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iyung (爱永)
2010-11-02 20:41:13告白◎当你真正感到痛,才会知道“痛”是什么?(爱永)
我没有看原著小说,就先看了松隆子的电影‘告白’。所以,从她的第一场告白开始
,一直到每个人各自的告白,我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震慑的状态,过程中亦不自觉数次深呼
吸,直至剧终,精神依旧紧绷。很难具体形容电影有多锐利?却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
内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着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
看完电影的后劲极强,整个下午都有着难以排遣的焦灼感,感觉整个世界不断扩张,我看
到的不再只是电影中莫名残酷的黑暗,而是黑暗尽头被更巨大的光芒所包围的世界。我庆
幸自己还有感觉,还有能力往悲剧的源头探索。
奇妙的是,此刻的我,竟以平静的心情想起整个故事,我忽然明白为何遭逢剧恸的初中女
老师(松隆子)能以如此沉着的态度面对,因为当人承受了难以想像的变故时,所有情绪
会瞬间退回内心深处,独留清澈双眼看尽复杂人性背后一目了然的自私与残酷。
电影中,每个人的告白不约而同掀开了人性底层最阴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
式制裁学生的女老师(她无法接受残酷杀害她四岁女儿的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毫发无伤)
;从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A(他得不到母爱,因而任意践踏他人的生命);胆小如
鼠却犯下大错的自卑少年B(他想证明自己并非别人眼中胆怯无用的少年);一味溺爱儿
子少年B的母亲(儿子犯下滔天大罪,她仍坚持儿子只是被不良同学带坏);品学兼优却
阴暗无比的少女(她看清了人强悍背后的软弱,却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与常人无异,内心的告白却都如此惊人,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不
为人知的阴暗,阴暗包含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伤口:童年的创伤,成长过程的阴影,以及被
人残酷对待的烙印。当阴暗毫无遮掩的被摊在阳光下,心中的弱点也将一揽无遗,赫然发
现残酷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受伤的灵魂。无法接受自己不被爱的事实,因而夺人所爱,
伤人所爱。然而,受伤并不能变成伤人的借口,一个必须借由伤害别人以证明自己存在的
人,只是更加突显了他的自私与脆弱。
【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
我想起电影第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画面:松隆子以平静的语气对台下学生讲述女儿被杀害
的过程,学生们只稍试停顿,又继续嬉闹。仿佛只是死了一只蚂蚁那么简单,对他们并不
造成任何影响。那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不难理解为何会有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事件,
只要不是欺负到自己头上,他们没有任何感觉。
没有感觉,怎么可能感同身受;没有感觉,有时连冷眼旁观都觉多余。那种集体的冷酷,
开始由内而外不断幅射,故作强大的软弱者,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被欺负到底的人,
则以扭曲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于是,大错铸成。
可笑的是,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未成年的他们即便被判定有罪,也能轻而易举的重返社会
,随时随地都能得到重生的机会。
因此,本来就对生命的存在没有感觉的他们更加有恃无恐,伤害他人,以别人的痛苦为乐
,竟变成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以此逻辑推想,杀一个人真的没什么。
而造成青少年如此冷漠偏差的帮凶不是别人,正是整个社会与家庭。
法律的偏袒,家庭的溺爱,再加上学校的纵容,使他们无需为自己的犯行付出代价,甚至
不觉自己有错,并习以为常的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少年A虐待猫狗,伤害别人,只是为
了得到他最爱的母亲的注意;少年B杀害小女孩,谁叫所有人都说他没用。少年B的母亲不
但不怪他,反而责怪别人对他儿子的不公平对待。
他们都是潜意识上的“被害者”,得不到别人的重视,感受不到爱,进而变成加害者,但
心里感觉被伤害,不代表可以任意伤害别人,取走别人心里重要的东西。
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错了,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所有以自我为出发点对他人进行的迫害,都不该轻易获得原谅,这不是几岁的问题,而是
心态的问题。
【爱的教育,真的是以“爱”为出发点吗?】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电影深深讽刺了所谓‘爱的教育’。
电影中取代松隆子的是一个热血的年轻男老师,他实行的就是爱的教育。他想和每位学生
