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破斥"大乘是后期出现" 一说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6 10:07:34
坊间有些说法 认为佛教出现时期是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观]>[唯识]>[如来藏]>[藏传]
以至于认为"大乘法"是后人发展而来 非佛所说 甚至有法师也宣扬此见
个人认为 真的非常不合理的 。
理由:
1. 所谓"大乘道"的定义,是以[为利有情愿成佛]为目标,而修持之道。
[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果位] 梵文是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ṃ sammāsambodhiṃ)
所谓"大乘"的标准,即是发起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是入大乘之门。
故佛陀说法令众生发起菩提心之时,即是令众生入大乘之道。
在许许多多原始佛教经典之后,都有佛说法,多有弟子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为大菩提心,代表这些弟子当下进入大乘之道,
既然是佛陀说法都有弟子入大乘门,在佛陀说法之时,即是大乘出现之时,
怎么可能大乘是后期才出现?? 不合道理
例: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二
[说是法时,万八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大众中有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时天龙、鬼神、人及非人,亦能发声闻、辟支佛心,闻法欢喜,头面作礼,右遶而去。]
<大宝积经 >卷第一百八
[说此经已,七万二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华严经> 入法界品
[说此经时,于大海中有无量百千亿诸龙而来其所;闻此法已,深厌龙趣,正求佛道,
咸舍龙身,生天人中。一万诸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复有无量无数众生,于三乘中各得调伏。] 
<大方等大集经>
[尔时,会中万二千众生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请看,同一场法下来,闻法众人所证果位各个不同,有发大乘心者,
也有趣证声闻心、辟之佛心者,可见,证何果位,并不是佛说何法决定的
单纯是众生根器决定的,哪里有"大乘是后期发展"之事??
2. 佛陀在初期的说法内容,就有许多都提及 [证悟无上正等正觉]之大乘法
[ 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之法,
讲说成就佛果的内容,代表佛陀当即所说,是为大乘之法,既然佛陀已说大乘之法,
怎么可能认为大乘法是后期才出现呢? 这是完全不懂"何谓大乘"之人的谬论。
例:
<杂阿含经>卷一 (~顺应南传同学的要求而略修)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
、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
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
、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
,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498经 南传:相应部47相应12经, 长部16经 >
[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
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
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
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
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是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瞧,佛陀清楚说明成佛正等觉之法,如果弟子众欢喜奉行之后,未证佛果位,
先取证阿罗汉果位,那是弟子根器缘故,并非因为佛说的是声闻果位法。
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杂阿含经>,已经宣说了成佛的大乘之道。
认为大乘法后期出现者,是不了解经典的谬论。
3 .[ 中观、唯识、如来藏] 并非后期才发展出来的见解,是出自佛亲口所说之正法。
"中观见"源自: 《杂阿含经》就讲到了缘起和中道、
和《般若经》的假名、空性是同一个东西
"唯识见"源自: 《解深密经》以及 弥勒菩萨的<慈氏五论>为主
"如来藏"源自: 《央掘魔罗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如来藏经》、
《无想经》(《大云经》)、《大法鼓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
《楞伽经》、《密严经》,《楞严经》;
所以 依照经典来看 中观、唯识、如来藏 并不是后期才发展出来的
是佛陀所说清净无误的正法 是原始佛教中的内涵
结论: 排那个顺序,声称这是佛教发展史的,未曾见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1-06 10:35:00
如您所说,大乘佛教经典是早期就有,但诸行无常,教法传到各处必需适应环,和对抗与融合外道,就像中国的格义佛教,所以经论一直出现。才会有许多次的集结教法。若全都早期佛说则不需要集结那么多次,只需如圣经一样。而集结表示经过僧团的审合,内容符合一修多罗相应,不越毘尼,
作者: ykkdc (ykk)   2022-01-06 11:23:00
先不说经典,如果大乘是以成佛之道来说的话,佛是走菩萨的成佛之道成佛的,有了佛以后,才有佛的弟子声闻众,以这样的次第的话,先有走成佛之道成佛的佛(大乘),才有声闻。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12:20:00
无奈的是多少佛学院用那些资料。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6 12:57:00
唉... 甚可叹息...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1-06 13:52:00
佛亲口说,只是佛陀教法之一。佛有身口意三业,佛身教是佛说,最难得是佛意是什么,后代佛弟子依佛法推论佛意,自然也是佛说。如大毘波沙论就自称是佛说。所以请不要认为佛亲口说才是佛法。而是要明白佛法核心是什么,了义佛法是什么,比计较是否佛说,更能接近佛意。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1-06 15:06:00
感谢分享,长知识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1-06 15:20:00
感谢分享,上座部与大乘互相尊重,不要互相批评,众生根器不同有各自适用的法门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1-06 18:04:00
