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版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9%9D%E6%97%A5/%E7%B4%94%E7%B2%B9/233507080172059
纯粹
小时候,好和坏很单纯,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对于一些创作和书籍,总是能很率性地感受喜好,直觉地接收讯息,偶尔会有人耳语,某某创作者的私生活不检点,某某作家写得跟他做的完全是两套,那时候常常不以为意,自以为潇洒地说:“我喜欢的是他的作品,又不是他的人。”
有些历练之后,逐渐觉得这样单纯的美好,总是容易受伤,那引人入胜的创作与书籍,若没有弄清楚糖衣下的药粉,常常陷历史与真相于不义,抑或是模拟两可的操控著似是而非的谎言,建构安逸虚幻的梦境,抑或是骗取义愤填膺的眼泪。
开始不再那么相信,作品本身带来的讯息,开始一而再再而三检视讯息来源的背景,创作者的经历,故事的本身,历史的情殇,社会的脉络,还有她想传达的讯息,反复咀嚼,再经批判,才敢接受。
怀念纯粹可以享受创作的岁月,媒介本无好坏,然而操弄者有善恶之分,所以我们除了感受,还得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