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16个修行障碍的深度解析和破除

楼主: abreeze (abreeze)   2018-08-27 23:53:46
转贴自: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7984554/
修行过程随时自我检视
与版友们分享~
-
破障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真法界,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是由于人们心理有障
碍,才使六根、六触、六识产生了十八界,这些界就是自己心理所设的障碍。要想证到一
真法界,必须先破除自己心理的一切障碍。
障碍越多离道越远,破除一重障碍,你就向道靠近了一步,因此,修行的本身就是破障的
过程。而这些障碍都是自己多生多劫以来,执著于自我的心理需求,在逐渐背离宇宙本性
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长此以往,习惯成了自然,使自己已经完
全察觉不到这些属于背道的东西,故非常难破。
一、障碍在内不在外
许多修行者,当自己修行中遇到各种障碍时,总爱眼睛盯着社会、家庭和别人。认为是社
会、家庭和别人给自己设制的障碍,在阻碍自己修行。
有些慧根较好的人可能有些小神通,常以神通显示自己。或常以神通来判断事物的对错、
是非。正因为用神通来指导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似乎对自己有利,并有一定的准确性,还
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这是在以神通来搞分别,不知道神通是末而非本,等于自己的心时
刻在随着末稍转。执著顺境,本身又是在培养自己的贪心,时刻都在背离本性,并在造三
恶道之因,不仅加大了分别心,而且障碍自己的修行。相反,有些慧根较差的人总有一些
自卑感,认为自己慧根差就永远赶不上别人。这种思想等于经常在给自己输入“自己慧根
差”的程序。在分别“自己慧根差”的前提下又羡慕别人的慧根好,细查深究又属于嫉妒
心,嫉妒又属于瞋恚心,同样是在造三恶道之因,其结果只能更加障碍自己的修行。如未
明心细查,一般修行人很难透过表象查出这些背离本性的实质和细节。
其实,一切障碍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心。“万法唯心造”,那么,障碍肯定也是你自己心理
所造,无论你是否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你可能会不相信,我可以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已
经反复验证过的,你不必怀疑。即使你一出门偶然扭伤了脚,也完全是你自己心里事先输
入了矛盾的程序所造成的。偶然和必然是一对阴阳,偶然和必然也是一不是二,因此,一
切偶然之中定存在着必然。
如果你遇到障碍总是强调客观,查找别人的原因,这就是本末倒置,这就是偏知偏见。这
样找下去,你永远不可能破除障碍,这正是你修行无法精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甚至有些修行者,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碍,遇到一些小灾、小病时,常把责任推到师父和神
佛身上。经常会说:“这是师父、佛在惩罚我”。其实,你又想错了。师父和佛从来不会
惩罚任何人,他们是以大慈大悲之心和平等心在普度众生,哪有心思和精力去管你这些小
事,他们是大超脱、大自在的圣人,绝不可能活得那么累,这只是你自己以凡夫之心度圣
人之腹罢了。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是没有障碍的。所谓顺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对
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别为顺境、好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别为逆境、坏事。而在开悟者眼
里,已无我无他,何有顺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帮我修行的助缘,来者不拒
,顺其自然。那些总想顺境的人,认为顺比逆好,其实还是分别心。从本性来讲,顺境和
逆境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助你修
行,如果在顺境中把握不好,同样形成障碍,会使你栽大跟头。许多当领导的不正是在顺
境中栽了大跟头吗?
凡夫和圣人都生存在同一空间,同一环境里,所遇之境是同样的。为什么凡夫有障?而圣
人无障呢?为什么凡夫有烦恼而佛菩萨无烦恼呢?关键在于自心,魔由心生,障从心起,
一切源于自心。如果能够认识到障碍在内不在外,出现一切障碍都从自心找原因,这就是
正知正见,如果出现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埋怨别人,总是找外面或别人的原因,就属于偏
知偏见。许多修行人,心虽很诚,但正是由于知见上的偏差,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其结
果很可能修入地狱,实为可怜!可惜!可叹!
因此,要想破障,首先要明白障碍都是自己心里设置的,不要向外找原因。然后从自己心
里把它放下,一切障碍将会不破自除。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障碍,只是你没有悟道而
已。
二、目前修行者中存在的一些障碍
1、最大的障碍——分别心
人们由于不明白宇宙本性和真相,一切以自己的五官感知判断事物,由于五官受三维的局
限,把一切能感触到的东西都判断为“实有”,由此而分别出有、无,继而分别出好坏、
取舍等等。
人们站在自我利益的角度上,进行着更加细致和执著的分别。一切习惯于以自我利益为判
断事物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取舍的标准。今天对我有利则判定为好事、好人,明天
对我不利则判定为坏事、坏人。多生多劫以来,人们就是这样来判定事物的。人们就是这
样,被你自己错误的认识反反复复地输入的程序控制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分别
心。
但是,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分别的,万事万物中都包涵着宇宙本性。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宇
宙本性变现出来的一种相和作用。既然万事万物之中都包涵着宇宙的本性,我们可以对任
何一种事物进行剖析,验证一下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否无分无别。
例如:辣椒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但爱吃辣椒的人就说它好,不爱吃的人就说它不好。它
本身并没有好坏,而这个“好”与“不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
出来并强加给它的。
又如:一套普通住房,让一般工薪阶层的人住,就认为正合适;如果让一个乞丐来住,他
会认为这套房子如天堂一般;但是,如果让一个亿万富翁来住,他就会认为这房子如贫民
窟一般。房子的本性也没有好与不好,而好与不好完全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
求分别出来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此方法类推一切事物。
由此可见,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别的,而人们的分别心是完全背离宇
宙本性的,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分别心,才导致出一切烦恼障。
分别——善恶(好坏、是非、对错)——取舍——执著——欲望——得失——烦恼
再往下分析,除了人们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烦恼以外,社会的动乱,杀、妄、淫、盗以
及战争等一切不安定因素,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而由于分别,才使得我们这颗心产生了
种种不安定。而成千上万的修行人多生多劫未出六道,也正是由于这颗不安定的分别心

2、某些修行人为什么会产生更大的分别心
许多修行者,在未接触佛法之前,对善恶的标准以及佛法中的一些戒律懂得较少,脑子像
一张白纸,分别也较少。但修上几年之后,懂了一些佛法,知道了一些善恶标准,或懂得
了一些戒规。但由于尚未开悟,分别心没有减,却把分别心用在了学佛上。一切按照自己
所理解的程度,加上分别心,则产生了更大更多的分别。自己在执著修善的同时,眼睛看
到社会、家庭、别人都在作恶。看社会处处是邪恶腐败;看别人都是自私、作恶;埋怨家
里人不修行,强求家里人都不吃肉;这个人自私,那个人可恶;甚至还分别出“上贡不能
贡梨”,有“让佛离开之意”;念佛不能在卫生间里念,有污佛之意;还有人分别的非常
细致,到同修家里专挑毛病:“我闻到你家里有葱味?;在修行者内部,眼睛时刻盯着别
人,这个是破戒,那个是造业,这个是外道,那个不如法,这个要受恶报,那个要下地狱
;甚至还公开攻击诽谤佛法和善知识,有些修净土的攻击修密的,有些修佛的攻击修炼气
功的,这个是邪道,那个是外道,甚至还有人攻击净空法师传的是邪法,等等如此都是大
