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周永西:试析楞严经与道教的思想渊源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6-11-27 04:04:14
周永西
首先,我们将《楞严经》的思想与《本际经》来作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具有很深的渊源,具
有很明显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楞严经》思想的三个要点是:显示一个常住真心为万法真体
;真心发生妄想病缘,因此而发生世界众生;修行则是除去妄想根元,发真归元,返回并获
得那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楞严经》的这三个思想要点概括来说就是心体心性论、心生论
,修心论,它们和《本际经》中表述的道体道性论、道生论和修道论这一套重玄哲学,在本
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各自使用的术语不同而已。道家哲学以为,万物以道为体(体),大道
无为无名(性),发生万物(生),万物复归于道(修),这套思想在重玄哲学里面得到了
发展,重玄哲学借用佛教的般若性空思想解释道体道性,借助《楞伽经》中的妄想流转来解
释道生,最后发挥“归根复命”的思想,认为修道就是返本还源。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楞
严经》的思想与重玄哲学乃是一脉相承,下面来就此举证。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楞严建立了这样一种常住真心,
以此为本体,万物不过是这个真心因妄想而发生出来的病缘,世界众生皆以之为体,都是“
真心中物”,“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
妄死”。这样的一个本体,在《楞严经》中称为真心,在《本际经》中则称为“道身”、“
本身”,或者称为“道性清净之心”,《楞严经》是心体论,《本际经》则是道体论,名称
略有不同罢了。《本际经》中作如是说:“元始天尊,抗手告众,汝等当知,我之真身,清
净无碍,犹如虚空,不生不灭,常住善寂,大智慧源,虽复窈冥,其精甚信,无量劫来,证
此真体,恒安不动,超绝无伦,非是小圣二乘,之所知觉”,[9]元始天尊的真身就是所谓
的“道身”,“道身不生灭,任理自玄通,湛然常清净,独立强言空”,“言本身者,即是
道性清净之心…是清净心,具足一切,无量功德,智慧成就,常住自在,湛然安乐”,“体
不动故,常住不变”,[10]这个道身本身也是常住善寂,是不动真体,智慧本具,湛然清净
,不生不灭,而且,也可以叫做“心”,这个“心”和《楞严经》中的“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之“真心”恰是同一性质。在《本际经》中,这个道身真体、道性清净之心,也是发生万
物的本体,起着生起万法的作用,“如是本身,能生万物,即是万物,之本始者”,[11]
“能为妙迹本,表现亿万该,神用无起灭,奇功靡去来”,[12]与楞严中的那个“能生诸缘
”,能因妄想而“生山河大地”的真心,不是同一功用同一性质吗?
实际上,《本际经》中所说的“道身”“本身”之类,乃是老子之“道”的发展。老子之道
是“非常道”,“非常名”,是难以言表的,《本际经》借用佛教般若性空对此加以阐释:
“所言道者,通达无碍,犹如虚空。非有非无,非愚非智,非因非果,非凡非圣,非色非心
,非相非非相。即一切法,亦无所即,何以故?一切法性,即是无性,法性道性,俱毕竟空
,是空亦空,空无分别”,[13]把空、无性强行安在“道”的上面,和“非常道非常名”挂
钩,但其本质依然还是老子的那个“道”,是个大用无穷,能生万法的东西,也就是老子所
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那个“道”。
[14]《本际经》是对老子之道体论的发展,它虽然对道性加以般若化的解释,却仍旧只将它
当成一种发生本体,“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本非末,而为一切
诸法根本”,建立此“道身”为万物发生之根本;而《楞严经》则建立“真心”,以“真心
”为万法发生之本体,它们可谓一个鼻孔出气。而且,《本际经》中已经明确提出,此道身
本身也可叫作“道性清净之心”,所以,《楞严经》的真心论其实就是对《本际经》道体论
进一步的改头换面和充实。我们不仅可以在思想上看到它们的渊源关系,还能从名词术语的
使用上见到一些痕迹。老子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本际经
》中则说真体“虽复窈冥,其精甚信”,而《楞严经》则说“真精妙心”,而且大量使用“
见精”,“识精”等术语,这个“真”,不就是“其精甚真”的那个“真”?这个“精”,
不就是“其中有精”的那个“精”?
