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07 15:17:03
色不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都知道心经很短,只有一百多字
第一个问题是,即然他很简短,为何要用到16个字,
说明色和空的关系,为何不说色即是空,四个字就好.
我认为是因为色和空的关系并不好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经文一再反复的说明色和空的关系.
然后,不异,和是,这两个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用字,
是什么意思.
"不异"是一体的意思,色和空并非有两个个体,其实是一个体,两个性质.
"是"是等于的意思,也就是性质上,色等于是空,色=空.
"不异"是初步的说色空一体,"即是"是再次说明,连性质上都是色=空.
也就是说,并不是色是色,空是空,而是色是空,空是色.
然后再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各要讲两次呢?
我想他是希望,我们能从各个面向,观察色和空的关系,
不要只从色的角度看空,还要从空的角度看色.
只有如此反复,深入的观察,才能了解色=空
然后经文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代入得到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然后经文说明,空是什么意思,
经文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空中无18界等等等
但我想这经文,诵上百次,千次,万次,对空还是一知半解.
空其实是,诸法相的性质,
诸法有那些性质呢,最著名就是,无常,无我,涅槃寂静.
这三著前两个说明,缘生缘灭必然是无常无我,末者是说,缘起法则的寂灭性.
也就是说流转的因缘中诸法必然是无常无我相,
当解脱涅槃后,因缘归于平静不再生起,一切皆灭后,就显示涅槃寂静相.
空=无常+无我+涅槃,这三个意思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7 15:21:00
心经 为何说色空不二 就是在讲心的本质 自性本空 又含括诸法 于诸法中不起空相 所以要证悟心经就不能落于执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18-12-07 15:24:00
既然说的是心的本质,何不向心去求证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7 15:25:00
空 不起空见 当下即是 所以要先明白空性即是当下觉性如实观照 心的本质即会自然展现那你也要先掌握观照要诀 否则只会在念头打转找不到心就像灰尘在水里搅动 你只会看到灰尘 看不到水性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12-07 15:32:00
lk: 请问您以何方法求证? 如何知走偏或得证?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酿)   2018-12-07 15:32:00
读历史读秦始皇,也找不到个真秦皇去求证。但心随时可问。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12-07 15:34:00
lk: 应当如何正确无误的问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7 15:35:00
所以如果水性没透出来 就很有可能把灰尘当做你的心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专发废文。)   2018-12-07 16:11:00
空跟空性不太一样 原PO所指的诸法本质 是空 不是空性诸法缘起性空 因缘生 因缘灭 空性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你能知能觉的心性 也就是佛性但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这边的空是指空性 也就是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当你没有妄想执著 一切皆是真如缘起一切外在色法也起源自心法如果你有执著 不管你着色 还是著空 都是有执著如果没有执著 便静则一念不生 动则万善缘彰没有要争辩 只是想告诉这篇推文的某板友 不要一直向心外求法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7 16:39:00
诸法的本质其实也是空性 诸法会生灭但空性不动举个例子,海浪会有起伏生灭,但海水不动。 这个不动不是空,如果是空的话就没有诸法了,也就没有“妙有”应该说“不是无”,所以“空”跟“空性”其实一样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专发废文。)   2018-12-07 17:27:00
有的空是无记空、豁达空 这些都不符合空性不生不灭之理 所以空跟空性不尽相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8-12-07 17:29:00
“无记空、豁达空”这些可能是特别针对某一个状态所独立出来的面相,可以说不同于空性,但其本质还是空性比方说“无”不等于“空性”,但“无”的本质也是空性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08 10:35:00
心经其实是讲给圣人以上的人听的,经文很多地方是在破"法执"不是在破"我执"而已,所以凡夫程度不太适合看般若心经因为凡夫必需要有"法",才能到彼岸,还没成圣人,不能把法丢掉了.但理上可以明白的,可以看.只是事上还是必需从,戒定慧做起空必需要有基础,才是空,不能幻取一空,那是著空.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2-08 10:54:00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世音菩萨,入甚深禅定时(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所以《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入甚深禅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种种经验及心得。我很少去谈“空”这种东西,但世人多爱提这个,不然就是谈“开悟”或“明心见性”之类的,真问他们是什么东西?又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然就是说“不可说”之类的来推托掉。 真要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心经》内容,最实际的方式就是跟观世音菩萨入相同的禅定,应该也就能了解祂的真意究竟是什么了,否则跟鹦鹉学语没两样。 
