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我爱你◎在城市中互相取暖
继‘巴黎我爱你’之后,另一部以城市为主题的‘纽约我爱你’,一样借由几个在城市角
落发生的故事,巧妙串连起整座城市的欢喜哀愁。我喜欢几款以红心为背景的海报,无论
是众人的纽约身影,自由女神像火炬上的点缀,或是高耸大楼夜晚的风景,都为原本看来
迅速冷漠,高高在上的纽约城,增添了几许缤纷气息。
在偌大的城市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瞬间,每一次惊鸿一瞥的偶遇,每
一场不在预料中的约会,似乎都在试探着人们的底限,究竟要不要将手上的缘分之线交到
另一个人手上?在眼神交换的刹那,该维持柔软初心,还是该武装防备?没有标准答案,
一切取决于那一瞬间的抉择。停下来,结果可能是红心,也可能是暗影,然而,这世间所
有的缘分都需要冒险精神,偶尔脱离一成不变的安全区,换个方式看待习以为常的城市,
也换个方式看待始终如一的自己,这何尝不是件好事!
电影中的‘纽约’像是莫测高深的棒球投手,摸不准它的球路,每一球都是变化球,而站
在打击位置的纽约人,只有在挥棒而出的那一刻才知道该跑向何方,虽然不确定是否能到
达最好的位置?但愿意参与其中,愿意把每一刻都当成最精采的球去打,人生一定也不会
只在原地打转。城市里,每一个孤单烦躁的灵魂,都可能找到倾听者,在聆听与被聆听之
间,相互取暖。常有人说城市疏离冰冷,我却认为城市本身始终维持恒温,是人们的感知
改变了它的温度,所以‘纽约’究竟冷不冷?也由纽约人决定。每一个看似各自独立的故
事,都可能在某个时刻产生交集,一句问候,一个善意的举动,就能让纽约千变万化,人
的互动产生的温度,才是纽约之所以令人念念不忘的关键。
几年前曾去过纽约一次,当时对纽约的印象一点都不特别,虽名为时尚之都,却没有让我
看到层次分明的时尚感,纽约人身上千篇一律的黑,如同人们脸上如出一辙的冷淡,那是
莫名的高傲与惯性的疏离混杂出的优越感,在我看来有些乏味,因为质感未必与清冷画上
等号,不屑改变的背后可能是既定的刻板印象,认为只有那样最好。街上总是川流不息的
车潮与此起彼落的喇叭声,不耐的司机,仓皇的行人,提醒你一刻都不能慢,仿佛看到台
北常见的画面,充满压迫感,紧掐着我的神经,明明是去度假旅行,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才待一天,我就想离开。
‘纽约我爱你’却让我看见了纽约的另一面,不像‘欲望城市’流动的情欲,也不似‘我
的蓝莓夜’深沉的忧伤。它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或者说,电影拍出了纽约的温度,
而那温度与以往对纽约的印象形成强烈对比,纽约人也比记忆中可爱许多。几段故事交织
出纽约的多种风貌,我特别喜欢电影中的几个画面:素未谋面,只在电话中交流的落魄音
乐人与老板助理,当门终于打开的瞬间,女孩拿下盖在脸上的书,仿佛揭开他想像的面纱
,不但对他亲切微笑,还愿意帮他读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砖头巨著,好让他专心创作。女孩
不止声音甜美,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温柔,两人相视而笑的那一刻,我感觉心也被纽约融
化了。能心意相通的人应该有着相近的频率,所谓相由心生,样貌不只天生,还加上后天
养成的气质,以及心的温度。一个愿意倾听,并体贴他人的女孩,在男孩心里已有了美丽
的轮廓。
原本拒绝画家帮她素描的东方女孩舒淇,改变心意以后,画家却过世了。她拿着画家未完
成的画,在女孩空白的眼睛处,贴上自己眼睛的照片,顷刻间,那幅画突然灵动了起来,
画家的灵感加上女孩的心意,弥补了未完成的遗憾。只要有心,一切都来得及!脂肪未施
的舒淇有一股淡淡的哀愁,像是有故事的人,即使某一页令人感伤落泪,还是想翻到下一
页,看看阳光下女孩灿烂的笑颜,那是一种不样板的美丽,让人心怀希望,相信只要往前
走,仍有无限可能。
咖啡店内,拿着摄影机的女子和一旁写作的男子,原本无任何交集,两人只是偷偷注视对
方,之后女子暂时离座,男子竟跑到咖啡店外,拿自己涂鸦的笔记本对着摄影机,这个看
似突兀的举动,忽然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摄影机记录的是每一刻的变化,而这一刻男子想
成为女子镜头下的风景,没有透过言语,那画面却充满了缘分的意谓,或许伊森霍克也不
知道为何自己要那样?但爱,可能就藏身在这小小的莫名其妙之中。
电影中有两个我喜欢的背影画面:年华老去的法国女歌手回到纽约,住在一个粉丝开设的
旅馆中,年轻却行动不便的男服务生,总是用忧郁的双眼凝视女歌手,两人的年龄差距极
大,却有着似曾相识的哀伤,我第一次感觉年老和年轻都是如此寂寞,原来各自的寂寞并
不因年龄而有所差距。直到两人并肩坐下,一同喝着红酒,一起凝视窗外,没有太多言语
,背影终于有了暖意。就像瞬息万变的纽约,从青春到苍老,也许始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
寂寞。我突然想起一段歌词:‘最辉煌时总是最沧桑,最明亮时总是最迷惘,最美丽是总
是最淡薄,最繁华时总是最悲凉。’说的或许就是这种不明所以,但确实存在的感受,让
人总是想逃,最后却仍不由自主的想靠近,一种近似迷恋的氛围,一如纽约之于许多人的
情怀。
一对年迈夫妻在纽约街头漫步,应该说是慢步,老先生根本走不快,途中,两人犀利的对
话呈显出婚姻生活中对彼此的透彻了解,原来他们已经在一起63年了,看似吵吵闹闹,互
相嫌弃,然而这当中却有着年轻夫妻没有的默契。每年结婚纪念日,两人都要走一样的路
,一起去看海,刚才一路喋喋不休的老太太突然温柔地倚著老先生的肩,像年轻时一样甜
蜜,两个人的背影看来好温暖,那种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跟在你身边的情意,让我深受
感动!不知道还能在一起多久?不知道哪一天只剩一个人来看海?原来能朝夕相依,天天
斗嘴,就是婚姻中最幸福的事。有伴的感觉,真好!
十一位导演拍出纽约多变的风貌,虽然每个故事皆各自独立,却又在不同篇章中巧妙串连
,感觉比‘巴黎我爱你’更具巧思。唯一的共通点是,每一个故事纷纷彰显出纽约深处的
情感底蕴:无论是陌生人的相遇,或是与身边人的相处,都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温柔在故事
中缓缓流动,反应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肢体语言,即便是伊森霍克与MaggieQ调情的情
色话语,也在情欲流转间呈显出一种介于情与性之间的浪漫。
而最终决定城市风貌的仍是人们的性情,电影中每个看似怪卡的人,都有一种想与人连结
的渴望,疏离,或许只是习惯。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纽约人,也能将纽
约融合成全新样貌:可以容纳一个人孤独的空间,也给予两个人互相取暖的可能,这是纽
约同时存在的骄傲与温情,也让看完电影的我,重新喜欢上这个遥远却深具魅力的城市。
我相信,能让人取暖的城市,一定有难能可贵的美丽,在每一个转身的片刻,等待与你神
奇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