分别心在作怪。
若以平等心来看,众生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或未来佛。每个不同的人和物只是表相不同,
作用不同而已。如同钳子、锤子、锣丝刀,只是作用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但分别心较大
的修行者,表相上是厌恶从善,实际上眼里看到众生和社会处处都是恶,其实说明自己心
里念念都是恶。在分别善恶,执著修善的同时,另一面却在造恶。因为善恶是阴阳互根的
,是一不是二。只要执著善,另一面肯定是造恶。这种人等于天天在往自己心里收垃圾,
特别执善的人,等于连细小的垃圾都不放过,反而使自己烦恼重重。在执著善的心理支配
下,总想朔造完美的别人和社会,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其结果是好心办坏事,自己还觉的
很委屈,还认为是别人不领情。这种执善的行为实属攀缘,而不知是自己的分别心所造。
在你执著造“善”的同时,另一面肯定是在造恶。因此,带着分别心执著修善的人,反而
给自己造成了更大障碍和更多的烦恼。不仅越修越不清净,而且执著善的同时,实属偏在
了善恶两边,其埸能因偏而不平衡,很多附体现像都出在执著善的人身上(乘虚而入),
因为这种人是在背道而驰,执善的同时是在造恶业,当然要受到因果的惩罚。
真正悟道者,应知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是一不是二。那些攻击气功修炼或道
家修炼是外道的人,一是根本不了解现代气功的内涵,纵观现今社会上的气功门派,绝大
多数都是性命双修,最终目标同样是成佛得道,绝非历史上专炼气功的门派同比;二是自
己对佛法尚未真正悟道,会读几本经典就自以为悟道,执著本位而排斥他门,以我执偏见
来偏解“不二法门”,是自己尚在二法的分别之中。只要你还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门
,就是分别心,就尚未真正地契入佛法,不知万法归一,平等不二。修行是要放下分别和
我执我见,如果未立平等心,仍用执著心去研究佛法及法门,其结果只能是产生更大的分
别心。自以为已契入正法,未入外道,实已离道更远。把本来是互为存在的内、外,看成
是截然分开对立的法门,而且硬要排斥和消灭另一方,这本身就是背道的偏知偏见,要想
排斥和消灭另一方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双方如同手心手背,本来就是一不是二。
在各门各派的修行者中都有许多法执者,在本门经典的长期熏陶中,并未理解经典的真实
内涵,反而养成了执著经典的“文字相”。例如:佛家称“佛”、“修行”,基督教称“
神”、“主”、“操练”,法执较重者,听到不同的名词就会起反感。又如:在佛教中,
对佛就有上百种称呼,其中“大医王”也是对佛的称呼。在末法时期,为了适应现代众生
的需要,大多数佛都以“气功师”的方便法门出现来度众生,并以祛病健身为方便法门引
其入门,然后再把众生引入佛法。观世音菩萨在无数次度生中,曾称谓过“妙善”、“妈
祖”、“大罗刹王”、“圣母玛利亚”等。佛门常念的《大悲咒》,里面的每一句都是观
音菩萨曾经来世间度众生时用过的名子。而且曾转生过鬼道。这些变化是佛在恒顺众生,
随着时空及众生的需要而变化,所传的法门也是应时、应地、应众生的方便法门,这才体
现了佛的大智大慧。而执著“名字相”、“文字相”的人,就是转不过来这个弯,换一个
名称就不认识佛与佛法了,而且又在有意无意中攻击毁谤了佛法,造下了地狱的果报。实
在是对佛的本性一无所知,对佛法并未契入实质,而是执著在表像上。
在末法时期,要想普度众生,佛就不可能仅以某一个宗教门派的面目出现,如果仅以佛教
的面目出现,只能度与佛有缘之人,就不可能普度众生。现在是大开普度、万法归一万教
归宗的时代,使命要求佛必须以能统领所有门派的面目出现。那么,为了适应这一使命的
要求,在当今时代只有“气功”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可以使众生都能接受,因此,“气功
”就成了引导众生进入修行之门的方便法门。而今的“气功”却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气功
”,古代的“气功”大多是以修神通为主,而今的“气功”是性命双修,绝非同比。
有些人看到气功在度人时显示神通为人治病,就认为是外道。其实这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
法门。如今未法时期的众生是无利不上,因此,给他们治病和显示神通都是行方便法门而
已。当年释迦牟尼佛曾有“空拳度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边,将要掉下,释佛明知叫
他回头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说给他糖吃,于是小孩回头。释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
法门。如果我们只执著在表相上,而且认为佛是不变的,当然认不出佛的无量变化和方便
法门。有不少佛门中人,由于自己未识佛性,还以“气功和道家是外道、邪道”来障碍别
人,造下了谤佛、谤法的大错。
佛的空无本性中可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而不变的是本性,因此,不变的本性与变化的表
象和作用也是一不是二。在接触许多修行者中,这样的问题和障碍非常普遍,因此,特别
需要引起修行者的注意。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去修别人,因此,对其他法门千万不要
妄加评论,应以平等之心视之,以免造下地狱口业。
3、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
有些修行者初修时尚可虚心求教,但学了一些经论戒律之后,自认为懂了不少佛法,甚至
背的很熟,心位反而越来越高。自以为是,对他人总是生疑生嫉,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向别
人请教。此时,只能说是对经论的字面上稍有理解,离真正开悟尚有十万八千里。但由于
傲慢心产生的所知障,把自己障碍在经论的字面上,而不能深入参悟其中内涵。真正的开
悟不是从经论的字面上得到的,是从清静心里自然流露的。有傲慢心的人却认为已有所得
,对不如自己者轻慢瞧不起别人。对比自己强的却心生嫉妒,甚至千方百计找一些理由去
攻击诽谤别人。说:“不是大德高僧讲的法我不听”。首先分别出来一个“大”和“高”
。甚至看到书中有“量级”二字,就大肆攻击说:“佛经里没有说过这两个字,必是外道
”。因此就以此二字来否定全书的内容。那么请问:“佛经里没有说过电视机三个字,你
家里为什么还要买电视机呢?这种人学佛不是越学障碍越少,而是学入了死胡同中,这正
是大分别心造成的。
有的人甚至还说“净空法师讲的太浅了,重复的太多了”。自己不度众生,反而站在一旁
讥讽他人。别人在苦海里救度众生,自己却站在岸上指手划脚地挑毛病。真正做事的人,
其精力大都用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上,而正是那些不做事的人才会无事生非,专挑别人毛病
,说穿了实际是在嫉妒别人,是分别心引发的瞋恚心。
这种傲慢心不仅障碍著自己不能进步,在攻击、嫉妒别人的时候,反而又造下了身、口、
意三业。而且你攻击的对象场能越大,自己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其结果也越惨。过
去曾有一女尼,讥讽一老尼:“念经像狗叫”,她不知这位老尼已证得罗汉果位,结果使
自己转了五百世的狗,受到上万年为狗的果报。
其实,一粒石、一滴水、一片落叶都能为众生说法。只是看你会不会悟。“要想佛法兴,
必须僧赞僧”。修行者如果都是相互轻视、讥讽,实属破和合僧,是自灭佛法,不仅障碍
著自己难以成道,还造下了毁灭佛法的大罪,是无间地狱的果报。有傲慢心的人,今生即
使积累很大的功德福报,充其量也只能修至修罗道。如果造业较大,入地狱倒可能有份

有些修行人尚不明白,由于自己的嫉妒而挑拨或障碍了别人与善知识的缘分,使别人失去
了请明师点化的机缘,就是障人修行,断人慧命。断人慧命比害人性命还要严重的多,害
人性命只是害了人家一生的性命,但是断人慧命等于杀人无数次。因此,“障人修行,地
狱果报”,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修行之缘很可能多生多劫才能得遇一次,障人修行既是障
误了别人多劫难遇的修行和成佛的良机,耽误和浪费别人多劫的生命就等于杀生,而且等
于杀害了别人无数次生命,因此必下地狱。而且必须等待被其所害的人们都出地狱之后,
他才能从地狱里出来。被他所障的人越多,他在地狱里停留的时间也越长。如同人道里杀
人越多被判的刑期也越长。如不明白此理,等到自己下地狱时还不明白是怎么下的,多么
可悲!可叹!可怜!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修行的人,会有一种紧迫感,知道今生时刻改自己的过错都
恐怕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挑别人的毛病?在悟道者心里,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别,一切都
是正常的,因而不见世间过。
傲慢心源于分别心,首先分别出有我有他,然后又执著于我的虚名、利益和偏见,总想处
处表现自己,而且别人还不能比自己强。如此心态在多生多劫中养成了傲慢的习气,仍然
是分别心的扩大。
要想破除傲慢心,首先要破掉“我执”,要想放下“我执”,首先要看破宇宙和万事万物
的本性和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事物都只能用它的作用,但实不可得,包
括自我肉体,何况虚名、利益和自我的见解?
