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吸血鬼Dracula(1931年版) (有雷)

楼主: flopium (You had me from hello)   2007-09-07 12:00:09
此为代贴,已征得原作者同意。
http://blog.yam.com/coollfy/article/11494747
另有网志图文版。
《吸血鬼(Dracula)》是好莱坞第一次将德古拉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有声”恐怖电影。推出之后大为成功,不但挽救了当时濒临破产的环球公司,也引发了
30年代的恐怖片热潮,在建立“恐怖电影”类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实从约1915年左右开始,环球公司就有打算将英国作家Bram Stocker的小说《德古拉(
Dracula)》改编为电影,但因为种种因素,以及随后爆发的经济大萧条而搁置。剧本也
由原本打算改编的小说版本,转为改编Hamilton Deane和John L. Balderston的舞台剧版
本。
环球公司原本的构想是,由Tod Browning导演,并由“千面人”Lon Chaney(《歌剧魅影
》、《钟楼怪人》)分饰吸血伯爵德古拉与他的头号死敌凡赫辛(Van Helsing)。但因
为Lon Chaney不幸在1930年去世,所以德古拉一角也不得不另觅他人。
环球考虑过许多人选,包括德国演员Conrad Veidt(《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最后,
当时在百老汇舞台剧中饰演此角的匈牙利演员Bela Lugosi在激烈地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为了饰演这个角色,不惜削价竞争,答应以远低于同剧演员的每周500美元片酬接演此
片(尽管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价格也低得惊人。同剧中饰演女主角未婚夫Harker的
David Manners周薪为2000美元 )。
http://0rz.tw/ca31V
Lon Chaney与Conrad Veidt
而与他同样是《德古拉》舞台剧演员参演本片的,还有饰演凡赫辛的Edward Van Sloan,
以及女主角Mina之父Seward医生的Herbert Bunston。
因为与以下的内容有些相关,所以先介绍一下我看的版本。我手上的DVD是《吸血鬼》的
75周年纪念版,内容包括了之前“环球怪物经典”版中就有的:1931年原版《吸血鬼》(
数位修复版);Philip Glass所谱写的电影配乐(可选择是否要加入电影之中);电影史
学家随片讲评;同时拍摄的西班牙语版《吸血鬼》;介绍本片的纪录短片《往吸血鬼之路
》。并且新加入介绍Lugosi演艺生涯的36分钟纪录片《卢戈西:黑暗王子》;随片跳出,
介绍影片历史与演员的字幕:“怪物现踪”;《吸血鬼也疯狂》的剧作家与恐怖小说作家
Steve Haberman随片讲评;Kenneth Branagh(英国知名莎剧导演)担任旁白介绍环球恐
怖片的95分钟纪录片《环球恐怖经典》。
其中西班牙语版的《吸血鬼》特别有趣。西语版与英语版采用同样场景、同一剧组,在同
一期间利用夜间拍摄,只是导演(西语版导演为George Melford)与演员不同。两个版本
对照之下,实在要骂Tod Browning,把好好的一个故事拍得这么糟,很多时候令人怀疑他
是否把摄影师丢在那儿自己就跑了:因为镜头常常都不动。最烂的是很多画面不但是重复
利用,而且还重复利用得很笨拙。当然,也许是因为当时电影刚踏入有声时代,有些电影
院甚至没有音响设备,必须把影片改成默片形式,所以他可能干脆把本片当默片在导。
但西语版的《吸血鬼》在镜头的利用上真的活泼多、精采多了。
举例而言,英语版中,德古拉出场时,摄影机并不移动,只拍摄德古拉缓缓从楼梯走下。
而同一幕,西语版则让摄影机以仰角推近楼梯上的德古拉,呈现出伯爵的威严(虽说
