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忧郁症的成因

楼主: littlewren (wren)   2018-03-18 14:15:16
忧郁症的成因
陈俊钦
  忧郁明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情绪反应,而且它跟焦虑一样,都在人类的生存上扮演了
一个重要的角色,何以忧郁会失去控制,而变成“忧郁症”呢?
  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清楚。但是可能的推论倒是不少。只是说,到目
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学说获得充分的肯定,所以关于忧郁症的成因,至今也还没有一个定
论。
  倘若读者不是专门研究忧郁症的学者,没有必要去深究那么多,要不然,读者恐怕会
唸到迷糊,通通记不起来。不过,为了求完整性,并且为以后的治疗部分铺路,笔者还是
保留了一个基本的篇幅,为忧郁症成因的各种假说做个简单的介绍,读者只要有个大略的
印象就可以了。
  
  :::忧郁症的神经传导物质假说:::
  所谓神经传导物质,指的就是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用来作为联系的一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在身体里面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的很少,但是影响人脑的弁鄎o是相当深远

  人类对神经传导物质的研究大约是在二十世纪才开始的。一九五零年代是这门学科的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要是有人说:“脑中化学物质发生障碍,所以才会有忧郁
症,所以只要吃药,把这些化学物质给调整过来,忧郁症就会改善”,这个人可能会被嘲
笑,甚至被当时的行为理论学家视之为精神有问题。
  但是自从一九五零年代以来,一系列的精神作用药物被发现:先是能够治疗精神分裂
症的抗精神病药物被意外发现,人们在找寻其他类似药物时,高度发挥了尝试的精神,结
果发现一些对精神分裂症没什么疗效的药物,却反而对忧郁症有治疗的效果。
  经过这五、六十年来的努力,大量的精神作用药物被发现,而且疗效也不断被各种严
谨的研究所证实,医学界与心理学界才肯定了这类药物的弁遄C而这些药物的作用,都是
透过改变神经传导物质而作用的,既然药物有效,那么很自然的,忧郁症的成因也可能是
这些神经传导物质的异常。但这是一种间接的推论,还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
  不过透过已知的研究,跟忧郁症最相关的神经传导物质,是血清素(serotonin)与正
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两种。这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对于忧郁症的影响非常深远,但
是究竟透过什么作用机制才发生效果的,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治疗忧郁症的药物,几
乎都是透过这两类神经传导物质在作用的。一些研究显示:血清素与正肾上腺素的药物,
可能对70%的忧郁症患者都有疗效。
  另外还有一些神经传导物质可能跟忧郁症也有关联性,诸如:多巴胺(Dopamine)、乙
酰胆碱(Acetylcholine)等等,但与忧郁症的关联性,就显然不如血清素与正肾上腺素的
密切。
  尽管在忧郁症的成因研究上,神经传导物质部分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没有办法认定
答案就是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只有一部分的人,脑中的这两类神经传导物质有明显的
异常,其他的忧郁症患者,其神经传导物质的浓度与总量,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其次,有些人对于相关的药物反应不错,有些人就是不佳。而且,脑中的神经传导物
质确实有障碍者,经过药物的调整之后,忧郁症未必会改善;而脑中神经传导物质没有明
显障碍者,经过药物的使用后,忧郁症依然可能改善。
  但是精神科医师为了求方便起见,经常会向家属或患者解释:忧郁症的问题“就是”
出在脑中的化学物质不平衡。读者应该明白:这只是一种假说而已,并没有办法获得充分
的证实,所以,患者不一定只能接受药物治疗而已,各种治疗方式对于忧郁症有效果的,
都不妨尝试看看。
  
  :::忧郁症的脑部组织病变假说:::
  由于在钗h脑伤、癫痫的个案身上,都发现了忧郁症的迹象;而且在一些影像医学的
研究中,发现了忧郁症患者的脑部可能有萎缩的情形。因此,有些学者则认为:忧郁症的
成因之一,是脑部组织的病变。
  这部分的证据到目前为止,都还相当不清楚,学者并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是哪里的病变
,才导致忧郁症的发生。但是在这几十年来,精神外科手术的发展,却让人们对此假说有
一些兴趣。所谓精神外科手术,指的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在脑部制造一些人为的伤害
,而企图达成忧郁症的缓解疗效。
  说也奇怪,虽然没有任何脑部组织被证实与忧郁症有直接相关,但是这些乱枪打鸟式
的精神外科手术却有一定的疗效,原理还是不明。
  