圣经是因为一开始,弟子就用文字纪录耶稣的言行。佛经则是几百年后才写成文字,之前都是用背的。到底是A部派多背,还是B部派少背,已经无法确认。每个部派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只能靠法印判断是不是佛说。只有禅宗,密宗,华严宗确认不是当年佛所说。藏传不是法身佛说的吗?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吗?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0:25:00
随手查了一下,南传 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怎么没见到有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https://i.imgur.com/z9WF054.pnghttps://i.imgur.com/c0PEB2Z.pnghttps://i.imgur.com/8zN1aGi.png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1-06 20:36:00
感谢。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1-06 20:48:00
佛教在空有之争中,圣言量渐渐没有决定性,因为各部有各自所依的经典.因此发展出因明学,用逻辑推理,来证明自派正义所以可以发现,论的内容比经有更多的佛法值得学.而经是佛说,在这样的意义中,只是地区的僧团的共同意见.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1:04:00
在南传 相应部22蕴相应 28经也没见到有提“无上遍正觉”。
作者: SariNetra (ucchusma)   2022-01-06 21:07:00
佛陀的应世教化本来就没有大小的分别,分别只为匡信众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1-06 21:09:00
所谓阿毗达磨性相所显,想要了解佛陀真实义,应该从论中找.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1-06 21:18:00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开悟后在法界对菩萨说的,相传是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将适合娑婆世界(地球)的一小部分带出来,但是这个部分就多达80万字了,而且都是文言文,如果是白话就更多了。后来世尊在世界,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从阿含、方等、般若,最后涅槃,大概依照这样的顺序来讲经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1:19:00
为什么原文用了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来举例以做为支持之用,但在被问到问题时,却是拿其他经做不相关的回答?https://i.imgur.com/1TrCxp3.png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1-06 21:25:00
之前他拿论师说的当律说。反正只要为我所用就好。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1:25:00
原文所举的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在庄春江居士的翻译页面里,分明就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无上遍正觉”的用词,也没有“无上正等正觉”;连巴利文里也没有。https://i.imgur.com/z9WF054.png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1-06 21:30:00
够份量到当律说,你要破斥,基本逻辑要下功夫啊!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1:33:00
是不是大乘信徒牵拖传统佛教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所以才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呢?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2-01-06 21:36:00
律中没嗔字,也要牵拖舍利弗有嗔习气。问题不是律说的啊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1:48:00
s那种说词,真的就是标准温和版非佛说的起手式。你家的NIKE虽然不是Nike总公司生产,但是logo精神一样,没关系的,我也认可这叫Nike~大哥,那叫山寨好吗。别以为别人分不出来~经就是佛说,其他人去论述发展,会取名叫 "论"。从来就是这样。听过一则真实笑话,某节课 法师在上《大乘起信论》,学生们满怀期待,下课后,学生跑去问老师,这还可以学吗?听来超讽刺~起信论变成起疑论~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6 21:59:00
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贪瞋痴三毒对应的动物分别指的是鸽子-贪欲,蛇-憎恨,猪-愚痴。提供给p大参考~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6 22:04:00
https://imgur.com/Tj4iYdu这感觉好像禅宗龙树师只是拿律来延伸 是相辅相成 又不是互斥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2:12:00
一方面在举例上使用到了南传经典,一方面又宣称不需要再核对南传经典的字,莫非,大乘信徒也是用这样的学问方式用在大乘经典上吗?https://i.imgur.com/jN3IGcw.png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6 22:17:00
对大乘来说 汉传阿含经就是部派经典重点有没有 有啊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2:28:00
《南传菩萨道》:在至上愿生起的那一刻,菩萨即已准备好进入“大菩提乘行道”“大菩提乘行道”(mahābodhiyāna-patti)。他已肯定将在未来成佛。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6 22:32:00
感谢B大提供 和大乘是一样的呢~~ 有感动到 Q_Q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2:32:00
我是不懂巴利文什么的..不过我知道大乘叫 "Maha yana"。mahā bodhi yāna, 如果把 bodhi(菩提)拿掉简称。mahāyāna,有没有这么巧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2:46:00
可能大乘信徒见到有人一方面在举例上使用到了《法华经》,一方面又宣称不需要再核对《法华经》的字,也会认为这样的做学问方式是妥当适切吧?
