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爷爷病逝过度伤心 不知忧郁症竟已上身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0-07-20 13:38:00
2020-07-17 00:00 联合报 / 整理/记者杨雅棠
口述/振兴医院精神医学部主治医师、振兴医院银光学苑主任袁玮
“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忧郁症,以为这只是丧亲之痛的正常表现。”在医学院最后两年,
我是台北荣总实习医师,爷爷因罹患坏死性筋膜炎而去世,让我陷入忧郁情绪,严重状况
达四、五个月。这段经历让我走上精神科之路,更因爷爷关系,致力于老年身心医学。
丧亲陷入忧郁 误当正常表现
从小和爷爷的关系非常好,小时候因为父母出国进修,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两年,每个暑假
都会回高雄老家。由于爷爷是历史老师,常说历史故事,到现在都还记得他所说的故事里
每一个场景,人物场景栩栩如生。
我在父母期待下长大,管教要求甚多,例如功课、仪容,爷爷那边则成了我的避风港,得
到很多的爱,他常说我“不管胖也可以、瘦也可爱”,小时候最大愿望就是长大后赚钱,
带爷爷出去玩。
爷爷很能忍痛,当发现罹患坏死性筋膜炎时,已非常严重,家人大多在台北,便将爷爷从
高雄接到台北荣总治疗。
袁玮(右)曾罹患忧郁症,因此走上精神科之路,钻研老年身心医学。图为她负责的银光
学苑邀请妈妈(左)一起参与尼莫治疗犬活动。图/袁玮提供
当时我在神经内科实习,值班宿舍就在爷爷病房对面,互动频繁。爷爷过世后,我常刻意
绕过这间病房,跟诊时看到一些年纪和爷爷相仿的长辈,也会忍不住掉泪;巡房时,须在
病房外调整好情绪,才敢踏进病房工作。
意兴阑珊、睡得多… 留意典型病征
那时对于很多事情容易心生不满,例如看到其他医师因为忙碌而对病人“不够细心”,其
实只是小事,但心里却很容易犯嘀咕。原本我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充满热情,但当时对
许多事情也都提不起劲、意兴阑珊,也睡得多,后来回想,这就是典型的忧郁型态。
我一路顺着父母要求,考上医学系,但这非我的最爱,爷爷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因肺栓
塞过世,除了悲伤,爷爷在自己工作的地方过世,更令人充满无力感,开始怀疑医学,连
带抱怨父母,为何要决定我的命运。
及时获帮助 选择当精神科医师
“虽然没有真的就医,接受药物治疗,但一直寻求正规专业的帮助。”爷爷生病时,我刚
好实习完精神科,正在神经内科实习。爷爷过世后,我只是实习医师,对各科都不熟,也
不知自己罹患忧郁症,但自觉自己状况不好,因此寻求在台北市立疗养院(现北市联医松
德院区)实习时遇到的老师和心理治疗团体帮忙。
另外,原本就想走身心科,在老师推荐下,参加许多工作坊,充实专业训练,也帮助自我
成长。
记得那时参加一个有关萨堤尔系统治疗模式工作坊,国际级大师亲自教导,中间实作部分
需要示范者与大师互动,我自告奋勇,在四天课程里,受益匪浅。
事后回想,那时如果知道自己罹患忧郁症,应该要就医,该适时使用药物,病程才不会拖
得太长,不会这么辛苦。很幸运的是,很多老师帮我,给予正规、专业协助,最怕的是,
寻求到偏方、算命,这就不好了。
许多人害怕看身心科,一方面担心被贴上标签,另一方面怕吃药。事实上,九成身心科病
人都和你我一样,因经历失落、失恋、婚姻等人生挫折,对未来感到困扰,以致焦虑忧郁
,只要能够早点处理,就能让自己开心,恢复正常,至于是否吃药,可以和医师讨论。
忧郁是人都会有的情绪,“这有点像是小的雪球”,如果一直陷在负面情绪里,不但容易
出现负面情绪,也会影响人际关系,雪球越滚越大,变成严重忧郁症才来就诊,反变成要
吃药的可能性变大,治疗时间也会越长。
袁玮
现职:振兴医院精神医学部主治医师,振兴医院银光学苑主任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毕业
专长:老年精神医学、个别心理治疗及家族治疗、妇女相关之心身医学、后更年期忧郁症
、经前症候群、产后忧郁症等、饮食疾患,如暴食症与厌食症
经历: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医师(老年精神医学)、美国杜克大学家庭治疗研
究中心训练、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住院医师、总医师、台大医院身心医学照会训练
、台湾妇产身心医学会理事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0825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