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那些年 的确就是从PTT等网络 稿起来的

楼主: wellwilling (海)   2011-08-28 13:50:44
虽然PTT只是一种媒介,威力还没这么强大
但是不可否认,借由PTT炒新闻,很容易被记者看到
真正成功的是利用记者来发新闻稿,以及柴智屏背后强大的媒体资源和人脉
要单靠书迷撑起市场有一定难度
因为很多观众都是看风向的观影者
所以先用书迷的一片好评(第一波),吸引记者报导炒作
接着吸引轻度的观风向者进场(第二波)
只要这部片不要太烂,在第二波进场的观众回响下,新闻会继续炒作
最后就吸引平常很少看电影的盲从者进场(第三波)
一般电影是没有第一波的捧场者,所以是直接从第二波开始
这二波观众,没有特定立场或喜好,所以评论会比较中肯
只要传出负面评论或好坏参半,那就不容易吸引到第三波的观众
这部片的行销模式最成功的就是掌握了:
(1)书迷的忠诚度作第一波大量放送好评的点火器
(2)新闻媒体的版面资源(这一点是柴智屏的强大人脉资源的功劳)
(3)诉求观众非常明确地锁定最容易有同侪效应的国高中生
姑且不论这部电影的价值(因为"时间"会让价值浮现,不劳我们费心)
国片业者倒是可以从这部电影的行销模式学习到"如何卖电影",而不是单纯"如何拍电影"
"如何卖电影"比"如何拍电影"重要,感觉很讽刺.
但是,消费性产业里,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好内容+普通包装"是卖不赢"普通内容+完美包装"的
从过去到现在,大卖的商品都不会是最好的东西,而是中等(或中上)内容加上完美包装的
商品.
因为与日俱进的行销学已经从过去的"让商品说话"变成了"让行销策略说话"
这是难以扭转的趋势,现代人面对的资讯太多太庞杂,没有人有时间去审视商品的本质,
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去看一下商品的宣传包装.对味了就买单.
而且电影是很特殊的商品,它只有一次消费的机会(扣除系列电影或死忠影迷重复看好
几次的状况,周边商品不在讨论范围)
饮料不好喝,下次就不会买;餐厅难吃,下次就不会再来;旅馆服务差,下次就换别家
绝大多数消费性产业的商品都是赚"多次消费"的模式,是需要长久经营品质和口碑才
能生存的.
但是电影不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性消费"的模式,品质好或差都只赚这么一次
所以就很容易从经营品质转而改向经营行销策略.
这就是我们常在美食电视里看到的"只赚观光财"的那种餐厅一样
餐厅可能不怎么样,但是靠着媒体置入行销去赚观光财,一样可以赚到花不完
此外,电影是娱乐产业,虽然说是"第八艺术",但电影的兴起不是从艺术本质,而是从
娱乐本质出发.当然,娱乐做到顶级,就是艺术.但是娱乐产业的目标还是"娱乐大众"
重点是:
电影人的目标是"让大众享受艺术般的娱乐" ? 还是"让大众享受短暂娱乐的娱乐" ?
正常的电影人都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拔河,只有极少数的天才导演可以做到"艺术般的完美
娱乐"(叫好又叫座),绝大多数导演只能选择"为娱乐而娱乐"(叫座不叫好)
假如借用一下统计学的常态分配来讨论.
绝大多数人都是落在中间的范围,无论身高体重,还是智商年纪
我相信对于娱乐或艺术的鉴赏力也是常态分配,中间者最多.
所以,最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不会是最卖座的,最卖座的电影是最能打动鉴赏力是一般
程度的观众.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书局里畅销排行榜的书是不会有经典名作的"
能够畅销,就会有某种程度的商业妥协,妥协得好的话,就是把内容讲得简单一些,大众
一些,讲得深入浅出.妥协得差的话,就是把内容讲的肤浅一些,媚俗一些,讲的华而不实.
看完没多久就船过水无痕.
在商业价值导向的影响下,电影业选择"如何卖电影"的趋势只会越来越兴盛.直到观众
受不了这种趋势为止.这时候,观众鉴赏力开始成长,中间的程度也开始往上移动,才会
逼电影业者创作更好的电影,拉高它的价值.
