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nword (天野银次)》之铭言:
: 标题: Re: [闲聊] 台湾的佛教
: 时间: Thu Sep 13 06:00:14 2018
: 西方净土连六祖惠能都认为没有
你知道六祖坛经挖掘到的古版本是没那句话
: 举办法会其实只是出家人在赚钱的手段
: 法会真的没有帮助 而且跟道教很像
有些是 但有些不是 我建议你还是要分清楚 有先只是帮其他众生减轻痛苦
: 台湾的佛道教融合在一起 佛陀时代根本没有法会 都是在禅修
法会有布施意涵 佛陀时代布施可不少
: 藏传还有财神法会 用来求财的 佛教是熄灭贪嗔痴的
: 加持 灌顶 火供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
藏传的传统 不过人家有高明的地方
: 如果我家人往生 我会用基督教的仪式 最省钱又最快
善哉
: 南传禅修被贬为小乘 自了汉
: 北传的法会被称为大乘
: 佛陀自己吃三净肉
初期吃 后期不吃 肉戒不是只有三净肉 后来戒律还有十种肉不准吃
其中一种是有蹄者 那你还吃不吃? 不是要守吗? 要不要守彻底一点
: 可是现在吃肉被攻击为杀生
有吃就有杀 一个人吃杀一物 十个人吃杀十物 万人吃杀万物
: 然后吸收一大堆神祇 白度母 绿度母 一堆佛菩萨
: 仁波切又以转世佛菩萨自居
其实 光在佛陀时期 有很多外道神祇听了佛的教法自动变为护法 佛经可以翻一下
: 还可以施食饿鬼道 饿鬼道是业力饥饿 连神通都不敌业力 更何况只是念咒就有办法吗?
有啊 有人可以看到这现象
你的困顿就是一种业力 我想请问你 你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你的业力吗?
你的努力就是一种法的行为,咒力当然也是一种法的行为
你可以参考金山活佛传记 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大乘的风光 一切都是如顺的
而不是活的充满抱怨
: 南传佛教纪载 人间只有2颗佛牙 一颗在北京灵光寺 一颗在斯里兰卡
: 不知道佛光山那颗是从哪冒出来的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佛光山就靠行销佛牙赚大钱
我都不太关心佛光山的事 你为什么要这魔关心
: 人人都以成佛为目标 很少人想要成阿罗汉 阿罗汉被贬低为小乘 像舍利弗 目腱连
: 维摩诘不知道从哪冒出来
你看的东西都是南传已经筛过了 到底有啥好讨论的 南传也只是二十部派其中一支
他们把想要的留下来 不想要不留 光是饮光部就有咒藏 为什么南传赤铜鍱部没有
没为什么 就是筛过了 还有舍利佛尊者 目建连尊者 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二
不要连基本题都不知道
我会相信大乘法是因为我在声闻佛法无法解释现象 义理 找到了答案 根本就不是
要证阿罗汉 菩萨 佛 还是要进入涅槃境界 还有大乘佛法最究竟意 根本无佛可成
如果你真的够了解大乘的话
: 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完全被背叛了。
背叛?
修四唸处 四圣谛 要灭苦 然还要整天再观察别人如何如何?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我po一下 鸠摩罗大师经过
鸠摩罗什(公元三四四 ~四一三.年),龟兹国人(今新疆库车),自幼聪敏,七岁跟随
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西域、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佛法的真谛。他年少精进,
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他在东晋时,来到我国,从事佛经翻译,其译本简洁
晓畅,流传至今,对于佛法的宏扬,贡献很大。鸠摩罗什被尊为我国佛典“四大翻译家”
之首。
一、智慧之子
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天竺人,家世显赫,世代为相,其父鸠摩达多,倜傥不群,声名
显赫。鸠摩炎天赋聪慧且有高节,本应嗣继相位,却推辞不就,毅然出家。随后东度葱岭
来到龟兹国,龟兹王非常敬慕他的高德,便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延请鸠摩炎为国师。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聪慧明悟,所读经书,过目不忘,听而能诵。她的身
体有红痣,依据命相之术,正是必生贵子的特征。龟兹王妹年仅二十,各国显贵竞相提亲
,她却不肯答应。等到一见鸠摩炎,十分倾心,决意嫁给他。
当鸠摩罗什的母亲怀孕时,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她听闻雀梨大寺名僧大德很
多,还有得道高僧。于是,她与贵族女士、有德行的尼姑,一起设斋供养高僧,听闻佛法
。他的母亲忽然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的惊讶。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
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鸠摩
罗什出生后,其母便忘记了天竺语。
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想要出家,但丈夫不允许,后来又生下一个男孩,名叫弗沙提婆。
有一次,她因为出城游玩,看见荒冢间枯骨散落,深感人生是苦海。她立誓要出家修行,
丈夫鸠摩炎坚持不答应,于是她绝食抗议六天,她的丈夫才忍痛答应。当时,鸠摩罗什年
仅七岁,也跟随母亲一同出家。
二、寻道求法
鸠摩罗什九岁时,他随着母亲来到罽宾国,向当时著名的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王的堂弟
