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是否要分辨是非善恶(大乘经典《圆觉经》)

楼主: hawls (以和为贵)   2020-08-29 20:23:32
是非对错当然要分辨,而且要正确分辨。否则,就是对恶业敞开门户,甚至把恶事当成善
事来欢迎。
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分辨,那就是“痴”了。
“痴”会把错误当成是正确,把虚假当成是真实,把不善当成是善,各式各样的颠倒之见
,皆是由于“痴”。
“痴”实在太过于擅长蒙蔽了,正如同拥有绝妙欺骗手法的坏人,坏人在欺骗时,他会利
用受骗人的各种弱点来成功骗取。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不知情,欺骗犯就编造常情合理可信的说法来行骗。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贪财或想要美色,欺骗犯就骗他们有利可图或有美色可得。
有些受骗人的弱点是想要有所成就善,欺骗犯就骗他们如何可以有所成就,但实际上最后
是成就不了。
真正高明的欺骗手法会让人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被欺骗,让人相信自己没有被欺骗。
而最会欺骗、蒙蔽众生的正是“痴”。即使是很聪明和很善良的人也会受“痴”所障蔽。
然后“聪明”和“善良”就可以再被利用来博取其他人的信任。
因此,对于以下的说法,必须当心:
1、“婬、怒、痴俱是梵行”:
为什么要当心这个说法呢?
如果用朋友来比喻的话,戒定慧是梵行,也就是良友。你会跟良友结交、做良友会做的事
、肯定之或著赞赏之。
但是,如果婬怒痴是梵行,那也是良友囉。但是你会跟婬怒痴结交、做婬怒痴会做的事、
肯定之或著赞赏之吗?
当然是否定。而且你大概还会找理由不去做婬怒痴的事。
毕竟,真实情形是,不善就是不善,不会因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就因此变成善了

同样道理,“婬、怒、痴”不是梵行。不管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婬、怒、痴”不
会就因此变成“梵行”了。
所以当心了,别把不善当成善或者把善跟不善混为一谈,那是“痴”。
2、圆满各种善业,方成就“婬、怒、痴俱是梵行”:
有些人基于某种意向或愿望的关系,接受了“因为受善业围绕,由善业出生,因此得到的
也是善”的概念,但却被“痴”趁隙蒙蔽。
不过,还好“婬、怒、痴俱是梵行”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它会令身口意不能保持一致
,变成心想口说但是行不得。
只要知道“婬、怒、痴俱是梵行”是错误,就不会被欺瞒了。
就像是诈骗电话一样,只要知道是诈骗,不管电话内容是如何被诈骗犯定义成是在做善事
,终归不会受骗。
(比方说:A君是一个R赈灾基金会的负责人,有一通诈骗电话打给A君说R赈灾基金会正在
为某个灾难募款,请A君做捐款。但因为A君是负责人,知道是诈骗,纵然电话内容说的极
为动听,A君当然也不会按照诈骗电话的指示去做捐款。A君的愿望虽然是做善事,但终归
不会让自己做的捐款变成跟做坏事一样。)
3、其他支持“婬、怒、痴俱是梵行”的说法:
有人会用“纯水和马桶水都是H2O”这类的说法来为“婬、怒、痴俱是梵行”做开释。
但这跟“好事和坏事都是事、善业和不善业都是业”一样,差不多是废话的程度。
实际上,跟前述的朋友比喻一样,心想口说“纯水、马桶水都是H2O”,但是在厕所内感
到口渴欲饮H2O时,仍然不会选择喝马桶水,所以仍是行不得。
补充:“婬、怒、痴俱是梵行”这句话是被写在大乘经典《圆觉经》里面。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20-08-29 20:25:00
我只想说"正确"是三小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8-29 20:45:00
依诸法无我,则贪瞋痴无我,即然无我,那里有贪瞋痴存在,但知道只是知道,一定做不到,所以要以戒定慧,对抗贪瞋痴,这才能说是梵行,但又回到诸法无我,无我谁在修行.即然无我修又有谁有戒定慧和贪瞋痴.所以修行只是从知道到把"知道"成为完全的相信,就是证悟了诸法无我.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20-08-29 20:59:00
