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身体好不好,脾胃说了算!七道题自测脾胃

楼主: sunfish995 (理学)   2017-05-08 18:30:26
小花
小编,最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嘴唇干裂起皮,裂口都出血了,又痛又难受,是不是缺水啊?
小编
嘴唇干裂起皮不一定是缺水哦!可能是一种疾病!
  
  
小花
啊?是什么病啊?该怎么治疗呢?
小编
不要急,这两天,我院的中医收治了好几例你这种的患者,让专家来告诉你吧:
  
最近,好多人嘴唇唇干起皮,甚至裂个口子。大多数以为是嘴干,很于是就多喝点水,或者涂上润唇膏,给唇部滋润一下就对付过去了。然而,却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我院中医专家说:天气干燥的确是嘴唇干裂的主要原因,但是嘴唇干还属于我们的唇部组织处于一种亚状态的炎症,就是还没有到炎症的程度,但是要炎症了。
这就是说,如果只是感觉唇干,没有其它表现,还算不上是疾病,可通过补水等方式自行调理。嘴唇一旦有起皮,我们叫脱屑,那这个嘴唇基本上是处于炎症阶段了。
如果再严重出现了裂口,线状的短小的裂口,它那个口里还会有血渗出,甚至还有结痂出现的话,那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炎症或是比较严重的炎症了,就处于了唇炎的状态。
专家提醒:
一定要避免舔唇和用手撕干皮的习惯。这也是慢性唇炎的关键诱因。我们可以在天气干燥的季节涂抹唇油来预防唇炎。在临床上,由于对这些细节的忽视而受唇炎困扰的患者并不在少数,所以如果出现嘴唇脱皮、皲裂,一定不要轻视,建议到医院做相关诊断。
中医强调,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功能减弱的人会发现唇比较干,唇会发白以及有干燥脱屑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嘴唇干裂的是一种疾病。
  
其实
脾的好坏
不单单体是唇干
在中医里
脾胃是健康的“根”
如果它们损坏
就会引发身体的疾病!
怎样判断脾胃健康?
生活中如何科学养脾胃?
权威专家教你调养绝招:
首先
看一看胃脾与身体内脏的联系:
胃脾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脏病要从脾胃治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
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
脾胃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
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
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如何才能知道脾胃有问题?
对号入座,自查脾胃健康
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不妨对照自查。
1
脸色是否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2
鼻头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
口唇是否无血色、干燥、脱皮
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由于对这些细节的忽视而受到唇部疾病困扰的患者并不在少数,所以如果出现嘴唇脱皮、皲裂,一定不要轻视,建议到医院做相关诊断。
4
睡觉时是否流口水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
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5
是否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6
睡眠是否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
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怎么做,保护好你的脾胃?
这样做,养出好脾胃
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为此,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吃对食物
在长夏这个养脾的关键时期,应该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
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
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常读“呼”字音
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饭后慢慢走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
中医也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太好了,还有一个便秘没中,其他都有呢~哭
脾胃不好有自知之明啦...
原文网址
http://myhealth911.com/20170508_705012.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