),学习小乘佛法。盘头达多称赞鸠摩罗什神慧俊才,罽宾国王听到了赞誉,延请鸠摩罗
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外道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
更加敬重鸠摩罗什,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当鸠摩罗什十二岁时,母亲又携带他返回龟兹国。鸠摩罗什声名远播,有许多国家争相延
聘他,但鸠摩罗什都毫不动心。当时,罗什的母亲带领着他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罗汉见
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的告诉他的母亲:“你应当守护这位小沙弥,假如他能到三十五岁
而不破戒,将会大兴佛法,度化无数众生。但是受戒不全,则不能做到,只可为才智聪慧
的法师而已。”
不久,鸠摩罗什跟随着母亲,途经沙勒国(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在沙勒国停留了一
年,学习佛教论藏,外道经书,无所不受,而且领会了其中的奥妙。沙勒国有位沙门名叫
喜见,对国王说:“这位沙弥不可轻视,大王应当请他来宣讲佛法。一则,国内沙门会自
叹不如,感到自行惭愧,必会精进修行;二则,龟兹王必会认为鸠摩罗什出自我国,而他
尊重鸠摩罗什,也必然会尊重我们,他就会遣使交好。”于是疏勒国王同意,设无遮大会
,请鸠摩罗什升座,讲《转法轮经》,龟兹国王果然遣臣通好。鸠摩罗什在宣讲佛法的同
时,还博览各种书籍,并精通了阴阳星算,预测吉凶,每每应验。
当时,沙勒国有莎车王子和参军王子兄弟二人,放弃王位而出家修行,兄长名须利耶跋陀
,弟弟名须耶利苏摩。苏摩才艺绝伦,专门传播大乘佛教,他的兄长及其他学者皆拜他为
师,鸠摩罗什也跟从他学习大乘佛法,耶利苏摩给罗什讲授大乘经典《阿耨达经》,经过
反复辩难,罗什终于放弃小乘立场,改宗大乘,在佛学上造诣更深厚了。
随后,鸠摩罗什跟随着母亲来到龟兹北面的温宿国(今新疆阿克苏)。当时温宿国有一位
道士,精通辩才,在西域享有盛名,手击王鼓,并发誓说:“若有人辩论胜我,我将斩首
自谢。”鸠摩罗什与他辩论,挫败了外道。于是声名鹊起,誉满西域,名被东土。龟兹王
亲自前往温宿国,迎请鸠摩罗什母子回国教化。龟兹国原属小乘的教法,鸠摩罗什广开大
乘佛法,听闻者莫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正值二十岁,于是在王宫
受戒,跟从卑摩罗叉学习《十诵律》。
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决心前往天竺国,参拜佛迹。她辞别龟兹王白纯时,说道:“你的
国运不久就会衰微了。”她只身前往天竺。她临别时,对鸠摩罗什说:“大乘佛法要传扬
到东土(中国),全得仰赖你的力量。但是这件宏伟的事,对你而言,却没有丝毫的利益
,你该怎么办呢?”鸠摩罗什回答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
能够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愚迷的众生醒悟,虽然我会受到火炉汤镬的苦楚,我也没有丝
毫的怨恨。”
鸠摩罗什在龟兹国,诵读许多大乘的经书,领悟了大乘教法的真谛。龟兹王为鸠摩罗什建
造金制狮子座,上面铺着锦绣坐褥,恭请鸠摩罗什升座说法。但鸠摩罗什说:“我在罽宾
国的师父尚未体悟大乘的妙义,我想要亲自前往为他解说,所以我不能久留此地。”
不久,鸠摩罗什的师父盘头达多,不远千里来到龟兹国。龟兹王问盘头达多:“您为何从
遥远的地方来到本国?”盘头达多说:“一来听说我的弟子鸠摩罗什有非凡的体悟,二来
听说大王极力弘扬佛法,所以冒着跋涉山川的艰辛,专程赶来贵国。”鸠摩罗什听到师父
光临的消息,非常的喜悦。鸠摩罗什苦口婆心,娓娓道来大乘妙义,师徒之间往来辩论一
个多月,终于说服了盘头达多。盘头达多赞叹著说:“师父未能通达,徒弟反而启发师父
的心志,这话在今天得到证实。”盘头达多便向鸠摩罗什顶礼,说:“和尚是我大乘的师
父,我是和尚小乘的师父。”大乘小乘互为师徒,传为佳话!
鸠摩罗什的神思俊才,传遍整个西域,人人非常钦服,每年举行大会,讲经说法,西域诸
王都云集来闻法,并长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踏着登上法座。
你也没有接触过大乘的核心 看了些表相就想要评论 是人就有弊端 这是人性的问题
不是佛法的问题 难道泰国百姓布施僧人是想修四念处?四圣谛? 还是想增福德而已?
如果只是想求福而已 我问一下 那跟西藏求黄财神有什么不一样? 那为什么南传僧人
还要出去让人家布施 让人家求福德 增加人家的贪、嗔、痴,那为什么大迦叶尊者
专门向穷人坏缘 舍利弗尊者专门向有钱人化缘 他们做法都是要增加化缘之人的
福德 而佛经故事中因布施而得财富比比皆是 这跟你所鄙视得事又有哪里不同?
难不成布施南传僧侣得到财富的果报就没有贪、嗔、痴 这有可能吗?
再者
那些从声闻乘转到大乘僧侣 他们的能力都是一国之材 能记能诵日万言
不管鸠摩罗什大师还是天亲大师 他们的能力都不是我们这种资质可堪比
你以为他们是被洗脑?
而慧思禅师看到智者大师就说:善哉!佛子,过去我跟你都在印度灵鹫山上,同听
释迦牟尼佛讲说《法华经》。因那个时候结了师兄弟的缘分,所以现在你来跟我学了
慧思禅师能力你去看高僧传 慧思禅师的师父慧文禅师更是利害 你也可以查查
我再问你
如果大乘是假 中国历史所有修大乘受戒比丘 大德居士 皆要入无间地狱永无出期
没有一个可以例外 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再者鸠摩罗什大师的妈妈耆婆尊者是证初果 他对大乘儿子可是满满的期许 而她对她
的国家兵败亡国现象自己也是坐化就走了 完全不在乎 那才是真正四念处 四圣谛实践者
那才是道力所在 根本不管那些是是非非 你如果懂四念处就不会有这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