修行人应该明白,众生平等无别。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是众生,如同我身上的每一个细
胞,与我平等无别,皆我兄弟姊妹,皆可为我说法。攻击众生就等于伤害自己。如明此理
,才能树立平等无分别之心。如能树立平等心,傲慢心不攻自破。在飞机上看下面的人如
同蚂蚁,在宇宙中看一个太阳系、银河系如同微尘一般,几乎都看不见,何况我们如此渺
小的人,简直是微不足道,因此,我们人类不应该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4、五官被三维所障
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的生命维层也是无限的,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一个维层所看到或感
知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人类属于三维生命层次,因此,人类的五官被限制在三维层次中
,障碍著自己对宇宙真相及多维层的认识。
例如,宇宙及万事万物里面所存在的空间,肉眼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用手也摸不到。空
间属于四维,时间属于五维。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但是,我们的肉眼只能看见这一
秒钟的事物,前一秒钟和后一秒钟的事物都看不见。因此,人们判断和认识事物的标准是
脱离时空的。人类的五官只能感知到长、宽、高三维以内的阳性事物,而宇宙中万事万物
都是阴阳互根的,但是,人们却感知不到四维以上的阴性事物(肉眼可见的阳性事物连宇
宙空间的1%也不到,而肉眼看不见的阴性物质却占宇宙空间的99%以上)。因此,人们看
一切事物都是只看阳而不知阴;只看现在而不看过去和未来;只看事物的本身而不知道事
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因果关系;只看事物的表相而不知内在的实质;只能看到事物的某一
个角度,而不能全方位、多维层地认识事物。这就使我们对宇宙及万事万物的认识产生了
重重障碍。
例如,多数修行者不知佛的真相,认为佛如果来到人间,都是驾着彩云,头顶放光,身坐
莲花,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如神话影片中的描述。其实,神佛与我们同在一个空间,
只是由于生命维层不同,我们的肉眼受三维所限,神佛能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他们。
如同我们可以看见蚂蚁、微生物,而两维生命层次的蚂蚁和微生物,却看不见我们三维生
命层次的人一样。即使蚂蚁和细菌爬在人的身上,也不知我们是人。同样,即使是佛在我
们身边,我们也看不到他们。
由于生命层次不同,相互之间很难勾通,因此,人们不相信有鬼怪神佛。修行人虽然相信
,但由于理不通,再加上被三维肉眼所障,信中总带有一些疑惑,或者干脆就是迷信。由
于疑惑而不能正信,就会不同程度地在修佛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障碍。
一个修行人,如果判断和认识事物,仍以肉眼可见为参照标准,说明你还被三维的界限所
困。如果你还是认为眼睛只能看,耳朵只能听,鼻子只能闻,这还是仍被三维所障。眼、
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相对“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从而产
生“六识”,加在一起称谓“ 18界” 。而这18界都是人的分别意识自造出来的。认为眼
只能看,耳只能听。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有了界限,人们就被这些界限所束缚
。因此,“界”都是自己设置的障碍。
有此障碍,说明尚未悟到本性,不知道能看的,能听的,能闻的是自己的本性。如果人死
后灵体离开了肉体,你的眼、耳、鼻、舌、身还在,为什么不能看,不能听,不能闻?说
明真正能看、能听、能闻的是真我本性。比如,你自己可以作一个小试验,你默念一句“
阿弥陀佛”,虽未发出一点声音,但你自己却能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对于有神通的
人更无界限,你在千里以外乃至他方世界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他都知道,无障无碍。
“天眼”可以突破时空,观察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事物。因为清静心使他回到本性之中,从
而打破了一切界限。在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18界,所谓的“界
”,都是自己心理设置的。如果能先从自己心理打破一切界的障碍,断掉以眼、耳、鼻、
舌、身来判断和认识事物的习气,就接近了本性。无障无碍的“五眼六神通”,都是从你
那清静法身的本性中变现出来的作用。
5、疑惑障
由于不明宇宙真相,没有一个明确的总目标和某个修炼过程的阶段目标,修一段时间就开
始疑惑了。“我修的这个法对不对”?“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会有灾?为什么身上
还有病”?“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不出功能”?“为什么我没有一点感应”?“是
不是这个师父教我的法不对?或者是不适合我修炼此法”?由于种种疑惑,又开始找法,
或者改弦异辙,另修他门,或者对师父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废,不再继续修炼了。更严
重的还会攻击或毁谤师父,造下地狱果报。
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障碍,基本原因仍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主要原因还在于
自己的心是否能做到“真诚相信”。由于不能真诚相信,对师父和佛讲的话,不能原原本
本、不打折扣地如实去做,所以未见成效。不察自己的原因,反而向外找障碍,其本身就
是自己偏见过重。结果再去找法外求,反而背道更远。例如,一些人打坐怕腿痛,炼功怕
冷、怕热、怕起早,自己懒惰怕吃苦,然后给自己找一堆借口,强调一些客观理由,这都
