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08000456-260109
赵怡》上海看两岸-国民党革新需翻天覆地
2016年03月08日
国民党主席补选在即,然而各媒体主要版面仍被小英、柯P占满,除了“党产”话题偶尔
浮上水面,几乎看不到国民党的身影,可见其处境之困窘。
国民党迁台以来,遭遇过四次危难。一是在共军“血洗台湾”的威胁之下,堪称风雨飘摇
,“退此一步即无死所”;二是70年代我国退出联合国,美国亦酝酿与中共建交,台湾沦
为“亚细亚的孤儿”;三是千禧年政党轮替,百年老店首度濒临破产,人心浮动自不在话
下。
即使如此,国民党人从未怀忧丧志。在头两次劫难中,先后完成土地改革、创造经济起飞
、奠定民主基石,推动务实外交,终能重返国际社会。2000年情况亦同,虽痛失政权,百
万蓝军不改其志,宁把大选失败归咎于李登辉的叛离与连、宋的割裂,毕竟当时在国会及
地方版图上国民党仍保持优势。那些年,党内济济多士,上下齐心,旋即重掌政权,再次
印证“危机就是转机”。
2016年大选的挫败算是第四度危机。不幸的是,这一次国民党备经摧折,以致形象大坏、
士气低落、人才断层,不只是外界看衰,连深蓝人士也对未来感到悲观。身为资深党员,
我愿以亲身观察所得,替沉疴中的国民党开个药方,或能产生些许疗效。
第一,落实党内民主。国民党自诩为民主政党,实则非也。从党内决策形成模式及选举提
名人推举过程与历届人选观之,即可证明其由上而下的内造文化未改。马英九主席任内言
必称“决策悉由党内机制决定”,但掀开“机制”的面纱,呈现的却是:党代表良莠不齐
、中常委聊备一格、全代会行礼如仪,所谓“决策民主”徒具虚名耳。此外,内部垂直沟
通管道过于封闭。我曾在智库任义务职,尝于会议中提出较为“激进”的兴革意见,却总
被记录修饰淡化或干脆留中不报,唯恐违逆上意也;近年来纵有机会面见主席力陈时弊,
亦多半了无下文。未来的领导人必须有宽大的胸襟与魄力以开通渠道,俯听下情,察纳雅
言,才能注入彻底改革所需的养分。
其次,加强组织动员。政党的发展不同于政府,在于它是与时俱进的,应不断争取同道以
扩大群众基础。我窝居北市近30年,家中从未接过地方党部主动联系、通知、访问或出席
会议与活动的邀约,显见党组织早已“衙门化”,欠缺开枝展叶的热度与动力。再看马主
席下乡屡遭民众“呛声”事件,每次闹场均由随扈出手制止而非党员或党友现身声援,新
闻披露后每每引发外界訾议,也严重打击内部士气。我很难理解,究竟是马主席谦冲为怀
,坚持轻车简从、微服出巡?还是各级党部已无发动群众之能力?人皆谓:“国民党已失
其魂魄”,做为骨干的党工若非率先奋发振作,凭什么来激励基层党员以重拾党魂?
第三,广招社会良材。过去几年党的领导者空自坐拥江山,却任由人气四散,根基溃烂,
连昔日为党揽才、育才、培植接班梯队的革命实践研究院也在改制后功能式微,下届党主
席以在野之身又如何聚拢各界俊彦以共谋大业,实为可虑。尤其年轻新世代对国民党印象
不佳,耻与为伍,即便有意入党者,对于能否在党内发挥理想、展现长才,亦感渺茫。新
的领导班子若无法启动一轮翻天覆地的革新计画,光凭几句泛泛的口号就想唤起激情、呼
群保义、重复失土,殆无可能。
古云:“国耻足以兴亡”,但愿今日国民党所遭受的凌辱与磨难能升华而为他日东山再起
的能量。(作者为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前新闻局局长)
(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