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 飞鳞 3-1

楼主: whatsJ (花子姐)   2024-05-15 08:18:46
3-1
他和潇湘楼的小姐们聊了几天才知道,就算是妓院,也有分成很多种类型的,潇湘楼的小
姐大约有五六个,身上多少都藏点技艺在身上,多半是乐器、说书或是诗词歌赋,许多小
姐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歌妓或艺妓,当然也有较为下等的小姐,是单纯提供性服务的。
但潇湘楼像是个小型的舞台,除了平时男人会来喝酒谈事,偶尔也会有唱戏,散乐,还有
说书与各种乐器的表演。
像是这个人称杜行首的杜如欢,就是古琴、唱戏的好手,她虽然不卖身,但在漳州也有过
相好的男人,只是后来抛弃了她。
她们偶尔会去工作坊送饭,送酒,也算是拉拢客人的一种方式。
工作坊是一个巨大的石子建筑,四面通风,室内算是干净整洁,里面有许多工作坊的技师
,在工作坊内的轮车前面进行拉坯。
坯土在经过发酵和搓泥后,变得柔韧有弹性,技师们会放置上旋转的轮盘上,将泥料不断
旋转塑型,制造出不同造型的杯盏。
虽然只是简单的杯盏,但其实算起来有几十种器型,主要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
种大类,每类又分大、中、小型,分别有不同的名称。
目前在江品硕原本所处的现代,所发现的四个雪裂杯盏都是束口盏,而这种束口盏也成为
云盏发展中最典型的型式,因为这种汤碗拥有束口线,在冲茶汤的时候,热水就不轻易冲
出杯口,也就因为如此,在宋代的斗茶文化中大受欢迎,占有主流地位。
而看斗茶则要去茶馆,那里的斗茶相当有趣。
茶馆内经常都是高朋满座的,许多人会在其中玩茶斗茶,这些茶艺精绝,讲求茶色和泡沫
的浓密,“以纯白为上真,清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这些技法江品硕其实看
不懂,但去过几回之后却也大约明白,总之呈现束口形状的杯盏,几乎都是为了斗茶而生

这样的器型在工作坊占有一半以上,江品硕从人门口中的话语推论,目前他所处的朝代应
该是南宋末年,斗茶文化早已不如北宋或南宋初期那么流行,茶馆也已经少了许多,如今
却还是如此积极制作,是朝廷后宫的需求?还是官宦子弟的热爱?或是市井潮流本就一阵
一阵的,没有特殊理由也有可能?
“你这土包子,难道没听过阎美人吗?”潇湘楼的刘云青小姐说。
“阎美人?”
“阎美人是当今圣上的爱妃,特别喜欢云盏的光泽和美感,所以许多王公大臣为了讨好贵
妃,都会抢著进献。”刘云青说。
这么说起来,江品硕想起来了,在出发前李教授曾经有提起过,因为有大臣想要将大量的
云盏进献给当时宋宁宗的阎美人,所以庆云村进行了赶工,没想到造成了山区崩塌,是这
样吗?
那,会是什么时候崩塌呢?他还有时间吗?
毕竟江品硕对于茶盏方面主要是工艺的欣赏,对于历史没有详细研读,以至于对这段时间
的状况有些模糊。
在宋代的发展中间,已经能够将坯体拉得非常薄亮,工艺相当讲究且精致,更在色彩上有
许多变化。
他看过的云盏都是古物,经过时间的摧残,有着风霜的痕迹,而实际的杯盏比想像中的更
美,更亮,在工作坊中都能一一见到它们的影子。
江品硕发现,工作坊的技师们都有外型上的共通点,他们虽然相形瘦弱现代人而言较为瘦
弱,但是双臂都显得较为粗壮,微微驼背,身体前倾,主要也是因为长年拉坯劳作,便产
生了习惯的姿势。每天双手都泡在水与泥中,不是脱皮就是红疹。
他去过几回,因为平时小姐们会频繁的去工作坊送饭,以赚一些零碎的小钱,有时候累了
就让江品硕帮忙送去,所以隐约知道了些许细节,而工作坊安静,没什么人在对话,大家
只是闷头著干活。
他很少见到洪二郎,其他技工口中的洪二郎,虽然技术不错,却成天偷懒,经常赶不到发
单需要的数量,不是在潇湘楼玩乐就是喝酒,也经常来到工作坊靠着墙打瞌睡,根本无心
工作。
这样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下,窑主张先生也经常刻扣他的薪饷,他时而有一点小
钱,时而跟朋友借钱,有时还在潇湘楼和酒舖茶馆等地方赊帐,导致家中本就不富裕的状
况下,女儿阿絮工作的薪资都不够生活,还三天两头的必须替父亲还债。
*** *** *** ***
作者: rainmiss2001 (panda)   2024-05-15 08:44:00
推推
作者: UgoKuo (UgoKuo)   2024-05-15 12:21:00
推推
作者: wigping (斯文败坏)   2024-05-15 12:56:00
推推
作者: amigoogima (明天)   2024-05-15 13:39:00
推推~
作者: heidiking (黑糖)   2024-05-15 16:06:00
推推
作者: sawako (Just Do it)   2024-05-16 07:1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