完全相信的人有我?没有我?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8-29 21:04:00
我认为至少修道位后,才能说三学和三慧俱是梵行.证果的人,但见于法,而不见于我.法的我是有,没有实在的我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20-08-29 21:06:00
"我"又不在人家那里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20-08-29 21:41:00
随喜
作者: peekeer (小风)   2020-08-29 22:23:00
你搞错了,大德摒弃的是分别,不是针对贪瞋痴另外请您就实证部分提出见解,看你写这样实在觉得,你连四念处基本都没做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到底法在哪里,我再哪里,佛有在哪里?请以实证回答,你何以见佛成佛您认为我有误解,请以您实证经验回答我所问问题。另外著见神住,著就是分别执著,是你曲解佛经。这部分我也写的不够精准,大德摒弃执著,分别是自性运用。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8-30 20:21:00
去复习南传的行舍智在讲什么吧。如果有个人把行舍智不断的跳针解读为是非不分,那还真是满无厘头的行为。圆觉经当机众是法身菩萨,菩萨救度各类众生,必然示现出各行各业的言行举止,但菩萨的心境是无染的,结果也是能真正的利益众生,度畜牲界,示现愚痴相的动物,菩萨是真愚痴还是真梵行 ?大乘都提供你正确解读经文的解释。你偏偏跳针~这就像有人无厘头的一直说行舍智就是智慧舍光光变白痴,这是什么宗教 ? 这样的跳针不累吗。静下心听清楚别人的解释,好好讨论真有这么困难。(摊手~某A : 1+1=2。某M : 为什么1+1=2某A : 开始在黑板引述数学家的各类证明 ..某M : 我不管啦,1+1就是3,你们错大了。某A : .........(三条线。有追剧过吗 ? 演坏人的,你私底下遇到会拿鸡蛋丢他吗 ?不会嘛,因为你知道那是演戏。圆觉经就是告诉你,菩萨演好人、演坏人,演天才、演白痴心境都是清净无染,而且解脱。别再一直拿菩萨演的某一个角色去重复论述。"不管啦,坏人怎么可能清净心" "白痴怎么可能清净心"这应该不难理解,ok。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20-08-30 21:03:00
原po应该不只行舍智而已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8-30 21:08:00
我举行舍智,只是在强调南传也有讲这方面的平等智观念,相似观念放在南传他就可接受,放在大乘就变罪恶。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20-08-30 21:10:00
南传就算有証果也未必需要告诉人反正马哈希是阿罗汉,他说的话,北传也不信!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8-30 21:12:00
人有喜好这大家都能接受,但拿着别人的东西无限上纲乱讲这就太无聊了。北传不信也不会拿南传大德的话一直批评~真的满无聊的。(摊手
作者: peekeer (小风)   2020-09-01 14:54:00
马哈希是阿罗汉?自封的?他哪位?你没回答玛哈希是干嘛的。他阿罗汉谁认可?有神通?又请问阿罗汉跟佛差别在哪里?南传毫无实证,一览无遗另外阿罗汉境界高深,我很尊敬,但末法如何证果?谁来印可?讲你的玛哈吸来听听啊!你还没讲杀千人的如何用四念处证阿罗汉啊!就问你怎么看因果!出家前或是累劫因果不会现前?你再说说看啊!那你四念处实修来回答!没有请教啊,根本认为你答不出来,毫无实修的南传。不服就回答我问过的问题。你拿南传四念处来质疑大乘,那就把你自身实证讲来谈。我上面问你的问题你实证都会碰到,你以为我没碰过?,就问你累劫因果现前,你如何面对?解释不了你如何面对诸法?有如何见佛?还推给出家众,干脆叫我去问玛哈吸算了。更何况如果因果惟佛可说,你如何确定南传讲的都是对的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