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法语]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佛教是什么?(续)

楼主: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4-05 15:26:31
※ [本文转录自 Buddhism 看板 #1UYOQ-QZ ]
作者: nmamtb (南无 阿弥陀佛) 看板: Buddhism
标题: [法语]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佛教是什么?(续)
时间: Sun Apr 5 15:20:27 2020
https://youtu.be/Vh6Jc05Hsgg (上)
https://youtu.be/lXfOEwc3rqo (下)
佛教是什么(续篇)  (第一集)  1997/7  台湾纬
来电视台  档名:24-002-0001
  各位观众:
  今天我看到同修们提出一些修学上的问题,我们利用这个时间
,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第一个问题也是多数人都有的共同的问题。他说我们常见有许
多佛菩萨的形像,供奉在寺院或者是家庭之中,供给大家膜拜。问
题是:供佛菩萨形像,及拜佛菩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拜佛菩萨
与拜神有什么不同?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拜佛菩萨以及拜
神明,才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我想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因为迷信带给社会是
负面的影响。敬天、敬神在中国是几千年来的习俗,对于社教有正
面的作用,决定不是迷信,这是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的。佛法是师
道,它不是神道,所以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在佛教里面,可以
说是在几千年前,它就懂得艺术化的教学。我们在寺院、庵堂之中
,所看到的佛菩萨的形像,有塑像、有彩画,形形色色,种类甚多
。在佛经典里面,佛曾经说了一部《万佛名经》,在台湾过年期间
,还有不少道场拜万佛。在这一部经里面,佛给我们讲了有一千两
百多佛号,诸佛名号,菩萨还不在其中。佛告诉我们这许许多多的
佛号,都是我们每一个众生自性本具的德能。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
说,大家就晓得。
  譬如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梵文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
思,翻作能仁;牟尼翻作寂灭,就是清净的意思。由此可知,仁慈
跟清净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这个德能一定要用名号把它显示出
来,我们听到这个名号,就要知道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仁慈,对自
己要清净,以清净心对待自己,以慈悲心对待别人,这就是释迦牟
尼的意思。所以听这个名号,或者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形像,提起我
们这一个观念,这就是教学。这是艺术的表法,用这种方式,时时
刻刻提醒我们性德不断向外流露。菩萨的名号是修德,也就是佛菩
萨是我们本具的德能;本具的德能,现在我们迷失了,并不是真的
失掉,是迷了;迷了之后,自性的性德就不能现前。
  譬如我们本来是慈悲的,是大慈大悲,现在我们对人、对物一
点慈悲心都没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一天到晚是妄想纷
飞,妄念不断,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这就是我们性德丧失了、迷失
了。怎样才能恢复呢?一定要靠修行。菩萨代表修德,性修不二。
修德也是无量无边,因为我们迷得太广,迷得太深,因此这个修德
的方法、理论也就无有穷尽。代表修德就用菩萨,代表性德就用佛
,诸佛菩萨名号、形像,都是启发我们性修的作用,我们供奉佛菩
萨形像目的在此地。
  这是我在过去讲席当中,常常跟大家说明的。我们佛教徒、佛
弟子供养佛菩萨形像,不外乎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纪念的意思
,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接受他的教育,得到这个教学的殊胜
功德利益,对于创始的这个老师,我们总是感恩,念念不忘,这是
属于纪念的意思,所谓返本报始。第二个意思就是要向他学习,所
谓是见贤思齐,我们见到形像,我们要学他;听到这个名号,我们
也要学他。这是我们供奉佛菩萨形像,应该有的心态。我们懂得他
真正意义是在此地,所以这种供奉决定不是迷信。诸佛菩萨很多,
譬如我们供养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代表孝敬,孝亲尊师。看到地
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每一个众生心地都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
的德能,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供奉佛菩萨形像,要开发我们自
性的心地宝藏。
  用什么方法来开发?用教育,用教学,而教学的根本,就是在
孝亲尊师。《地藏经》是我们佛门的孝经,学佛从哪里学起?从《
地藏》学起。这是供奉地藏菩萨的意义。并不是说我供奉地藏菩萨
,天天拜他,天天供养他,他就来保佑我,那你就是迷信,你的性
德永远不会现前。那用什么样的态度?要学习地藏菩萨,《地藏经
》里面讲的理论,讲的方法,理论要彻底明了,方法要切实去做到
,这就是地藏菩萨真正加持我们,真正保佑我们。可见得,如果我
们不明其理,不依照方法去奉行,那是迷信,那是丝毫利益都得不
到。不但得不到反而有过失,这个过失从哪里来?过失是把佛菩萨
当作神明来看待,去贿赂贿赂他,巴结巴结他,以为就能够保佑自
己。这是谈条件,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来看待,你想你这种心态
就是罪恶。这是我们不能不明了的,决定不能够有错误,错误真正
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至于拜神、拜天神,天地鬼神,这在中国古礼上都有,这个是
修敬。我们对于天神、鬼神也毫无所求;毫无所求,为什么要拜祂
?我们要尊重祂,我们要尊敬祂。敬这一个字是性德,怎么样培养
这个性德,怎么样把这个性德发扬光大?我们对于天地鬼神这一份
恭敬,要把这个恭敬心用来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对了
。这个是古时候祭祀天地鬼神真正的意义,都是属于教学,绝不是
有求于鬼神。有求于鬼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古时候最初的
祭祀意义里面没有,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常见有许多人买鲜花、水果、供品,或是
在寺院,或是在家庭当中供养佛菩萨,同时也烧香、也点蜡烛,求
佛菩萨保佑平安健康、升官发财。这些真正用意在哪里?佛菩萨是
不是需要这些东西?
