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perkw (Mike影像纪实)
2008-03-13 22:20:08硬是抽出时间把【我的父亲母亲】看完,一片在许多犀利影评者眼中近乎完美的电影。
因为是张艺谋的作品(此片在艺文界也被视为是张导作品中必看的经典),
所以我想把这片和最近一次看过张导的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片就不只在艺文界被骂的狗血淋头)放在一起谈。
我和张艺谋不认识也没接触过,而我所谓不认识与未接触的标准是,
我没有真正和他认真相处至少一段不算短的时间,
我的功力没有厉害到可以从一个人历年执导的电影
或他能够被查询到的事件及所作所为或甚至是在法理上认知和他是亲密关系人的爆料,
就胆敢自以为我对他十分了解。
但是一个能够导出“尽乎完美”也能造出让人“不屑一顾”作品,
我是这样对张导有了兴趣。
喜爱【我的父亲母亲】的人,大多是因为那份感动被平实自然又脱俗地传达,
比如说描述的爱情故事摆脱“缘分效应”很脱俗,
(许多影评人表示大多爱情电影太强调错过的缘分),
以及用黑白画面呈现当下却用彩色画面呈现回忆与想像,
这些手法却只是要诉说一个平庸简单的故事,
网络上已经有太多因为喜爱而对此作品的各部分都有高度正面评价,
其细腻程度不知道是否都确实是张艺谋在执导时所顾虑到的,
我自己也没机会向张导本人考证。
但是有个我自己觉得有趣的现象,
人们喜欢平实自然的故事题材,又对脱俗不平常的手法表达肯定与喜好,
算不算某种程度的矛盾呢?
(这只是我的假设,假设人人都有自己不见得能察觉的矛盾心态)
至于【满城尽带黄金甲】,
目前我还真是没听过或看过有严肃的影评人对这片有正面的评价,
倒是批评的声浪十分多样化,
无论是理性或不理性的宣泄、肤浅或深入的剖析,无一不犀利,
诸如“满城尽爆黄金乳”、
“张导恼羞成怒下的玉石俱焚境界”、
“中国导演近来走火入魔”...等。
电影画面被批为虚梦印象不配成记忆,剧情内容充斥淫乱与乱伦,
张导挑选的杰王子,被批为现在的潮流是痞子当将军吗?
很多批评的确都很具体,
要是看电影之前把这些批评都先读一遍,
观影过程可能真的会有让人难以下咽的感受。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
一个能够将平实自然恰到好处地传达的张导,
为什么后来要用超载的鲜艳色彩,交叉淫乱违常伦的情结围绕剧情,
究竟他要传达什么讯息给我们?
我相信人是会变的,最近纽约州长爆发召妓内幕,
Fiedler说过权力就像春药般让一些政治人物犯下错误,的确,
人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变化(例如本来没有后来有的权力)而可能致使作为也有了改变。
但是我也相信人的“定型”是发生在很早以前的事,
而且一旦定型了就很难改变,
比如说刚提到的因爆召妓内幕而下台的纽约州长,
又有一说是他在10年前任纽约州检察总长时就有此纪录,
可以预测他第一次买春应该也不是10年前,
只是那时候还没被注意到罢了。
怎么从张导跳到淫虫,
我只是以最ㄏㄤ的实例试图来佐证“人会变但其实又定型的早”的假设。
我相信张艺谋执导【我的父亲母亲】时,
“定型”早就发生在他身上很久很久了,一个还没找到人生方向的人,
不可能做到【我的父亲母亲】所希望传达给人的讯息,
在刻意、做作、矫情的状态下,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回到“人会变”的假设上,
张导的转变确实很激烈,激烈到让人不太能接受而骂到狗血淋头的地步,
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究竟张导变了什么?什么没变?
【我的父亲母亲】是令人怀念的经典,
但是时代在变,时代下的人在变,
你感受到,我感受到,相信张导的感受绝对比我们深刻,
所以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确实会讶异这真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吗?
电影里所有让我们不喜欢的元素,
也许就是大时代下被过份强调或者早就是社会默许的主流价值?
我不知道,也或许没有以这种手法呈现,
张导希望吸引的观影族群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感受张导想要传达的理念?
张导在传达什么理念?
当我看到周杰伦为自己生命做了断后,巩莉一声惨叫,
周润发严肃地坐着,我知道他的帝国会这样继续下去,
【满城尽带黄金甲】让我感受到的是一股无奈,
还感受不到张导要传达的意念,
或许,无奈就是张导在此片要传达的意念?
被大家批评唱歌咬字不清、不会演戏、像痞子的周杰伦,
大家很纳闷为什么张导要选他当角色,
我却想说,要找一个够名气的人来诠释“为母爱宁愿弃王位与生命不顾”,
周杰伦或许是一个选择,因为至少不会有演出后,
被爆料周董会对母亲拳打脚踢的八卦(拳打脚踢是把不孝事实夸张化),
或许,张导能够忍受他挑选的演员专业上有待加强,
也不能人格上有缺失,
毕竟,“为母爱宁愿弃王位与生命不顾”的核心价值,
也许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深层意涵,
也或许这本该有的价值已渐渐流逝,
才会有片中让人感受到的无奈知觉?
张艺谋的电影我也只有看过这两片外加【一个都不能少】,
对张艺谋的生平以及现在作为也不了解,
和他也不认识,没一起吃过饭或共事过,
对他这个人,没有任何有关喜恶的感觉,
写这些的目的其实还是在传达我自己根深蒂固的意念,
任何事情任何作品任何意念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人所创造之“物”,无论是有形或无形,无论优良或劣等,
身为欣赏者的我们,尚未对创造此“物”的“人”有真正深入的了解时,
太多的批评与抗拒,损失的可能都是自己,
我相信只要用心,任何失败的创作也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何况定义失败,也是“人”在定义的,
这个下定义的“人”是依据什么或者是什么居心,我们真的都还不了解。
相反的,对可以创造“物”的“人”,
我们的要求可就要比起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严苛更多了,
电影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与技巧,
符合了基本的要求后,
人们才会讨论它的价值与意涵,
“人”也应该有不可忽视的基本准则,
必须严格遵守,甚至不断自我订定更严苛的标准,
如此才有可能造出具意义或影响力的“物”,
当然前提是这样的“人”要有造“物”的欲望,
说明白点,任何想要透过各种形式表现自我的人,
必须先对自身人格要求先做到严苛再严苛,
否则出产的任何“物”才应该被不屑一顾。
文章同时发表于 http://www.wretch.cc/blog/superkw
作者: GODDAMN (小黑二代 出动!) 2008-03-14 00:18:00
这么好的文章要推荐.
作者:
kt102441 (KKK.KXT102441)
2008-03-14 00:19:00最近因为喜欢李连杰的关系,看了“英雄”幕后的纪录片─
作者:
kt102441 (KKK.KXT102441)
2008-03-14 00:20:00“缘起”,在纪录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所谓的"造神"。
作者:
kt102441 (KKK.KXT102441)
2008-03-14 00:21:00Orz算了,我直接回文好了!一堆想写,先推你一把!^^
作者: rustythurs 2008-09-13 00:38:00
推好文好片 我的父亲母亲真的是部平实感人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