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雷] 赤壁(有雷)

楼主: fencywind   2008-07-12 16:51:41
昨天去看完了赤壁,也早就知道分上下两集,但是看完之后的感觉是“还好”
拉低我对这部电影评价的,
不是整场电影演了2个多小时正式的战役还没开打
也不是哪个地方不符合演义,又或者哪里不符合史实
适当的修改剧本,好让整出戏的节奏更加顺畅,剧情更能带动观众的情绪
这本来就是执导者的权力
就像被部分人点出来赵云救阿斗那一段,有人觉得没看到赵云七进七出很不过瘾,
可是电影那一段传达给我的是,仿佛真的看到忠心护主的一幕活生生在我眼前上演,
赵云以过人的武艺和胆识突围到糜夫人身边,单手抱熟睡中的婴儿,另一手提长枪
奋勇抵抗持续增援的曹兵,不时促请夫人上马,可糜夫人一介女子,抱着婴儿逃跑
,又亲眼目睹姊妹惨死,一路上早就饱受惊吓与疲倦,连挤出一点点力气爬到马背
上都快不行了,危急之际赵云挡掉刺向糜夫人的一枪,腾出上马的机会,但也因为
这一分神,赵云被后方曹兵狠狠用兵器插入后背,一切都看在糜夫人眼里,这时她
也意识到,眼前是一个必须马上决定的选择,三个人一起死,或是两个人逃出去,
思绪到此,便转身投入井中
这一段让我真的有感动到,桥段的安排使赵云和糜夫人两个角色有血有肉,我觉得
如果整场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以同样水准的手法在刻画战争、人物、事件的话,那麻
赤壁应该会是一面倒的好评,可惜不是,我的感觉是前面部分是在看电影,到了中
间跟后面像在看电视
我要说的是手法的问题
忘记是在哪里看过的一句话:“重点不是老梗还是新梗,而是在说故事的人的功力”
三国故事拍成电影难度本来就非常高,一来大家耳熟能详,二来吴蜀魏三个势力三个
立场,各自又拥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和尽算天机的军师,决定采取其中一方当叙事的主
轴,很容易使非主轴的一方边缘化;过于描写配角,那就突显不出主角,只看主角,
那又会使整出戏变的单调,主从之间比例没有分配好,就会把好好的一盘菜全毁了,
相对来说,手法运用得当,那赤壁绝对是不下于魔戒的史诗钜作。
不过承如先前所说,三国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要怎麻作的超出大家的“想像”?
其实是有前例可循的,比方说:
同样的事情,换个角度思考,提供观众全新的思维
以火凤的剧情为例好了,在火凤中吕布是个武力居三国之冠,又富谋略的霸者,这样
的形象在火凤畅销之前跟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吕布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大多数人对吕布
的印象差不多就是KOEI里武力100,智力8的无脑攻城机器,但是陈某也提出了很棒的
观点:如果吕布真的只是个空有武力却无脑袋的人,又怎麻能在史书上留名 ? 以及
士气论之三“敌将常胜者,贬敌军将领有勇无谋”,暗示读者“以往对吕布的印象,
其实是打输吕布的人为了要维持己方士气而说的谎”
这个部分其实赤壁有做一些不错的改变,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瑜亮之间的关系,大改以
往“既生瑜,何生亮?”的演义观点
已知的剧情,深入的描写,让观众体验到不同于看书的感受
这个部分我想以别的电影来举例,比如梅尔吉勃逊执导的“受难记”,耶稣受难的故
事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耶稣在客西马尼花园里被罗马士兵逮捕,送到广场被审判,
被鞭打,被凌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面,整个过程在圣经上都可以看的到,又或者
大家也都在圣诞节时教会的话剧演出看过了,可是“受难记”演出时,里面拍摄的手
法,让已经很久没回教会的我内心一整个是纠结的,演大卫的演员三次不认耶稣时表
情的挣扎以及旁人的怀疑、指证;罗马都督面对众人要求将耶稣定罪时的困惑与无奈,
耶稣被鞭打时,行刑者手中那把镶满钉子、碎铁片的皮鞭,用力挥在耶稣腰上,反钩
拉起而削掉的肉屑,还有最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过程,耶稣左手已经被钉在十字架的