  给诸位同修说明,佛菩萨决定不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真正
意义在哪里?还是在教学。要用现代的话来讲,这些种种供养具就
是教学的工具,让我们接触这些东西,就能有所感触。譬如我们在
佛像面前,佛像的意义大家知道,佛是代表自性的性德,菩萨是代
表修德。通常我们供奉一佛两菩萨,因为性德只有一个,没有两个
。修德就是多方面的,多方面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个
是知,一个是行。在佛门讲解、行,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所
以用两大菩萨作代表。王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实在讲都是从佛
法里面得到的启示,得到这些灵感。知行这两个字,就是佛家讲的
解行。譬如,一般人常供养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菩萨,这是一
般人常供的佛菩萨形像。佛表性德,文殊、普贤表修德;文殊表解
门,他代表智慧;普贤代表行门,代表要实行、要实践,所以这两
尊菩萨就全部都代表,细分就很多了。
  像修净土同修多半供养西方三圣,佛是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个名号的意思是无量觉;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合起
来是无量,佛是觉悟的意思。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尽虚空
、遍法界,没有一样不觉悟,这是究竟圆满的性德。而菩萨表修德
是观音、势至,观音菩萨代表实行,代表行;大势至菩萨代表解,
代表智慧,所以还是一个行、一个解。但是净宗法门是把行摆在前
面,解摆在后面,这是跟供养一般佛像不相同的地方,我们注重在
实行,把实行摆在第一。我们了解这个意思,就不致于发生错误的
观念。
  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与果,世、出世间法都离
不开因果。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讲这一切万法的转变,因会变成果,
果会变成因,这个因果互相转变,相续不断。所以因果是讲相续不
断的意思,是讲无量无边变化的意思,这个是事实的真相,所以说
因果不空。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果在后面。所以供花是代表修
因,花好我们就能够预想到果会结得好。见到花,你就要想到我们
要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好的果报,花表这个意思。供果,果就是
代表果报,是我们所希求的;花是美好,我们要修的。在大乘佛法
里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
六度之花,然后才能够得到圆满的果报,供花是这个意思。但是诸
位要晓得,在佛前供的花表这个意思,你明白了,就像学生在课堂
上课,懂得花是代表因行。离开佛堂之后,我们在外面所看到的花
,有没有这个意思?都有这个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要看到花,
就提起自己一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乃至于身上穿的衣服,印
上这些花纹的时候,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这个方法时时刻
刻提醒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够得好的果,得善果。这
是供养鲜花、水果的意义。供养食品,实在讲没有什么,不太重要
。食品是表示自己一点敬心,我们需要好的饮食,我们也以好的饮
食供养佛菩萨,这是一个纪念的意义,也是有表法的意义。
  烧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在古时候应用得非常的广泛
。最明显的,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旅游,总免不了要到长城去参
观,你看长城每隔一段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讯息的,实在
讲烽火台就像一个香炉一样。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什么方法传递
消息?就用烽火,烧的是狼烟,狼烟的密度跟一般的烟不一样,风
不容易吹散,所以这个烟能够持久。在远处看到这个地方有烽火,
就晓得有状况发生,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消息。我们用烧香来表法,
我们跟诸佛菩萨传递消息,感应道交,取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含
义,我们常讲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这个意义就深了。你懂得这
个意义,这个烧香能够提醒你,学习的东西就更多。我们看到烟,
闻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
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条就是戒、定、慧,后面两
条加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我们。
  灯的意义是象征著智慧、光明。古时候用油灯、用蜡烛,这个
意义就更深、更明显。油灯实在讲,真的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
蜡烛是特别的明显。这是教给我们,我们要求智慧,要能够舍己为
人,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体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
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这是佛教导我们。所以烧香、燃烛是表
这个意思。真正这样做,自自然然得到平安、健康、长寿。至于升
官发财,这是你命里面所有的,这个命中所有要讲到因与果的关系
。你命里面没有的,佛菩萨也不能赐给你。如果你命里头没有财,
佛菩萨可以帮助你发财,你命里头没有官位,佛菩萨可以赐给你高
官,那因果定律就被推翻,哪有这种道理!诸佛菩萨智慧再大,能
力再强,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一丝一毫。世间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
础上,佛法还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这是我们不能不明了的。《
法华经》一乘因果,《华严经》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经论都离不
开因果的定律,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必须要明了。
  佛菩萨能不能帮助我们发财?他能。怎么能?他教给我们发财
的理论,教给我们发财修学的方法,我们明了理论,依照这个方法
去修学,自然就得到。不是说他教给你,你就直接能发,你自己要
去做。譬如说,你要想吃瓜,他告诉你怎么样去种瓜,怎么样去选