作者: MartinJu (荒谬人生)   2018-12-08 12:18:00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49.htm。阿含部的空观必须以禅定基础。大乘的空观又更深一层换句话说。小乘起码要有近行定以上的程度才能解脱。睡觉中说不可能解脱的。大乘要练到睡觉也能觉知一切就起码具备无色定才能不被色身所缚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08 13:00:00
为什么经中记录很多 即于座上得法眼净? 不必啥定 的关卡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12-08 22:50:00
入相同的禅定 这次i大实在正确无比~~~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09 17:32:00
三学叫三增上学,意思是要有戒增上,才能修得定,修得定增上才能证得慧.所以戒定慧是三个阶段的开发出来的能力.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09 18:12:00
戒 其实就是忍 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这边有多少人知道了?戒 其实就是忍 忍是忍什么? 就是忍世间一切是幻相 ~ ...如阿含部说的“是名空世间”、或楞严说的“知见无见”戒 其实就是忍 忍就是已经可以不再管世间 至于发慧是啥?其实就是另一门很深的学问 但因为很多人还没达到能忍所以慧学能够传下来的 有点偏少~“若有不息已 三昧便远离”沾到世间94这样 所以..要能忍但是 光只是忍? 很多人 只是无知的忍 或未尽知的忍~或只是装模作样的忍(我只知道祖师这样说 为什么则不尽知有的人就只是背诵1辈子这样 不尽解 但也很好 来世继续修来吧 让我引某篇感叹一下 :“须菩提 汝等当知此诸比丘 已于过去迦叶佛所....”“从文殊师利童子 得闻如是甚深之法 今复得闻随顺不逆”让我感叹一下 : 干林nia ~ 有人就是背超久的好吗!?不知几万劫咧? 他妈的真久!真是感谢他们... 不过 诸君要这样吗? no no no 赶快加油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09 18:55:00
忍有生忍,法忍,无生忍.不知P大你讲是那一种.忍这个字,有确认,智慧的意思,佛教的忍不是强忍,硬忍那种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09 19:01:00
另一个问题 : 文殊师利童子 可见 也活的并不止一劫喔 !诸有修四神足者 可止不死1劫有余~ 另 无想天都能500劫了版上学佛派跟我最大差异应该是 欠缺西洋d课外工具书启发早年就欠缺的话? 20年下来 思路差距会非常远喔~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10 18:53:00
我真的看不懂,P大可以讲浅一点吗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10 22:17:00
严守戒律的人虽好 但学习态度会过于保守 欠缺发散式联想这样进步会很慢 真的....比外道还慢!台湾的各山头佛门人士 没办法像达赖或宗萨钦哲 轻轻松松的跟外国人对话 这就是差距这样发现了吗? 儒家传统教育太保守了毕竟 我从小碰到的人 有的是 : 老父还没开动 你敢上桌?直接拳头教育你下去了! 这种长幼尊卑知见4会害人的就像 一堆..上过打架学校的 从小被罢凌过的 一堆5,6年级根本不敢把自己照片 公然放上FB或Line(被打过的人 都会变保守 这叫寒蝉效应)甚至在学习上 变的畏缩 守旧 不敢大跨步前进 勇敢思考~这不知道要耽误人生多久了 (环境让思考受限制住)好啦 其实你通篇太多杂思 还没串起来 (纲举目张 听过吧)我也不知从那个点 帮你串起来 (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那就照你自己的吧)
楼主: soulism (soulism)   2018-12-12 12:57:00
就算明白"照见五蕴皆空",但要把财产都捐出去,被打被骂不生气,被称赞,夸奖也不会高兴.我不可能做的到,会执著好几天,"知道",是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是从知道变成"行为".慧是这样子,渐渐养成.像阿含那种听法就证果,我没那种程度更何况是一切法,本来寂灭,自性涅槃.只能看看就好,光流口水,不会有什么帮助.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12 13:08:00
见五蕴皆空 不等于 把财产都捐出去 这是俗家知见 别误跟(有空背一下常山之蛇那段 以后会有助于联想帮助)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13 18:06:00
道友 别怪我多嘴 但是这样自己看自己整理总不是章法我的经验是接触判教清楚的系统对各家说法安立的位置才会比较舒坦 像是藏传的广论 四部宗义说 或是汉传的天台(最近推荐净界法师) 佛法的整理前人已经整理过了要靠自己的力量广读经典自己整理 总是耗时耗力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13 21:17:00
https://www.ptt.cc/bbs/soul/M.1518417170.A.86F.html(↑在回溯某些文 抓回一篇) (其实有点散心的随便写)我怎么说 都说不到法 真的很惨那种感觉 就是没办法 用世间语说所以他们得证了 想告诉你? 也不知怎么讲有的人怀疑 证罗汉的人之间 是彼此知道? 还是不知道?我猜是这样 : 除非有接上天线 (=有修过神通) 不然不知道但不要以为 证罗汉 一定神通! 因为 如此见 则=绑修神通!如此见 则等于 卡住在 入道的证明 一定是必须神通这样则贻误众生也就如一再说过的 不要以为佛叫目连不睡觉 你就通通不睡觉你可以自愿吃素 我赞同我也乐见 但若推及众生?则专制矣!(就如戒一样 主要还是对自己负责用的 而不是责求别人)戒是真的如船筏 可保障来世不堕恶道可有的人 就会过度碰风戒 以戒为上了(就像传衣钵 认衣服为师?)众生很容易黏着法外事物以为道 (如以不倒单为道)(或 如以开启天线为道)把 非必修的东西当作必修? 加入门槛? 你就可能学不完旁生知见最近有人说 要修到梦中怎样的? 你若没见原文的话 应搁置勿将不确定的事情 系于心
作者: susuplay (river)   2018-12-17 19:18:00
谁又能真解...入不了那个境界也没用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8-12-17 19:44:00
有些境 是佛才能入 误统一式的连带将罗汉也列入罗汉能到解脱 已足矣只是凡俗人自期待 解脱=万能 则又是妄心 而不自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