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恕删,对于这个主题我一直很有感触,虽然不是很专业,
但也大致发表一下我个人的浅见,请不要鞭太用力>"<
在工作急着交稿的这个紧要时刻,我就大略说明一下我的看法。
我自己对原PO的问题解读是:
台湾的“同志”元素是如何在电影界里发展起来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只锁定在“电影”以及“台湾”,因为香港对台湾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于“同志”元素一词,也很难定义,我就姑且认为是“提及同志议题”好了。
因此,便试把原PO的问题变为“[问卦]有没有同志电影在台湾很红的八卦?”来讨论。
一个议题的开展,不单只从电影的角度来讨论,同志议题之所以可以融入电影,
与社会的开放程度势必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会表现在文学、电视剧……各种面向。
因此以下我做了一个总表,也大致做了一个分类,奖项部分没有很齐全,有空再补。
一、七○年代以前 同志议题酝酿期
1983 白先勇 文 学《孽子》
1987 台湾解严
1989 香 港 同 志 电 影 节
二、八○年代 同志议题渐受重视
1991 国 内 金 马 节 开 办 同 志 专 题
1993 李 安 电 影《囍宴》
1994 蔡明亮 电 影《爱情万岁》
1994 邱妙津 文 学《鳄鱼手记》
1996 杜兰修 文 学《逆女》
1997 蔡明亮 电 影《河流》柏林影展 银熊奖
1997 虞堪平 电 影《孽子》
1997 陈俊志 纪录片《不只是喜宴》
1998 陈俊志 纪录片《美丽少年》
三、九○年代 同志电影蓬勃发展
2001 柯一正 电视剧《逆女》 金钟奖四座(导演、单元剧、女主角、男配角)
“休士顿国际影展”银雷米奖(Silver Remi Award)
“芝加哥国际影展”迷你影集最高荣誉“银徽章奖”
2002 周美伶 纪录片《私角落》
2002 易智言 电 影《蓝色大门》
2003 邱妙津 文 学《鳄鱼手记》 时报文学奖
2003 电视剧 《孽子》
2004 陈映蓉 电 影《十七岁的天空》
2004 周美伶 电 影《艳光四射歌舞团》
2005 曹瑞原 电视剧《孤恋花》
2006 陈正道 电 影《盛夏光年》
2007 周美伶 电 影《刺青》 柏林影展泰迪熊奖(堪称同志电影奥斯卡)
2008 陈宏一 电 影《花吃了那女孩》
2008 程孝泽 电 影《渺渺》
暂时先这样,子时不眠,血不归肝。
我先做个粗略的分析,由这张表可以知道,台湾同志议题的发表,白先勇、李安、
周美伶等人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同志议题由文字转于剧本时,几个作家的文字基调
便大大地影响了台湾同志影视的风格--深沉的悲哀。
同志议题的兴起期是八○年代,官方的提倡及文学的背景(前后还有朱天心、李昂等人
的文章)也酝酿到了一定程度,而同志作家邱妙津的小说及死亡,均造成了一定的话题
性。许多影视界的人,也许为了在这新辟的项目得奖、或者纯粹是同志议题抬头的表示
,便开始有各式作品出来。李安在当中功不可没,他以转为婉委而不直接的方式让大众
对同志议题有了认识(虽说仍是以异性恋的角度来诠释剧本),而蔡明亮的大胆直接也
冲击了同志的电影(其实之后还有一部《青少年哪吒》,但暧昧情愫较浓),不讳言自
己性向的蔡导,虽在台湾影界中被视为另类,却也起了一定影响(如果有放入香港电影,
即可发现他可能直接或间接与《蓝宇》、《春光乍泄》等片有关)。
至九○年代,在一定基础上,有许多影视作品改编小说而来,像《逆女》、《孽子》都
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记得当时我妈妈还跟我一起看,虽然大体上仍不脱哀沉的基调,但
极为卖座的结果形成一股风潮。当时偶像剧逐渐抬头,青春议题正夯,同志议题开始转
入青春洋溢的风格,像是纯同志世界的《十七岁的天空》、《盛夏光年》、《蓝色大门》
,各自诠释了多元的同志风采。不过,到后来,感觉有一点在消费同志。你可以清楚地
发现,有些熟面孔不停地在这些电影出现(像陈柏霖、张孝全)。比较值得一提的是,
周美伶导演倒是真正开启了同志议题的广度,像是台湾首度有变装皇后出现的
《艳光四射歌舞团》(啊,还有《漂浪青春》忘了补)。
细部不再说明了,应该可以在前表的脉络中发现一些端倪,以下我以个人心得做小结。
简单来讲,我觉得台湾的同志电影,拍的不好。不好并不是因为崇洋媚外、不爱国片,
只是,各位,请静下来思考,我们现在看的同志电影,有多少部,其实主角不是“同志”
,剧情的基调也不会受影响。而且,也有部份电影的重点根本不在同志,只是主角正好
是个“同志”(所以我一直很不明白《刺青》为什么会得奖)。再者,李安首开先声时,
以异性恋的角度来呈现(仍有很重的“传承观念”),但是后来的几部片,要嘛很极端,
要嘛就是,看完后会觉得“哇!同志真的好可怜啊,大家要多照顾他们!”,有一种企
图夺取同情的不协调感。而且为了配合导演、剧本,同志被定位成了一种固定的模版
(T的外形如何如何,会面对什么问题,P的问题在于……;1号的特质如何如何……),
有很多电影其实只是把男女相处的模式给套进去而已,而且台湾整体而言(包含同志自己)
都不见得对“同志”有很正确的认识,反而造成了一股莫名的中性风流行。我讨厌的原
因还有一个,太过青春了,蒋勋认为,人在青春期时本来就会有性别的不确定性,会多
方伸展触角,在这个阶段的所见所闻会构成一个人之后的基本认同(所以同志议题抬头
,并不是社会病了,只是选择多了,勇于选择的人也多了)但在青春时的蒙眬,究竟算
不算得上是同志议题呢?这又是一个麻烦的点了,再说下去我都可以投稿小论文了。
我并不喜欢看同志电影,不是因为我讨厌同志,而是因为我太了解同志。
我想要看同志好好谈一场恋爱,看同志的暧昧情愫到相知相惜,当然,与社会、家庭的
沟通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并不是要透过这些议题来被同情,只是想看导演诠释一种
异于常人但并不怪异的爱情而已。我会希望,我看完电影后,对于现在的自己会有很幸
福的感觉,对两人的未来可以抱有一点希望,不奢望能够在一同观看电影的朋友们眼里
看见认同,但至少不要是同情。
最后,推荐两部电影,是港片的《面子》与《蝴蝶》。在九○年代后,港片、台湾
的同志片在风格上有很大的歧异。如果你/妳觉得我说的话有何偏颇的话,那可以
先看过这两部,再来对比这几部,我真的真的没有要战台湾同志国片的意思。
晚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