种子,怎么样去培养土壤、肥料来调节、来栽培,教给你这些技术
,你都能照这样做,那将来你一定有好的收成。不是说你求瓜,他
就拿个瓜送给你,没这个道理,那就变成迷信了。这是我们一定要
搞清楚、搞明白的,他真正的用意在此地。至于求平安、求健康,
佛也教导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达到自在、幸福、美满,这里面就包
含了平安、健康、长寿。佛告诉我们一切要顺乎自然,所以佛给我
们讲自在、随缘,你就能得到。
  随缘两个字,意义非常之深。譬如现代人所讲的环境的生态,
环境生态这是大家都晓得,在这个地球上无论是动物、是植物,它
都有相辅相成的这一个事实的存在。如果某一方面受到破坏,一定
影响另一个层面,这些道理事实现在人都懂得,因为我们生活的自
然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有许许多多动物,不
但是动物,连植物都没有生存的环境。有一些植物、动物,必须在
这一个时代里头消失掉,这都是出自于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我们人
的肉体这一部分是生理的,还有精神这一部分,也是跟大自然一样
,没有两样。如果你能够顺应大自然,那你就一定是健康长寿,你
会生活得很愉快;如果违背了自然,那你是破坏自然的生态,你一
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疾病、痛苦,乃至于一些灾难,是决定不能够避
免的,这个要懂得。
  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性是清净的,心是空虚的,它决定是
有,但是你找不到。佛法常常用轮来表法,轮是圆。现在大家都晓
得,圆有圆心,圆心在哪里?圆心决定有,但是圆心不可得。你说
它一个点,点已经变成面积,所以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圆心是一
个点,决定是有,了不可得。佛告诉我们心要清净,心就是圆心,
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我们一个人生命的中心。心既然是决定有,
了不可得,你心里头要是含着一点东西,你的心就坏了。我们心里
面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有忧虑、有牵挂,你的心坏了,你已
经与自然的原则相违背。如果你能够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忧
虑、牵挂统统放下,你的心就恢复正常,这就叫随顺自然的法则。
所以心要清净,决定不能有东西。
  身呢?身要活动,身是圆周,周是动的;那要不动就坏了,你
就违背自然原则。所以身要动,心要净,这是养身之道,这是养身
的真谛。可是现在特别是富贵人家,与这个道完全相违背。你看,
心要清净,心要无一物,禅宗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是讲
心。他心里面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是无量无边,这个与
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身呢?需要动,所以活动,你要活就要动,
你不动就不能活了。可是偏偏他身不想动,心不能动,偏偏在动;
身要动,他偏偏不动,于是,他身心怎么能避免疾病的发生?疾病
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佛法里面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叫拜佛,用这个方法来修行。每一
天拜几百拜,甚至于拜几千拜,有人拜到最多,拜三千拜。拜佛,
身在运动,每一个部位都运动到,养身!除了拜佛之外,劳动。劳
动是养身,心清净,心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忧虑、牵
挂,这个人自然是幸福、健康、长寿。佛法给你讲道理,它教给你
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与事实真相,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应。它告诉
你这个,你才能真正得到健康、长寿。
  至于福报,那是另外一桩事情。富贵人可以得到幸福、美满,
贫贱人也可以得到幸福、美满,可见得幸福、美满,是人人可以得
的到,不在乎富贵、贫贱,与富贵、贫贱不相干。富贵、贫贱是修
德,譬如说有财富,财富从哪里来?财布施得来的。财布施是因,
得财富是果报,你修因一定得果报。如果过去生中,或者现在没有
修因,你想发财,财从哪里来?不可能的。这桩事情,诸位读《了
凡四训》就能够明白,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面有
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求也求不来,佛菩萨、天地鬼神也无
可奈何。你去求佛菩萨、求鬼神,求发财,果然发财了,说实在话
,那还是你命里头有的,刚刚在这个时候碰到,机缘碰到,不是佛
菩萨有灵。佛菩萨、鬼神要真有灵,一百个人求发财,一百个人都
发财,那才叫真灵;一百个人求,九十九个发财,还有一个人没有
发财,就不灵了。我们的头脑要冷静,不要被人欺骗,更不可被鬼
神欺骗。被人欺骗还情有可原,被鬼神欺骗,那是不能原谅的事情
。所以总要有理性,要有智慧去观察,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所以供养诸佛菩萨那些供具都是表法的,并不是他需要的,是用这
些东西,用这些道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让自己六根接触外面六
尘境界,念念都能够达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要达到
这个目的。由此可知,这些供养具确实有它的必要。
  最简单的供养具,譬如家庭清寒,没有能力备这些供养具,那
我们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简单的供养就是一杯水,这是供养具里头
最重要的。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水要清净,表清净心。水不起
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供养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净、平等,
这是供养具里头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甚至于不烧香、不点蜡烛,也
没有香花、水果供养,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水。这是供养品里头最
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一切人
事环境、物质环境当中,要知道修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心就是
佛心,就是真心。
  第三个问题,也是现在普遍的一个现象。他说:一般人在正式
供养佛菩萨形像之前,都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开光究竟是什么意
义?有没有必要?开光了,这个佛像就灵;不开光,佛像就不灵。
到底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去替佛菩萨形像开光?