  :::忧郁症的精神动力假说:::
  在神经传导物质的学说被提出来以前,精神动力学派的假说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初期
的精神疾病理论。在忧郁症部分,精神动力学派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的看法,包括自我内部
的冲突、原我与超我的对抗、自我的能力丧失、错误与无效率的心理防卫机转、伊底帕斯
情节等。这些部分比较专业,读者倘若没有心理学的背景,可能会弄得迷迷糊糊。所以这
里就不再多谈。
  虽然说,精神动力假说一直无法获得证实,而其疗效也一直受到质疑,但是它的诠释
能力实在太强了,而且影响也非常深远,所以尽管在生理学主导的忧郁症治疗学说上,它
还是占有一席之地,并深深影响多数的治疗者──尽管治疗者本人可能完全否认这点,甚
至对精神动力学说嗤之以鼻,但是影响还是至深且远,难以排除。
  这个派别后续还衍生出很多新的理论,其中一个颇受重视的就是客体关系理论。客体
关系理论学者认为:自我分化的障碍,无论是分化不完全,还是未分化,都会造成客体关
系的不健全,而造成了情绪的不稳。客体关系在解释人格障碍症患者的行为上,有相当好
的诠释能力,但跟它的“祖师爷”──精神动力学说一样,都有“难以证明”、“含糊抽
象”的特质。
  由于客体关系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倘若读者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话,可能会觉得
好像在唸天书──每个字都看得懂,但就是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也不再多提,
读者有兴趣的话,请自行去嬝状袺鰝渔挭y。这类学说前一阵子还颇为流行的,所以相关
的书籍倒是不少。
  
  :::忧郁症的认知行为心理学假说:::
  自从认知行为理论开始盛行之后,钗h学者提出了忧郁症在认知行为上的假说,而且
发展了不少治疗忧郁症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效果已经被肯定,而且疗效不亚于药物,更重
要的是,它的效果远比药物持久。患者一但治疗改善后,其效果甚至可能延续一生。
  认知行为理论学家的眼中,忧郁症患者之所以会罹患忧郁症,并不单纯是因为外界环
境所造成的,他们强调一个事实:“伤害人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人对于事情的看法
。”
  倘若一个人对于生活事件有了错误的看法,那么他就很容易受到这些看法的伤害。举
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瓶子装了半瓶水,你可以说:“糟糕,只剩下一半的水”;你也可
以说:“还好,还有半瓶的水。”前后两者的说法指的都是同样的一件事情,但对人的感
受却完全不一样。
  忧郁症患者的认知方式,往往是遵循一种“忧郁式的思考方法”──明天要去应征工
作,忧郁症患者想到的,就是万一失败怎么办?在心中所描绘的,也是失败后丢脸的可能
情景;今天意外的中了彩券,一般人的情绪反应自然是很高兴,但是忧郁症患者的想法却
是:糟糕,好运被用掉了,那会不会紧接着有厄运要发生呢?
  在这种情形底下,忧郁的结果自然很难避免──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对于患者而言都
是一种压力,都可能造成伤害,这时候,情绪自然会越来越差,终而到达疾病的程度。
  认知行为假说所发展出来的一些治疗方式,效果都不错,而且所需的治疗时间也比较
短,很适合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运用,所以在心理治疗中,算是显学。也是到目前为止,能
够有充分实証基础跟药物治疗相庭抗礼的疗法。
  
  :::忧郁症的其他假说:::
  忧郁症的假说可谓多如过江之鲫,实在很难在短短的篇幅中说完。而透过这些假说所
发展出来的治疗方式,也非常的多。少数的假说,例如:神经传导物质假说与认知行为心
理学假说等,其所发展出来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被证实有效;而多数的假说,仍旧是
停留在众说纷纭的状态底下。
  所以,忧郁症的研究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因此,对于各种治疗的方式,读
者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只要有效,对病情有帮助,那么我们就不妨一试。有的人
坚持不要吃药,有人坚持一定要用药,这些都是失之偏颇的做法。
资料来源: 杏语心灵诊所
https://goo.gl/t2Gpct (节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