作者: Katarn ( )   2022-01-06 22:55:00
你在改变定义,只是用一样的大乘一词= =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6 22:57:00
楼上 你应该去问翻译者他的意思就是同词不同意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6 23:02:00
https://i.imgur.com/jN3IGcw.png可能大乘信徒的做学问方式之一就是把经文里没有的东西,当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3:02:00
说到《法华经》也有个不错的考古记载~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3:10:00
https://i.imgur.com/7SIEFI9.jpg佛陀亲讲《法华经》的地方,灵鹫山GRIDHAKUTE。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6 23:12:00
到底在讲什么 证据就在那边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6 23:14:00
回教徒入侵后,被遗忘600多年,英国考古找到“菩提迦耶”之后,要找“灵鹫山”一直找不到正确位置。后来1902日本探勘队找了将近一年,才找到,最后依照玄奘法师的记载,才确认位置。灵鹫山下面有四大石窟,ANANDACAVE 阿难修行石窟、SARIPUTRACAVE舍利佛修行石窟、MAHAMAUOGALAYANCAVE目腱莲修行石窟MAHAKASPACAVE 摩诃伽叶修行石窟。南传经典还有类似<弥陀经>的经文,贴出来吓死你~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6 23:38:00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6 23:57:00
说真的,我反复看了好几次还是搞不懂hawls大一直争论的点是什么,F大不是有贴出南传相应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经文出处给你看了吗?是我理解力不好还是h大你表达能力有问题?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22-01-07 00:14:00
这样无法解释 为什么初代佛弟子只有一个未来佛另一个未来佛是来布施的贫女不是发菩提心才能成为佛弟子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1-07 07:08:00
如我前面所说,各位可以发现争论中,佛经没有决定性。因为各家所依的经不一样,最从只会变成各说各话。这就是为什么,论师必需用比量,因明,逻辑来辩论。要证明大乘是佛说,简单的推理,先有佛然后有声闻弟子,佛是大乘,故先有大乘,然后有二乘。反之要证明大乘非佛说,在初次集结杂阿含中明显无成佛之法,所以可以推论大乘是后人加上去。这様讨论,双方才会有交集,坚定己方的立论。和对方错误,都是基于事实来说。即然经不能决定,那么讨论大乘佛经是否佛说,变成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但却能从佛法的思辩中明白,佛陀到底心里在想什么。也就是四依止中了义之法是什么。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1-07 08:01:00
你有带录音机去录吗?你怎知初次集结只有杂阿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10:00:00
我也有这种个疑问 现在的资料根本不是原始资料 而是20分之1的资料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10:22:00
其实我满反对用<阿含经>去理解大乘的。这只是很不得已,为了配合跟二乘讨论才发展的模式~然后另一方面也是学界某些人士,从根本上不认同大乘忽略才产生的这种什么都以阿含为主的找答案模式。大乘经的集结,明明在大乘诸经上都有讲到。s那套系统的核心就是以人道为主要探讨诉求,所以根本思想已经暗示性的排除人道以外的事情,但却忽略佛是三界导师人道以外的事情被归类为传说、故事,所以才有种种推论。而这套思想的源头,实质上发展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但太虚大师是以佛为本,法界圆觉为圆满来谈人道这一块,这就是为什么太虚大师要帮忙写序的时候,反而写纠正信。所以我建议s,你却看看你的祖师爷到底原来是在谈什么。为什么佛讲法要分二谛,因为俗谛我们好懂。但不能搞到最后变成,胜义是俗谛的后期发展思想。这种逻辑是很有问题的。实相的理解,那是 "由浅入深"。就像小学数学,1+1,到研究所博士班微积分、证明什么。由浅入深,那叫深度的探索,都是在同一个事情上!!!数学来看叫作 : Y轴。由浅入深,需要时间去认识了解学习开悟,那叫 "广度"。数学来看叫作 : X轴。学术界那套推论思想,根本上犯的错误,就是错把Y轴 认成X轴,所以才会产生s你讲的那套推论。什么原始 => .....佛是圆满的觉悟,所以佛打从一开始就处在最甚深圆满的法对各类众生,开展出由浅入深的教学。天台智者大师判五时,为什么华严时在阿含的前面。因为<华严>代表的就是圆教法,最后法华又回到圆教法。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7 11:26:00
logman板友是从哪里见到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有提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如果不想动手查,这里提供一下网址给板友吧:https://reurl.cc/Qj74dp看来有人已经被大乘信徒误导囉。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11:41:00
误导啥 庄春江网站就有 我都po给你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11:46:00