属于偏知偏见。由于自己内心有这种偏知偏见,在接触一些恶友中,说一些劝你退转的话
,正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就停止了修炼,甚至退转不修了。
疑惑心比较大的人,虽然也有遇到明师的机缘,但是,由于对明师的指导和点化不会认真
去听,更不会原原本本地照做,只能是有缘无份,实为可惜。
出现这种现象的修行人,你如果说他心不真诚,他可能不会承认,认为自己对佛是一片真
诚,毫不疑惑。但是这并非真诚。真诚之心是对佛和代表佛的明师所说的话,不加任何思
索,不加任何分别,不加任何疑惑,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如此才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
按照佛和明师的教导去做,才能见到成效。
6、法执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著乃至停
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论里不停地研究佛法,甚至研究到钻牛角尖的地步,反
而使自己脑子不停地在想问题。甚至执著在经论的字面上,执著在“名字相”上,生出许
多自相矛盾的怪问题。越研究思想越复杂,反而越不清静。
真正的开悟者,没有一个是研究经论才开悟的。经论都是开悟后的圣人写的,它只能指导
你走哪条路,如何走才是捷径。但是,研究经论不能代替走路,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
地去走,修行必须自己去修,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亲身证道。
有些修行者总是抱着圣人的经论不放,总以为只要把圣人的经论研究透彻,自己也就开悟
了。其实,凡人读懂的仅是文字字面的意思,如此研究下去,永远也不能开悟。有些长期
研究佛法的人,讲起法来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习气一点也没改,只是增长了浮躁和傲慢
的习气。这种人还不懂得什么是修行,他研究佛法不是用来修行的,而是为了给自己脸上
贴金增长虚名的。
研究用的是识,而开悟用的是智,而且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开悟是在清静入定的前
提下真智慧的自然流露。首先要把自己的头脑思想放空,进入真正的禅定状态。从古至今
,千门万法都是修一个“定”字,定能生慧。相反,头脑使用的越多,分别也越多,越制
造出更多的障碍,把自我本性给层层封闭起来,把自己从宇宙的本源中拉出来,背道而驰
。因此,使用头脑修行是违背道的,不空掉自己的头脑是无法进入修行档次的。
因此,经论里的道理懂了之后就应该放下,“解”之后应扎扎实实进入“行”的阶段。如
同“愚公移山”,只停留在讨论和研究上,就是不动锹去挖,永远也少不了一点土。只有
“行”才能在行中得到真正的“解”,只有“行”才能说明你是真信。“解”、“行”合
一才能在“证”的过程中靠近本性,达到真正的解——开悟。如果一直停留在研究中,永
远也不可能开悟,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位佛学研究家。仍属于“识”的范畴,而与真实智慧
相比仍属本末关系。
在修行者中还存在另一种法执。见到一些“名望高”或所谓“神通大”的人,则千方百计
、挖空心思地去接近他们,总想求他们给个什么大法,几个月就可修成佛。最好是求他们
的金口玉言说上一句话,自己就可不修而成,或者在将来有大灾难时能保住全家平安。这
种现像从表相上看类似法执,其实是一种更大的贪心。这种人不想脚踏实地的修行,更不
愿付出,是一种投机赌一把的机会主义心理。这种人不仅给自己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反而
易走火入魔,进入邪道,十分危险。其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不仅是半途而废,而且贪心
又造下了饿鬼道之因。还有不少修行者只看表像是出家人,是有名气的修行人,就盲目地
跪拜求法,要求给点开示,不知“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往往被一些邪师领入歧
途。
在宇宙中,得与失是平衡的,欲得先失,不失不得,得与失的总量是相等的。抱有投机思
想和贪法之心修行的人,只能背道而弛,修入饿鬼道。一个连不失不得原理尚未理解的人
,对于宇宙本性的“无失亦无得”则更难契入。
法执还会表现在修行的各个阶段,在六道中必须先修得人天标准,以修善为主。但是,要
想修出六道,又必须放下善恶之分别,此时,如果仍放不下善恶之分别,则形成法执障碍
,不可能脱离六道。大多数人正是因修善而又执著善,才障碍著自己生生世世未出六道。
因为六道正是三善道和三恶道组合而成,你心里只要还有善恶之分别,你就难出六道。
7、被急功近利所障
有相当一部分修行人被眼前利益所障,每天也烧香拜佛,磕头念经,但求的是全家平安、
消灾免难、身体无病、发财致富等福报。欲求近利,必失远利。如细分析,还是一种贪图
享受的心理,其实还是在修更大的贪心,仍在造三恶道之因。即使修得一些福报,不过是
眼前近利。即使是天人,当福报享尽之后,依然要下堕恶道。何况你修的那点眼前之福,
更是过眼烟云。由于为享受而修福报,因此,这种修行人为得大利也会舍些小利。但是,
要想出离六道,成佛证果,前提条件是忘我,是彻底的舍,要放下一切。为享受而修福报
的人,其实是在修贪心,是在向恶鬼道靠近,更不可能放下一切彻底的舍。因为他心里还
在执著“小我”,这就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修行是逆水行舟,需要吃苦耐劳的各种付
出,这种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一旦吃苦辛劳的各种付出大于所换得的享受时,他就认
为不合算而退缩了,就不会再继续修行下去,许多人被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得步步后
退,以至半途而废。这种人其实尚未进入正式修行,还等于一直在外道上徘徊。
舍去小我得大我,舍去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永恒之我方证果。这时的“我”,
已不是凡夫概念中的“我”,这个“我”是宇宙的真我本性,是无我之我。而执著于近利
,计较得失者,自认为很聪明,做事不会吃亏,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抱着“我执
”不舍的人,是在背道而驰,怎会有得道之日?
