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讲述
先唸经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什么有这部经?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问佛修持
般若法门成就的方法,佛乃叫观自在菩萨答复这问题。舍利弗问,观自在答,记录下来成
为经典流传后世。过去我讲过很多次,现在再来教大家做般若观法,就是前面所提迅速发
起菩提心。
首先要了解原经文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苦厄”,这是第一段,注意最后一句“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拿佛学的教理来研究,佛
的一切说法,有两条路线,其一始终以小乘四谛法“苦集灭道”为基础,世间一切皆苦。
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等无不是苦。如何了苦?如何了脱?若
不能了,怎么才得了?除非得道,灭了所有妄想烦恼,灭了所有业力作用,方能解脱一切
苦,离苦得乐。但是一切凡夫众生以苦为乐,积集一切苦,拼命去追逐痛苦之事,当成现
实之乐,所以佛说众生颠倒。
如何了苦?首重观想
般若经即以“苦集灭道”为基础。因此,第一要知如何了苦?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弗
要“行”,就是修行,同我们一样打坐,也是修行的一个法门,行住坐卧随时照管自己,
才是修行。我们知道菩萨的名号代表他的修法,等于世间人取名字,有特别的意义。观自
在的意义着重在“观”,随时随地,观照起心动念,照管每个思想的起没,但不是用眼睛
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觉察它,这就是行的方法。
你们只晓得打坐,内心没有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没有观心,等于呆坐。光坐在那里昏
昏沉沉,懵懵懂懂,与睡眠何异?不对的,这样不是修道,必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坐
在那里身体不管了,四肢不动,六根不用,正是休息,这肉体既已休息,已经很舒服,便
不要再管它了。
这时内心要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