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Daehunny 提供的《大法鼓》影片连结里,圣严法师的说法,通常是朝廷(国家领导、中央政府)认可,而且精通原文能够翻译、并且主持法会,才可能被称为“三藏”法师。末学我想到,神秀禅师(惠能禅师的师兄)是否符合被称为三藏法师的条件,毕竟唐朝(武周时期)武则天政府认可的国师是神秀法师,虽然说民间普遍在惠能法师的门下求学、听经闻法,因为惠能禅师可以深入浅出的解说,就像是“科学普及”。但我不知道神秀禅师是否精通梵文、巴利文或是当时西域国家的语言?神秀禅师好歹也是弘忍禅师的首席弟子,佛学造诣也不容小觑。小弟我又想到一件事情,我曾听过一位讲师分享“和制汉字”这个术语,当初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在翻译西方的学术词汇,有一些字根是日本为了容易理解、让语意通顺而创造的,例如:社会“化”(Socialization)、能“力”(Ability)、浊“度”(Turbidity)、兼容“性”(Compatibility),这些复合字(_化、_力、_度、_性)被转译为汉语,有时候我们在读社会科学之类的论文,如果是直接读中译本,可能会看不懂,但如果懂得原文的“语境”,再去读原文,可能就更易于理解内容叙述的“情境”。“太阳の楽园~Promised Land~”这首歌,Promised Land的原意是“应许之地”,原本是西方社会的“泛基督教”所信仰的“天国”,但如果把这个“乐园”与“净土”联想在一起呢? 虽然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也不敢保证“任何会唸阿弥陀佛的人”都一定能往生净土,可是善根深厚的人、对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有信念的人们,也许能够仰仗着佛菩萨们的慈悲愿力,被渡往这些“Promised Land”。但到底要怎么“发起菩提心”呢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