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家之眼】营业税能叫营业税吗? 必也

楼主: haiduc (小火柴)   2023-08-14 10:26:37
【专家之眼】营业税能叫营业税吗? 必也正名乎
2023-08-14 08:00 联合报/ 刘明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
https://reurl.cc/VLVogZ
台湾的“营业税”,国际上不叫“营业税”,而是称为“消费税”或是“加值税”。图为
台北东区街头店家。本报资料照片
有些老板在刚创业时,还搞不懂营业税,以为少开发票就可少缴营业税,或在进货时,听
到若需要开发票则需另计5%营业税,就不拿发票,以为少付的营业税就是赚到的。这样的
案例并不少见,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就出在“营业税”这个名称。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
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卫国国君正等著您来主持政务,您打算先从哪一个地方做起呢?”
孔子就回答说:“第一件事情是区辨名实相不相符”,为什么“正名”那么重要呢?孔子
接着解释:“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翻成白话就是:若名不符实,那么,
人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孔子的这句话刚好印证了“营业税”这一“不正之名”
所造成的“民无所措手足”。
政府蓄意误导我们的例子多如牛毛,有些时候,可以理解其动机,例如把“Total Tax
Revenues as a percentage of GDP”曲解成“租税负担率”(参见笔者《纠正政府的错
误:租税负担率》一文),但有些时候就无法理解了,例如本文所要讨论的“营业税”这
一概念。
什么是营业税呢?营业税规范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这一部法律当中,然而,
这么重要的一部法律,竟然没有“营业税”的定义,难道营业税一看就懂,连定义都不需
要吗?刚好相反,在“营业税”这一用法当中,我们以为课税对象是营业人。而事实上,
营业税的课征对象是消费者,这是标准的“名不符实”。当然,问题不在“实”,而在“
名”,“名”起错了。
既然政府没有定义,我们只好查字典,《教育部国语辞典》这样解释“营业税”:“对营
业收益所课征的租税”。那么,这样的解释对吗?不对,因为营业税不是根据“营业收益
”来课征,而是根据其销售金额所课征的一种税,换言之,以加值型营业税来说,销项税
额减去进项税额就是该公司所要缴的营业税。抱歉,不应该跟着政府称之为营业税,而应
该叫“消费税”,会比较准确。
台湾政府所指涉的“营业税”,国际上没有这种用语,即使中国政府使用过“营业税”一
词,但他们的营业税的指涉也不同于台湾的营业税,何况,中国也已经在2017年废止了“
营业税”,而全面改称“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赋税署的〈赋税业务中英文词汇对照表〉,台湾政府把营业税翻译成
Business Tax,当我们把Business Tax作为关键字上Google查的时候,会发现一件事情,
那就是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会用business tax做为“政府向消费者征收的税金”这一
指涉的英文,而营业税这一中文概念本身,也无法让一个懂中文的人能联想到“政府向消
费者征收的税金”这一定义,反而是联想到公司或个人因其“营业”这一行为而必须向政
府缴交的税金。
换言之,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营业税”或是“business tax”的表述都是错误的,都
有明显的误导作用,以至于有些商家想尽办法不开发票,以为因此可以省下营业税,或者
不知道商品售价应该加上5%的营业税,导致平白损失。殊不知,政府所说的营业税根本不
是由商家负担,而是由消费者负担。
正因为台湾政府对“营业税”这一用语的不当,所以,当我们以“营业税”为关键字到维
基百科去查的时候,就出现了“‘营业税’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
的观点”这样的结果。用语的错误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
我们所说的“营业税”,国际上不叫“营业税”,而是称之为“消费税”或是“加值税”
;而我们说的business tax,国际上也不这么用,而是用consumption tax或是VAT(
value-added tax)或是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正因为我们的用语,不管是中
文还是英文,是那么的荒唐,所以,非专业人士就会被搞得一头雾水,也造成了该税目在
国际比较上的困难。这当然不会是一件好事,而是无谓的成本。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736721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作者: floz (醉)   2023-08-14 18:40:00
那非加值型营业税要改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