  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在讲经、讲席当中也多次的提到。现代一
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迷信,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实际
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
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这个事情就如同我们世俗间一个伟人
的形像,我们建筑成就了,举行一个开幕的典礼。在典礼当中一定
要向大众说明,说明这个人他在世的时候,丰功伟业,他对社会大
众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交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
会大众见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这种心念,这就是佛教开光
的意义。譬如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个像造好了之后
,我们要启用,供养启用。在启用的时候,我们要向大众说明,我
们为什么供养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意义是在哪里?藉这尊
像,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是佛菩
萨形像为我们开光,这意思在此地。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
,不开光他就不灵。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我
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
,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
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装模作样比划比划
,我帮他这一比划,他就灵了,你们想想,我岂不是比他更灵吗?
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痴迷惑到极处。一个头脑冷静聪明人
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实真相。我说替佛菩萨开光,他就灵,
这是欺骗众生,你们未免也太愚痴、太糊涂了,哪有这种道理!所
以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
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
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
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
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
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
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
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
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迷信
。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
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
、历史渊源,他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为大家解说清楚
、解说明白,这就对了。绝对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很深
的教育意义,都要把它讲解清楚、讲解明白,才不致于趋向迷信,
把佛菩萨当作鬼神来崇敬、来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来赐
福,这是错误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还有一个问题。他说:现代密宗在全世界相当的盛行,但是有
几个问题使大家感到困惑。第一个问题就是讲到灌顶,灌顶是什么
意思?接受灌顶就能够消除业障吗?密宗上师用灌顶就能够替大家
消除业障,怎么样才能够迅速的消除业障?
  灌顶是个形式,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其中,我们不能不知道。如
果就形式上的灌顶,在你头上洒几滴水,你的业障就消除了,你能
够相信吗?首先我要问你,什么是业障?你要把它搞清楚。业是什
么?业是你的造作。简单的说,你对于宇宙人生错误的想法、错误
的看法、错误的讲法、错误的作法,你在这里造作这叫业。这些业
障碍了你的清净心,障碍了你的自性觉,这就叫业障。上师给你一
灌顶,你的业障是不是就消除了?如果业障真的消除,你就得清净
心,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你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
在、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你的业障真正消除,你得到
好的结果。你灌顶之后,自己去想想,是不是你的妄想、分别、执
著就没有了;或者妄想、分别、执著就减少了,减少了也就不错。
如果灌顶之后,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减少,甚至于还不断的在增
加,由此可知,那完全没有效果。而真正灌顶的意义,你并没有懂

  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很明
白,因为他本人就是密宗的上师,他说了真话,没有骗人。灌是慈
悲加持的意思,也就是真正关怀你、爱护你、帮助你,这是灌的意
思。顶是至高无上的大法。换句话说,把至高无上的大法传授给你
,这叫做灌顶。不是拿几滴水洒在你头上,那叫灌顶;那个灌顶,
你每天晚上洗澡冲凉,那个是大灌顶,那灌得多舒服!不可以迷信
。那是表法的意思,是以甘露之水来灌顶,甘露就代表至高无上的
佛法。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无量寿经》是一切经典里面至
高无上的大法。你把《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念一遍,不仅是阿弥陀
佛给你灌顶一次,十方一切诸佛都弘扬这个法门,都讲解这一部经
典,你将这一部经典念一遍,就是十方一切诸佛给你灌顶一次,你
都不知道!这是真正的灌顶,没有欺骗你。你不了解这个道理,而
去求密宗上师给你头上洒几滴水,你就以为是消业障,实在讲业障
没有消除,而且不断在增加。因为你这一念心是个迷惑颠倒的心,
你这个作法是一个错误的作法,你自己完全不知道,你堕入在迷信
之途,你怎么能得到功德利益?你怎么可能消除业障?这是诸位同
修必须要明了的。今天时间到了,我跟诸位简单介绍到此地,谢谢
大家。
佛教是什么(续篇)  (第二集)  1997/7  台湾纬
来电视台  档名:24-002-0002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还有几个问题必须要提出来说说。
  第一个,现代社会上密宗、禅宗都很盛行,密宗里面讲“即身
成佛”,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究竟成佛是怎
么回事?我们不能不清楚,尤其不能够含糊笼统。佛在经典里面告
诉我们,“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其实这个字
是可以把它翻成中文,为什么没有翻译?这在过去译经场中,有所
谓五种不翻,这个名词是属于尊重不翻。我们对这个名词很尊重它
,所以用音译。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觉悟。智慧跟觉悟我们很容易
理解,可是“佛”这一个名词里面的含义,是超越我们的理解,他
这个智慧是圆满的智慧,他的觉悟是彻底的觉悟。换句话说,对于
整个宇宙人生,乃至于过去、未来,真正所谓的无所不知、无所不
觉,要到这样一个境界,才叫做成佛。诸位如果明白“佛”这个字
的含义,你就晓得密宗即身成佛能成得了吗?就在现前这一生当中
,或者你修学短短时间,你就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了吗?