8、悟前障和悟后障
许多修行者在开悟之前不知道什么是开悟,这属于“悟前障”。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把
钱财名利看得淡了既是开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既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有些人由于在
家有烦恼,能舍得家庭,总想出家修行既认为是开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从经论字面
上得到一些参悟既认为是开悟;还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误认为是开悟;还有
相当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认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断事物比较准确既
是开悟的象征,还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真智慧的显现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开悟,而且离
开悟还有十万八千里。真正的开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这才是初步开悟
。而且开悟的过程并非一次完成,所谓“大悟十八九,小悟无其数”。由多次小悟、大悟
的积累才能达成智的升华。
在以上举例中,因有烦恼想出家,实为躲避烦恼,不是悟道而是背道。尚不知烦恼由心而
生,心若不转,躲到天涯海角也照样生烦恼。那些认为出家到寺院就是一片净土的想法,
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末法时期,寺院里也同初会一样,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如果出家后
难遇明师,这可能会误此一生。其实,真正的净土不在寺院,不在山林,也不在某一国土
,正所谓“一片净土在心中”。
因此,修心才是从根本上修。至于执著“有神通既是开悟的人”,更是本末倒置。神通无
论多大,只不过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作用而已,如果神通出在开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
难免用神通造业,反而比没有神通的人造业更大。有些已经开悟的人并不一定显现神通。
开悟之后,只有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除尽各种习气,神通才能自然出现。因此,有无神通
并不是开悟的象征,鬼神都有五通,天魔则有更大的神通。如果迷信、追求有神通的人,
将是舍本求末,心外求法,则会导致走火入魔,更严重的还会被魔所控制。
悟后障是指某些人认为“一开悟既已大功告成,就不用再修了”。其实,开悟仅仅是“信
、解、行、证”中的“解”,“行”才是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开悟后才刚刚悟透宇宙
真相,自己多生多劫养成的各种习气,只有在开悟后才能觉察到。此时才能进入一个长期
的改正自己习气的阶段。因此,开悟后才刚刚开始进入正修阶段。笔者在各地讲法时,曾
多次问过:“什么叫修行?”几乎没有人能回答正确。所谓修行,就是改习气,修正自己
不合道,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
在千千万万的修行人中,能够真正开悟的人微乎其微,万里挑一,非常难得。如果认为一
开悟就万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实为可惜。这种人不仅误己而且误人。开悟只是“明心”
,将开悟的真实智慧灵活变通,随缘不变地运用在各种事物中,对样样事物都能证道才为
“见性”,见性才能成佛。修行人千万切记,不可自设悟后障,以免自误误他。
9、外道障
何为“外道”?心外求法称为外道,并非有些人误解的歪门邪道。即使你是在修佛法,只
要尚未从心上修,都可称为外道。有许多修佛者攻击气功和道家的修炼是外道,实属偏见
。目前大多数气功门派也同样是性命双修。在悟道者眼里,不存在什么“外道”和“内道
”之分别,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但是,对未悟道者来说,只是两个不同的修炼阶段。
没有初修的“外”,何有进修的“内”。所有的修行人都是由外渐内的。因此,在悟道者
看来,此处的“外道”并非常人所误会的贬义,只是内外的作用不同而已,其本性是一无
别。
内外虽是修行的不同阶段,无好坏之别,但要识得真我,回归本性,只有内求修心,别无
二路。许多修行者不明此理,长期停留在心外求法上,执著于一些跑山、跑庙、烧香、磕
头、放生、捐钱、印经书等方面。现代宗教大多都在搞一些表象的形式,以超度、做佛事
、唱念坐打等这些为主要功课,很少有实质性的修行内容。虽可积累一些功德福报,但仍
是外围功勋。它的作用是正修前的一种熏陶,这个过程起著对佛与佛法初信的作用,虽不
可缺,但又不可停留于此。众生本来皆有佛性,多生多劫以来,在欲界凡尘中待的时间长
了,迷失了本性,但由于那个佛种的程序还保留在阿赖耶识中,因此,生生世世总在找一
条回归之路。由于生生世世已经养成了向外寻找的习气,因此,总以外求为道,反而背道
。形成了回归本性的障碍,欲求反已离道远。这就是内求自心与心外求法之别。
修行者既然承认“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之理,就不要把时间耽误在外求上,“即心是佛
”的内在超越才是无上大法。整个修炼过程就是觉醒和转变自己的心,以及以心对应所表
现出来的习气。心若能转,境自然转。那么所谓的开悟、解脱、成佛都已大功告成。反之
,心若外求,虽也心诚,却被开悟、解脱、成佛的假名表象所转,终难成就。
10、性命偏修,互偏互障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忙于工作、生活的社会发展,对修行也越来越淡化,越来越简单。乃至
自古以来就是性命双修的大好佛法逐渐流失。一些人只炼功打坐而不修心养性;更多的修
佛者是只念经、念佛不修命;甚至有些多年的修佛者还不会打坐。性命无论偏于哪一方都
会影响修行的进程。
性与命也是一对阴阳,它是一不是二。而多数修行者把它看成二。只炼功不修心者,等于
还在执著身体的祛病,或是执著一些小神通。只念经、念佛不打坐炼功者,属于偏修性,
使本来是一的性命变成了互偏互障。修命虽非根本,但命与性息息相关,如无命,性又显
在何处?偏在性命两边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理不通,仍然是自己的偏知偏见所造成的。因
此,理不通,则法不明。
性是本我主人,命属外壳房屋。只修性不修命者,如同主人住在一个破烂不堪、漏风漏雨
的房子里,神不能安,又如何入定修性?如果只修命不修性,如同豪华房屋中住着一个痴
呆儿,如此互偏互障,使双方的作用都不能充分地显现。
修性相当于造卫星,修命相当于造火箭,火箭是能量和动力,把卫星送入太空是目的,故
双方缺一不可。有些只念佛、念经者,刚念了两个小时就头晕眼花,上气不接下气,或者
腰酸背疼,身患多病。气虚和病痛的干扰使你无法静心念佛。即使能坚持几个小时,也是
“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惘然”。
有这种现象的修行者,大多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他们误认为净土宗只教念一句佛号,而不
教如何打坐、修命。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他们没有拜师的师承关系。一是打坐修定之中
有许多深奥的技术问题,如无师指点易出偏差,因此,只有在师父的指导下才能修炼。如
果你没有拜师的前提,又有谁会来指导你打坐呢?自古以来千门万法都要打坐修定。打坐
更重要的一面是“定能生慧”,还是修性。二是由于自己的分别心认为打坐、修命、炼功
都属外道。不明白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本无好与不好之分,这依然是在空和有两边执
著,实属偏知偏见,尚未悟到真空妙有之间的关系和妙用,执著真空而不知妙用,才造成
了互偏互障。其实,佛门各派皆有坐禅修定之功,现代人只是改称“气功”一词,就迷惑
了大多数修行人,说明上未悟道。佛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佛法。就连吃、喝、拉、撒皆
是佛法,何况炼功?
