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圆融求和平)》之铭言:
: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相当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肉食的问题,这也是楞严经的四个清净
: 明晦里饱受批评的一段。
: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
: (一)从戒律的本质:
:
: 佛陀証道后十二年间未制定戒律,仅以一条为戒:
: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 "我今如来出现于世,一会圣众千二百五十人,十二年中无有瑕秽,亦以一偈为禁戒
: :“‘护口意清净, 身行亦清净,
: 净此三行迹, 修行仙人道。’"
:
: 而僧团僧人倒也守心自律,紧护根门,无忝佛颜。但是自从有一个出家众回家温存后,佛
: 就开始制戒了。碰巧,楞严经也是把戒淫摆在第一位。
: 很多人会怪佛,为何要让事情发生了才制戒。在善见律毗婆沙中解释说,如果先制,则会
: 引发众生对佛陀的不敬,以为佛陀故意用戒律束缚之而生毁谤。
: 《南传大藏经》的《弥兰陀王问经》第六品第二有云:
: "世尊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对弟子不于非时制定学处,时机至时,为诸弟子制定学处
: ,使之终生必不再犯。"
: 因此佛陀制戒皆采"随犯随制"的原则。
~~~~~~~~~~~~~~~~~~~~~~~~~~~~
所以,师子将军派人去市场买肉供养佛陀时,被人讥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