当朋友,天真的以为只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就能懂他们的内心世界。然而,一无所知的他,
却彻底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的大笨蛋。
记得日剧‘女王的教室’中,魔鬼女老师曾冷冷地讽刺一味讨好学生的女老师并不是为学
生好,而是在为自己好,当时感觉这番话真是一针见血。仔细想想,没有老师不喜欢受到
学生欢迎,但想受学生欢迎就必须放下身段,适度迎合学生的喜好。
可是,这样真的是对学生好吗?在他们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内在却已开始反叛的阶段,如
果他们犯错的时候只是苦口婆心的劝导,会有任何警惕作用吗?我认为“亦师亦友”是师
生关系的理想境界,不是不可能,但只会发生在心智成熟的学生身上。中国教育非常重视
师生之间的伦理,强调‘尊师重道’,现在想来不无道理,一个老师如果无法获得学生的
尊重,他讲的话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又怎么可能给学生好的影响。
就像电影中的热血男老师,空有满腔教学热忱,自以为和学生很麻吉,但事实上他根本打
动不了任何学生,所有人对他阳奉阴违,完全没把他摆在眼里。他不但进不了学生的内心
世界,还像是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
爱的教育,如果无法以真正了解为前提,将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是一种口号式的理想
主义罢了。
我想起初中时唸的教会学校,当时学校开始禁止体罚,学生考不好或犯错,老师只能口头
劝说。正当所有学生开心大解放的同时,我们导师是唯一不遵守规定的老师,他的理由我
至今都记得:
‘我的班上没有爱的教育那一套,错了就该打,只是说一说,你们根本不痛不痒。不感到
痛,你们不会记住错。’
后来,老师果然说到做到,犯错照打,考试不及格也打,我们上班导的课就像女王教室的
小学生一样,整天战战兢兢,功课也丝毫不敢马虎,每次想偷懒,一想到藤条落在身上的
疼痛就立刻清醒。
最后,我们班不管在各方面都是全年级第一名。老师没有实行爱的教育,却让我清楚记得
: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没有人能轻易获得原谅,这才是公平
。
再后来,我自己也当了老师,一开始,还不太会当老师,总不自觉替学生找借口,却也挫
折的发现学生越来越差:你越尊重他,他越目中无人,完全不当一回事。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初中导师的话:不感到痛,你们不会记住错。
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的步调,开始订好课堂规矩,并严格执行:作业迟交一周扣十分,
第二次就直接零分。效果立竿见影,以往老是收不齐的作业,隔周就全数收齐了。
我想以对所有学生公平的前提做为当老师的原则,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尽量不偏私
,不替学生找借口,更不让学生把老师的好当成无所谓的理由。太轻易的原谅,只会让他
们对错误没有感觉,真的只有零分一次,下次才会记得要准时交作业。
任何事由小看大,准时交作业事小,但只有把小事当一回事,才不会把“尊重别人”和“
珍惜生命”这等大事,当成可有可无的小事。
电影中,年轻男老师的爱的教育和松隆子犯错就要付出代价的教育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也许每个老师都曾相信人性,相信爱的教育的可行性,然而,事实证明:人,远比我们想
像中更复杂,更难以理解。
重点不是教育的方式,而是教育的目的。想教出一个思想光明,善良正直的孩子,就必须
在他犯错的当下让他牢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自我催眠的乐观相信他下次一定会改。与其
相信明天晴天不如未雨绸缪,你告诉他一百次生命珍贵,失去重要的东西会很痛,他一样
不会有任何感觉,但你只要让他亲自体会一次失去重要东西的感觉,他就会明白“痛”是
什么,并永远记住痛的感觉。
说来残酷,可就是人性啊!如果所受的教育和国家法律都保护不了我们心中重要的人,以
暴制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似乎就是唯一的方法。
让他记得: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如果不是心存恶念,就不会产生苦果。
【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深处】
渐渐的,我们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处于阴暗之境,看见光影交织的世界
中,善与恶如影随形的真貌。我们不必强迫自己一心向善,如果恶也是本质的部分(包括
后天被伤害形成的阴影)。
有人说,电影中的女老师不该这样对自己的学生,我觉得这说法太强人所难了,只看到她
身为老师的部分,却忽略了她也是痛失爱女的平凡母亲。再说,老师也是人,以超高的道
德标准定义她,这也未免有失公平。
每次看到‘废死联盟’高举要受害者家属放下原谅的旗帜,我都觉得荒谬可笑,凭什么加
害者轻易就能得到重生,而被害者就得无辜枉死,家属还得揹负一辈子的伤痛。媒体又总
是倾向加害者也许情有可原的方向误导观众,却忽略了所有的情有可原都不能当作伤害他
人的借口。
试问,今天如果被害的是你的女儿,还能轻易说出原谅或放下吗?我们整个社会不知不觉
变成共犯结构,总有事不关己的人试图在别人的悲剧中以悲天悯人的姿态插上一角。在我
看来,对加害者的过度宽容如同对被害者的二度伤害,如果做错事,只要表面认错就能得
到原谅,这世界还有什么公理正义可言?