在实践中验证,大多数先修炼气功后又入佛门的修行者,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修炼基础
都打的比较坚实。入佛门后的精进速度较快,虽后入佛门,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明白了“磨刀”和“砍柴”不偏不障之理。而观察许多直接修佛的居士,普遍的身体状况
及原理基础比较差,多数都不会打坐,因此障碍较多,精进速度较慢。这正是认为“磨刀
”会误“砍柴”功,而不“磨刀”,反而障碍了“砍柴”速度,这就是理不通则法不明

近几年,许多佛弟子在看了这本《成佛之道》后,一些有正见的居士,已经认识到自己以
前因缺少基础原理这一课,而使自己的修行进展很慢,反过来要求我给他们补上这一课,
因为许多最基本的原理都在气功课程里讲的非常清楚,可使他们在理解佛法上有一种一步
登天、通达本质的感觉。例如:“有没有神佛,如果有,为什么又看不见?”;佛法中讲
的“来者实无来,去者实无去”是什么原理?;“佛为什么是无处不在?”;“为什么修
佛主要是修心?”;“为什么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成佛?”;“因果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循
环?如何才可以了因果? ”;“各种神通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神通的人可以
知道过去和未来?”等等这些问题,理通之后,迎刃而解,并确立了正确的信念。除此之
外,从身体上也会消除许多障碍和顽疾。仅仅在他们听课的过程中,两三天内一公分多的
肾结石自动排下;多年的子宫癌只听了两天课就自动化掉了。减轻或消除了这些病障痛苦
之后,他们才能更好地入静念佛,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甚至还有一些慧根较好的居士,
听了三天课就结了丹和性光,有的已产生了自动胎息。三天甚至超出了别人十几年所修之
功,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深奥之理。
11、各种畏惧障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一是畏惧生活。整天为
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总怕生活没有保证。因此虽修行,心却不能清静,总有
后顾之忧,故难以修出清静心。其实,今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今生挣多少钱花多少
钱皆是定数,何况天无绝人之路。修行人的生活越简单越好,只要能维持生活就行,其它
一切时间、精力都放在修行和度众生上,其它别无多求。担心生活者,只是杞人忧天,心
生妄念,反而给自己修清静心设置了障碍。
印光大师在深山修行时,每年只种365棵芋头,每天只挖一棵,下面长几个就吃几个,没
有就不吃,一切随缘。我曾见过一位现代修行者,每月300元的退休工资,供养师父200元
,自己只留100元,每天只吃一个馍,但此人现在已修成正果,随时可坐着“走” ,毫无
牵挂。
二是畏惧恶名。在修行、度众生的过程中,总怕别人议论自己。由于一些人暂时不理解,
或许还会毁谤、误会、攻击自己。怕落下不好的名声,由此而心生委屈和烦恼。并障碍自
己在修行路上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这是由于一方面还未看破、放下虚名,才畏惧落下骂名。另一方面,还未悟到凡是这些误
会、诽谤、攻击自己的人和事,都是帮自己修定力和忍辱的助缘。在开悟真修者看来,实
为难得,是大菩萨来助自己修行证道,不仅不生委屈和烦恼,反而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他
们,是他们在帮助自己断尽尘沙烦恼。如果没有这些修行的助缘,菩萨行“六度法”中的
“忍辱”又如何成就?
过去有一典故:一对未婚男女相恋,女有身孕生子,父母逼问与何人所为,女不敢说出真
情,谎称是临村寺中的老和尚。乡民围寺怒骂和尚,并把孩子推给和尚,和尚一句话也未
解释,接过孩子回寺抚养。几年后,女子良心不忍,说出实情。乡民知错,跪拜寺门请罪
,和尚仍无一句怨言,把孩子还给女子,回寺打坐。此乃已修行证道的高僧,对恶名和清
白已无分别,只是借此因缘修炼忍辱和定力而已。
如果畏惧恶名,说明还在分别善恶,执著虚名。别人夸赞你时,你就高兴,同样是动心动
念,在分别好坏,失去了定力和清静心。别人对你的误会和毁谤,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大
多是业障现前,如明此理,既修忍辱,又可随缘消业障,有何烦恼?其实,顺境、逆境都
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就认为是顺境,对自己不利就认为是逆境,然后又分出
个好坏来。从宇宙本性的角度来看,顺逆只是两种不同的客观存在,根本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缘聚缘散的作用而已。如明此理,无论何境都是帮自己净心修定的助缘。如此才能精
进,才能在万缘之中放下万缘,在万境之中修出清静心。如能悟透本性真空,骂名何在?
有位同心大德,别人由于观点不同曾骂他“放狗屁”。他却恢谐地说:“放是放下、轻松
之意,狗是忠诚之意,屁是通畅之意,又有何不好,尽管来吧,我这里已经开始接功了。
”这就是开悟者的烦恼转菩提。
三是畏惧死。人们畏惧死是多生多劫以来所形成的。由于人们的肉眼看到的只是阳性的、
表象的生死,但看不见时间和阴性物质的灵体,误认为人和万物都有生死。时间有过去、
现在和未来,但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现在,前一秒和后一秒的事物都看不见。人和万物是沿
著时间坐标轴运行的,因此,人和万事万物也同样有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你肉眼看
不见,不等于它不存在。如同小草、树叶秋天黄了,冬天枯萎了、落了,从表相上及现在
的时空看,它似乎是死了。但是“春风吹又生”,年复一年地生、长、衰、落地运行着,
重复著。它死了吗?人也是如此。
许多修佛人都承认有“六道轮回”,但仍然悟不透人和万物是不生不死的。其实,你只要
承认六道轮回,就应该明白不生不灭之理。如果有生有灭,一生就完结了,怎么又一直在
六道里轮回呢?又是谁在六道里轮回呢?如果认为有生有灭,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弄懂什么
是轮回。即使相信有轮回,也不过是迷信,而非正信。更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轮回,怎样
轮回。
现代科学已经验证了“物质不灭定律”。人和万物是物质的,是由阴性物质的波与阳性物
质的基本粒子的因缘结合。当人和万物表相上死的时候,正是阴阳两大物质暂时分离的时
侯。分离之后,阳性物质即使化成灰,仍然是基本粒子,只是这些基本粒子又重新进行了
排列组合。此时,另外一种阴性物质——灵体进入,它又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而诞生。原
来的阴性灵体分离出去之后,根据上世的因缘,又投入了另一种阳性体中,又重新随着阳
性体的诞生而显现出新的生命。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如此运转,从来没有生灭。而你
肉眼看到的所谓生灭,只是生命的一个变化过程和阶段。如同大海表面的层层波浪,波浪
只是表相,波浪的起伏是水在生灭吗?它无论如何起伏变化成无限的形态,它依然是大海
,永远是水的本性,这个本性却是不生不灭的。
由于人们分别出生死,而且最怕死,因此,在自己的意识中反复输入了生死的程序,你就
会按照你自己编入的生死程序运行。因此,由自心产生的生存环境,也显现出表相上的有
生有死。这就是你自己心理制造的障碍,障碍你难出六道。只要你心理还有生死,还畏惧
死,那么,你就永远不能了脱生死,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的界与障。
四是畏惧恶道。许多修行人,正是由于身受“八苦”及“三灾八难”的折磨,心有余悸。
认为在人道尚且有如此多的苦难,何况是三恶道?所受之苦就更无法想像。因此,由于畏
惧入恶道,才想修行出离六道。但是,由于有“怕”,有“求”的心理在逼你修行,依然
是以分别心在修分别事,反而产生了更大的障碍。
修行是在修清静心。若以分别心在修分别事,其本身就是在造业,就是不清静。如同用又
脏又混的水洗东西,只能是越洗越脏。其实在开悟者心里,恶道也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一
种假相,是由自心幻化出来的。正如佛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假相有何
可怕?问题在于自心不觉,把这些虚空假相误以为真,才心生畏惧。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
在三恶道里住过多生多劫。在地狱道里都多次经历过“锯分身、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
”等等的刑罚,但是如今你不是还活得很好吗?不仅没死,连丝毫伤痕也没有。当时所感
到畏惧的只是你的心理,无论受刑受罪,是轻是重,时间长短,都丝毫伤害不了你的法身
。由此可见,问题还是出自你的心理。
如果悟透了此理,无论你入何道,心都不迷。明知不生不灭,那些假相皆是虚妄。如同你
在梦中不觉,认为梦中的事都是真的,吓得你非常紧张,当你醒来之后,大梦已觉,方知
一切梦中之事都是假相,有何惧哉?那麽,你畏惧恶道的心理不是和梦中一样吗?佛菩萨
无处不在,既然无处不在,就说明他与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宇宙,同一个空间,所不同的只
是是觉与未觉而已。觉者看宇宙是一真法界,不觉者看宇宙却是六道轮回。如能开悟,你
将会无所畏惧,无所畏惧还有何障碍?
