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 帕奥禅师莅台弘法满十年丛书002-散播慈爱
《咖沙巴相应》(Kassapa Sa§yutta)
佛陀在《咖沙巴 相应》里教导,无论是否获得资具,人们都应该拥有正确的态度,
以便不会烦躁。
这是关于知足及易护持的人,所以在此我要引用它。
当一个比库前往村庄时有这样的期望:
“希望他们不会不供养;希望他们会供养。
希望他们不会只供养少许;希望他们会供养许多。
希望他们不会供养劣等的资具;希望他们会供养优等的资具。
希望他们不会不妥善地准备便供养;希望所要供养的资具获得妥善的准备。”
那么,如果他没有获得正如自己所期望的东西,他便会烦躁,
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
另一个比库前往村庄时没有上述的期望,以及明白自己和那些家庭并不熟悉。
这样的比库不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感到烦躁,
也不会因此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
佛陀接着说:
“咖沙巴前往村庄时有这样的心态。他不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感到烦躁,
也不会因此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以咖沙巴作为模范,诸比库,
我训诫你们向他一样地修行。”(《因缘品.咖沙巴相应.檀越家经》
少事务(appakicco)
若人忧心地从事不属于自己应做的工作,他即是忙碌的人。
忽略了自己的工作,这种人会毁了自己的幸福。
在佛法的修行(禅修)上,极度需要作为一个少事务的人。
那些乐于无益的工作的人,乐于新的工作的人,乐于谈话的人,
及乐于交友或交际的人将无法禅修,因为他们太忙了。
只专注自己的禅修,不做多余的工作的人被称为“少事务的人”(appakicco)。
因此,《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提到,要禅修的人必须断除十种障碍
(paeibodha)。
由于只有少事务才能够修行成功,所以说它是慈心禅的前分行道之一。
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
在俗世里,拥有超过自己所需的东西是件负担,因为需要忙于收藏、保护及修理它们。
在佛法的修行上,这样的负担是更加要不得的。
所以这样教导,对于只是想要修行佛法(即禅修)的比库,他应该只保留需要用的资具;
他应该轻便地走,只拥有八种资具 ,便像鸟去任何地方都只是带着自己的翅膀。
如果有许多东西,这就会成为负担,他将无法很好的禅修。
因此在禅修上,非常需要成为生活简朴的人(sallahukavutti)。
不执著在家众(kulesvananugiddho)
如果居士非常执著他的父母与亲戚,他便无法离开他们过活。
由于他不能够到远方去求学、做生意或寻求财富,这会导致他的衰败,不会带给他进展。
对于比库们来说也是一样:执著护持他的在家众是衰败的原因,是不能进展的原因。
执著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人极可能也会执著护持他的在家众。
他倾向于不适当地和在家众相处。
他和他们同悲共欢:如果那些在家众开心,他也开心;如果那些在家众伤心,他也伤心;
他为那些在家众的事担心。
因此佛陀教导(比库众),在接近在家众的时候,应该永远都好像新来的人,
像月亮一般把身心都抽离。
月亮在天空中运行时,它不和任何人亲近,不执著任何人,不对任何人有情感,
但是却没有人会因为这样而不喜欢月亮。
这就是“同样地,你应该好像月亮一样地接近在家众”这项教导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访客和主人相处时,受到主人以食物款待后,他便离开,
不会涉及主人的事;同样地,出外托钵,接受在家众供养的东西后,比库便应该离开,
不和他们混在一起,不涉及或担心在家众的事。
(圣典进一步提到接下来)当佛陀问:“怎样的比库值得接近在家众?”
诸比库答道:“尊者,请教导我们。”
佛陀在空中摇一摇手,说:
“正如这只手不会在空中被卡住,同样地,比库接近在家众时不会被卡住于在家众当中,
不会执著他们,心想:
‘愿那些希望获得财富的人获得财富;愿那些希望获得功德的人能够造功德。’
正如他对自己所得的感到欢喜,他也同样地对别人所得的感到欢喜。”
接着佛陀说咖沙巴便是这种比库,以及教导诸比库应该向他学习。
这是《因缘品.咖沙巴相应》(Nidana Vagga, Kassapa Sa§yutta)中的教导。
执著在家众的人不能够专注于禅修,却注重身外物。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教导成为“不执著在家众的人”
作为慈心禅的前分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