左端,但十字架太大太宽,右手勾不到右端,罗马士兵像是在玩弄畜生一样的用绳子
绑住耶稣的右手,用力一拉,筋骨分离,整条右手脱臼后的长度刚好可以勾到十字架
的右端,这些描绘都是单单看圣经所没办法想像的到的,看在基督教徒的眼里,感受
是特别的强烈,也难怪有神父在电影院里看到心脏麻痺过世;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拿来和赤壁相比较的电影:投名状
投名状中描写庞青云下令射杀太平天国降兵的那一段,其实大家都看的懂庞青云为什
麻要杀死那四千名降兵,因为现实如此,但是陈可辛描写的手法运用的非常的棒,先
是庞青云试图说服赵二虎,用浅显易懂的馒头来说给赵二虎听,赵二虎怎麻可能听不
懂,但早已答应要照料那四千名降兵,已承诺的怎可失信 (这里又呼应先前赵二虎训
戒自己的属下“人无信,便是畜生”,再次成功的刻划赵二虎的人格),坚持要发粮,
而这时姜午阳也跳出来站在庞青云那一边,以往成熟度一直不比庞、赵两人的姜也选
择屈服现实的做法,突显现实与理想两种做法的矛盾跟冲突,最后赵二虎被锁在宗祠
流泪大吼,镜头不断重复姜午阳下令放箭的特写,庞青云转身背对几乎死光降兵而流
泪,这边我觉得是陈导不断的酝酿整个场面情绪;挣扎、矛盾、现实、理想,但最后
有一个镜头我觉得把整个桥段的情绪发挥到极致,就是一个放箭的士兵拉着另外一个
准备放箭的士兵的手,虽然没有声音,没有字幕,但是可以从嘴巴的形状知道那个士兵
是在对同袍大喊“不要再射了!”,虽然这一幕没字幕没声音,但是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潜台词
也就是内心戏,其实赤壁中两段剧情可以拿来作明显的对比,
一是刘备被告知两位夫人和儿子还没逃出来时,脸上的担忧,却又故作镇定的转身帮难
民一起推马车,看在赵云眼里,原以为主公会要自己去救人,但刘备却假装没事,协助
难民继续前进,这样一位以苍生为念的仁者,却要承受妻儿可能离去的痛苦,想自告奋
勇,又怕主公不允许,心中暗下决定前去救人。
二是周瑜帮赵云挡下一箭,赵云向周瑜道谢,这个地方详细的台词我不记得了,但是大
抵就是
‘谢谢’
‘不客气’
这边没有任何的潜台词,当然不是说整场电影从头到尾都要有潜台词,潜台词主要用意
就是随着剧情的走向,剧中人的情绪有重大起伏时,能够表达给观众更多言语不能表达
的情绪,知道妻儿有蒙难的危险是一个情绪,看到主公如此以大局为重,不顾妻儿的仁
者风范的感动是一个情绪,同样,在随时可能致命的战场上,替人挡下一箭,当下的决
定和捡回一命的心情是一个情绪,被人用肉身为自己挡下致命的一击,那种感激也是一
种情绪,可是我不知道为什麻两个桥段的潜台词会差这麻多,演员素质一样,我想,是
编排的手法的问题,
再来,我想谈一下所看到的缺点
其实谈来谈去,我认为的缺点都是围绕在表达的技巧上,也就是我刚刚上面讲的手法问题
第一个缺点我一开始的时候就说了,这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分水岭,刘备带着难民撤退
的前后,成功撤退前我看的是电影,成功撤退之后我好像在看电视连续剧,恩,是港剧
风格的连续剧。
这样子描述好了,假如把整场电影看作是一篇文章,在之前我看到的是经过反复琢磨
,去掉所有赘字,再加以修订而成的文章。
后面,感觉就像是草稿只拟了一遍就定稿,赘字还在,取用的题材还没整理完全,而且
重点是,表达的东西有点空洞,而且很直接,没有让人会打算回想然后细细品味的感觉
我想,可能是我说的分水岭之后的剧情,少了主轴的问题
当然显而易见的主轴是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孙权很挣扎,周瑜早就想打,打了一场
小战役,赢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主轴是“精采的主轴”“带给观众惊喜的主轴”
就像有人在骂,没有张飞在长阪坡上大吼震摄住曹军之类让人看了会热血澎湃的剧情,
当然为了实际的考量,删掉是ok的,毕竟,再怎麻神武,吼一声就让数千名经过训练
的士兵不敢来跟你一个人打,是很不合逻辑的,但是,删掉了一个原本大家引颈期盼
的菜色,就应该要端出另一道让大家心服口服的佳肴啊,讲真的,除了赵云救少主那
一段战争画面,其他我没看到会让我感动到起鸡皮疙瘩的经典画面,我只看到,人很
多,马很多,尘土飞扬,武打动作很多..但是这些是皮,是肉,不是灵魂,今天姑且