五是畏惧过失。害怕自己有过失,怕别人不理解而埋怨自己,因而在为众生做事或度人时
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地行菩萨道。甚至躲在家里不愿与众生接触,怕自己粘上
什么是非。这样的修行并非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必须在生活中磨炼自性。在与众生交往之
中,错误是难免的,是很正常的。如果怕脚上磨泡就不敢爬山,你就永远也不能领略山顶
的无限风光。如果你怕风浪而不敢行船,那么你永远也到不了辉煌的彼岸。风浪是正常的
自然现象,不正常的是你的心理,这仍然是你心理自设的障碍。如细分析,害怕过失实际
上是尚未放下虚名和小我,宁可放弃度众生,也不愿为众生承担责任,还是自私自利、心
胸狭小的心理。
在修行过程中,要想断掉尘沙烦恼,必须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消除。由于你畏惧
过失而不敢度众生,你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尘沙烦恼。烦恼和障碍不除,何日能登达彼岸
?因此在末法时期,只靠自己修行而不度众生是不可能成就的。
这种畏惧过失而不敢行菩萨道的人,不明白自己与众生的关系。修行者如大树,众生如土
壤,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要想成材,如同修行人想成佛证道,在
修行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助缘来助你成道。即使是你已开悟,也仅仅是修行的开始。你
需要在世间与众生的交往中去证,去检验你悟得真理。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不是一帆风顺
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磨性和渐修过程。因此,有过失是正常的,无过失倒非正常,而且
不可能没有过失。而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是没有的。
深一步来讲,宇宙的本性中是没有过失和缺点的。所谓的“过失”也是人心里分别出来的
。即使你做的再适当,也难满足众人之心。所谓“众口难调”正是此理。每个人都是站在
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挑毛病,怎能不分别出所谓的“过失”?其实,所谓的过失也是虚
妄,也是人心里想出来的,这本身就不是正知正见。如果因此而畏惧过失,则是心随境转
,障碍著自己寸步难行。这种畏惧过失的心理,大多是由过于执著“善”所形成的。在一
个开悟者的心里,自己和别人都没有什么过失和缺点。
宇宙的一切都是本性中显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只有作用,而无好坏。一切都只是随缘去做
,即使是杀盗淫妄,也都是正常的,不过是因缘果报的显现而已。只有存在分别心的人,
才会分别出“过失”,而且因畏惧过失而被其所障。
六是畏惧困难。许多修行人误认为学佛道路非常艰难,只有慧根好的人才有希望修成,自
己没有希望。因而自暴自弃,知难而退。这些人不明白慧根是怎样产生的。一般修行人所
说的慧根,是指你前世修行所打下的基础,前世修行过程中清静心多一分,习气少一分,
就离本性近一些,慧根就相对好一些。反之慧根则差一些。慧根既然是你前世修行的基础
,自己如果慧根差,说明自己前世没有下功夫修,今生对于来世而言也是前世,今生如不
努力,更待何时?
但是,在开悟人心里,根本不存在慧根的优劣问题。众生是一个法身,本性完全相同,无
优劣之别。只是你自己因放不下而被障盖了本性的显现。说得再确切一些,是你自己的大
脑不停地在思想,被妄念转成的“识”,障盖了你的根本智。其实,“修道不难,唯嫌捡
择,成道不难,放下既是”。
更多的修行人则是被惰性所障,贪图享受,害怕各种困难。例如:打坐时腰酸腿疼而不能
坚持;炼动功怕冷、怕热,怕起早而不能睡懒觉;有一点病就疑惑动念,畏惧不前,停止
了修行。由于贪图享受,还会给自己找出种种借口:“我工作忙,生意忙”;“家里有孩
子上学”;“我还要照顾孙子”;“我爱人不支持我修行,总干扰我”; “我还要照顾
老人”等等。总之,如果不想下功夫去克服困难,破除惰习,能找出一百条理由为自己开
脱。这些障碍都是来自内心,贪图享受的懒惰习气是修行的最大障碍,是尚未修出浩然正
气的表现。科学的发展,是在引导人类走一条逐渐享受之路,使人类惰性越来越大,在这
种大环境中,修行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堕落的非常快。因此,修行人必须时刻提
起警觉之心,万不可贪图享受,滋长惰性。只要惰性还在,就必然堕入三恶道,又何谈成
佛?
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惰习,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未吃过苦,更贪享受,主要表现
在贪吃、贪睡方面。虽信佛,但又不能吃苦修行,即使修炼,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长
期乃至生生世世被自己的惰性所障。如果惰性不除,来世连人身尚且难保,又如何修行证
果?因此,修行的过程,就是改正习气和战胜自我的过程。只有破除自我个性,才能融入
那整体的、平等的真我本性。......
12、学修脱节障
有些修行者学了不少经典,能说会道,自以为修得不错。但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
,与众生交往中,种种习气发生之时,自己却毫无察觉,任其发展,不会返观内照。结果
是虽然学佛很用心,修行却不用功,习气不改。说佛法条条是道,修行时完全脱节,虽学
佛法不仅不得妙用,反而因“不力行,但学文”造成“长浮华,成何人”,生出种种傲慢
之心,障碍了自己的修行。
“信”是为了“解”,是为了开悟。“解”又是为了“行”和“证”。如果只有“信、解
”而不“行”,信非真信,解也非真解。“信、解、行、证”是一个完整的修行程序,缺
一而不可成就。因此,在解的基础上,必须下苦功夫去实践“行”和“证”。在行、住、
坐、卧之中,“念念返观察分别”,“把握随缘不变”。这样才能使学、修连贯,学为修
用。
有些修学者并未真解,只是知道了一些佛经中字面上的意思,而无真正悟明真谛,就用一
些经中的话或自己知道的一些戒条去对照别人,眼睛时时盯着别人,这个人做的不对,那
个人不如法,甚至闻到别人家里有葱味也要指责。即使是某个修佛的居士,他家的其它成
员不一定都信佛,他家的其它人就不能吃葱了吗?家里有葱味又有什么不正常的呢?其实
,不正常的正是自己的分别心。这些人学佛念经也很下功夫,但所学之用,不是用在如何
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是专挑别人的毛病,不仅对自己学无所获,反而在增长自己的傲
慢心和所知障。这种修学脱节者也是一种严重的习气,如不认识和改正,则会给自己修行
造成很大的障碍。
还有另外一种相反的现象,就是只盲修瞎炼,不学佛法经典,不明道理,一直在弯路上绕
来绕去。这就是《弟子规》中说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有一修行者
十几岁就开始修行,修了四十多年,一直在跑山跑庙,招了附体,并已被附体控制,自己
已经不能做主。当看到这本《成佛之道》后,激动地掉下伤心之泪。后悔自己走这么多年
的弯路,今天才找到正路。如果今生遇不到这本书,还不知道要盲修瞎炼到何年何月?很
有可能会误此一生。
13、被疾病表象所障
许多修行人,常以有无疾病来判断修行的好坏。认为修行好的人就不该有病,如果有病,
说明你修的不好。看某些人脸上气色好,就认为他修的好。许多人被这种认识所障碍,甚
至还认为,修行好的人不仅不会出事,而且一切都应该很顺利。有这种认识的人,稍有疾
病或不顺之事,则心生疑惑和诸多妄念。其实,有病和不顺利完全是正常的。有三维肉身
存在,必然要受到“生、老、病、死”规律的控制,即使是佛在人间,也同样给我们示现
一些病态,同样会有不利之事。
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昏倒七天七夜后大彻大悟,当时面色黑瘦,皮包骨头。然而
,大彻大悟的是心,而不是面色,佛说“是心是佛”。有大成就的人,必然要经历比常人
更大的磨难,这是史命,这也正是“大魔成大佛”的必然修行过程。看一看观音菩萨、地
藏王菩萨、释迦牟尼佛以及耶酥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大的魔难?哪一位又是一帆风顺成
就的?
