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热死人”是金ㄟ!中暑到底发生了什么

楼主: mco334 (橘子a游戏)   2020-05-26 05:20:35
“热死人”是金ㄟ!中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https://www.fruitenzy.com/heatstroke/
2020-05-22 作者 果珍有酵原创
夏天到了,这个季节常有新闻报导有人因为太热而“中暑、热衰竭”。根据卫福部资料
显示,台湾每年 7~8月是民众发生中暑等“热死人”(热伤害)的高峰期。
会“中暑”(heat stroke),单纯只是因为天气太热吗?一部分是,主要原因是气温
高或湿度高,体内的热很难排到体外而闷在体内。中暑是高温时“热闷在体内”所产生
的最严重症状。即使温度不高但空气中湿度较高,也有人因为运动而“中暑”(运动型
中暑:常发生在劳工、军人、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这是因为汗水无发蒸发,无
法持续带走身体的热气所造成的。
中暑有致命的疑虑
“热伤害”,意思是“体内著热”(类似“着火”,只是温度没那么高),体内因为“
热”排不出去所产生的各种症状。
在高温的环境下,身体主要借由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外在温度超过 35℃ 时会利用排
汗散热,占排热方式的 90%),若无法即时把身体的热排出体外,就容易出现“热伤害
”,依不同症状可分为:
热晕厥:过度流汗后虚脱、口渴;微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头晕、眼花、晕倒。在补充水
分、休息后即无大碍。
热痉挛:大量出汗,体内盐分流失导致肢体肌肉抽搐。予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并按摩
抽筋的肌肉即可缓解。
热衰竭:大量出汗、疲倦、全身无力、头晕、皮肤湿冷、脸色苍白等。严重时可能会失
去知觉,变成热中暑。
热中暑:无法正常排汗或少汗、皮肤发烫干燥、尿液少颜色深,意识不清、核心体温超
过 40°C,数小时内即可能致死,死亡机率约为 30% – 80%。
不流汗的热中暑是最危险的。若出现热衰竭、热中暑现象应尽速就医。
延伸阅读:不易流汗,中暑机会高!
https://www.fruitenzy.com/thermoregulation/
中暑示意图
中暑的是因为热导致细胞坏死、破裂
很多读者应该听过“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这很容易发生在过度训练的
运动员、军人身上。简单地说,就是因为运动过量,体内产生的热无法排出而发生了“
横纹肌溶解症”:
肌纤维膜发生急速损伤→导致肌肉细胞坏死破裂→释出大量钾离子→高血钾症,引发心
律不整;
细胞破裂释出的肌球蛋白、大量尿酸,会造成肾毒性,会损害肾机能,有 1/3 的机率
会导致“急性肾衰竭”。酷热的天气也是横纹肌溶解症的好发季节。
上面的说法对读者而言可能有一点难度,不过请想像一下你正在煮肉,高温让肉质紧缩
、细胞内的“汤汁流出”,煮熟了就无法恢复原状。体内高温(40℃以上)就可能导致
神经组织、蛋白质、酵素失去功能,细胞坏死释放出各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导致
各种并发症,中暑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横纹肌溶解症”,其它严重并发症还包含,脑水
肿、脑出血、脊椎神经障碍(下半身瘫痪)、急性肝衰竭、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肠胃
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DIC)、败血症、甚至死亡。
容易出现热衰竭、中暑的族群
医学上将热中暑分成两种类型:
传统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指缺乏对环境温度、湿度改变的适应力,多发
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
劳动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多为需要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例如,军
人、劳工、农夫与运动员。
中暑高危险群
预防中暑的好方法 — 养成经常流汗的习惯
既然我们的身体主要借由流汗散热来调节体温,多喝水固然重要,但只喝水、不流汗也
达不到排热的效果,因此,只要能确保流汗,就能避免核心体温在高温的环境下上升。
检查自己是否经常“热到流汗”?流汗代表交感神经正常运作。
如果你是容易流汗的人,那么恭喜你,夏季时你只要别穿会让身体闷热、不吸汗的衣服
,让热气自然流通,就不会有大问题。
如果你很少流汗,那么建议你训练自己流汗的能力,以唤醒交感神经原本的运作,因为
人体的功能有“用进废退”的倾向,例如,卧病在床的人,很容易肌肉萎缩;而多做肌
肉训练,肌肉自然发达。你可以:
适当运动,适当的意思是,运动强度与时间可以让自己流汗。
多让自己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适度流汗。
泡热水澡(水温约 38~40℃)、洗三温暖直到脸上出汗。
你不需要多花很多的钱,就能透过流汗为身体带来好处,甚至预防中暑。就从现在开始
,让自己尽情挥洒汗水吧!
参考资料:
Heat Stroke – an overview | ScienceDirect Topics
Heat stroke
Heat Stroke: Symptoms and Treatment
Heatstroke – Symptoms and causes – Mayo Clinic
Heat exhaustion and heatstroke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of heatstroke and novel therapies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 热伤害的种类,有什么症状?
中暑(Heatstroke), 核心体温(core body temperature), 热中暑, 热晕厥, 热痉挛,
热衰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