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验光] 关于散光的简单小介绍

楼主: gavenni (台中联合爆走)   2016-03-16 02:52:25
※ 引述《joeneowu (冷)》之铭言:
感谢j大的无私分享
小弟有几个疑问想跟你请教一下顺便交流一下~
Q3. 常听人家说加散光容易头晕,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凸透镜会让影像变大,凹透镜会让影像变小
简言之,有度数的镜片会让影像大小改变
散光的镜片,是在某方向没有度数,而90度夹角的另一个方向有度数
所以,一个方向有放大或缩小的效果,另一个方向没有,就会产生变形
人是用两眼单一视看的生物,两眼各自有影像,而结合影像的细小角度差异产生立体视觉
所以哪怕是微小的变形,都有可能诱发出明显的空间感异常
造成头晕或不适的感觉
你是否映像我说过用不同折射率得镜片
会造成影像传递速度不一样所以不可以这样来使用
当时给我的回复是光太快感受不出来
甚至说你有一个好朋友都这样配都屡试不爽
可小弟在上一间眼镜行时也有遇到好几个因为这样配而感到不适的患者
现在又说哪怕是微小的变形都可能会诱发不适呢...
所以到底是那一个呢?
我想真正的专业不是要尽可能的排解任何会造成错误的的因子吗?
Q4. 所以散光到底需不需要矫正?
教科书会跟你说要矫正,因为散光不矫正的话,无论近看远看都是不完美的成像
但我会说,散光矫正必须要看CP值
如果今天散光矫正带来的正面效果(视力提升)远大于负面效果(头晕不舒服的感觉)
通常这都会是成功的矫正
但是如果状况反过来,视力提升很些微,却会有明显的额外负担
那可能就要再考虑一下了
教科书上有写的是:如果只单纯使用球面镜片(近视远视),并且视力已经达到1.0
散光测试是可以跳过,直接进行下一步骤
至于散光要不要配呢 ?
某位中山医的讲师也在自己的FB分享过
他认为有有散光就是要配好配满
如果戴起来有不适应的关系可能是散光光的准确度出了问题也有可能眼镜制作上出了问题
就我自己看过的case确实有很多人只有25~50度没有配视觉就差很多
Q5. 散光要怎么量测?
散光分成两个元素:轴度(方向性),度数
常见的量测方法有3
1. 它觉式验光:电脑验光,检影镜皆属此类
2. 钟面图:通常用于粗略的抓出散光的轴度与大概度数,
个别流派会在散光确认完后开启这个图做复查,
如果画面平均清楚表示散光矫正ok
3. JCC (全名:Jackson Cross Cylinder 中译:杰克森交叉圆柱镜)
这项测验受测者会不断的在两个选项当中选一个,直到无限趋近正确的处方
这个方法也是三种方法当中,最“精准”的方法
追加:
散光轴有时可以让受测者自己转动镜片调整,对于敏感度越灵敏的人,
越是能够得到精准的位置
但是就像之前某篇文章的人说的,不够灵敏的人会觉得自己好像某个范围都差不多清楚
所以这个方法并不会出现在教科书上
但在很多分享验光心得或特殊验光的文章中,这是个时常被提到的方法之一
关于散光检测的方式
散光验不好通常有沟通不良或是当患者在综合验光仪后可能有歪头斜脑瞇等姿势不良的问
题产生
进而导致验光出来的散光度数或角度可能不是很完美
这时会在使用试镜架做网膜镜的复检再搭配散光盘的使用效果相当的不错
自转的方面是除非真的有无法排除的问题 比方说低视力的人无法分辨视标只好让他自己
旋转感受清晰度
如果说正常人可能会因为沟通的不良或是眼睛的敏锐度不够
让他一直尝试而造成调解力的介入呢?验光最忌讳不就是调解力的介入吗?
如果说要找出大抵范围jcc也有粗轴粗度数的过程唷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教科书不列入此种方式
只有低视力可能才会用的原因之一吧
Q6. 散光要怎么处方?
基于在Q3讨论过的原因,个人的倾向是散光处方的变动越少越好
如果今天在散光不动的情况下,视力已经有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准了(例如1.0)
通常我就不会动了
然而,如果视力不好,但是修改散光可以得到改善
那在后面的试戴阶段,我会先给予我量出来正确的散光,
然后要求我的受试者特别注重舒适度的感受
如果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通常都是变动太多了
度数变得多就变化少一点点 (如果以前散光配200, 现在检查只要100,
但是会头晕...这时候给150可能反而还舒服一点)
如果是轴度变得多,那就往原来的方向转一点点
如果前一副眼镜是轴度180的散光50度,这次量是轴度90的散光50度
至于变动的确是越少越好没错,个人认为前提要是自己的旧客人
并且自己帮他配得旧眼镜戴的也没有太大问题
也可以让他去比较新度数的跟旧度数看视标的清晰度 看的到跟看清晰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新的客人则是以自己所验出来的度数为主
我曾遇过散光只有75度但是角度差快了90度所以一直偏头痛得案例
希望最近几位对散光有问题的版友
看了这篇结合自己的状况后,能够了解自己发生什么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跟你的验光师沟通
解决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最后大推沟通这一部分 眼镜是戴在顾客的脸上能感觉的也是顾客
验光师也只能从患者的抱怨中去分析问题点
所以良好的沟通才是正解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