又如:唐僧西天取经时,传法的是印度的戒贤律师,戒贤律师当时虽已修成,但由于前世
的因果现前,其腰部溃烂,生蛆流脓,痛疼难忍,但已照见五蕴皆空,身受心不受,等待
唐僧十年之久,传法给他,成就了大唐中国的宏法大业。如果不明此理,当看到师父或善
知识有病或有难时,则对他们产生怀疑,必然会影响对师父或善知识的诚信程度。开悟与
有病、有难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有病和不利之事都是正常的,是自然规律,不正常的仍
然是你自己的心。
修行人应该明白,修行修的是心,觉悟的也是心,能出六道的还是心,而不是肉体。肉体
的疾病和事物是否顺利,都是外境,是末而不是本。如果因此而动念生疑,则心随境转,
被其表象所障。如明此理,则不再分别有病无病,顺与不顺,只管一心清净地修下去,即
使临终病未痊愈,往生的并不是你的肉体,心既成佛,何憾之有?
14、所知障
所知障是指:以已知的事物和知识作为参照标准,形成一种固定的思想模式,障碍接受未
知的事物和知识。比如,一些修行人,当得知或修行某一法并从中受益后,则认为如获法
宝,执著此法,难以放下。当再接触其它法时,就以先学之法为参照标准,只要是与先学
之法有所不同,就一概排斥,不能接受。又如: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人都是有病就去医院
,只认打针吃药,当有人告诉他气功可以治病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说:“气功如果能治病
,还要医院干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所知障。执著一法的同时又排斥另一法,这就是偏知
偏见。
但是,这些人不知道,一是法法平等,各种法都不矛盾,都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二是虽法
法平等,但在不同的修行层次中要用不同的法。如同过小河只能用小船,渡大海必须乘大
轮船,如果你乘小船去渡大海,就必然被大浪打翻,不仅过不去,还会葬身于大海。又如
同上小学时学语文、数学,到了中学、大学还要学语文、数学,但是所学的内容和层次却
有所不同。如果你被小学的内容所障碍,就不可能再提高层次了。
修行学法也是如此,有些修行人听过某一法师讲法,当再听别的法师讲法时,如有不同,
就听不进去,也可能正因此障碍了你得到那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大多数修行人都知
道,“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结果是什么人都不敢再接触了,往往又因此障错过
了真正的明师和善知识。
修行人都是在修“善”,而且有些修行人还特别执著善,当你告诉他宇宙本性里无善无恶
时,他就不易接受。这是因为他一开始对“善”的理解就有偏差,他把“善”理解为善恶
之善。其实,古人所编造的“善”字并非善恶之善,是接近本性的为善。如“人之初,性
本善”,是指刚有人类之时,人的思想心理很单纯,习气较少,很接近本性,故谓之“性
本善”。如果在修行道路上执著修善,另一面却又在造恶,这正是不懂得善恶互根和本性
中无善无恶之故。第一步让你修善,是让你先修至人天标准,第二步又让你放下善,是让
你修佛道标准,如果仍执著在善上放不下,这就造成了所知障,执著修善反又被善所障

当年释佛在世之时,许多修小乘佛法者,因所知障而不能接受大乘佛法,当佛讲大乘佛法
时,一万二千听经者中,竟有五千人当埸退出,这些人都是被所知障所障,万劫难遇的真
佛当面指点,就这样被自己的所知障白白给错过了。
在当今的修行者中,被所知障障碍者也非常多,他们的修行之心都非常真诚,但正是因为
放不下所知障,所以一直在走弯路或停滞不前。通过实际接触和观察,所知障比较严重者
,大多都是执著善的修行者,但恰恰正是因为执著善,使自己偏在了一边,一直不能进入
正见和正修,因此,所知障是执著修善者的最大障碍。
15、门户障
许多修行者以前都学过各种功法,现在许多同修又进入了佛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
认识上的问题,由于理不明,就会产生门户之障碍。
一是:一部分同修仍站在原气功的角度,放不下本门的“名字相”,仍然停留在只练功不
修心的层次上,这就形成了障碍,障碍自己不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二是:一些原来炼功,进入佛门之后,又开始反对炼功,说炼功是外道。只念佛、读经、
绕佛,不打坐练功,这都属于性命偏修,也是由偏见引起的。
三是:在各种宗教中,站在本宗教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教;或在某一宗教内,站在自己
宗派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门。这些都是心胸狭小的门户之见。
当然,修行人对某某功法或某宗教有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让你放下名字相,并不等于
不让你修炼原法门,但是要从心里放下这个名字相。只有心中不立门户,胸中才能装下无
量的“门户”。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修的是哪个门派”?我回答说:“无门无派,虽在不同的时期也修
不同的法,虽修某法,但心中却不执著任何法。虽入某门,但心中却无任何门。只有心中
无门无派,你才能以一个平等的心去接触各门各派的所有众生,才能和各门各派交往,只
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普度众生。”其实无论何门何派,都是为了共同的修行目标—
—成佛得道。只是名称的表象各异,修的方法不同,殊途同归。
你如果还站有本门户的立埸上,你充其量只能度这一门派的人,就谈不上普度二字。而佛
是要普度三界众生,已经给我们明示了:不是只度某一宗门的弟子,而是普度三界众生

我们现在不仅要放下对原修门户的执著,而且,即使是已经进入佛门的同修们,还要再提
高一个层次,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8-08-28 00:17:00
加料太多
作者: RazaviSmith (God of AIC & EL)   2018-08-28 07:23:00
这是佛+道?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8-08-28 14:15:00
开头就不对,中间一大通也不对,末后一段更是莫名。或许转贴者可以告诉大家,整篇文章除了没有错别字、标点妥当、文法正确,到底有什么是对的?
作者: FarkU (Bipolar Disorder)   2018-08-28 19:23:00
看到第一页“神通”二字,就直接END。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8-28 20:49:00
没有法味
作者: FarkU (Bipolar Disorder)   2018-08-28 21:51:00
那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圣经、可兰经的内容也是很可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