如果依旧是不明白,换句话说,你没成佛。
  禅宗里面讲的,比密宗说的即身成佛,我觉得它讲的要进步一
点。为什么?它有条件,条件是明心见性,见性才成佛。谁能够做
到明心,明是个动词,由此可知,我们现在的心不明,现在这个心
迷惑了。禅宗修学所求的就是破除迷惑,恢复自性。迷的时候在佛
法里面叫做“心”,觉悟的时候就叫做“性”。诸位要知道“心”
跟“性”是一桩事情,所以“心”要明了,就叫做本性,佛家也称
之为真如。几时你见性了,你明心了,这个时候就称你作佛,你就
不是凡夫;换句话说,凡夫跟佛的差别就在此地。我们凡夫要穿衣
、吃饭,佛菩萨还是要穿衣、吃饭;我们凡夫有我们自己的工作,
佛菩萨每一天也做他的工作,所以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差别就是境
界不相同。他有真实的智慧,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果我
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就晓得这两句话虽然在经论里面
、古大德的注疏里头有,而事实上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说到
密宗的即身成佛,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不必我
在此地多说。
  而往生不久的黄念祖老居士,我跟他见过面,他也是密宗的传
人,他本身是金刚上师。他不骗人,他很老实的告诉我,在这一个
时代学密的根机已经没有了;换句话说,学密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
,已经找不到。密宗不能成就,禅宗同样的困难,所以佛在《大集
经》里面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唯有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容易成就,而
且是稳稳当当的成就。我们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就是佛的好学生
,认真努力的去念佛,依照净土三经一论去修学,将来一定能得殊
胜的结果。在过去、在现代,念佛往生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瑞相,我
们时有所闻,这些人实在说,都做出明显的榜样给我们看。密宗即
身成佛,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黄念祖老居士也不敢说他
即身成佛。倓虚老法师说得就更好,他老人家活到九十多岁才往生
。生前他告诉人,他见过许许多多禅宗的善知识,他见过得禅定的
,没有见过开悟的,也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他没有见过,不但没有见
过,也没有听说过。由此可知,密与禅难!绝不是普通人能够成就
的。
  禅宗六祖大师说得很好,他所接引的对象叫上上根人。我们自
己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上上根的根器?什么叫上上根?烦恼轻,智
慧长;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很少,六根聪利,眼一看、耳
一听、身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而且没有错误,这样的根性才
算是上上根人。你才有缘分,才有资格,接受修学这样的法门。密
宗的条件那就更高,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密宗说即身成佛,这个
话也不是假话;换句话说,学佛不学密,决定不能成佛。可见得密
很重要。密不是秘密,佛法里面没有秘密,凡是有秘密,总不是一
桩好事,为什么?不可告人!那还是好事吗?佛法讲的这个密是深
密,理太深,不是浅智、不是小慧之人所能够领悟的,所以称它为
密,是这么一个意思。什么时候正式来开始学密?在大乘法里面讲
八地菩萨。那么要问问,你现在是几地菩萨?八地菩萨就正式学密
。为什么?他已经证到不动地。
  通常我们讲修行,修行成佛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数字
我们现代人讲天文数字。三大阿僧祇劫从什么时候算起?给诸位说
,不是从我们现在算起,也不是从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算起,都
不算的。那从那一天算起?那一天你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从
这一天算起。由此可知,你要是断见思烦恼,超越六道轮回,证得
阿罗汉果,这了不起了,这不算。你再能进一步,破尘沙无明,超
越十法界,还不算!必须更进一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这
一天开始算起。实际上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三大阿僧祇劫是对他们讲的,不是对我们说的,我们没资格。
  那也就是第一个阿僧祇劫修满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
向,这是圆教,诸位必须要知道。第二个阿僧祇劫修满七个位次,
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修满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
。由此可知,越往上去越艰难。你就想到,八地菩萨他修行已经进
入第三个阿僧祇劫的初期,也就是说三大阿僧祇劫是第三个阿僧祇
劫才正式学密,哪里是我们的分?我们没有分!不能说传你几个咒
语,天天持咒,学几个手印,这就叫学密,那是密的形式、密的样
子,不是真的。这些常识我们一定要晓得,然后才不会产生错误的
观念。
  在国外(国内这些年,我住的时间比较少,多半的时间都在国
外),尤其在美国,我们常常听到同修说,某一个法师、某一个大
德、某一个仁波切,说他是菩萨再来的,说是佛再来的。他们来问
我,问我这个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实在讲,他问错了人,我
怎么会知道?我要是知道的话,那我不就成佛了。我要没有成佛,