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承受失去挚爱的痛苦,因此,我完全理解女老师后来的行径:她以冷静
武装自己,不带丝毫情感,一步步为女儿讨回公道。
太过悲伤的际遇也预示着生命的无常,尽管无常经常是人为造成。
最后,当我看到松隆子从头到尾冷到极致的神情融化在小男孩送的糖果中,那一刻,小孩
的纯真与糖果的甜仿佛一道暖流,同时流过我紧绷的心,我终于在这个忧伤的故事里看到
一束光,不冷不热的温度,足以流下温热的泪,这样就好。
没有人希望世界变得如此糟,但如果糟糕已成世界常态,我们也不必自欺欺人的说:我只
看到太阳,哪来的阴暗?
没有太阳的世界的确很冷,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处。当我
们能无所畏惧的在阴暗处张大双眼,也许,久违的阳光就不远了。
原文发表于:http://mypaper.pchome.com.tw/aiyung/post/1321611417
作者: carolyn712 (就是爱游泳的小雨~) 0000-00-00 00:00:00
推 借转到fb 谢谢^^
作者:
abucat (阿布猫)
2009-01-02 21:02:00写得很好+1
作者: MaiChung (望向共同的未来) 2009-01-02 21:03:00
赞!!
作者:
Anail (南雅)
2009-01-02 21:06:00推一个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9-01-02 21:29:00楼上....和人间失格差很多
人间失格只能说是神作....不过跟告白完全不一样。
作者:
kinple ((  ̄ c ̄)y▂ξ)
2009-01-02 22:06:00赞。
作者:
fundoris (喔耶!~~~)
2009-01-02 22:22:00写得很好!
作者: synparabola 2009-01-02 22:30:00
按END的人请出去罚站谢谢
作者: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09-01-02 22:38:00推 并借转 Teacher版 <(_ _)>
作者:
drytown (naoki)
2009-01-02 22:54:00赞成要适度让学生感到痛,可惜现在这么做的老师自己就危险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9-01-02 22:55:00推楼上 今天报上那个儿子一审无罪的陈姓家长该看告白
作者: tokyo176 (想要经济的狂~~~  ) 2009-01-02 23:48:00
推!!!!!!!!!!!!!!!推!!!!!!!!!!!!!!推!!!!!!!!!!!!推!!!!
作者: kuja (庫賈) 2009-01-02 23:52:00
这部片比较接近 我们的教科书 不是人间失格
作者:
leemt (西诺)
2009-01-03 00:26:00这篇写的很好 也符合我的思考逻辑 推一个
作者: suikar (瓜小鲨) 2009-01-03 00:54:00
太棒了!!果然是为师表者~
作者: berea (猫奴) 2009-01-03 00:54:00
推
绝妙的制裁 但想到另一部"徬徨之刃" 没痛过 别说你懂
作者:
sakurabon (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009-01-03 01:12:00写的很棒~~更想看告白了
作者:
konochi ( mio)
2009-01-03 01:20:00推~
作者: NHBP 2009-01-03 01:34:00
写超好的!!!完全写到心坎里
作者:
iung (海边漂来的面龟)
2009-01-03 07:27:00这篇写的好棒
作者: money1227 (璇宝宝) 2009-01-03 10:02:00
推~写的真好!!
作者:
Felia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2009-01-03 10:23:00推!!!
作者: okla999 (七罪) 2009-01-03 11:33:00
推好文也推好片!~
作者:
aynom (Reach Distance)
2009-01-03 13:47:00心有戚戚焉
作者: lyc1 (心音) 2009-01-03 14:21:00
推好文
作者:
ppggking (小子别骗肖!)
2009-01-03 15:25:00完全讲到内心!
