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对错当然要分辨,而且要正确分辨。否则,就是对恶业敞开门户,甚至把恶事当成善
事来欢迎。
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分辨,那就是“痴”了。
“痴”会把错误当成是正确,把虚假当成是真实,把不善当成是善,各式各样的颠倒之见
,皆是由于“痴”。
“痴”实在太过于擅长蒙蔽了,正如同拥有绝妙欺骗手法的坏人,坏人在欺骗时,他会利
用受骗人的各种弱点来成功骗取。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不知情,欺骗犯就编造常情合理可信的说法来行骗。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贪财或想要美色,欺骗犯就骗他们有利可图或有美色可得。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想要有所成就善,欺骗犯就骗他们如何可以有所成就,但实际上最后
是成就不了。
真正高明的欺骗手法会让人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被欺骗,让人相信自己没有被欺骗。
而最会欺骗、蒙蔽众生的正是“痴”。即使是很聪明和很善良的人也会受“痴”所障蔽。
然后“聪明”和“善良”就可以再被利用来博取其他人的信任。
因此,对于以下的说法,必须当心:
1、“婬、怒、痴俱是梵行”:
为什么要当心这个说法呢?
如果用朋友来比喻的话,戒定慧是梵行,也就是良友。你会跟良友结交、做良友会做的事
、肯定之或著赞赏之。
但是,如果婬怒痴是梵行,那也是良友囉。但是你会跟婬怒痴结交、做婬怒痴会做的事、
肯定之或著赞赏之吗?
当然是否定。而且你大概还会找理由不去做婬怒痴的事。
毕竟,真实情形是,不善就是不善,不会因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就因此变成善了
。
同样道理,“婬、怒、痴”不是梵行。不管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婬、怒、痴”不
会就因此变成“梵行”了。
所以当心了,别把不善当成善或者把善跟不善混为一谈,那是“痴”。
2、圆满各种善业,方成就“婬、怒、痴俱是梵行”:
有些人基于某种意向或愿望的关系,接受了“因为受善业围绕,由善业出生,因此得到的
也是善”的概念,但却被“痴”趁隙蒙蔽。
不过,还好“婬、怒、痴俱是梵行”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它会令身口意不能保持一致
,变成心想口说但是行不得。
只要知道“婬、怒、痴俱是梵行”是错误,就不会被欺瞒了。
就像是诈骗电话一样,只要知道是诈骗,不管电话内容是如何被诈骗犯定义成是在做善事
,终归不会受骗。
(比方说:A君是一个R赈灾基金会的负责人,有一通诈骗电话打给A君说R赈灾基金会正在
为某个灾难募款,请A君做捐款。但因为A君是负责人,知道是诈骗,纵然电话内容说的极
为动听,A君当然也不会按照诈骗电话的指示去做捐款。A君的愿望虽然是做善事,但终归
不会让自己做的捐款变成跟做坏事一样。)
3、其他支持“婬、怒、痴俱是梵行”的说法:
有人会用“纯水和马桶水都是H2O”这类的说法来为“婬、怒、痴俱是梵行”做开释。
但这跟“好事和坏事都是事、善业和不善业都是业”一样,差不多是废话的程度。
实际上,跟前述的朋友比喻一样,心想口说“纯水、马桶水都是H2O”,但是在厕所内感
到口渴欲饮H2O时,仍然不会选择喝马桶水,所以仍是行不得。
补充:“婬、怒、痴俱是梵行”这句话是被写在大乘经典《圆觉经》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