我怎么知道他成佛?我不是大菩萨再来的,我怎么晓得他是大菩萨
再来的?因此,这些传说迷惑了广大社会学佛的同修,特别是初学
。实在讲不但是初学,连老修都被他迷惑。可是我们虽然不知道他
是真的、是假的,但是佛在经上有交代、有说明,诸佛菩萨应化在
世间确实是很多,这是佛在经上讲过的。尤其是众生有极大苦难的
时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世间,与一切大众和光同尘。不定
是以什么身分,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
,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里面都有
佛菩萨现身。可是有一个原则,他决定不会暴露身分,如果暴露身
分,他立刻就要走,他就不会住在这个世间。我们在历史上都看到
,身分一暴露,大家知道了,他就走,那就是真的。如果说身分暴
露了,他还不走,这就很奇怪了,与经教上讲的不相应,那大概就
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是冒充佛菩萨。他为什么要冒充?无非欺
骗众生,获得名闻利养,这个是造罪业。我们懂得这些常识,就不
致于受骗。
  我们晓得晚近,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你看他老
人家一生的行谊,跟一个普通凡俗的人毫无差别。但是看他的修行
,看他教化众生,确确实实跟《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里面所讲的原
理、原则相应。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这个事情是在《永思集》
里面,有一个居士说出来的,诸位去看这个书就晓得。这是大师往
生四年前的事情,这个人在当时是个初中的学生,没有接触到佛教
,她曾经作了一个梦,梦到观世音菩萨。虽然没有接触过佛教,虽
然不相信佛法,但白衣观音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作梦梦到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跟她讲大势至菩萨在上海讲经说法,叫她去听;她说哪
一个是大势至菩萨?就告诉她是印光法师,是这么样传出来的。她
们一家人去见印光法师,把作梦这个事情,告诉印光法师。印光法
师把她大骂一顿,妖言惑众,以后决定不准说,再说妳就不要到我
这边来。吓得她不敢讲。到四年之后,印光大师往生了,她才把这
个事情公布出来。所以真正是再来人,决定不会暴露身分。暴露身
分不走的,决定有问题。印光法师,人家说的,他是一口否认,绝
不承认这个事实。哪里会自己称是什么佛菩萨再来?这个的确是有
问题,我们要小心谨慎的来应付。
  其次是社会上普遍的流行拜拜的习惯,在台湾,过去在中国的
南方,一般人选择初一、十五都去赶庙会。他的目的都是在祈福,
求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目的在此地。这些事、这些理,我们平常
在讲经里面都说得很多。有没有效果?给诸位说,没有效果。绝对
不是你去拜拜,就真正能够消灾得福,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我们
一定要懂得因果的道理。灾难有灾难的因缘,福德有福德的因缘,
你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种善因一定能够得善果;远离一切恶因,
你就不会遇到灾难,因缘果报是真理,我们要相信。世间人特别是
现代开发中的国家,人民生活富裕,富裕之后就增长贪瞋痴。头一
条就要求长生、求不老,古代秦始皇、汉武帝求长生不老,现在民
间也都个个求长生不老。能求得到吗?秦始皇也死了,汉武帝也死
了,我们要相信生必定要死,谁能逃得过这一关?于是乎社会上,
看相、算命、看风水的,生意就特别兴隆。
  命相、风水有没有?确实是有。命相是数,风水是居住的环境
;人没有定功,没有智慧,心随境转,所以居住的环境影响他的情
绪,影响他的心态,这是居住环境不能不重视,不能不选择,这叫
做风水。而风水的好坏并没有一定,甲住在这个地方对他很好,乙
住在那个地方未必恰当。由此可知,居住环境是因人而异,它不是
固定的。所以谚语里头有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个
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真正有福报,你住的这个地方本来风水不
好,它自然会变好,境随心转,这是佛所讲的,这个话是真的。境
是什么?境就是风水,是居住环境,随着心转。我们本着这个原理
、原则,来看今天我们地球的环境,我们居住的大环境,现在人心
贪瞋痴慢加速度的在增长,把我们这个原来是美好的环境破坏了,
这不就是风水随着人心转吗?大环境如此,小环境也不例外。
  过去金山活佛(金山活佛是俗称,他是民国初年镇江金山寺的
妙善法师。这个人在世,他的形像确实有一点像古代的济公长老那
个样子,也是表现得疯疯颠颠,实在讲,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
真正是如来事业。)曾经有一段讲到算命的事情,他说得很好,算
命先生连他自己的命都不知道,他怎么能知道别人的命?他搞算命
这个行业,他是要赚钱生活,他哪里能算得准?他说算命算得最准
确的是谁?释迦牟尼佛,那是最高明的,算得最准的。到最后他下
个结论,劝人不要相信命,要相信业,为什么?命是业造的。也就
是劝人不做恶业,多做善业,你的命就好了。你想,继续不断还造
恶,还搞损人利己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命好,哪有这个道理?决定
没有这个道理。
  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醒同修们,损人决定不利己,你只要
冷静的去观察。你看过去、看历史上,你看看现代这些社会,凡是
造损人利己的事情,最后都是一败涂地,这在佛法讲,这叫现世报
。而来世的果报必定在三途,这又何苦?真正利己就是利人,你能
够利益众生越多,对你自己的自利也就越大。所以聪明人、有智慧
的人,真正求自利的人,自利的方法就是全心全力的利益众生、利
益社会,这是真理,世、出世间圣贤常常这样教导我们。我们应当
好好的去思惟、去体会,然后你就会接受,就会依教奉行。
  所以妙善法师讲,我们要相信业,不要去考虑命运的问题。换
句话说,需不需要看相算命?不需要!需不需要看风水?不需要!
