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546704
《美国杀人魔》:文明焦躁史,或美国版《黑暗之心》
把American Psycho翻成《美国杀人魔》,其实并不是很适当
的译名。主角Patrick Bateman是否真的杀了人, 这还是一个值得
商榷的问题。在American Psycho中,“谋杀”场景并不重要(虽然
贝尔的冷酷演出,让这些黑色场景,有了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实感)饶
富兴味的还是导演欲探究幻想、欲望、自卑却又自大之奇特心理剧场。
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American Psycho多少援引或致敬希区考克的
Psycho《惊魂记》(注)。于《惊魂记》中,透过Norman Bates的欲
望心理再现古典伊底帕斯,希区考克早将佛洛伊德学说的通盘概念,
以最精准的电影语言,配上柏纳赫曼的经典配乐,将之高度艺术化:
所谓恋母情结、性幻想、压抑的返回(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
不过,希区考克的电影美学,是建构在40年代以降的“黑色电影”
(Film Noir)传统。《迷魂记》(vertigo)、《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惊魂记》都有一个类似侦探的角色,进行CSI式的探案
分析,着重情节发展,引领观众误入歧途(导演精心设下的陷阱)。简
言之,我认为在希区考克的电影里,通常都得经过A→B→C的层层迷魂线
索,才能探究最终答案。《美国杀人魔》并不采用这样的叙事诗学,虽然
仍然有探员穿梭其中,电影并不朝向抽丝剥茧的解析过程前进。
《美国杀人魔》并非一部《火线追缉令》式的惊骇犯罪学,而是傅柯或史
柯西斯或柯能堡观点下的文明躁郁/疯狂史。相对于希区考克借由外铄的
犯罪行为来彰显主角内心的深层欲望与恐惧,《美国杀人魔》直接呈现第
一人称的“黑暗之心”。借由Patrick Norman极其自恋、固著的生活形式
,揭露他在抹了太多的发胶、香水,毕挺西装,品味名片等装饰性符码下
所祕藏的自卑脆弱;只要一个小小的名片比较,就能揭露这张面具后的扭
曲变异。
Bateman疯狂的精神变异究竟何来?《美国杀人魔》隐含极其马克思意
涵的政治性批评。我们不得而知,Patrick Bateman是否如同Norman Bates
承受一种原初的家庭创伤,以至展开一连串的幻想/谋杀。可以推论的是,
在高度竞争的经济法则下,人性和物质追求有了正比的疏离效果。如同衣服
取代精神,符码取代存在本身,人性同样埋葬于现代性的文化物质主义。在
Bateman的华尔街公寓,偌大的空间里如《鬼店》,冷冷地透露出一种可怕诡
异的空洞。这不是令人感到温暖,有壁炉生火的传统家居场域,而到处充满
了后现代的普普或达达风格,酷准地表征了Bateman的内在虚无感。
Bateman的孤寂引领他向娼妓寻去,目的却不是为了纯粹的性渴求,而是
借由“操纵”这些可怜的床边女子,满足Bateman在华尔街竞争下所发展出一
种残缺的,受压抑的权力欲望。当然这种竞争并非只存于华尔街,而是借代了
整个世纪,至少是费兹杰罗以来对于“美国梦”的幻想追寻。梦的追寻,并不
重要,而是“成真”之后的一种空无贫瘠感,逐步地消耗原本自我充足的心
灵。
是以American Psycho特别强调“American”,有其必要。这是“美国梦之
死/梦醒美国”(death of American dream)的古老命题了。在《推销员之死
》的悲剧意义上,融合《出租车司机》的孤寂之狂和Christian Bale的精准诠
演,American Psycho是一则文明如何自我毁灭的现代寓言,也预告了美国纸醉
金迷,灯红酒绿背后的黑暗意义,终将由某个不具其名的超级英雄,单骑扛起,
乘夜而驰。
注: 除了两者皆以Psycho作为其名外,克里斯汀贝尔所饰的Patrick “Bateman”
刚好是Norman Bates的合写(Bate+man),也许是巧合,少掉e的话,就成了Ba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