Carlos Villarias的脸未免太古锥了一点。如果西语版中站在楼梯上的是Lugosi而非
Villarias,我是伦费我一定当场夺门而出啊!)。
在吸血鬼以眼神诱惑受害者时,英语版采用近距离拍摄,并以两道小光打在Lugosi的眼睛
上;西语版则直接给予Villarias眼部特写,虽然他的眼神没有Lugosi般锐利慑人,但特
写镜头仍带给观众某种勾魂摄魄的感受。
http://0rz.tw/4934y
吸血鬼之瞪,好明显是Bela胜ㄟ(  ̄ □ ̄)ㄏ
在配角的表现上,西语版也普遍较为优秀。John Harker/Juan Harker,明显就是花瓶角
色,但西语版Harker好歹是个安静的花瓶,英语版中看Harker在那边闹,真的会很想一拳
把他揍昏(David Manners实在没啥演技)。英语版女主角Helen Chandler在惊慌的表现
上略显造作,但长相可爱,其他方面的演出都还算不错;西语版的女主角Lupita Tovar虽
不如Chandler娇美,但无论是天真无邪的模样、不安的表情或是凶狠地攻击Harker都表现
颇为传神。英语版的Seward医生是个没个性的好人,西语版的Seward医生(José
Soriano Viosca)在举止与表情中则令人感受到他对女儿的关爱。
英语版我最讨厌的角色应该是负责看管Renfield的Martin,每个动作和说话都刻意强调这
个角色的滑稽可笑。是说在这样严肃的剧情中,来点笑料调剂或也不错,但他真的做得太
过火了,简直像小学生在演话剧。西语版的Martin则中规中矩,就是一个医院人员该有的
样子,相形之下,实在顺眼许多。
不过西语版演出最精采的应该是饰演Renfield的Pablo Álvarez Rubio。
英语版的Renfield由Dwight Frye饰演,Frye神经质的外表、诡异的笑声,让这个角色染
上不可抹灭的疯狂色彩。而他本人也因为惊人地诠释了这个发狂的Renfield,而被定型,
此后多演出类似Renfield的助手或疯子角色。
Pablo Álvarez Rubio的演法则不同,他令这角色由全然平凡的地产经纪,转而成为一个
时疯时醒的可怜人。虽然他发疯时的笑声,比起Frye那种令人胆寒的怪笑显得平凡许多;
但却表现出这个角色清醒时,那种几乎带着点哲学家般的说话方式。
另外西语版在某些细节上的处理,也是较为周全的。例如伦费前往古堡时,转载的车伕其
实是伯爵本人。在西语版中,伯爵的脸是蒙著的,因此伦费并没认出他来。但在英语版中
,观众却可以清楚看到Lugosi的脸,伦费进入古堡后竟没发现伯爵便是车伕,实在不可思
议。只能自我说服说当时天色甚暗,可能伦费并没看清楚吧。
当然,西语版也不是十全十美,有两个地方的处理我特别不喜欢:德古拉打碎镜子那场戏
,以及凡赫辛单独与德古拉较劲那段。
西语版中,当凡赫辛设计让德古拉直接照见镜盒,德古拉气得全身发抖,用手杖将镜盒打
碎,接着一脸慌张地陪罪,并狼狈离开。英语版中,德古拉一面对镜子,便本能反应地把
镜盒从凡赫辛手中拍下跳开,以愤怒地眼神瞪着屋内众人,但随即恢复笑容陪罪,然后从
容地转身离去(临走前还不忘多瞪凡赫辛一眼),并以一种冷嘲的态度称赞了凡赫辛。而
在凡赫辛单独遇到德古拉那段,西语版的凡赫辛竟然受到了控制,是趁著德古拉用斗篷遮
脸时,控制力减弱时,趁机拿出十字架赶走德古拉。作为本片正派英雄的凡赫辛,意志力
竟如此软弱,实在令人失望。反观英语版,凡赫辛虽然一开始有稍微受到影响,但最终仍
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战胜德古拉的控制,漂亮地赶走了这位不速之客。
http://0rz.tw/c632u
两个版本的凡赫辛
但西语版最大的缺点,还是在凡赫辛与德古拉的选角上。英语版的凡赫辛──Edward
Van Sloan,拥有这个角色所应有的学者气质,和仁厚长者的风范。他演的凡赫辛,是个
坚强、可信赖,而不失温厚的长辈。相较之下,西语版饰演此角的Eduardo Arozamena,
未免太像脑满肠肥的董事会成员。
Carlos Villarias……我真不忍苛责他,毕竟他演得不差。但他的脸太憨厚了一点,而且
有些暴牙;缺乏贵族气,眼神也不够锐利。虽然他对德古拉的诠释较为人性,但在这部片
中,德古拉可是外西凡尼亚来的恶魔啊!
