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Paul Newman电影回顾-《左手持枪》The …

楼主: cyjoe (标章查核)   2008-10-14 23:02:25
接续之前的文章,把Paul Newman一些较不知名但很特别的电影简介一下...
我想看过这片的人应该不多...囧
在拍完了《回头是岸》后二年,Newman虽展露了一些光芒,却还是只能在电视
及小成本的恋爱故事里当当男主角,虽然角色也算是有头有脑的精悍形像,但
大多数少男少女注意到的仍是他惊人的容貌和蓝色眼睛。(例如《夏日春情》
The Long, Hot Summer里光着上身一幕,恐怕把当年在电影院看着大萤幕的南
方淑女们都给迷的半死。)不过在这段浪漫男主角代言人期间,《左手持枪》
(Newman所接手James Dean的第二部电影)提供给他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并
且在当时传统西部电影中散发出一股特别的神话色彩及圣经气质。
这部1958年的电影是亚瑟潘(Arthur Penn)第一部剧情长片(之后他导演过
Bonnie and Clyde和Little Big Man二部经典),故事内容讲述传奇人物“比利”
(Billy the Kid)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及以其“传奇”背后所隐
藏的悲剧。
电影的场景一开始我们看到比利只身游荡在荒漠中,塑造出被世间遗弃的形象
,尽管从其他人的对话中得知比利自小无父,在年少时还因别人辱骂他的母亲
而杀死对方,看着眼前扛着破旧马鞍的陌生人,善良的的牛场主人唐士多不问
比利的身份来历便收容了他。寡言的比利很快的对唐士多产生归属感,主要是
源自一次休憩时,唐士多向比利叙述了一段圣经的话语:“we see through a
glass, darkly”,告诉比利人们总是透过一块阴暗的玻璃看世界,那是扭曲
且不真实的,说罢便把书借给其实并不识字的比利,也许这是第一次,比利的
人生里有人关心他,无论对方是多细微的善意。
然而比利却因这举动把唐士多投射成自己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他把唐士多的安
全视为己任,但唐士多却鄙视枪技这种暴力行为,在严厉拒绝了比利的陪同后
,只留下一句:“I don't want you.”
路上唐士多被林肯镇连同警长等四人枪杀,以致之后比利对复仇的决心和执著
。过程中比利一一解决了杀害唐士多的凶手,但期间他也杀害了一位无辜的狱
警,和好心帮助他却遭波及的老先生一家,更赔上自己二位好友的性命,等他
最后一次回到马德罗镇上时,只有昔日一位墨西哥长辈萨尔瓦仍愿意收留他,
但发烧的比利却无意识透露出自己曾与萨尔瓦的妻子有染,伤心欲绝的萨尔瓦
无法再留下比利,并且无论比利如何苦苦哀求,萨尔瓦都拒绝帮助比利了结自
己,最后手上已无枪的比利刻意引警长开枪射杀他,讽刺的是,当比利生命结
束前,耳边回荡仍是萨尔瓦妻子一句:“We don't want you.”。
由Newman所饰演的比利小子这个角色,死之前也才22岁,小说上记载他:“柔
顺的像只猫。”和“喜欢穿着洁白的衣服,对人总是很友善客气。”很难想像
这样的年青人却有政府悬赏了大笔金额要他的项上人头,而当时的Newman却已
经33岁,连妻儿都有了,是个十足的成人,而比利相反的,只有小孩的思考作
为,例如底下这句天真的话。
“I don't run. I don't hide. I go where I want. I do what I want.”
对于充满成熟气息的Newman,其实他并不适合演比利,这个角色根本就是为了
James Dean而塑造,毕竟有谁能超越Dean天生缺乏父爱安全感的气质,他人生
中三部电影几乎都建立在类似的角色上,当我看着萤幕上的Newman,更发觉这
种超龄的突兀,然而随着比利逐渐转化成一位亡命之徒、冷血杀手时,我的想
法改变了,如果导演仅仅只是想塑造出一个可怜、惹人同情的矛盾年轻人,也
许James Dean是最完美的选择,但亚瑟潘手中的比利,是一个无法判断自己行
为善恶的年轻人,他杀了四个人,却对自己将被绞死的判决感到惊讶,他可以
在屋顶上先安安静静向警长打声招呼:“Hey, Boss.”再用微笑着用猎枪射杀
他,Newman为了表现角色天真幼稚的演技看来十分僵硬、刻意,无法让人信服
,当然,你会因为他的天真和单纯喜欢他,就好像那些所有帮助过他的镇民,
但等到一点小火花把他变成冷血暴徒时,连最亲近他的人都会被伤害。(这部
份Newman危险冷酷的表演则非常到位,我一直认为他可以演出十分邪恶的无良
恶棍,但当时的好莱坞似乎不能容许这样的事发生。)这二种极端的人格并存
,也正好呼应了比利一生“through a glass, darkly”的写照。
片中导演对于几个画面的精心处理尤其让人惊艳,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
比利策划复仇计画第一步时,透过充满雾气的玻璃与街景的叠印效果。镜头中
比利透过浴室中结雾的玻璃解说行动路线,窗外则是复仇地点及复仇对像的实
际活动,真实的人物在玻璃前变成了比利的活动棋子,二者套印的效果比在任
何板子、纸张上策划都强烈的多,很难让人联想这样的创意出自50多前年的电
影。
另一个独特的处理,亚瑟潘明显没有刻意浪漫、美化这位传奇人物,他安排二
次“传奇”的幻灭,第一次,比利越狱时枪杀了一位无辜的狱警,之前他都是
为了报仇才杀人,但杀了狱警后他的身份便成了凶手,之前象征英雄形象的白
衣换成了沈重的黑衣。而第二次的破灭在片末,穆特里,一位对比利传奇异常
迷恋的崇拜者,一路为他收集简报、收集传纪新闻的怪人,他的动机似乎是个
谜,只知道比利他心中是个光明神圣的形象,然而逃亡中他的幻想也破灭了,
比利把他的头按在土里,把剪报丢在穆特里的身上羞辱他,穆特里才发现比利
小子不过是他从书里想像出来的角色,
绝望中穆特里向警长告密比利的藏身地点:“He has got to be stopped.”
原因是因为比利杀人犯法,还是比利践踏了他心目中的形象?其心理内涵颇耐
人寻味。
最后一幕里,万念俱灰的比利故意让警长以为他要伸手开枪,事实上枪套里早
已空了,死亡前比利缓慢地转过身来,抬高没有拿枪的手走向警长,那姿态彷
彿像是一个寻找父亲拥抱的男孩。
比利的死亡是悲剧(tragedy)吗?maybe, but he is also far from innocent.
这部电影虽然称不上任何经典之作,但却展现出二位导演及演员对故事的坚持
与骨气,一部没有英雄的西部片,让我想起某部电影里一位制片对着编剧咆哮
:“你的故事里一定要有个英雄!(You must have a hero in this movie!)”
,不知道现在的电影创作者还会不会有同样的骨气。
----------------------------------
有古早图片的图文版:
http://cyjoe.pixnet.net/blog/
作者: dchris (沈客(克里斯))   0000-00-00 00:00:00
明星破灭这部份刺杀杰西也有演到
作者: orzisme (EM)   0000-00-00 00:00: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