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腐去的花心──观陈凯歌《百花深处》

楼主: momou (你都得原谅。)   2008-04-16 10:35:43
影片连结:http://v.youku.com/v_show/id_2864077.html?full=true
  *
《百花深处》乃○二年陈凯歌为《十分钟,年华老去》所作的短片。以“搬家”作
为整部片的轴端,拉展出一则讽谏时光与中国当代的寓言。片中讲述冯先生委托了一家
搬家公司为他迁屋。出现时,搬家公司正忙完一桩生意,他悠悠走近车门彷如一名旧时
光的鬼魅,详细的说出他家屋的所在地位于百花深处的胡同内。期间,驱车在北京城内,
冯先生竟然认不出这个城市的童颜与老容。工人讪笑他,老北京也能在北京迷路。故事
发展至此渐渐有了蹊跷,当一行人来到了百花深处胡同竟然发现此地不过一片墟土,无
屋无墙垣,仅仅一棵老树耸立仿佛一颗大头针,将时光稳稳的给钉在这里。看电影时我
以为冯先生是以那颗彷如战火后所幸存的一颗老树作为辨识家屋脸上的一颗痣,没想到,
在搬家工人同他玩上一场“疯戏”后,不小心把一只看不见的前清花瓶给摔破了我才意
识到,啊,那不就如同卡尔维诺笔下那一座又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吗?那是一座看不
见的宅院,拥有两进的的院子,在时光与人事的冲刷之后,彷若地缚灵一般盘桓于此地
不去。其坚韧的纸窗与繁丽的雕藻门饰被冯先生以一只从前悬挂于家屋簷下的铃铛给召
唤出来。一种普鲁斯特的魔法。仿佛由时光的河床中取出了一块石头,然后丢进回忆的
湖底,再也拿不出来。
  即便是生命中一件再不起眼的事物,也有可能是我们拿来与旧时光通灵的链结。
片尾冯先生雀跃的摇著铃铛,朝着院落深处大喊:“搬新家哩!搬新家哩!”成为
中国当局最为讽刺的注脚。
北京因为奥运之故拆去许多旧屋,让过百万的北京人民确确实实搬了新家。城市的
进步以一种彷如青春期般的暴力姿势抽长著,市容变换之间,仿佛在恍隔数年以后亲友
惊讶的对着你说:“啊,都长这么大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片中冯先生探出头去想
要仔细的确认这是否是那座他所熟悉的城市,在时光的长路上他乘着现世的车前行,没
想到连观望后照镜都无法看见过往的市景。一个老北京对于自身过往无可依恃的徬徨、
迷惑,在外人看来不过一名疯子。
然而,究竟是谁才是疯子呢?冯先生吗?还是那些同他演上一出滑稽戏码的搬家工
人?抑或陈凯歌最后终有所指的中国政府?为了兴建北京奥运场馆不惜动荡百万人口的
家园,且在奥运举办结束之后,甚有可能改建,只因棒球于中国境内并不是那么的流行,
往后的奥运项目中也不再有棒球一项。中国人权在奥运期间逐渐退兵,当国政府甚而以
“侵犯主权领土完整”、“鼓励分裂”和“恐怖主义的活动”的名义加以迫害那些维权
活动、异议团体的抗争、坚持宗教信仰的民众和法轮功修炼者。疯人疯戏演至此也不过
摔落的花瓶脆声一响,人哭过便罢。文学上擅长以疯、以愚作为讥讽的寓言,好比吴敬
梓的《儒林外史》,或者是塞万提斯所撰写的长篇小说《唐吉柯德》。而陈凯歌在此以
一名疯子(太监?)辗转摊平了一则讽喻的卷帙,诉说在当代中国如同百花正繁盛的深
深处,有老灵魂回眸凝望,不过一颗腐去的花心。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08-04-16 11:43:00
《十分钟,年华老去》?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08-04-16 11:44:00
是 十分钟前:小号响起 吧?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08-04-16 11:45:00
作者: 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   2008-04-16 11:45:00
十分钟前后的DVD很值得收藏!!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08-04-16 11:46:00
我比较喜欢十分钟后 但是十分钟前也不错:)
楼主: momou (你都得原谅。)   2008-04-16 12:13:00
)是一样的东西,Ten minutes older,十分钟前后共称。
作者: weitzern (高级杂工)   2008-04-16 12:19:00
原来如此 我是分开看的: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