作者:
spykin (neunundachtzig*))
2009-01-03 15:49:00推这篇文写得好~只是在废死部分有点小误会(刚也推在日影版)废死的前提与考量在于死刑本身的意义,并非叫被害家属放下
作者:
spykin (neunundachtzig*))
2009-01-03 15:51:00作者:
spykin (neunundachtzig*))
2009-01-03 15:54:00第二、四点就是讲这个问题 其他就看有无兴趣囉~感谢<(_ _)>
作者:
bbtzoe (zoe)
2009-01-03 18:41:00写得太棒了,也想到女王的教室,很能引发思考,借推到fb喔,赞
作者:
linfeng (妦)
2009-01-03 19:54:00好文
作者: topsniper (燕人张翼德) 2009-01-03 20:41:00
楼楼楼上:废死联盟写是这样写,但是在各媒体关于废死议
作者: topsniper (燕人张翼德) 2009-01-03 20:42:00
题的讨论上,这两点却也是他们最少拿出来讲的。不知道是
作者: topsniper (燕人张翼德) 2009-01-03 20:43:00
不是因为他们会觉得讲得很心虚...
作者: chenboy (联合公园头号乐迷) 2009-01-04 00:05:00
写的很好 也谢谢spykin大大提供的废死资讯
作者: watermob (小小野猪兽) 2009-01-04 00:35:00
不想站在任何一边。仔细想一想,森口老师的私刑造成四个
作者: watermob (小小野猪兽) 2009-01-04 00:36:00
无辜生命的死亡,小说里还多加下村直树的大姊被吓到流产这是带有批判意味的。
作者:
NicoNeco ((゚д゚≡゚д゚))
2009-01-04 01:55:00最喜欢最后两段
作者: kyoshi422 2009-01-04 10:04:00
支持这篇的论调@@
作者:
FREJA (Freya)
2009-01-04 12:46:00喜欢你的文章写得很好:)
作者:
justguess (A little pain)
2009-01-05 17:05:00推=D
没体罚的小孩越来越难管,上帝让人知道痛就是要好好利用
作者:
Mtguide (super8)
2009-01-05 23:24:00推
作者:
poister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2009-01-07 00:40:00推
作者: billytobe 2009-01-07 22:58:00
写的很到位,推!
作者: jasonkkhs (阿轩) 2009-01-12 22:39:00
推~
作者:
hieiss (Simple life)
2009-01-17 09:41:00写得超好
作者:
zfsedn (杀头凯特)
2009-01-18 00:55:00推 唯一一篇看完的长篇文章,非常的赞同大大的说法
作者:
goyt2100 (Mayday摇滚精神)
2009-01-18 01:40:00推阿 这篇超赞!
作者: oddlooking (看起来怪怪的) 2009-01-22 01:05:00
这篇对于废死有点误会吧!而且以森口老师的逻辑,犯人若
作者: oddlooking (看起来怪怪的) 2009-01-22 01:08:00
被处死刑,不到逞罚作用也对既有问题没有解决
作者: oddlooking (看起来怪怪的) 2009-01-22 05:17:00
抱歉以上我见笑推,这里要针对的应是少年法的例外状况
作者:
mtdas (MT)
2009-01-23 03:35:00推
作者: piaoye (飘飘) 2009-01-26 00:18:00
推
作者:
dales (deliahsiang)
2010-02-03 02:57:00强而有力的文字!!!!
作者: newlifeok (愿心生悲悯) 2010-02-08 16:16:00
推
作者: puch (家和万事兴) 2010-02-26 23:06:00
谢谢原po的文字,让我重新思考何为良师,受益匪浅!
作者:
kosha (kosha)
2010-03-01 01:50:00好文!!!
作者: yukito76113 (往人) 2010-05-03 02:06:00
赞!
作者:
qpmzw (无名)
2010-05-22 22:06:00大推本文!
作者:
cherrydoll (The Barr Brothers!)
2010-06-13 10:27:00当你真正感到痛,才会知道“痛”是什么? 说的太好了
作者:
cherrydoll (The Barr Brothers!)
2010-06-13 10:35:00这部的延伸阅读是日剧"女王的教室" 其实已是老话题了
作者:
cherrydoll (The Barr Brothers!)
2010-06-13 10:43:00我觉得看完这部片需要很强大的能力去消化庞大而来的阴y暗 不然只是徒然被误导为"世界真黑暗"而已
疴 我看到松隆子演的老师选择以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
己到底做了什么 而不是以暴制暴 相对地 班上同学自以为
正义对少年A.B施加制裁 这会不会是在指表面上是站在受害
者那边 实际上只是在起哄.宣泄情绪.不思解决问题的人?
作者:
LUB500 (理由伯)
2010-09-01 20:56:00爽片推一个
作者:
ej8ej8 (一瓜)
2010-09-29 01:03:00在教师节隔天看到这篇文...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