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身体很累,脑袋却不累!你自律神经失调吗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0-02-20 00:02:24
身体很累,脑袋却不累!你自律神经失调吗?
2002/08/01 · 作者 / 林贞岑 · 出处 / 康健杂志 第45期
时常觉得心悸、失眠、全身无力,却找不出病因?答案可能是你的自律神经出了问题!
有些企业高阶主管经常抱怨“身体很累,脑袋却不累”,拚命工作直到脾气变坏、记忆力
变差,才惊觉自己已经掉入自律神经失调的恶性循环中。
“自律神经失调”这个最近在演艺圈、政商名流界最热门的话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是一种严重的病吗?
“自律神经失调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推了推眼镜,台北市立疗养院社区
精神科主任汤华盛解释,自律神经失调在医学上被称做精神官能症,一般相当常见。
通常是因为过度焦虑紧张,导致各种生理不适的症状,包括了失眠、焦虑、恐惧、忧郁、
强迫症、创伤症候群等,属于症状轻微的精神性疾病。
根据欧美研究,大约每100人中就有30人曾经历过自律神经失调的痛苦。
国内的研究则是占15%,“但那已是十多年前的数据资料,”汤华盛指出,最近两、三年
这类情况有增加的趋势,他推估现在国内自律神经失调者的比例,可能与欧美相当。
“每个人可能一生中,多少会碰到一次吧,”看过不少求助无门的案例,国泰医院神经内
科主治医师陈仁泽认为,现代社会讲求速度、竞争,压力大,有时难免会让人疲于应付。
先天性格与环境压力,是导致自律神经失调的主因。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但长期处于高压力紧张的环境下,则会造成自律神经失衡。
自律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全自动操控中心,负责管束不需提醒、自动自发的生理运作,如心
跳、血压、脉搏等,且会受到感情、情绪影响。
自律神经系统主要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沿着脊髓神经像大树分支一样,分布到全
身的内脏及血管。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必须相互协调制衡,如同阴阳调合,才能使人体维持正常运作。
当急惊风遇上慢郎中
急惊风的交感神经,负责冲锋陷阵,应付外来紧急状态,如恐惧、压力等,并刺激肾上腺
分泌,比如心跳加快等,使身体主要系统活动力增加。
副交感神经正好相反,像个慢郎中,抑制心跳、血压,使呼吸平缓,降低能量消耗,让身
体器官进行休养及修复。
当身体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譬如说压力大或连续熬夜时,会强迫刺激交感神经,使肾上腺
素分泌旺盛。
如此一来,不但精神无法集中、情绪变坏,影响范围甚至遍布全身,如同一路敲响警钟般
,出现手脚冰冷、发麻、冒冷汗、肚子痛、舌头麻苦、心悸等全身不舒服症状,陈仁泽医
师提到。
此外,自律神经失调与个性、体质也有密切关系。
面对相同压力事件,有人可以一笑置之,有人却紧张到快要窒息。
当外界压力大于本身抗压性,家属亲友的协助又不足,问题便出现了。
讲话快、吃饭快、一切都讲求速度的A型性格人,通常属于较易自律神经失调的“高危险
群”。
其中,有些A型性格人,平常只要一碰到压力,无论事件大小,反应十分激烈。尤其随着
环境恶化,心慌、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的次数会愈来愈多。
另有一种A型性格人,平日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却不知道焦虑的理由为何
。一点小事就烦恼,容易钻牛角尖,是标准的紧张大师,也是一般人常说的“多操烦”(
台语)。