他可能以为F大故意放 "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实际上F大也只是贴上 庄春江网站 的标题而已。翻译者只是把相同系列放在一起对照,本来就有字句落差。喜欢阿含体系的版友,最好是没在查庄春江网站的。怎么可能连这种事都不知道,明知故问~后来人家不是还有补一篇给你们 ~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12:01:00
见猎心喜心态 你怎不去怪庄春江误导别人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7 12:02:00
误导?hawls你还是先问问你内心,到底有没有信心依照南传经典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吧不依照南传经典所强调观念处修行,把时间浪费咬文嚼字上面,这种修法就算再修个几千世也还是一样原地踏步
作者: bugger (摩登少年他说)   2022-01-07 12:13:00
学术界的问题就是觉得事情有先后顺序实际上佛法根本是超越时空的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7 12:16:00
还是其实你是想表达,南传经典并没有可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法,所以才一直反驳F大贴出的证据?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12:17:00
学术界立论很难 "当真" 去探讨超越 "人道" 的事情,因为如果你的论文当真这样去写,大概会被笑吧~这就像科学界,一直都是以唯物去发展论述。你科学家只要去探讨到心识领域,大概都会被歧视。那是到近代量子力学开始变成显学,很多过去意识论述才被又提出来认真研究。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07 12:39:00
突然觉得这个版的前身,也就是刚成立时的[密宗版]是有其存在必要的,例如我个人可以接受声闻乘内容,菩萨乘讲到法华经里龙女成佛那样的理论,但到了密乘即身成佛证到佛的法报二身这就已经超乎我能接受的了,所以当年这里是密宗版,至少可以让单纯接受得了声闻菩萨密乘这三层次的人来此讨论,而不像现在无法接受者在这里一直说某种层次是伪的,例如某帐号贴了很多大乘经典然后说那是假经再举个例子好了,圣严法师2005年去中国参加学术讨论时带了一套他的法鼓全集回静安寺佛学院,捐给图书馆当作伴手礼,但是当年有录影,圣严师父说:[这个也只是垃圾],是没错啊,佛说法49年未曾说一字,经论都是名言施设的方便,如果无法接受,认为是垃圾,那何必拿着这些垃圾到处招摇呢???这背后是什么心态??相信大家长期看板也都对此种行为有评价与判断,话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汉传禅宗也好,南传也好,都有网友指出,没有学很多经论著重在禅法的指导与体验,等到实际从中获益之后,再来闻法,就都能接受,以四念处为例,南传根据清净道论的指导按照16观智的层次次第来修,汉传也有用12因缘来修葬船达赖喇嘛前几天讲大念处经,也有一套修法咦,一部经典理论,却可用不同论典的层次都能修成,这也不用太奇怪了,都是祖师假用名相嘛错字:藏传而且藏传也不是每一派都是先学经论再禅修,只有格鲁重视先学教理,逻辑打通再实修,可白教红教都是先禅修,再学教各种经典里引用很多传说故事,但是真的要禅修时,都要放掉,禅修是要遇见自己,不是经典文字里描述的佛经典里的那些故事,祖师公案,都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关系啊药山惟俨禅师读经都是在遮眼,打发时间,证严法师不让慈济僧众去读佛学院甚至打坐禅修,要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经典的层次等到牛皮都看透了,就都能接受了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7 13:37:00
不识本心,学佛无益,说的不错,所以浅水时有时我也很好奇,来佛版讨论的版友,到底是抱持什么样的心态在跟版友交流,是论战,还是解惑?如果是想论战,我建议可以到八卦版,那边的版友绝对会用不客气的言论来跟你论战,龟在佛版欺负老实人算什么本事?不是直接无视跳针式的鬼打墙,就是给人的字句掐头去尾再给扣人帽子,你以为人家修养好,不跟你用强硬语气讨论就能得寸进尺踩到别人头上去了吗?非不能也,不为也,懂吗?浅水看久了,真的会看到无明火起,如果没什么真才实学版友论战,不如就跟我一样乖乖浅水安静看就好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07 14:16:00
我记得以前1996年台大椰林站就有佛法版,那时我开始看那时全台每个学校都有BBS站,后来相继都收了,kkcity也有佛教版,以及台大专门的佛教BBS狮子吼站,最后台湾的BBS剩下这里的隔壁版,后来汉传网友成立了实修学佛版藏传的网友成立了这里密宗版,而本站的台大社团晨曦社或是其他佛学团体在台大的社团,都有人会去隔壁版讨论只不过隔壁板后来变成一大堆版友不讨论,只贴他们佛学课程内容,或法师开示,网友们很受不了,没有讨论这样变成注入式,等于不可质疑,而本版绳维持可讨论,但质疑时就会出现很多历史上乡野奇谈/民俗盲点,混杂产物,就变成佛教八卦版,这样反而很奇怪,不是在厘清盲点,而是鱼目混珠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7 14:27:00
原来logman板友也是一位看不进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有写或没写什么内容的人呀?但却会对于指出经文内容应是什么的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07 14:27:00
我是认为禅修指导心法或是密乘修行方法可以在此版讨论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7 14:27:00
人,批评其在咬文嚼字,可对于混料的人倒是没什么话。
作者: poohkoala ( \^0^/)   2022-01-07 14:29:00
毕竟都是教外别传,和实修的操作有关,至于判教,那还是去隔壁,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7 16:55:00
