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a
[心得] 见物引心 ( 老禅师指导之技巧 )
楼主: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0-11 21:58:04
后学实在参不透楞严经记载的<七处征心>,
老禅师则是直接指导后学<见物引心>。
<见物引心>最直接的说法就是:
当你看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当然,这可以引伸到五感(心经写的是:色、声、香、味、触),
则成了,
当下你<看>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当下你<声>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当下你<闻>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当下你<尝>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当下你<触>(碰)到一件东西的第一念是什么?那就是你当下的心!
这是最简单的:<见物引心>的概念。
(如果上述有不适当的句子,欢迎指正)
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谢定宇 2017-10-11 21:45 高雄鼓山
~~~
延伸:
五感(心经写的是:色、声、香、味、触),
对应五官则是:眼、耳、鼻、舌、身(身体)。
要再更细分,又可以分成:
此刻外在
此刻内在
记忆外在
记忆内在
(此刻突然觉得之前学NLP真好)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0-11 22:06:00
七处征心,就是要你问自己,"心在哪?"在这个自我问答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收获,重点不是在于能不能回答,而是能不能体悟 :)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7-10-12 01:44:00
你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唯识、阿毘达磨这类的论典都有,古代论师藉著禅定而来的观察力将心识的活动分析的相当的细微,写入论典之中…但我也肯定那些心、心所法不是老禅师要表达的东西。
作者: renfro928 (who will be the next)
2017-10-12 11:43:00
参前念已断,后念未生之际,那了了分明的是什么?若过去福慧资粮够,见其本来,理则顿悟,乘悟并消,生活行住坐卧、运水搬柴莫不是禅
楼主: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0-12 12:55:00
感谢 r大分享
继续阅读
[法语] 印光大师文钞
kissung
[法语] 心经 日夜 实修口诀 第二佛莲花生大士传
feelthat
[讨论] 关于“苦与乐”的一些想法。(无关乎佛教)
tangchin
[讨论] 关于《心经》中“般若波罗蜜多咒”
tangchin
[讨论] 关于“一个残酷的事实”的想法
tangchin
[讨论] 关于佛教行者应该拥有的八个吉祥的想法
tangchin
[讨论] 关于“只修三摩地,无法断烦恼”问题
tangchin
[讨论] 关于《法句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tangchin
[法语] 佛说无常经
kissung
[法语] 关于六根本烦恼中贪之对治品-“不净观”
tangchi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