不论场面浩不浩大,武打动作精不精采,少了剧中人的情绪起伏,就没办法观众进入
剧中人的情绪,感受萤幕里面的场景、气氛,我想,这也是罗贯中为什麻要虚拟一些
桥段,就是为了要让观众更能进入三国演义的剧情里,在中后段,我没有看到一段一
段能够带领观众气氛的表演,也没有令人动容的战争场面,相反的,是对人物的刻画
当然不是说不能对人物性格加以刻画,但我觉得这个部分是赤壁另一个满失败的地
方,戏中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手法”太白话,太冗长了,今天要表达诸葛亮其实很
爱护小动物,年纪尚轻,充满抱负,我想应该还有更隐喻的手法可以表达才对,而
不是帮鸽子洗澡,或是拿着扇子一直扇,说是要让自己冷静,那样子给人感觉有点
故意,就好像小孩子看了布袋戏之后拿根棍子缠在腰上一样,也看的出来编导故意
想让观众注意赤壁赋予诸葛亮的新的形象,但是给人感觉只觉得很唐突,不合理,
也难怪有人在骂赤壁里的诸葛亮从一代军师变成搞笑的丑角,假如用诸葛亮舌战东
吴群儒来表现孔明的才智,再用一些比较隐喻的手法来传达赤壁所描绘的新的诸葛
会不会让人觉得“原来神机妙算的孔明也有如此贴近人性的一面”? 这样的手法会
不会更能让观众容易接受孔明的新面貌?
最后就是笑点
特别是在一部标榜著史诗的电影里,笑点的拿捏更是要注意,不是说史诗里面不能搞
笑,魔戒里面也是有笑点,但是魔戒的笑点不会降低整场电影的格局,看着孙尚香点
马的穴道,诸葛亮帮马接生周瑜说的话,我真的觉得这些笑点拖垮了整部戏的格局了,
一点都没有史诗的感觉,看的出来那些笑点是经过刻意安排的,但我想,是不是能用
更隐晦一些的方式来表达,或许会比较好一些。
评分..52
作者: Equalmusic (Cosmajoonitist)   2008-01-06 09:09:00
中肯
作者: a1091100075 (小日本)   2008-07-12 16:57:00
我是觉得在吴国决定同盟前处理得倒还蛮不错的…但在那之后就有虚掉了…前面我觉得很成功写出整个战争
作者: a1091100075 (小日本)   2008-07-12 16:59:00
前的纷围…且每个角色都有刻画出来…但后半部真的虚了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08-07-12 17:00:00
很深刻 但评分太低了吧
作者: castin (**天佑台湾**)   2008-07-12 17:00:00
我也觉得最大的负点在笑点..
作者: seacloudsky (hi)   2008-07-12 17:13:00
八卦阵那段让我想起三国无双...轮流放无双
作者: seacloudsky (hi)   2008-07-12 17:14:00
第一集真的只有开场..我相信一定会有第三集的
作者: yonchuan (yon)   2008-07-12 18:38:00
哪来的第三集@@
作者: size (金色曙光)   2008-07-12 18:39:00
你这种分数可以算负电了 标准太高 评价普通好歹也70分吧
作者: QQminiai (板桥阿黛鹅)   2008-07-12 20:04:00
我推楼上s大..
作者: KiKen (啊啾嗯噗哩K!!￾ )   2008-07-12 21:31:00
很中肯 原PO看电影的层次比一般观众高 所以标准自然会比较高
作者: leila (Lizzy)   2008-07-12 22:10:00
写得真好
作者: broodworld (john)   2008-07-12 22:42:00
完全点中,元po真厉害
作者: DTapir (大提琴的优雅dancing)   2008-07-12 22:58:00
很中肯,完全了解弱在哪里
作者: yuping308 (呼吸)   2008-07-12 23:00:00
不能在同意你更多了!~~
作者: springaries   2008-07-12 23:23:00
写的超好!!!评分也中肯!!!
作者: c8y21   2008-07-13 14:52:00
推,太中肯了
作者: hjdi   2008-07-14 00:02:00
干 看来看去这篇写的最中肯!!
作者: annafrederic (连锁反应)   2008-07-15 16:1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