hawls大,独孤九剑有九式,你不要只学了跳针式而且你没有回答我的疑问,你觉得你找的网站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经句,是合理的吗?初学者都知道世尊所证境界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传的法自然是要帮助众生证得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你找的网站没有这个经句,你觉得是谁的问题?你484想偷懒不学三界导师所传的功课阿?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07 18:34:00
同一文本在翻译或传承后于细微子句上有落差可能会表现出这个派系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金刚经的翻译文本比对研究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边多了还是那边少了 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推论 现阶段只好说不清楚 但F大要推论的只要是有写成佛就算所以其实段落不少 在wiki南传菩萨道的页面 有整理出光南传经文就提到的段落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7 20:20:00
原来logman板友从一开始就是离开南传相应部22蕴相应28经而跳针到其他范围去了。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22-01-07 20:23:00
对 原贴解释合理 哈 我逻辑不够精确
作者: MartinJu (荒谬人生)   2022-01-07 20:30:00
是说明明有其他可以更说服南传的经文,怎么举出的会是比较没那么直白的经文,很可惜><”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7 20:52:00
要论对南传经文的熟悉 M大应该是比末学更熟的~~您愿意的话 可以帮忙补充喔~~ 感恩 感恩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1:21:00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1:55:00
不是说连南传佛教都有对于菩萨道的一套说法然后北传佛教当然认为有大乘经了既然南北传佛教都没有否定菩萨道的存在,那不就简单了就是有菩萨道阿~现在问题在于大乘经哪一些真的哪一些是假的北传佛教承认大乘,但是自己却分歧很大,各宗各派林立而且北传佛教最恐怖的是确定是伪经的经典也无法丢弃不说印度已经有的大乘经典,在中国才出现的大乘经典北传佛教也有他的包袱无法弃舍
作者: sysp (无极)   2022-01-07 22:03:00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04:00
就算南传佛教没有菩萨道的次第,只有一套说法至少比较接近佛陀当初的教法各位阿~菩萨摩诃萨要有法身,法身大者名为菩萨我每次看大乘经都觉得法身是一个菩萨才有的东西你各位没法身的请转到阿含经部门上课修习什么佛陀第二、转世活佛,没法身的都不是菩萨更何况是佛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7 22:10:00
可能就是像法逐渐取代正法的现象吧,外道自以为可盖过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自以为可盖过传统佛教。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16:00
宽谦法师也是印顺系统的 不是?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23:00
汉传就是传统佛教 你说的是部派佛教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25:00
我明明看见大乘经典里的大菩萨有法身阿含经四果境界都没有法身那大乘经典里的法身说辛酸的吗?没法身发菩提心也只是凡夫吧,有法身没法身天差地远吧发菩提心发一辈子法身会跑出来吗?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30:00
法身是所有人本来就有显跟不显问题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31:00
菩萨又不是只有摩诃萨。傻眼~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31:00
这跟坐禅会不会成佛 不是一样道理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36:00
自性光明本身具足 无遮为佛 有障为凡夫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39:00
满满贪嗔痴只是因为发个菩提心就变菩萨吗?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0:00
满满贪嗔痴只是因为修个四念处就变阿罗汉吗?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2:00
我只是想强调一下,我认为当菩萨没这么简单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2:00
是谁跟你说 发菩提心就不用去贪嗔痴 ?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3:00
这...那只是你的看法吧是谁对你说 大乘没有内观功夫?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4:00
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必然包括各种自我提升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5:00
当你念佛时 所有贪嗔痴都消失 这不就是成就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5:00
