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十月围城》香港制造?主旋律的弦外之音

楼主: longtree (长假)   2009-12-27 20:05:05
个人评价:★★★★☆ 4.1颗星
图文网志:http://jjhsu.pixnet.net/blog/post/25569668
《十月围城》(Bodygards and Assassing)作为“监制”陈可辛三度叩关中国之作,是
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它是一部政治正确又充满浓浓香港乡愁的商业大片,《十月围城》
表面上是阐述革命理想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电影,骨子里讲得是20世纪初大时代下,香港
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革命是政治的,但是“导演”陈德森折腾十年的故事,将孙文及革
命理念虚位以待,以暗中保护孙文的八位保镳当作叙事主线,市井小民的小情小爱及人情
义理才是电影动人之处,那些大仁大义只是口号而已。
故事发生在1905年十月的维多利亚港,孙文要来香港和同盟会各省代表商量起义,中国日
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饰)负责财源及安全事宜,他找上落脚香港的山西商人兼好友李玉
堂(王学圻饰),岂料清廷派出杀手追击,陈少白失踪,李玉堂本想置身事外,但感念友
人“牺牲”,便一肩挑起这重责大任。电影就以李玉堂贯穿其中,透过他替八位保镳“牵
线”,就像把一条条麻花线撚成一股粗绳,逐渐把故事汇成一气,掀起了最后60分钟保护
孙文的武戏高潮。
《十月围城》集结中港两地实力派演员和当红炸子鸡,众星云集,各司其职恰如其分,难
能可贵的是,除了吃了黯然消魂饭的中华英雄(误)有点天外飞来一笔,完全没有抢戏或
偏废的情节发生,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支线故事发展完整不显杂乱,剧情扣人心弦,既
煽情又激昂。
▲据说昔日铁扇弓子、今日街头行乞的刘郁白,原本要找周星驰来演…。真的,从造型就
看得出来阿!明明就是吃了黯然消魂饭的苏乞儿!也像天煞孤星华英雄!
▲整部片我最喜欢的就是谢霆峰演的车夫阿四,他把憨直忠厚、护主心切的阿四演得恰到
好处,谈到喜欢的女人腼腆可爱。
我的“三民主义救中国”遗毒…
电影一开头,杨衢云(张学友饰)开始滔滔不绝革命与民主之真义,潜藏在我脑中“三民
主义救中国”的党国遗毒跑出来乱……什么!?民主?共和?革命?连林肯都出来了,这
些词汇那些“万恶的共匪”懂吗?后来转念一想,是我多虑了,中国的确有民主,不过是
民主集中制,中国也有共和,他们不就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吗?中国更经历了革命,是又
专又红的无产阶级革命!而且说这番话的杨衢云没几秒就被暗杀了。成王败寇,看看中国
现在谁当家,孙文致力于革命十余载不过就像过眼云烟,这些理想再搭配上小人物壮烈成
仁舍身取义,只不过是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题材而已。
▲张学友负责开场,说了一些民主共和的道理,不到一分钟就被干掉…。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以上真的是遗毒在作祟,把中国观众扁平化了,偏激了点,但想来
合情合理阿……唉。除了我的党国教育余毒佐证,《十月围城》在中国大卖,除了商业行
销与明星包装,是有其他脉络可循的。
对中国:政治正确,情感正确
《十月围城》是以“爱国主义”为包装的主旋律电影,在政治上,“清廷派兵刺杀孙文”
这段历史无损于中国共产党的威信,而“国父”孙文也是中共钦佩的一号人物(根据我党
国教育的遗毒,当初主张联俄容共的不就是国父?XD)因此这个故事不具备被封杀的能耐
;在情感上,这段中国近代史触动了中国人的柔软层面,包括旧日伤痕与对“幸福”的向
往,《十月围城》提到的“革命”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式三反五反的阶级革命,而是通往“
文明之幸福”的“文明之痛苦”(相关影评请参考豆瓣网“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http://www.douban.com/review/2870206/),在城乡发展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的中国社会
,追求“文明之幸福”仍是心中所望。
对香港:革命是虚幻,牺牲只为人情义理
从我这个局外人来看,在《十月围城》中,孙文及其革命事业是虚幻的,民族大义、民主
共和也不是重点。电影中除了理想主义者陈少白和青年学生李重光,其他人全都不是因为
真的认同革命理念才卖命,市井小民哪懂这么多大道理?会拔刀相助是基于人情义理:李
