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罗马尼亚新浪潮(四月三周又两天)

楼主: zxc0149   2007-12-12 22:50:38
25度C的空白
http://blog.pixnet.net/lifepoem/post/11804823
近期看了不少部罗马尼亚的电影,这个过去鲜少会在电影院见到的电影国籍。虽然和一些东欧国家一样,同样曾经是共产国家,但是要比起波兰、捷克等早已经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的国家来说,罗马尼亚电影这个名词,一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渐渐的被世界影坛重视,特别是由于“四月三周又两天”这部片今年拿遍了欧洲许多大小奖,让今年金马影展所推出的罗马尼亚专题更值得一探。
这些受影坛重视的罗马尼亚电影导演,其实都算是年轻,但他们却都以东欧共产时期末期的时代做为主轴和叙事背景,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过去在共产时期,东欧国家所面临到的种种压迫与问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前几年大受好评的电影“窃听风暴”和“再见列宁”,同样也都是以共产统治的时期做为背景,也因为有了这样压迫官僚的背景,使得当中所散发出来的人性更加的珍贵与温暖。然而在我最近所看到的几部罗马尼亚电影,却又有着让人更不同的感受。
在“加州梦未完成”里,我们看到了一辆载满美国大兵的火车,被滞留在罗马尼亚边境小镇,小镇里的人欢欣鼓舞的欢迎美国大兵,固执的火车站长、小镇的镇长和带头的美国中校等人的关系,十足的嘲讽罗马尼亚官僚文化与大美国主义,当中所产生的的荒谬,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片名“加州梦未完成”正是猫王很有名的一首歌,有点像是村上春树以命名小说的方法。“爱在世界崩毁时”所设立的时间,更是刚好藉于罗马尼亚强人政权西塞奥古即将垮台的前后期,叙述一个想要逃离体制的罗国少女伊娃在共产政权下,渴望自由的故事,由于故事横跨在共产垮台的界线上,也
因此故事的张力更显得强烈许多。最后讲到了这部今年大放异彩的电影“四月三周又两天”,讲的是一个女孩要堕胎,但由于在共产时期这是非法的行为,其好友为了她奔走并牺牲自己肉体,只为了让她顺利堕胎的故事,片名指的就是那个女孩怀孕的天数。
“四月三周又两天”以冷冽又犀利的风格,在讲述一对想要顺利堕胎的女孩们的故事,从这个小事件出发,却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共产时期各种压迫与官僚的体制,女孩要去堕胎,需要冒着多大的困难与危险。导演的手法像是手术刀一般,从里到外,从头到尾纪录这个故事,不论的大胆的长镜头或是类似DOGMA风格的拍摄手法,都让我们深深的被故事里的事情与人物压迫着,也因为导演以客观冷冽的手法拍摄,虽然没有刻意营造两个女孩间的密切关系,却反而让他们之间的情感,有着另一股与众不同的温暖,在压迫中流动着。
看到罗马尼亚以共产时期的背景拍出了一片片的佳作,让我想起了大陆第五第六代导演,以文革末期以来的大陆做为背景,拍出了一部部质仆又感人的作品。也让我想起了不知那个大陆的创作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光是文革十年的事,就已经够我们写三辈子了。”也许经历过真正的苦难,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力量真的可以越加强烈呀。当资本主义已经横行的现在,当我们再看到一些过去截然不同的体制与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时,或许正因为我们不曾经历过,或许正因为对我们来说,是否那种动乱与压迫下所发生的人性、荒谬、幽默、真伪、情感,能更足已表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
性与本质呢?当我们看到罗马尼亚人,以非批判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过去,并拍出一部部佳作且带着自省的味道时,我们不禁想起为什么在台湾许多历史的部份,都被视为禁忌,因为人们不能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因为政客会烂用这些东西做文章,种种因素与环境,想来真是觉得可悲。对于面向海洋的我们来说,对于自己的过去,似乎被许多东西蒙住了双眼,我们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我期盼台湾导演能勇敢的去面对这个岛国真正的根源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