很多大乘师兄姐也很精进没错,但是不是依循苦寂灭道就不一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6:00
定了。更正: 苦集灭道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46:00
你把菩提心换成解脱心,菩萨换成四果。答案一样。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7:00
你怎么不说 版上修南传 修四处 整天来版上找人吵架一样也不会成就 这不是万用句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8:00
菩萨道没这么浅啦~法身阿~各位版友~菩萨道怎就变成人天乘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49:00
菩萨道当然没那么浅 毕竟是成佛之道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49:00
没任何内涵就发个不明所以的菩提心就是菩萨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0:00
修五戒十善就是天人 这又有什么内涵?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50:00
解脱道没这么浅啦~涅槃阿~各位版友~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51:00
没任何内涵就发个不明所以的解脱心就是声闻?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1:00
执著法身干嘛?法身 法身 ? 境界到了 就能的彰显问题罢了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52:00
菩萨累世就是修法身阿~佛陀不就修到法身常住,你各位发菩提心都不修法身要怎样法身常住???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3:00
是谁跟你说的? 满满的错误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53:00
声闻累世就是修涅槃阿~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4:00
成佛就是比阿罗汉更彻底解脱罢了 又不为了法身吃饱了 还执著要吃饭的意思 是不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55:00
说好要上求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不修法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6:00
然后呢?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2:56:00
就跟一个学生发心要拿博士学位却不读书一样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2:57:00
那跟法身有什么关系? 没概念又喜欢一直认定怎样怎样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2:57:00
原来声闻都不用发心?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7 23:00:00
大乘学人一直在学的也是那五分法身的内涵 不会是不修法身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3:00:00
我认为修行就是实打实的硬功夫修什么就要像什么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7 23:01:00
凡夫位菩萨 依然是在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上 不断修习的成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3:01:00
修到就是你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3:01:00
现在是在哈囉哪一出?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3:01:00
这不是多余的话嘛!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3:03:00
修什么像什么? 我看本版某些南传有像在修四念处吗?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7 23:03:00
你没有强大的苦集二谛的体悟 对灭道的深信 起不来的说实在话 就算你证得声闻四果 都未必能做到 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 但凡夫位菩萨 硬是修出这种心 够硬了所以 并不存在所谓[求无上菩提却不修法身]的状况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7 23:11:00
总之阿~也赞叹各位的发心,但我更喜欢更实在的东西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3:12:00
不懂你的明白~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7 23:12:00
比较建议您 先了解何谓菩提心的形象 在讨论何为实在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7 23:17:00
你所谓的实在在大乘来看就跟净土中间过程是一样道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7 23:19:00
你大南传有个东西叫:声闻菩提心。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1-08 09:09:00