玉堂以为好友遇难才挺身而出,连慷慨激昂的演说词也是“借”来的,阿四是感念主仆恩
情,“臭豆腐”王复明是受人点滴得到认同就涌泉以报,方红是继承父亲遗志,沈重阳想
成为有担当的父亲,刘郁白但求解脱和情人相会,而史密夫快马相助是出于老友情谊。
漂移不定的认同焦虑
1982年英国柴契尔夫人访问北京,九七香港回归正式浮上台面,“香港人”作为一种身份
认同在这时候才开始浮现。在此之前,香港人又是如何自居呢?是以籍贯区分(相关文章
可参考林泉忠“回归与香港人的认同问题”),就像烈士牺牲后萤幕秀出的籍贯与生卒年
,就像台湾以前身份证上的籍贯字段。港人百余年来漂移不定的认同焦虑,才是《十月围
城》精神上还是“香港制造”的原因。
李玉堂说“我只是个商人”,他没说出口的是“我也是个革命党人”
警察司史密夫说“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地!”,他没说出口的是“我虽然是中国人,但我
的顶头上司是英国人!”因此,当李玉堂质问史密夫“你是不是中国人?”他哑巴吃黄莲
,有苦难言。
清廷叛将方天说“跑,是为了能回家;这次跑完就回家,再也不跑了”他没说口的是“香
港不是我的家。”其实整部电影也没有提到“香港人”。
青年学生问“我们会有看到中国自由民主的一天吗?”时至今日,这何尝不是许多人心中
的大哉问?
▲香港人比较像史密夫和李玉堂,平时依附在体制下顾好自己,行有余力时才会出手相救

香港作为殖民地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些逃不出去
、回不了家的异乡人,发生在中国各省闹得轰轰烈烈的革命又与他们何干?当保镳一个个
陨落,我流泪了,身为把孙文当作“国父”的台湾人,我知道国父革命了几次才成功;接
著中国历经动乱与政权更迭,不论中国发生什么事,也不会影响这块英属“殖民地”,直
到九七逼近,香港人仍无权置喙自己是否要“回归祖国”,因为留在围城的人,他们的命
运早就被决定了。
小结:运动时才想到的国父
行文至此,再回头看一次,不禁怀疑是不是我想太多了?一部电影从政治正确扯到港人认
同,我相信这次我不走搞笑路线,多少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政治现实连想在一起有关,而
且这部电影好歹和“国父”扯上关系,而我们连自己到底是中华民国台湾国日本国美国还
在牵扯不清。国父孙中山先生已经是遥远的记忆,台湾人大概只有在国父纪念馆慢跑打太
极的时候,才会稍微想到他吧。
我个人还满喜欢《十月围城》,它算是很有诚意的商业电影,有一个略嫌煽情刻意但是动
人的大时代小人物故事,有文戏又有武戏,每个演员都表现亮眼,斥资两亿新台币(总预
算八亿)等比例重建的香港中环更是值得一看,推荐给大家。
作者: redma   2008-01-02 02:19:00
一部片若让人觉得好看,结构设计上绝不会很简单,我很认同你分析影片的方式,写得很好
作者: skb566 (skb566)   2009-02-27 20:37:00
好文~小人物与革命议题的确能叩关中国 比赤x更能打动人心
作者: flaicmish   2009-02-27 22:46:00
推好文 就精神层面而言这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出香港人电影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38:00
不要什么都是党国遗毒。那个时代很多人的确是为了干掉清朝,是真的为了中国。不要一副事与你无关的样子。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39:00
没有这些人的牺牲,到头来台湾人统统改日本姓,对得起抗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40:00
日先贤和你家的祖宗牌位里的历史吗?
作者: Luminoun   2009-02-27 23:41:00
当然,如果你拜得是犹太人的祖宗牌又另当别论。
楼主: longtree (长假)   2009-02-27 23:48:00
读史最大的难处,就是距离不够远,不足以理性看待历史
作者: flaicmish   2009-02-28 00:08:00
恩我想原PO的"党国遗毒"只是一种反讽的用法吧..别太生气
作者: mrcat (猫先生)   2009-02-28 01:51:00
楼主: longtree (长假)   2009-02-28 02:22:00
f大你说对了^_^
作者: izzuo   2009-02-28 10:20:00
推~
作者: hieiss (Simple life)   2009-02-28 17:53:00
真的写得很好
作者: milvus (Brooklyn boy)   2009-02-28 20:40:00
为什么三民主义就中国是党国遗毒 那是最初的理想阿
作者: goldmund   2009-09-07 03:45:00
写的超级无敌好,我喜欢你的党国遗毒,推推推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