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
http://www.wretch.cc/blog/jazzstanley&article_id=12963285
关于电影里的爱情,类型似乎不多,而在这里我想讨论一下用大量对白
建构出的这两部片,似乎是较特别的形式。剧本精彩之外,男女主角的
互动也无比真实。也许还有人可以提出感动他们的爱情电影,以下就先由
我表达一下我的感想吧。
今天因为台风天,又把before sunrise 以及 before sunset看了一次。
觉得这两部片里头那种爱情真的很棒,虽然是延续的故事,但之间相隔
了九年,茱莉蝶儿与伊森霍克戏里戏外也真真实实长了九岁。同样的主角
却诠释了两种本质相同,但因为时光流逝而稍有转变的爱情。也许好电影
真的需要重复温习,第一次看这两部片时都被亢长的对白给弄得晃神。但
隐隐约约有种东西吸引着我,随着一次次的温习,自己年纪与爱情历程也
跟着成长,就越来越被这两部片感动。
before sunrise是那种第一眼的触动,很接近一见钟情那样,而且属于很
年轻的爱情,约略带着青涩,两个人的对应纯真且自然,如同很多20几岁
的爱情,如果我不在这一刻告诉你我的感觉,我60岁就会后悔。大概是
那样的冲劲,很真很直接、也很动人。应该是最接近活在当下的爱情模式。
片中两人在唱片行的listening booth试听音乐时,两人关在小空间里,
伴随着音乐、似有若无的情愫围绕着,一人看着一人时都会不好意思的把
视线撇开,那种最底心的触动深深写在两人脸上,歌词也搭配的巧妙。让
不敢说出口的话以音乐代替。
“你也不必再闪躲了,我知道你有点心动吧”一句歌词就道出类似初恋的
悸动。
九年后,来到before sunset,剧中两人也分隔了九年。但在维也纳的那
一夜的回忆跟着他们长大成熟。此时爱情似乎还是隐隐约约存在,不过换了
时空、经历了更多的人生体验,也多了类似遗憾的成份,刚见面的生疏马上
就被那些回忆给覆蓋过去。经过分享这九年彼此缺席的生活,爱情的模样
像拼图也一块块还原。与第一集相同的是很多的对话,不过更多了些成熟的
韵味,不直接却露骨。也看得出来缺少了彼此的对方,各自生活这九年来
也有各自的无奈。可是假如当初两人真的在一起,结果会如同重逢后如此
难忘吗?也许这九年的别离反而是两人爱情延续最好的沈淀。让彼此了解
对方也许才是那真正唯一的真爱。
接近片尾茱莉蝶儿这才女也自弹自唱Waltz for a night这首抒情小调。
把缺憾中的爱情推上浪漫又怀念氛围的巅峰,歌词很深很深的表达了
茱莉蝶儿对于那晚爱情诞生的真实感动,也许也是伊森霍克同样的心情。
无论我看了几次,到这个桥段都会不争气的掉下泪来。一份感情经过时
间的酝酿,确实有着无比深厚的力道。
除此之外,这两部片与一般爱情电影不同的是,把爱情经过与众不同的满
满对白贯串,由彼此的人生观、爱情观、一些心中的真实感想经过对话,
建构出一种平淡却无比深刻的爱情韵味。那样的爱情比较像是透过灵魂而
互相吸引,而非单纯的肉体来散发。因此更能经过时间的历练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