其实法身不用修,因为法身是本自俱足,大乘佛法一直强调众生原本就是佛,我们未成佛的原因是累劫以来的习性蒙蔽了佛性,所以如果想修行,应该修什么?修去除习性、修不执著的心。日常生活的舞台就是道场,生活周遭遇到的一切都是考验。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08 09:13:00
在圣不增 在凡不减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8 09:26:00
法性本有,证得法性后将法性功德的遍一切自在开显出来,称为法身。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1-08 10:25:00
菩萨有52位阶。阿罗汉相当于七地菩萨,初果肯定比初信难的多。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22-01-08 11:15:00
外道对大乘佛教混料或加料,主张自己是正确的法门,大乘佛教对传统佛教混料或加料,主张自己是正确的法门。通常混料和加料愈多,离传统佛教愈远,离外道愈近。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8 11:24:00
已被洗脑。过去网络不发达,有那种偏见就算了,现在南传经典到处可查,自己不做功课,只能怪自己。依照现在的资讯透明程度,三传资讯几乎没有障碍,我就不信某系统法师在这个时代还会那样判断。很多错误观念早就该更新了。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8 11:31:00
hawls大你吃饭的时候会把主菜倒掉,然后只吃调味料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8 11:33:00
光是《南传菩萨道》这本书渐渐被人知道,就不知道打脸多少人了。南传小部经甚至还有记载十方佛国。《阿姜曼尊者传》那段涅槃佛的法身现身,根本都还只是极少数如此版的人知道而已。多少隐藏资讯根本都还没被广为人知。南传源头,斯里兰卡的无畏山派就是大乘法。法显法师到斯里兰卡还亲眼看过大乘盛大法会。无畏山只是政治不对,被灭掉。现在才整个都是大寺的法脉。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8 11:52:00
又一位毫无概念在评论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8 12:00:00
玄奘法师早在千年前的《成唯识论》就有讲到,阿赖耶识,在某些上座部派别的密意词汇:有分识。你自己去翻阅南传重要论典《清净道论》,里面有分的概念重不重要,定义是什么。haw这些都可以去找来看。玄奘法师就是全印度当地公认大小乘集大成者。他的东西你不去看,后人是有谁可以有他那种资历。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1-08 12:38:00
各位要想一下,修解脱道减少烦恼贪嗔痴,不是脱离轮回也很可能上天界当天人菩萨道各种说法都有,最重要的法身没人在修,都在念佛名念咒。为了保障自己的未来还是修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吧这跟赚钱让生活变好是一样的有人往生就去鬼道,你往生却是去天界,不是很赞?修行也最好现实一点,对自己有帮助比较重要很敬佩汉传历代祖师能将佛经完整记录下来菩萨道经典有些一般人看不大懂,有修不出来法身不如先修修看解脱道对自己好有什么不可以,何必在乎别人眼光觉得你在自利自利很好啊,我最喜欢看见别人为了自利修解脱道这世界上能面对自己贪嗔痴的人毕竟稀有
作者: repuslin (repuslin)   2022-01-08 12:58:00
楼上U大是否二分法的认为,念佛人就都只懂念佛,不懂四念处,不懂,禅定,不懂贪嗔痴,这种二分法,只念佛不如四念处U大是否认主观认为学大乘的人都不会再去学声闻乘?所以不如没有大乘,就不会有人只念佛,布施,而不修禅定与四念处 这样的现象存在? 这样的二分观念?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8 13:05:00
等等,U大,你说‘修不出法身’是什么意思?你的修出法身定义是跟道家修出的阳神出窍意思一样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1-08 13:33:00
他大概认为修不出法身=失败。可是他的逻辑却知道,修不出涅槃,可以升天。如果可以不要双标的话,可能会恢复理解力。有爱最美,希望相随。无爱去死,外道滚蛋。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8 13:41:00
如果U大你指的是修出跟世尊一样的法身,我会理解是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以其他名相出现就是真如、自性、真心。同样一个中文字,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意义就会有差别,所以一定要先清楚方向,具备空性正见跟菩提心,就是定义直线的起点跟终点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1-08 13:54:00
道家的出神无论是阴神或阳神,应该是佛教说的“化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8 14:04:00
不是化身又不是人 化出来的不用核了 不同境界的事情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8 14:08:00
XD
作者: logman (圆木人)   2022-01-08 14:08:00
不一样,至少阴神不是,佛教的化身是能同时出现在无数佛土,众生有感,就能从法性之中应化出来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1-08 14:10:00
法身人人都有 是有修什么 是谁跟你说一定修法身 禅宗连理都不理 净土也只管念佛 那是果又不是因
楼主: FHShih (hou)   2022-01-08 14:11:00
他们好像没有佛性的见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