就像当年的朱延平,尽管现在被骂得一无是处,但他当年那些的笑闹片却是卖座惊人
为什么?因为当年的观众看的电影少,鉴赏力更低,低级的笑料就可以让大家买单.现在
电影这么多,回首当年就会发现那些笑闹片其实水准很糟.朱延平没有进步,观众进步了
,这就是朱延平被时代淘汰的原因.
假如观众鉴赏力满分是100,最差是0,电影本身如果诉求观众是鉴赏力50的最大宗,通常
从历史来看,这些导演都很快会被时代淘汰.因为这个鉴赏力的常态分配会一直往上移
这种诉求太商业导向的导演,只要一个没抓对,就立刻落入常态分配的后半段,成为烂片
导演.而且观众鉴赏力如果进步很快,那些几年前拍的电影很可能在"时间的鉴定"下,
很快的从观众眼中好的商业片沦为禁不起时间考验的烂片.
我一直觉得最厉害的电影是诉求观众鉴赏力是70-80的电影,需要有点程度,但不能太
艰深太脱离时代潮流.这种电影的价值通常可以活个五年十年,观众才会赶上.
它可以同时具备还不错的票房和好几年的时间价值.
但是,电影产业就是因为难以衡量观众走到了哪一步,所以才会越来越仰赖行销.
台湾的电影业者在选择"卖电影"胜过"拍电影"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无法回头的道路.
因为行销战会越打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到最后,电影业者的心思都在行销,而忽略了
观众也在进步,直到观众背弃它为止.
国片未来的道路是兴盛还是衰落,就看业者能不能在品质和行销间作出平衡了.
作者: DeathEraser (擦)   2011-08-28 13:54:00
朱延平被淘汰不只因为难笑还因为抄袭
作者: tuotuo   2011-08-28 14:13:00
这篇写得很好。我觉得国片除了要学会说好故事,也要学会行销
作者: minoru04 (华山派巴麻美)   2011-08-28 14:15:00
嗯 死神火影网球王子都超畅销的 嗯...
作者: diseny (瓦奇菲尔德)   2011-08-28 14:15:00
推二楼
作者: myukaka (ZERO3)   2011-08-28 14:36:00
推好文!
作者: Deathlord (漫漫长路)   2011-08-28 14:53:00
...国片业者如果要从这部片才开始知道行销的重要,那以往的行销人员都可以火掉了。好莱坞片不提,近年艋舺就是
作者: Deathlord (漫漫长路)   2011-08-28 14:54:00
以精准行销出名的。行销本来就很重要,现在方知?无言
作者: adazo   2011-08-28 14:54:00
写得非常好
作者: widec (☑30cm)   2011-08-28 15:01:00
我心目中那极少数的天才导演就是Christopher Nolan了...
作者: zzing (小Z)   2011-08-28 15:02:00
莫名其妙的鉴赏力理论 以为自己站在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事情
作者: liberals (阳春白雪)   2011-08-28 15:04:00
写得不错。
作者: pokfc (uncle)   2011-08-28 15:10:00
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Leo4891 (Leo)   2011-08-28 15:21:00
的确, 如何卖电影比电影品质更加重要, 所以也会有叫好不叫
作者: Leo4891 (Leo)   2011-08-28 15:22:00
座, 或者是一窝蜂赶流行的观影现象.
作者: Leo4891 (Leo)   2011-08-28 15:29:00
我也觉得不必因为鉴赏力观点去批判原po, 因为观众绝大部分
作者: Leo4891 (Leo)   2011-08-28 15:30:00
是以"娱乐"的心态消费电影, 至于电影的深度.启发等, 本来
作者: Leo4891 (Leo)   2011-08-28 15:32:00
就不是大部分观影人的第一重点.
作者: wnglon (冷面笑匠)   2011-08-28 17:46:00
如果真这么容易..那台湾不是有一堆上亿的电影了
作者: nollet (nollet)   2011-08-28 20:26:00
不想看
作者: smallchocho (smallchocho)   2011-08-28 22:14:00
真烦..行销那么厉害光靠行销就破亿那干麻不多砸点钱行
作者: smallchocho (smallchocho)   2011-08-28 22:15:00
销就好了杯?电影花5000万干麻?
作者: smallchocho (smallchocho)   2011-08-28 22:16:00
我就是FB好友的推荐去看的啦,看完也认同这部会红
作者: crs81126   2011-09-01 00:27: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