
A11:以随喜心去想,就是增长罪业;以执著心去想,就会加重内心负担;以忏悔心去想,
就是净化、对治。
提问者(Question):听了您的话,我如释重负,一定好好忏悔,谢谢。
回答者(Answer):阿弥陀佛。
最近也听闻慈悲 龙德上师开示:
我觉得,要成全人、讲道理给人听,应该要等待、创造机会,在他能完全听受的时候,
你再去利益他。...(略)。所以我们结缘、劝善、邀请人来学佛,有时候常常讲很多的
佛法道理,对不对? 我们应该先结上善缘,等待好的因缘时机,再跟他讲适切的佛法道理
,在有些时候,会显得特别受用。如果开口、闭口,就要讲大道理、就希望人家接受,
如果人家听不清楚,或暂时不能接受的话,我们自己还对人家说:
"你这个人怎么那么没善根呢? 我都把话讲成这样子了,你还听不懂吗?
欸你业障很重欸!" ...(笑)
那样子对人家说话,其实是你(我们)自己没有耐心好不好? 对不对?
自己都没有想要先结上善缘,就要人家听你讲那些大道理,谁受得了?
所以我们大家来共勉之。
补充
https://www.instagram.com/p/CvQcwMCpqE8/
Q:恒顺众生会不会变成随波逐流同造恶业?
“恒顺众生”是很多人修学十大愿王时,觉得特别难行的普贤行,甚至误以为“随波逐
流”就是“恒顺众生”。因此,有时为接引朋友学佛,便会犹豫不决,是否应该改变人们
对佛教徒的刻板印象,与朋友一起喝酒玩乐、闲聊是非?
A:修持普贤行愿,随顺众生的需要而给予恰到好处的救济帮助,目的是在于帮助众生圆满
成就大菩提行。
恒顺众生应是在不违背佛法的原则下,随顺因缘,顺其所需。如果我们能常常设身处地,
为他人真正的需要做打算,而非只满足一时之欲,那也就是“恒顺众生”了。
因此,如果为了让朋友亲近佛法而舍戒,甚至同造恶业,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应该是要用六度万行的方法,度朋友同登彼岸,而非被朋友拖下水,同在人生苦海里
,以苦为乐。
作者:法鼓文化编辑部编著
摘自︰《普贤菩萨50问》>>https://pse.is/55luml
============我是分隔线============
什么是业力?业力会牵引人受果报
https://www.facebook.com/100070286227696/videos/1319392558783794/
Q1:请问“业”是什么意思?
Q2:“业”都有几种呢?
从“业的性质”来看,分为:善业、恶业
从“造业的主体”来看,有:共业、别业
从感果的情况来看,有:定业、不定业
从造业的过程来看,分为:思业、思已业
从造业的行为来看,分为:身业、语业、意业、等等
Q3:什么是业力?
Q4:业力有什么作用呢?
Q5:听起来好可怕,那人是不是不要造业最好?
Q6:那怎样知道我造的这个业是善业还是恶业呢?
造业有四个要素-对象、动机、行为、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机”,也就是自己的
“发心”
Q7:那如果好心办了坏事,是善业还是恶业呢?
Q8:如果造善业,一定感招好的果报,为什么会有“好人没好报”的事情呢?
每个人都活在“因”与“果”的网中,每时、每刻的所遇,暨是果,又是因,绵延不断。
命运离不开今生的“业”,但也不完全是由今生决定。譬如有人白手起家,创业初期
非常努力,还是会过得很清苦,但不代表他未来会一直贫穷,因为他在点滴积累。
又譬如富二代自己一点都不努力,却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不代表他未来会永远富有
,因为他一直在消耗。当下的际遇,是过去的“业”感“果”;现在所做的,是为未来
种“因”。
Q9:人死了,这一生的业力是不是就不起作用了?
不是的,佛法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力会一直潜伏在我们生命深处,等待
合适的因缘召感果报。
Q10:那造了业,还能改变吗?
造业后,如果非常后悔,则会影响果报。所以行善后,不要动摇、后悔。而造恶业后,
要励力忏悔、对治。
Q11:如何改变业力?
改变业力,从改变自己的念头开始。让自己多行善业、少造恶业,命运就会愈变愈好。
提问者:听您讲了这么多,对佛法讲的“业果”有了大概的了解,非常感谢。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23-07-30 06:2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8856554 (虚舟)   2023-07-30 06:38:00
随喜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izuku2 (台獨是年輕世代天然成份)   2023-07-31 19:06: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