而英语版的德古拉,是雄霸“真正的德古拉”宝座76年的Bela Lugosi。这个公认为“天
生就是要演德古拉”的演员,的确不可思议。从在古堡的地窖现身开始,几乎他的每个动
作都带有不祥的气氛;有些时候甚至他光站在那里,就足够令人觉得不安。他的眼神也十
分惊人,尤其是德古拉盯着猎物时,简直像是大型猫科动物在夜间狩猎的眼神。我想被这
个眼神盯上,任何人都会当场腿软吧?(笑)
他的演出,实际上改写了德古拉的面貌。在原著中,德古拉是个有着类似狼人外貌,眼露
红光、留着胡子的老人,能说流利的英语。舞台剧版的德古拉,性格则迷人许多,接近现
今大众印象中的形象。而Lugosi为这角色增添了傲慢的贵族气,以及罗马尼亚口音(其实
这是因为Lugosi本身有口音。但很巧地,他和德古拉一样都是外西凡尼亚人)。随着电影
的成功(这有一部分应归功他精采的演出),他对德古拉的诠释也深植人心。
照理说,Bela Lugosi在《吸血鬼》之后的演艺之途,应该一帆风顺才对。但实际上的情
况却正好相反,由于演得太过传神,他演出《吸血鬼》后被定型为恐怖片演员,大多饰演
片中的反派,因而限制了他的戏路。加上四、五○年代,恐怖片工业的不景气,兼之他个
人缺乏选片的眼光以及一些私人问题(英语不够流利、因使用止痛剂而染上严重的吗啡瘾
等),他的人生竟是一路下坡。由A级制作沦落到B级制作,最终甚至只能在“史上最烂导
演”Ed Wood的电影中领衔演出,穷困潦倒地死去(Tim Burton的电影《Ed Wood》中有交
代这段故事,虽然对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叙述不尽正确──毕竟这是传记电影,而非历史专
著──仍很值得一看)。
讽刺的是,尽管生前凄凉,他的电影却在死后持续热卖。甚至卖得比他视为竞争对手的
Boris Karloff (这有点是Lugosi一厢情愿,两人在世时无论地位、收入都是相差甚远,
星运更是不可比拟)还要好。而他所饰演的德古拉,也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不可抹灭的图
像。
最后来谈Philip Glass的新配乐。
原本的《吸血鬼》,并没有配乐,只有在片头Casting画面时采用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
湖》,以及德古拉到剧院中时,可以听见管絃乐团正在演奏《纽伦堡的名歌手》。原因是
有声电影诞生的那个年代,电影工作者认为观众无法接受音乐“没有理由地”出现在影片
中。当然,随着时代演进,已证明事实不是如此;优秀的电影配乐,能令电影更为出色。
Glass的配乐在DVD中是属于附加选项,可以选择要不要开启。我将无配乐的版本和新配乐
版本各看了一次,感想是Glass的配乐仍旧充满他的个人风格;单听还不错,但音乐本身
的“个性”太强,放在片中显得喧宾夺主,让人怀疑他是否将这部片当默片配。当然还是
有极好的部份,像是片头Casting时的配乐,以及德古拉和他的情妇们从棺材中爬出来的
片段,不过大多数时候,它都太吵、太令人分心了。如果想要好好欣赏这部电影,还是选
择原始版本较好。
片名:《吸血鬼Dracula》(1931年版)
评分:★★★☆(Out of 5。优点:Bela Lugosi超惊人)
片名:《吸血鬼Dracula》(1931年西班牙语版)
评分:★★★(Out of 5。优点:技术层面表现比较好)
作者: cavinlai (红发齐格飞)   2007-09-07 12:48:00
推老片
作者: haluspud   2007-09-07 14:57:00
专业
作者: ninifish   2007-09-10 02:01:00
超专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