如果你居住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很好,这就是好风水,对你就很适
合。你居住的环境,床舖的摆法,柜子的摆法,桌子的摆法,你觉
得很欢喜、很自在,对你就是好风水。如果你请一个看风水先生,
他叫你摆那里,你就摆那里,你的命运就受别人摆布,受别人控制
,你好可怜!你好愚痴!虽然你有财富、有地位、有富贵,但你愚
痴,任凭别人愚弄,这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什么人可
怜悯者?受人摆布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佛教人是教人顶天立地,教
人自作主宰,不要听人摆布。所以这些陋习、这些迷信一定要破除
。你要明了真理,了解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多读圣贤书,对你决
定有好处。
  圣贤书多半是古时候人所写的,古时候用的文字,我们今天称
之为文言文,现在学校教育使用的是白话文,于是文字就产生了障
碍。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障碍不大,很容易突破。文言文是我们中
国老祖宗高度智慧的发明,古圣先贤他们在想,如何将他们的智慧
,将他们人生当中的经验,传给后人作参考,这是一桩大事。用什
么方法传,这个方法是大的工程,这才想到发明了文言文。为什么
想到这种方法?因为他知道言语会随着时代变,会随着地区变,如
果用一般言语,用这些方式来记载,传个几十年、几百年,后人就
看不懂了。正如同现在的西方,古典的东西是拉丁文写的,现在只
有极少数的专家还在那里摸索,绝大多数的人不得受用,这个可惜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们聪明,把语跟文分开,语言随你怎么变法
,文决定不变,这一招就对了。
  所以今天,你要能稍稍懂得文言文,你读《论语》就跟孔老夫
子对面谈话没有两样。孔老夫子去我们两千五百年,两千五百年传
递没有改变,这是文言文的好处,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找不到的,
我们祖先对我们后代的恩泽多么大!我们应当感恩戴德。感恩具体
的表现就是要学文言文,文言文学习难不难?不难。诸位如果到故
宫博物院,或者到大的图书馆,你去找,找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
,大概还有模范作文这些本子。这些东西我过去都看过,还是线装
书。小学生写的文章文言文,他们的年龄不过八、九岁而已,可见
这个东西不难!八、九岁,十来岁就写出很漂亮的文言文。
  过去我在台中求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要学经
教,文言文不能不学习。学习文言文方法就是背诵,现在人一听到
背诵就吓倒了,他不知道背诵是学习的基本,并不困难。你一个星
期背一篇古文,有什么困难?你花上一年的工夫,能够熟背五十篇
古文,你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就具备了。一年的时间,一个月念一篇
,你去选《古文观止》,在《古文观止》里面选五十篇。能够熟背
一百篇古文的,他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所以从前八、九岁的小孩,
他念的文言文大概不止一百篇,所以他能写得很好,这有什么困难
!这是我们中国固有文化里面的特色,无比的殊胜,我们千万不能
够疏忽。你把这一关突破,你可以读文言文,你可以写文言文。《
四库全书》是文化的遗产,文言文是一把钥匙,你拿到这个钥匙,
文化遗产你就接受了,你就得到受用。智慧的宝库,经验的渊源。
佛经的文字比古文要浅显得多,这是当年译经的这些大师,总是想
把佛法能够普遍的宣扬,让一切大众都很容易明了接受,所以用最
浅显的文字,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文。所以佛经我们看起来更容
易,不感觉得困难,这在文学里头,称佛经这种文字叫做“变文”

  我们说到这个地方,对于中国古典的文化要留意,文言文要特
别注重,最重要的是要教你的子弟,儿童好教。虽然现在学校里面
不念了,你在家里头帮助他,帮助他学习古文、背诵古文。你能够
带领着他,他能够背个一百篇、两百篇,将来一生受用无穷,然后
他才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护,父母对他的好处。他现在虽然不知道,
将来一生感激不尽,这是真话。所以我在国外常常劝勉我们学佛的
同修,最好用《无量寿经》教诫子弟,把《无量寿经》当古文来读
,其实《无量寿经》的文字,虽然是文言文,是最浅显的文言文,
也可以说是最白的文言文。它里面一共有四十八品,也就是四十八
章。过去李老师要求我们要熟读五十篇,那这四十八篇大概就差不
多了。所以我说让小朋友熟读这一部经,一举有四得。第一他在海
外,他不会把中国的言语忘记,他天天要念!第二,他认识中国字
,不会把中国文字忘记。第三,他学习了浅显的文言文。第四,同
时他也学到佛法。所以一举四得。我们如果真的是爱护子弟,应当
要这样去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够疏忽。
  还有一个问题,社会一般大众对于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许
多误会。念佛的人当然对于佛所讲的决定不怀疑,佛教人不妄语,
妄语是佛家的大戒,佛怎么会妄语?佛讲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真实
的。特别是我们现在科技发达,发现太虚空当中无量的星球,现在
也常常听到外星人、外太空人,这个说法是越来越多。我们这个地
球有人住,难道别的星球没有人住吗?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另外一
个星球?都很有可能。这是我们用最浅显的科学来推测,它决定不
是假的。如果再用高深一层的科技来说明,那我们就更容易理解。
科学家现在证实,空间是多维次的。我们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
我们现在是居住在三度空间里面。四度空间的人我们看起来,就像
神仙一样。科学家证实至少有十一度空间,这个说法很有趣味,很
像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由此可知,佛家讲的十法界,实在就
是时空维次不相同。越是高维次,那个境界生活环境就格外的殊胜
,我们讲他生活的空间就越大。到最高的维次,究竟圆满的,他的
