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22638391
通俗欢乐的《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的缺点就在于,他铺陈的方式还不够洗练成熟;而优点却在于,他善
于掌控你我熟知的元素,那些取材自我们生活的细节,然后炒作成一幕幕感人
的、喜感的的戏。
举例而言,理应作为带动整个故事前行的情书,其实和现在进行式的故事并没
有结合的很好,阿嘉看了这些信件后,他的情绪有了什么起伏?这份深情又对
他的心理现况起了什么样的催化?而这份催化又要如造成了他和乐团、他和恒
春、他和友子的爱情的转变?然后最后在那音乐会一口气释放积蓄的能量?这
个过程交代的不清楚,转折生硬不自然。但是导演却用抒情的日语旁白,缓缓
深情的述说著这场遗憾的爱情,为这个过程不断的提供温柔的底床,让生硬的
故事线自始至终都在一旖旎的气氛,不致让观众的情绪被逼离于故事之外。特
别要强调的是,使用的语言(日语、台语、排湾族语)是台湾很亲切的语言,
看到的画面是台湾很熟悉的恒春与海,如果今天是一部外国电影,看到的是外
语以及外国,那么我相信这温柔的底床将不能持久,那封深情款款的书信很快
的令人厌烦。
再举一例来说明:旁白说著对友子的记忆,但大半电影都在进行着和书信无关
的故事,但是有一幕是这样的,旁白说到他看着友子在海边的身影令他着迷,
导演魏德圣却将画面停在也叫作友子的女主角,走在海滩上在阳光映照下回眸
一笑的模样。在这里,导演等于是直接用画面告诉观众,这封跟现在进行无关
的书信的内容,是要融进友子和阿嘉之间,催化著两人的情感。但是整部电影
看完,友子和阿嘉之间的情感,和那封来自另一个友子的情书,两者之间的融
合度其实做的很差劲。只是友子那海滩上的回眸一笑一幕,那海滩是恒春的海
、背景是恒春的海滩、语言是台湾话,旁白是日语,而使得观众的标准变的宽
容,而忽略了导演硬生插入观众和电影之间的对话,直接告诉我们他的企图“
将两个友子融合”──这个可说有点造作的手法。
不过,这离“失败”还有很长的距离,(“六号出口”就是典型的失败),比
较近于“不成熟”,更况且这才是魏德圣第一部剧情长片而已,在节奏的掌控
、配乐的运用,对白的设计,演员的调教上已经做的非常优异!最后演唱会不
只是整部电影笑闹带泪后的爆气演出,更是沉闷好久好久的国片的一次真正high
到观众的一场表演。这场表演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欢唱的,第二首歌是抒情的
,欢唱爆的是整部电影累积的冲突(虽然冲突经营的不好),第二首是冲突化解
后的相濡以沫,因为乐团而结识的好友、因为乐团而结合的这段爱情、因为乐
团而化解的亲情、甚至指涉到的因为乐团而重新发现的恒春之美(阿嘉离开了
台北不甘情愿的回到这里);更妙的导演制造了合理的意外,就是没有准备的
第三首安可曲野玫瑰,而说他合理是因为导演在电影很多地方早已让野玫瑰的
旋律出现多次,第一次就是刚受伤的茂伯在家弹琴时出现,在这首跨国界的简
单歌曲中,把所有的人事物一口气再整合起来:从喜感爱现的茂伯弹著中阮开
始,马拉桑、水蛙、劳马,大家没有约定却很有默契的一一上台,包括原本应
该是音乐会主角的中孝介,台上台下这时所有曾在电影中出现角色全都一一出
现,最终压轴在转身看到信的老友子的衰老背影,和记忆中的年少容颜。最后
的这个“舞台”符合了戏剧的最后一幕大团圆,音乐的最后终曲主旋律的激昂
再现部,让意外的惊喜来主导,一口气整合了两小时的内容,这漂亮的最后一
幕实在是很精采。
最后要说的是,连同上次看的《九降风》,国片的发展已有向上翻扬的趋势,
逐渐不只是“要拍的好看”,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元的作品出现,我相信票房
会说话,未来还有哪些作品,令人拭目以待。
08/25/2008 Mil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