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集体制造另类艺术:《伪钞风暴》

楼主: eva666 (八Let)   2008-08-23 00:20:15
原发表于《苍白皮肤的美感》: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6861000
  不论自然或人为,风暴核心往往只是简单的几道气流/想法,在正确/错误的时机发酵
,产生毁灭性的力量。
  《伪钞风暴》着眼的不是伪钞引起的风暴,将目光回归风暴中心的人们。
  1942年,二战正酣,德国展开“伯纳计画”,特别集中营“黄金牢笼”内召集一群有
印刷/艺术专长的囚犯。集中营内有柔软的床垫、充足的伙食、卫浴设备,甚至还有台球
桌可供休闲。唯一条件是囚犯们要为纳粹制造各国钞票及护照。但生活也不全然如此安稳
,上级交代的进度压力、囚犯彼此意见矛盾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扩张成一张紧密的网,使风
暴核心凝炼又紧张,牵动力十足。
  黄金牢笼里的犯人包含印刷制版工、艺术系学生等等。伪造的工作讲求极精细谨慎的
作工,成品要能通过行家的鉴赏,和艺术相较不同的也许只是无法发挥想像力,以及报酬
获得的立即性与多寡。仿制品直接卖出/使用可大发利市,造就片中主角“伪钞大王”─
索罗门‧斯洛米兰夫,他因伪造钞票与证件金钱与女人不虞匮乏,也因同样的原因入狱,
在狱中重操旧业,但这一次他的报酬是暂时苟活的生命。
  艺术在权力阶级中一直很难以单纯的眼光看待,总成为其附庸风雅或傲慢的宽大手段
,这两点在索罗门还没到黄金牢笼前有清楚的描写。牢笼中的魔鬼工厂有惊人成效的主因
是纳粹政府提供精良机器并以生命胁迫犯人工作,将伪造这种所谓投机的小聪明作为扩大
成一种战术,以国家利益将其合理化,又以施恩者的傲慢心态对人犯施加心灵暴力。
  在这种情况下犯人们的工作意义就很值得讨论,片中以索罗门与印刷工人伯格代表两
种不同意见。前者认为“今天就进毒气室不如明天再死”,卑躬屈膝配合命令,却始终未
抛弃个人尊严及照顾同伴的原则;后者妻子死于集中营,不愿自己成为纳粹野心的助力,
始终想组织犯人起义。在两人之外集中营众生相也描绘的相当细腻,普通百姓安分求生的
生活方式、上级军官优柔诡异的心态,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惨剧。让我们得以选择喜欢的角
度思考整场风暴的价值。
  伪造工作室播放歌剧或艺术歌曲,优美的旋律在那个情境听来格外反讽,可歌词中反
覆吟咏的是人生、爱情的至美,仿佛一再反复提醒著支持人们挣扎求生的核心动机。《伪
钞风暴》并不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但拨开狂风骤雨,我们会发现,黑暗中有光。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8-23 00:23:00
大推这部电影 老实说当集中营那面"墙"倒塌时 制作伪钞的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8-23 00:24:00
犹太人不同于过去(但依旧怕死)的反应 刻划了另一种悲哀
作者: kao8855 (maeno)   2008-08-23 00:24:00
上了吗 哪间有上阿?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8-23 00:25:00
快上映了 9月份 不过这部在国外算半年多前的电影
作者: 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   2008-08-23 00:58:00
好看,半夜在来写影评
作者: goniker (goniker)   2008-08-23 01:24:00
大推这片
作者: piggytai (阿皮)   2008-08-24 16:18:00
大推 发人省思的电影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