活动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科学家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怎
么形成的,他并不晓得,如何突破他也不知道。但是在佛经里面讲
得很透彻,十法界怎么形成的?妄想、分别、执著形成的。如何去
突破?用禅定的功夫,把无限度的空间重重突破,然后你才见到整
个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叫一真法界。这个与科学家所发现的,与他
们所说的相应,能讲得通。
  净宗法门里面,又有所谓往生,也有人问我,古大德所讲的“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那到底有没有往生?生则决定生,去
则实不去,为什么实不去?你并没有离开这个法界。为什么说生则
决定生?你的时空转变了。假如这桩事你还是模糊不清楚,我们可
以用电视来作比喻。电视的萤幕就那么大,那个萤幕里面,这边是
台湾,那边是美国,你看到这个人提了包上飞机飞到美国,这里离
开了,那个地方美国境界现前。到美国去了没有?去了,决定去了
。有没有离开那个萤幕?没有!换句话说,频道的转换。我们现在
这个频道是娑婆世界,是这个地球,频道一转换就转换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国度,还在这个画面上,还在这个法界里面。所以从一
真法界来讲,没有来去;从往生来讲,频道的转换是真的,不是假
的。十法界就是十个不同的频道。虽然不同的频道,都在这个法界
里面,也就是都在这一块萤幕之中,没有离开这个萤幕。诸位从这
个比喻去体会,你对于这一个事实真相,多少能够理解一些。然后
才知道,我们要不要求生净土,决定要求生。唯有生到西方极乐世
界,我们才能够突破无限的时空维次,这个是科学家一直到今天没
有办法突破的。他们晓得,如果能够进入到四度空间、五度空间,
就能够回到过去,又能够进到未来,这是事实。
  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们的维次跟我们就不一样。在
他们那个境界里面,他们知道过去,他们也知道未来,他们可以化
身在过去世,也可以应身到未来世,真的得大自在。所以佛经里面
所说的种种境界,逐渐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科学家了解这些事
情、事实真相,但是不知道其所以然,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突
破,能够进入这个境界。但是佛法就高明,佛法明了其所以然,也
知道用什么方法去突破,所以我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就肯定了。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消极?不是消极。你要说它消极,说
它是逃避现实,那就完全错了,这是浅见。《无量寿经》佛特别说
明,这个经非是小乘,这不是小乘经,它是大乘经。不但是大乘,
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究竟了义的经典,所以才被十
方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宣扬。这是事实的真相,哪里是逃避现
实?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乐,如果你还有享乐这个念头、这个
妄想,西方世界你去不了。西方世界去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念佛
是一种方法,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往生。标准是什么?标准是
心清净,用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清净心得到了,这才有能力、有
资格往生净土。
  如果清净心得不到,妄想、分别、执著依然存在,你一天念十
万声佛号也没用处,正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
?就好像那个念书的人一样,学生念书很用功,拼命念书,一考试
都不及格,那有什么用处?所以要讲求成绩,要讲求实效,这个实
效,《弥陀经》上的标准是一心不乱。我们用什么方法达到一心不
乱?用执持名号的方法,这是《弥陀经》跟《无量寿经》都提倡执
持名号,用这个方法达到一心不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求学,那
个地方是学校,到那个地方去完成学业,到那个地方去作佛,真的
是成佛。成佛是什么?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学到一身的本事,无
所不知、无所不能,然后你才能够在尽虚空、遍法界,帮助一切苦
难众生,这就讲佛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帮助这些众
生破迷开悟,帮助这些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非常有意义
,就真正有价值,这一生就没有白过,这一生就过得非常充实。充
实价值达到真正的圆满,一定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话绝对不
是骗人的,是一切诸佛肺腑之言,无比的真诚恳切来劝导我们。佛
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什么也没有!不需要我们恭敬他,也不需要我
们供养他,无条件的,那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凡是说假话欺骗
人的,他总有目的、总有企图。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没有任何企图
,没有任何条件,句句是实话。
  好,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时间也差不多了。谢谢诸位。
***
心得:
对于一般大众对于佛教的迷信之处,老法师一一解说,令人
有种拨云见日、破迷开悟的感受。末学深感有必要将此一开示广为
流传,因而转发于版上。希望能对想介绍佛法给友人的菩萨大德们
有所帮助,不知从何介绍起,可以先推荐这两篇(四段影片)。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4-05 15:28:00
心得有写在最下面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