楞严和本际,一个心体论,一个道体论,名异而实同。有了这个真体,便要由此真体发生万
物。谈到真心发生世界众生,在楞严中讲的很丰富很具体,但它其实只能算是对《本际经》
中道体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本际经》中也谈到了发生方式,只是不如楞严详细。《
本际经》写到,“如是本身,能生万物,即是万物,之本始者”,“言本身者,即是道性清
净之心,能为一切世间出世法之根本”,“所谓神本,是妄想初,一念之心,能为一切生死
根本,以是初心,念念相续,众生业果,轮转无穷”,“众生不了此义,而于无法,而生法
想,于不空中,而生空想,妄造诸法,计我及物”,[15] “世间之法,由暖润气,而得出
生,是初一念,始生倒想,体最轻薄,犹若微烟,能障道果,无量知见,作生死本”。[16]
可见,《本际经》已经明确地提出,一切世界众生,都是大道本身之中发生的最初一念妄想
,由此妄想念念相续而生。经中随后又加以展开,谈到真心神本可以生起无色界业、色界业
、欲界业和三恶道业,“是烦恼业,及以报法,体唯是一,随义为三,渐渐增长,分别五种
,一者未入三界系缚之位,虽生其域,非三界因,二者能生,无色界业,三者能生,色界之
业,四者能生,欲界之业,五者能生,三恶道业”,再随后也略谈了渐次生起四蕴(色聚,
想聚,识聚,行聚,舍去了受聚)的过程,这些虽然没有非常详细地展开,但已经很具体而
微了。《楞严经》中谈到山河大地众生因妄想而生起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对《本际经》以
上思想的详细展开,楞严说,“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
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楞严经》用相当大的篇幅谈到了真
心中是怎样发生妄想扰乱而生起整个世界国土的,大谈世界和众生皆因妄想业缘发生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
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在经的后部也用大量篇幅具体谈到十二妄想,十二类生,十
二轮转,谈到各种妄想发生地狱业报的具体情状等等,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正好就是《本际
经》中“以是初心,念念相续,众生业果,轮转无穷”的道生论之具体展开,是它的一个注
脚。
这种真心发生世界众生论,并不是真正的佛教思想,在佛教里面是不承认有什么东西能生起
万法的。佛教谈论的是缘起法性,只讲缘起法本身的幻有和性空,那种认为万法的背后还有
一个出生者的论调,佛教是大加驳斥的。其次,《楞伽经》等建立的阿赖耶识,也只是一种
具有了别功能的诸多种子之集合的假名,并非实体,它可以说为现相发起的根源,却并不是
建立世界万物的本体。唯识是从心识“表”现诸法的意义上建立“唯心识”的,是认识论,
却并不是本体论。[17]如来藏这个概念,本来是表示佛之种性的意思,也是佛教对“外道”
方便说“无我”的权宜办法,[18]它并不是指有一个真心本体;所谓的“真如”也只是称法
性而谈,却不是一个能生之法。所以楞严的真心发生论,其来源并不是佛教,它的来源恰恰
就是本土的道教,只是借用了佛教的一些术语和概念来表达,是发展了的本土道教思想。这
种道生论源出于老子的“道生”之说,在《本际经》中得到了继承。与《本际经》同一时期
的道经《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主要发挥般若空义讲道性,但也讲到了道生。它说,“知法
相体,皆生于空”,“法相不定,若生于实,不能变通,是知法相,不从实生,不从实生,
是因空生”,[19]认为万法生于“空”,这实际上是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翻版
,只是将老子说的“无”加以般若化的解释而已,实际上还是将“空”给神秘实体化了,说
成了一个“空体”,以为“空”是这个道体的一种性质,这和《本际经》的作法如出一辙。
《楞严经》讲心生,也就是道生的翻版,它误会了如来藏的本来意思,把它替换为一个常住
真心,这个常住真心实际上就是道教的“道体”、“道性清净之心”,是一个能生万法的本
体,它这样一替换,便和印土的正统佛学产生了天渊之别。楞严说不生不灭,却只把它当成
真心本体的一种性质,而真心“妄想”起来,在“用”的层面上却又是有生有灭的;佛教否
定能生的本体,完全称诸法本身法性(心则称心性)而谈不生不灭,并不是说这万法的后面
还有一个真体不生不灭,所以两者的义旨有根本上的不同,楞严的真正源头,是道教而不是
佛教。
在修行思路上,《楞严经》和《本际经》也是一模一样,楞严说“发真归元”,本际则说是
“归根返本”,都是向“真心”或者“道”的回归。在《楞严经》中,既然世界众生都是真
心中由于妄想而发生的病缘,所以修行就是灭除这些妄想根元,回归到本来无病清净的常住
真心中去。色等五蕴是妄想所生,六根则是妄想之根元,从六根下手,拔除这些妄想根元,
四大五蕴等等也就一层层消解,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复归于本来的常住真心,原来的山河大
地等病缘不复存在,“虚空粉碎,大地陆沉”。楞严中说,“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
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
,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在《本际经》中,类似的
思想也很多,《本际经》有,“大道无也,无祖无宗,无根无本,一相无相,以此为源,了
此源故,成无上道”,[20] “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达此者,归根复命,反未生也
”[21],“云何言说,归根返本”,“ 返于无本,是名返本”,“元始天尊无上师,今舍
大慈离生死,独返善寂妙一源,不住世间染尘滓”,[22]《本际经》中的得道就是归根返本
,《楞严经》不过发展和丰富了这一修道思想,在基本原则上与《本际经》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修行思路,考其源头,仍然还是《道德经》。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
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它的意思很清楚,道如果动,则
动而愈出,万物发生,如果静,则万物归根复命,重返于道。《本际经》中归根返本的思想
显然就是从此而来,它将道体之用也分为两种,一是动,一是寂,动则能生万物,静则归根
返本。它说,“称为物始,用涉能生,又为返本,动寂用殊”,[23]纯粹就是老子思想的翻
版。《本际经》把道体之动解释为“妄想”,由妄想“烟氲”之际,发生万物,《楞严经》
只不过将“妄想”之发生具体化。既然众生乃是妄想病缘,那么修行证真就是灭除妄想,返
本归根,这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楞严经》的修行思路和老子、《本际经》也是一
脉相承。
(节录)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1-27 06:44:00
下一篇 : 试比较 ~ 一贯道万法归宗vs一切善法皆佛所说 ?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1-27 10:23:00
道家这部经典充满了佛家用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