此外,研究发现,女性体内荷尔蒙浓度,也会影响自律神经运作。
研究发现生理期前后、产后、更年期等,都是较容易产生自律神经失调的时期。
其实,自律神经失调是一种警讯,提醒你压力、紧张已经超过身体所能负担。
若是忽略不处理,基本上不会造成脑部损伤,但却会产生“耗尽症候群”(
Burnoutsyndrome):脾气变差、很容易不耐烦、失眠、头痛且记忆力不集中,只要一放
假休息,就觉得全身不舒服。
国外报告显示,这些人会借助酒精和菸瘾来排解压力,加上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
的危害相当大,”汤华盛主任提醒。
随时放松,扭转乾坤
大多数的自律神经失调,可以透过改变生活方式获得缓解,毋须吃药看医生。
但是当紧张忧虑程度,严重影响到工作、生活或是人际关系时,可能需要寻求精神科或神
经内科医师帮助。
目前一般治疗方式,以安眠药、抗焦虑药及抗忧郁药物为主,通常需服药两个星期至一个
月,情况好转便可以停药。“大部份的人都可以康复,”汤华盛有信心地说。
最基本的解决方法,是觉察自己的能力极限,适时纾解压力。
“A型性格的人要跟B型性格的人多学学,记得有时要慢下来,”办公室里萦绕着柑橘的温
暖甜香,喜欢点精油灯纾压的汤华盛觉得,生活是变化弹性的曲线,不要只顾往前冲,为
自己多留点空档的时间,规律的休息,才能让自律神经维持在良好抗压状态。
“你要强迫自己休息,该休息就要休息,不是等到放长假才去休息,”汤华盛感慨地说,
压力像水库一样,平时要泄洪,才不会有溃堤危险。
以前他从早上九点看诊看到下午两点,只要一坐下,连上厕所时间都没有。
现在,他懂得看诊一、两小时,就走出去上上洗手间、倒倒茶、吃个东西聊一聊,给自己
小小的Break(空档),让身心有一个喘息机会,“工作中随时减压,精神会更好,”这
是他的深刻体认。
规律运动,也是调节自律神经的好方法。
快走、慢跑、散步、爬楼梯、瑜伽、气功等,都是随时可做的放松技巧。
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协会的义工教练,六十多岁的王妈妈,也曾经历严重的自律神经失调,
她焦虑、失眠、经常想要自杀,连家门都懒得出。
后来接触到拍手功,练了几个月,人变得开朗,失眠、心悸也不药而愈。
现在她固定回去教疗养院的患者,大家一起练习拍手功。
也是属于高压力行业,陈仁泽医师提到自己平日爱做模型的嗜好时,眼睛都发亮。
“兴趣很重要,”陈仁泽说,自己也喜欢照相,常常一个人背着相机到处乱逛,甚至在附
近街道巷弄里便拍起照来,十分自得其乐。
“我朝气蓬勃的人生,来自于散步。”这是每天一定散步四小时,热爱自然的《湖滨散记
》作者梭罗的生活哲学。
缓慢是一种美德,暂且放下手边工作,带着你的灵魂,一同去追寻生命的美好春光。
别忘了,身体本来便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只要你愿意给它机会。
你是容易自律神经失调的性格吗?
哪一种选项较多,表示属那一型人格:
【A型性格】
□竞争性强
□个性倔强
□办事速度快
□在工作环境及社会地位上努力,希望获得升迁
□希望大众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肯定
□易被人与事激怒
□被迫沉静时会感到心定不下来
□说话快
□一次做好几件事,以求成长
□走路行动及进食速度快
□对于任何迟缓都不耐烦
□对时间很有概念,做事赶在期限以前完成
□几乎每次都准时
□经常绷著脸,手握拳头
【B型性格】
□工作及游戏时都不具竞争性
□态度从容,随遇而安
□做事慢但有方法
□对于目前工作上及社会上的地位深感满意
□不追求大众对自己的肯定
□不容易被激怒
□喜爱悠哉的感觉
□说话慢
□一次只做一件事但心觉满意
□走路行动及进食之态度从容不迫
□对于迟缓有耐心且不生气
□对时间没概念,不在乎期限
□经常迟到
□脸部表情轻松且不握拳
※编按:此文为2002年发表,文中人、事、物背景或已有调整、变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436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