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09:07:31首先 发这篇文章前 我个人要感谢 Jotarun 兄 因为某种私人原因 所以我把我之前 Po
的文章砍掉 现在还在 SYSOP 板申请回复 (不过处理速度实在是 ... 唉 也许我申请方
式错误吧 :p)
以下为本文
阿凡达这部电影 如果以 3D 片的外在来看 影片长度 / 画质的细腻程度 (无 "粗糙"
之超高分辨率) / 第一部 3D 实拍 + 3D 全 CG 影片 等等理由 虽然也许是可以称的上
"划时代" 或是 "电影革命" 但光以这些广告词很难说明阿凡达的成就 而阿凡达真正的
成就不仅是 3D 的 "呈现方面" 有许多 拍摄/制作 的方法 与一般传统 CG 不同
是故 本篇主要讨论 阿凡达 跟 其他 3D 电影的异同 (下列亦均只用 CG -> Computer
Graphic 因 CGI 这词 老是会让我联想到以前的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p)
首先 如果只想看所谓的 "体感 3D 电影" 阿凡达显然会让许多人失望 请记得 阿凡达
=不是= "体感 3D 电影" <重复 N 次> :)
在 阿凡达 的拍摄过程中 所用到的许多技术均包含现有与特有(詹导个人非常机车要
求下 相关各团队合作研发成功的) 以下先介绍比较常见与传统 CG 通用的部份 :
1. 人物建模 : 阿凡达的人物 3D 建置 是利用通行已久的 Light Stage 技术 将目标
标对象 360 度高照度下拍出各角度完整影像 (在此的目标多指 '人')
之后经过标记与微调后 让程式自动建模与贴图
(延伸阅读 板上 puffdadboy 兄的大作 #1BG3fIU1)
2. 一般场景 : 阿凡达的场景跟其他传统 真实/虚构 混合的影片一样 大量使用蓝绿
幕 演员在真实布景中演出 而需要利用 CG 的部份则全部贴上蓝绿幕
(延伸阅读 阿凡达内部人员拍摄过程流出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4HZ6OEXhXo&feature=PlayList&
p=EDFBA16DEE5E14C0&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3
( 短网址 http://ppt.cc/Z0MJ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vtQ6bF_UlU&
feature=player_embedded
( 短网址 http://ppt.cc/VcP9 )
3. 纳美人 : 阿凡达 与 那美人 的人物演出 也是用现行 Motion Capture 技术将演
员的肢体动作记录下来(但完全没有使用到所谓的蓝绿幕) 后置处理 我
们可以发现演员的衣服上有许多 定位点 这是 I.L.M 特效公司的专利
能精准的将动作反复比对运算 达到近乎百分之百的动作补捉 (利用多
部摄影机的角度贴补技术 带入电脑直接算出物件 3D 之模组 可谓目前
之翘楚 <下面花絮会拍到本项技术>)
CG 化妆技术也是行之有年 像是神鬼奇航的 Davey Jones(深海阎王)
<话说回来 还不都是那 "几" 家特效公司 :p>
(延伸阅读 咕噜的 关节/动作架构 深海阎王的 动态截取/CG 化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mP1YojJjXo&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HRfjbmR4J8 (感谢 BrokeBackM 兄)
然而 如果 阿凡达 只是这样 那实在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只是砸大钱的 "常用" 特效
大杂汇 只 "类同" 于去年几部非常出色的 CG 特效片/动画片 比如 2012 / 变形金钢
复仇之战 / 圣诞夜怪谭 等等 (个人特推 圣诞夜怪谭 光源效果做的非常之好) 非常
优异的作品
当然 至少第一次看 阿凡达 时 我也是如是想 (不过是特效 "好了点" 罢了 没什么了
不起 不值得特别去了解)
延伸阅读
(2012) Autodesk 3Ds Max 2010 从无到有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74/31883
2012 特效制作原理举例简述 (为个人作品)
http://blog.roodo.com/victorart/archives/10747653.html
(变形金钢) Transformers Exclusieve Making Of Beelde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0C59xcDdU&feature=player_embedded#
《变形金刚2》视觉特效神秘面纱大揭秘 (嗯 广告文 :p)
http://www.hot3c.com/read.asp?class=12&id=14151
目前 阿凡达 有两个主要常被讨论的 Fusion 3D 与 脸部表情/物件轨迹截取 不过特
别值得一提的 还是完整的引入 Real Time Active (一般都只称 Real Time / RT) 概
念 这跟一般传统 纯后置 流程完全不同 不但让拍摄所结合虚拟与真实的 动态/场景
更加的砌合 而且可以让詹导迅速掌握拍摄状态 这十四年的空白 詹导在其自述中提到
他用了十年左右研究思考相关技术 (当然 这很大成份是为了访谈效果 :p)
技术无可挑剔的高!! 怎么没有说詹导扭来扭去捕捉镜头的地方XD?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09:49:00哦 我写的好像容易误解 我改一点 Virtual Camera 的叙述 :)
作者:
smaljohn (平平)
2010-01-23 10:44:00借转
作者:
widec (☑30cm)
2010-01-23 10:58:00特推!
作者:
NANJO1569 (Avatar rules the world!)
2010-01-23 12:16:00内容非常丰富的一篇文,推一个!
作者:
Davidgood (我叫Jason不叫David)
2010-01-23 13:47:00推强大的整理!!
2001年AI人工智能不是早就提出了现场RT特效预视概念了?
Davy Jones正牌幕后制作内容,您贴的好像的业余影迷自做
PhotoShop发明人John Knoll的深海阎王是全CG,包括眼睛
就是2001年史上首次Real Time虚拟场景拍摄,詹导融合了
之前ILM的各项创新概念与技术,因应需要一起使用到片中
但目前有印度MIT高材生,用便宜摄影机和技术,直接捕捉
AI的Real Time Virtual Set+深海阎王iMocap=阿凡达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17:37:00嗯 RT 不是首次 另外第六感科技我的板上文有提到 #1BIBsfNm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17:39:00所以文中只提到引用 RT 概念很可怕 嗯 B 兄我再修改更清楚点
当年AI推出时,包含EW/Cinefex甚至是ILM网页,都有提到
Real-Time on-stage virtual Set的第一次实际运用执行
或许概念发想只放在心中很难说谁先,但先付诸执行铺路
是半退休中的老将丹尼斯穆朗(史丹温斯顿先走一步了>"<)
像Morph这个专有名词是ILM发展并首先在风云际会中执行
后来Pacific Data Image承认运用Morph概念做了M.J.的MV
所以大都是累积前人的创新路程再融合增强,因应需要开发
只是iMocap很适合有要在现场实景拍摄加入CG角色使用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17:00嗯 B 兄所言甚是 唉 有时还有西瓜效应 最后实作结果决定许多
和阿凡达与AI里又多了大量Virtual Set,加RT粗略CG角色
作者:
Davidgood (我叫Jason不叫David)
2010-01-23 21:18:00高手过招XD
单纯资讯交流啦,像当年是ILM还是CFC做了第一个数位合成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1:00iMocap 常被细修至许多特用需求 但本质真的还是 iMocap 这种
都很难分,因为概念的提出和执行,时间几乎同时,所以并列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2:00软件思维应该已经是架构基础了 他本身又有 SW/HW PnP 概念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3:00实在是个很暴力的东西 只能说真的 世界前几的超强特效公司
CFC= Computer Film Company,也有参与这次阿凡达的制作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4:00怎么改 结果还是自己的东西 (不觉有种感叹 ...)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6:00嗯 不喜欢媒体老说詹导团队(最近参与开发的一个个跳出来 :p)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7:00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不够用功 没爬文 (咖擦 Orz)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29:00致 大卫好 兄 : 高手是 B 兄 我是乱发文丢砖块的 (跳跳)
首代实验执行效果不会最好,后来才越改越好,总要有"开始
作者:
Davidgood (我叫Jason不叫David)
2010-01-23 21:35:00我很久以前就知道断背山大是视效高手了XD
资讯交流啦,其实詹导之前就常和ILM老将合作,会交互影响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40:00我是在想 要不要把 这是詹导超越一般人常识的发想 这句删掉
WETA成立前,ILM曾经是协助成立的顾问角色,Joe Letteri
在去Weta之前,是从ILM出身的,是John Knoll的子弟兵之一
当然也是有加入基于先前概念上,新发展出来的技术并结合
顺便分享一下最近几年被广告用到烂的老梗"Morph"演进: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52:00哇塞 我资讯太旧了 我还停留在 human Image morphing (飙泪)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3 21:53:00我开始有点想舔 B 兄的脚了 :p (狗腿 ~~~)
但Willow(风云际会)是首次执行(实验)的Morph,效果不优
上面新闻片段看到Steve Williams我快掉泪了,退休不见了
作者: shazam 2010-01-24 13:29:00
什么是豆知识?
Dopin先生的资讯分享,这个没有必要给嘘吧,他也算中肯
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4 15:29:00楼主:
Dopin (ats.twbbs.org)
2010-01-24 15:31:00就有 s 兄要的答案 :) P.S. 豆知识绝对不是因为我是豆饼(爆)
作者:
leila (Lizzy)
2010-01-24 21:17:00有看有推!
作者:
Jotarun (forever)
2010-01-27 15:14:00少见 专业文章应该要m阿 :D
作者:
loi45678 (loi45678)
2010-07-31 01:56:00这根本是论文规格啊!! 认真推!!嘘文的人也太那个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